長汀河田雞,福建省長汀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長汀河田雞因主產于福建長汀縣河田鎮(zhèn)而得名,是福建省傳統(tǒng)家禽良種,《中國家禽品種志》收錄的全國八個肉雞地方品種之一,素有“世界五大名雞”、“名貴珍禽”之美譽,河田雞標本被中國農業(yè)博物館、中國農業(yè)展覽館列為珍品永久收藏。長汀河田雞是經過長期人工選擇形成的一個地方品種,以稻谷、玉米等粗糧為主要食物,適合在果園、竹山、松林等純天然的環(huán)境中放養(yǎng)。

長汀河田雞含蛋白質多,脂肪適宜,肉質細嫩、皮薄柔脆、肉湯清甜;嘴、腳、皮呈黃色,頸、翅膀和尾巴的羽毛呈黑色,其它地方的羽毛金黃發(fā)亮;具有較高的營養(yǎng)價值,含有豐富蛋白質和人體必需的十一種氨基酸。

2006年07月12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準對“長汀河田雞”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

2020年5月29日,長汀河田雞入選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品種名錄。[1]鳥類亞洲陸生動物雜食性

中文名

長汀河田雞

體重

公雞約1.73千克,母雞約1.21千克

產地名稱

福建省長汀縣

審批文號

國家質檢總局公告2006年第93號

地理標志

國家質檢總局地理標志產品

雉科

分布區(qū)域

福建省長汀縣和上杭縣

雞形目

脊索動物門

原產地

亞洲

河田雞

鳥綱

批準時間

2006年07月12日

動物界

品質特點

屠體豐滿,肉質細嫩,香鮮嫩滑

食性

雜食性

生活環(huán)境

陸生動物

產品特點

外形特征

長汀河田雞完全符合優(yōu)質黃羽肉雞的特點,其體形有大小類型之分。全身羽毛皮膚與脛部均黃色,羽毛以淺黃色為主,尾羽與鐮羽為閃亮的黑色,鐮羽很短,主翼羽為鑲有金邊的黑色,喙的基色為褐色而喙尖則淺黃。頭部清秀,頸較短粗,腹部滿,脛長適中,體形略呈方型。河田雞的冠型甚為特殊,為單冠直立后分叉。這種分叉的冠型自雛雞孵出時就已形成,遺傳性穩(wěn)定,在其它雞種中是沒有的。

長汀河田雞

“三黃三黑三叉冠”是河田雞的典型外貌特征,特別是三叉冠,即單冠直立后分叉(動物遺傳學稱為角冠)為河田雞的特有。河田雞的皮膚與脛部均為黃色,喙的基色為褐色而喙尖則淺黃,尾羽與鐮羽為閃亮的黑色,主翼羽為鑲有金邊的黑色,雞冠為單冠直立后部自然分叉。品質特性

長汀河田雞是在完全無污染的自然環(huán)境中,以稻谷,米糠和瓜菜薯類為飼料,放牧150—180天后上市,完全符合“珍味型”優(yōu)質肉雞的標準。該雞的屠體豐滿,肉質細嫩,皮薄骨細,膚色金黃,肉色潔白,肌肉之間貯積適量脂肪,口感香鮮嫩滑,雞味濃郁,風味獨特。以河田雞為原料制作的“白斬河田雞”、“鹽酒河田雞”等均為客家經典名菜。

當?shù)剞r莊素有飼養(yǎng)閹雞的習慣,將90日齡的小公雞用人工摘除睪丸的辦法進行閹割,再放牧喂養(yǎng)約三個月后上市,其肉質更為香滑適口,使河田雞的聲譽得到更大的提高。

長汀河田雞

河田雞成年公雞體重1.73公斤,母雞體重1.21公斤。120日齡半凈膛屠宰率,公雞為85.6%,母雞為87.1%;全凈膛屠宰率,公雞為68.6%,母雞為70.5%。母雞180日齡左右開產,年產蛋量100個左右,蛋重為43克,蛋殼以淺褐色為主,少數(shù)灰白色。公母配種比例為1:10—15;種蛋受精率90%,入孵蛋孵化率為67.75%。營養(yǎng)價值

經國家醫(yī)藥總局福建省微生物分析測試中心、福建農科院檢測分析,長汀河田雞的蛋白質含量較高,氨基酸的含量豐富,為綠色無污染食品,富含人體必須的11種氨基酸和多種微量元素,?;撬岷渴瞧胀u的37.8倍。

長汀河田雞

經農業(yè)部南昌肉制品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福建省分析測試中心、國家醫(yī)藥管理局福建微生物研究所、福建農科院中心實驗室等機構檢測分析,長汀河田雞含豐富蛋白質,含有人體必需的十一種氨基酸,其中含量較高的必需氨基酸有?;撬?46.65毫克/100克,是已知的家禽產品中含量最高的,“苯丙氨酸+酪氨酸”為4188毫克/100克,谷氨酸為8011毫克/100克,天門冬氨酸6100毫克/100克?!氨奖彼?酪氨酸”是人體需要量最大的必需氨基酸(日需要量為60毫克),谷氨酸和天門冬氨酸是決定雞肉鮮味的重要物質,?;撬崾菋胗變罕匦璋被?,對嬰幼兒的大腦發(fā)育、神經傳導、視覺機能、完善和鈣的吸收均有重要作用。這些氨基酸的含量都遠遠高于其它雞種。此外,決定肌肉滋味的肌苷酸、游離脂肪酸在河田雞中含量也很高,脂肪酸構成中不飽和脂肪酸占脂肪酸總量的60%,并含有大量對人體有益的DHA、EPA。經測定,河田雞的肌纖維直徑平均為22.4微米(♀)、27.7微米(♂),肌纖維密度為每平方厘米930根。通過將河田雞的理化指標與國內外其它雞種比較,河田雞不愧為禽中珍品,因而被專家譽為“名貴珍禽”,屬珍味型優(yōu)質雞(中國家禽業(yè)協(xié)會將優(yōu)質雞分成四種類型,珍味型為最高檔次)。

棲息環(huán)境

河田鎮(zhèn)地處閩西山區(qū)的腹地,是武夷山山脈崇山峻嶺中的一塊盆地。朱溪河在此匯入汀江,有較大面積的丘陵坡地,且有溫泉與豐富的稀土礦藏。該地區(qū)屬中亞熱帶農業(yè)氣候區(qū),雨量充沛,盛產水稻甘薯油菜及豆類。長期以來,農民也積累了豐富的養(yǎng)雞經驗。過去的交通十分不便,環(huán)境較為封閉,極少引進外來雞種,使長汀河田雞種群得以純化提高,逐步形成并鞏固。

歷史淵源

長汀河田雞是“世界五大名雞”之一,1964年秋,在廣州國際交易會名雞評比中,經國際客商從體型、驍勇、重量、毛色、肉質等5個方面評定,河田雞被列為國際第二名雞。世界五大名雞分別為美國的白洛克雞、中國的河田雞、美國的洛島紅雞、英國的蘇賽斯雞、意大利的白來航雞。

《中國菜譜》載:“河田雞起源于福建長汀縣河田鎮(zhèn)?!睋鳎禾泼骰氏埠们迕鞫冯u,立雞坊于兩宮。李白有“路逢斗雞者,冠蓋何輝赫。鼻息干虹霓,行人皆休惕”之句。岑參的《神雞童謠》云:“生兒不用識文字,斗雞走馬勝讀書。賈家小兒年十三,富貴榮華代不如。”

據民間傳說,唐開元年間河田雞選送到長安,列為斗雞之一。到明朝有一時期亦盛行斗雞。河田雞選送京都、曾被譽為斗雞之雄,每每取勝。

1993年,長汀縣開始建立了河田雞保種原始基礎群,在專家的指導下開展品種資源保護和本品種選育工作。同時,多方籌措資金加大保種選育投入力度,在策武鎮(zhèn)德聯(lián)村及河田鎮(zhèn)朱溪村分別新建了河田雞保種場、河田雞育種場各一個。經過多年的努力,河田雞的保種選育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初步建立了河田雞良種繁育體系,為河田雞產業(yè)的健康、快速、可持續(xù)發(fā)展打下了堅實的產業(yè)基礎。

長汀縣與中國物品編碼中心福建分中心協(xié)作,引入GS1全球統(tǒng)一標識系統(tǒng),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河田雞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實現(xiàn)了從生產到銷售的全程質量管理,從農場到餐桌的全過程質量安全監(jiān)控。該體系于2007年4月通過了中國物品編碼中心專家組驗收,成為中國首個將GS1全球統(tǒng)一標識系統(tǒng)應用于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的養(yǎng)禽縣。承擔單位榮獲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中國物品編碼工作二十年‘優(yōu)秀系統(tǒng)成員獎’”。同時引進省農科院獲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的“河田雞專用飼料的研究”科研成果,委托飼料企業(yè)生產河田雞專用飼料,加大獸藥、飼料、飼料添加劑的經營、使用監(jiān)管力度,確保了河田雞產品質量安全。

長汀河田雞

2017年,長汀縣完成《河田雞美食特色小鎮(zhèn)修建性詳細規(guī)劃設計》,根據規(guī)劃,河田雞美食特色小鎮(zhèn)設址在東至明光村、南至露湖村、西至伯湖村、北至松林村之間,核心區(qū)面積1.32平方千米,總投資約30億元,建設周期3年,重點建設娛樂休閑區(qū)、綜合生產區(qū)、散養(yǎng)種植區(qū)、科教休閑區(qū)。

主要價值

生產情況

2013年,長汀縣養(yǎng)殖河田雞400多萬羽,實現(xiàn)總產值1億多元,養(yǎng)殖利潤2000多萬元。帶動農戶1萬多戶,為全縣農民增加收入2000多萬元,形成了河田、四都、大同、策武、古城、鐵長、南山、濯田、童坊等9個河田雞養(yǎng)殖重點鄉(xiāng)鎮(zhèn)。存籠河田雞原始群1200套、核心選育群2100套、擴繁種雞5萬多套,年可供應河田雞雞苗600多萬羽。

2017年,河田鎮(zhèn)在核心區(qū)設立了河田雞原種育種保種場2座,發(fā)展規(guī)模養(yǎng)殖場83家,2017年出欄河田雞310.5萬羽,輻射帶動全縣共16個鄉(xiāng)鎮(zhèn)發(fā)展河田雞養(yǎng)殖產能達600多萬羽。

產品榮譽

2000年,長汀河田雞系列產品榮獲“福建省農業(yè)精品展銷會金獎”。

2001年1月,長汀河田雞獲福建省農業(yè)名特優(yōu)新產品展銷會金獎。

2001年11月,長汀河田雞被評為2001年中國國際農業(yè)博覽會名牌產品。

2003年起,長汀河田雞連續(xù)獲得農業(yè)部無公害農產品認證。

2008年,長汀河田雞獲得福建省名牌產品。

2008年9月,長汀縣河田雞保種場被認定為國家級河田雞種質資源保護場。

2011年12月,長汀河田雞被農業(yè)部認定“全國農業(yè)標準化示范縣(農場)”示范產品。

2012年,長汀河田雞再次獲得福建省名牌產品稱號。

長汀河田雞

2017年,長汀河田雞被選為廈門金磚會晤雞類指定食材。地域保護范圍

長汀河田雞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以福建省龍巖市人民政府《關于界定長汀河田雞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的函》(龍政函[2005]37號)提出的范圍為準,為福建省長汀縣現(xiàn)轄行政區(qū)域。

質量技術要求

(一)育雛方法

1.雞苗來源:保護范圍內依法取得《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證》和《動物防疫合格證》的河田雞種雞場。

長汀河田雞

2.育雛方式:網上育雛、平面育雛。

3.育雛密度:1至2周齡40至50只/平方米。

4.飼料:天然飼料與長汀河田雞雛雞專用料相結合。

(二)飼養(yǎng)管理

1.飼料:天然飼料為主輔以配合飼料。

2.飼養(yǎng)方法:實行竹林、山坡、樹林放養(yǎng)。

3.出欄時間:閹雞不小于140至160天;小母雞不小于100至120天;童子雞不小于110天。

(三)質量特色

1.外貌特征:皮膚、脛部、喙尖為黃色;尾羽、鐮羽、主翼羽為黑色;雞冠為單冠直立后分叉,即“三黃三黑三叉冠”的外貌特征。

2.閹雞體重1.5千克至2.25千克;小母雞體重0.9千克至1.3千克;童子雞體重1.0至1.25千克。

3.氨基酸及牛磺酸含量指標:天門冬氨酸≥3000毫克/100克,苯丙氨酸+酪氨酸≥3000毫克/100克,谷氨酸≥4000毫克/100克,?;撬帷?20毫克/100克。

專用標志使用

長汀河田雞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內的生產者,可向龍巖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提出使用“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的申請,由國家質檢總局公告批準。

所獲榮譽

2020年5月29日,長汀河田雞入選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品種名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