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灤礦區(qū),位于中國河北省唐山市境內,隸屬于開灤礦務局,京山鐵路縱貫其中,各礦都有支路相通,交通便利,光緒三年(1877)清直隸總督李鴻章委派輪船招商局總辦唐廷樞創(chuàng)建官督商辦開平礦務局,開灤煤礦在近代工業(yè)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解放前其總部曾設在天津,是北方的大型煤礦之一。

2018年1月27日,入選中國工業(yè)遺產保護名錄(第一批)名單。

中文名

開灤煤礦

位置

位于中國河北省唐山市境內

建造時期

光緒三年

隸屬于

開灤礦務局

開灤簡介

開灤煤礦

開灤礦區(qū)位于中國河北省唐山市境內。隸屬于開灤礦務局。京山鐵路縱貫其中,各礦都有支路相通,交通利。開灤煤礦在近代工業(yè)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解放前其總部曾設在天津,是北方的大型煤礦之一,其股票在當時的天津證券交易所上市,是熱門股票之一,頗受投資者歡迎。

光緒三年(1877)清直隸總督李鴻章委派輪船招商局總辦唐廷樞創(chuàng)建官督商辦開平礦務局,資本銀120萬兩。1900年為八國聯軍占領,礦務局改隸英國商會,最高年產量曾達136萬噸。1906年直隸總督札飭天津官銀號籌辦灤州煤礦公司,資本銀為500萬兩。1934年兩公司正式合并,英商獨占開灤礦務局。1941年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后,又被日本奪去。1942 年產量達665萬噸。1945年日本投降后,由南京國民政府接收,交還英商經營。

1949年,新中國將開灤煤礦收歸國有。人民政府一方面對舊有林西、趙各莊礦進行恢復和改造,另一方面又先后建設呂家坨、范各莊、荊各莊等新礦井。范各莊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自己設計的第一座年產180萬噸的大礦井。開灤有礦井8處,1975年原煤產量達2563萬噸,1976年雖經強烈地震,破壞嚴重,但1981年原煤產量仍達1935萬噸。另外,還建設6座洗煤廠。開灤礦區(qū)機械化采煤程度較高,水力采煤技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開灤礦區(qū)盛產煙煤,質地優(yōu)良。向國外出口洗精煤,并供應上海、南京、天津等主要城市的工業(yè)用煤。

入選名錄

2018年1月27日,由中國科協(xié)調宣部主辦,中國科協(xié)創(chuàng)新戰(zhàn)略研究院、中國城市規(guī)劃學會承辦的“中國工業(yè)遺產保護名錄”發(fā)布會在中國科技會堂舉行。這批名錄包含了創(chuàng)建于洋務運動時期的官辦企業(yè),也含有新中國成立后的“156項”重點建設項目,覆蓋了造船、軍工、鐵路等門類,是具有代表性、突出價值的工業(yè)遺產。其中包括開灤煤礦。

開灤煤礦(現為

開灤博物館

開灤國家礦山公園

所在地:

河北省唐山市

始建年代:

1878

主要遺存:

唐山礦一號井、二號井、三號井;近代煤礦最早的火力發(fā)電機組;唐山礦達道;部分礦用建筑、設備;中央電廠汽機間;馬家溝磚廠建筑磚車間;趙各莊礦洋房;檔案;中國最早的股票(1881)

入選理由:

開創(chuàng)了許多個中國或行業(yè)第一,為中國煤炭工業(yè)和民族工業(yè)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是中國近代民族工業(yè)的先行者;中國最早的近代大型機械化采煤煤礦;亞洲第一、世界第二洗煤廠;第一條準軌鐵路、第一臺蒸汽機車;中國北方最早的產業(yè)工人隊伍;“特別能戰(zhàn)斗精神”;中國第一個采用倒焰式窯爐燒成技術的耐火材料生產企業(yè)(馬家溝磚廠)。

開灤溯源

開灤煤礦實際是華商灤州礦務股份有限公司與英商開平礦務股份有限公司聯合經營的,合稱開灤。開平礦務股份有限公司前身開平礦務局創(chuàng)建于1878年,由清末福建道唐廷樞發(fā)起,募集商股80萬兩白銀,投資在唐山喬屯開掘煤礦。1892年10月唐廷樞病故,由張翼接辦。1894年張翼聘請?zhí)旖蚝jP稅務司德璀琳為會辦,繼續(xù)擴展營業(yè)。1900年八國聯軍攻入北京,簽訂了《辛丑條約》,割地賠款,全國的礦山亦在賠款之列。張翼害怕該礦遭受連累,想以中外合辦的方法保全該礦,便委托德璀琳募集外股。德璀琳于1900年7月30日暗中與墨林公司代理人胡佛(即美國第31屆總統(tǒng))相勾結,將礦山賣給墨林公司,并訂立賣約、移交副約共9條,約定6個月后再正式簽約。不久,出賣礦權之事被人告發(fā),清政府嚴令收回。張翼赴英國提起訴訟。雖然勝訴,但英商不顧英國法院的判決,堅持以賣約及移交合同為據,拒不歸還礦權,實際中方已失去了煤礦的主權。

1907年由清政府官吏周學熙、盧木齋等人發(fā)起成立灤州礦務股份有限公司,原是以灤州公司抑制開平公司,同時也看到開平公司經營大有贏利,隨即勸募天津官銀號及當地官民,集資300萬兩白銀,分為官股和商股各占一半。

自灤州公司創(chuàng)立即與開平公司形成競爭之勢,前后達3年之久,雙方損失嚴重。開平公司于1912年建議聯合經營,由天津紳商李士偽、王幼廉等從中聯絡,雙方合議組織聯合經營方式成立開灤礦務總局,訂立聯營合同,聯營第一期為1912年至1934年,第二期為1934年至1950年。兩公司聯營后,成為一體,雙方不再競爭,營業(yè)額日增,逐漸占領市場,成為北方最大的煤炭企業(yè)。1948年12月12日唐山解放,全部礦區(qū)也隨之解放。

管理模式

開灤煤礦

開平礦被英人騙占后,袁世凱(1859~1916)三次參奏張翼,清政府責令張翼收回開平。張翼在倫敦起訴,都以無結果而告終。袁世凱又于1906年命周學熙創(chuàng)辦灤州煤礦,用實力進行抵制,企圖達到以灤收開的目的。灤州礦初定資本200萬兩,生產發(fā)展迅速,1908年出煤1.2萬余噸,到1910年達到35.7萬余噸。灤州礦的成立,對開平礦造成了直接威脅。開平礦英人在英政府和國際財團的支持下,以政治和經濟手段壓迫灤州礦,使該礦難以維持。1912年1月雙方達成協(xié)議,簽訂了“聯合辦理草合同”,成立了開灤礦務總局。1912年6月袁世凱政府批準了“聯合辦理正合同”。合同規(guī)定雙方資本各為 100萬鎊,但由于經營管理權掌握在英人手中,因此所謂聯合,實質是兼并。

開灤煤礦成立后,產量迅速增長,盈利日益豐厚。據統(tǒng)計,煤產量從1912~1913年的169萬余噸,增加到1931~1932年的526萬余噸,19年間,產量增加2.1倍。年利潤額同期增加2.5倍。這種情況,引起了日本帝國主義對開灤煤礦的覬覦。1941年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開灤煤礦終于被日本帝國主義侵占。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不久國民黨政府將從日本侵略者手中接收的開灤資產,發(fā)還給開灤礦務總局,英人再度控制了開灤煤礦。英人1945年接管開灤后,因日本帝國主義占領時期廠礦設備受到破壞;而接管后的煤礦機構龐大,人員臃腫,產銷每況愈下,年有虧損。1948年底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解放軍解放了唐山地區(qū),人民政府派軍代表協(xié)助開灤組織生產,收購灤煤,保障職工生活,但開灤還是賠累甚巨。在此困境下,開灤英籍總經理裴利耶拐款逃英。1951年,裴利耶要求撤銷其英方總經理職務。1952年4月6日開灤華籍總經理余明德以該礦“經濟困難達于極點”為由書面申請人民政府代管。1952年5月7日,政務院財政經濟委員會接受了余的請求,由人民政府接管了該礦。

50年變遷

1949-04-26 本勞資兩利公私兼顧原則 開灤煤礦勞資雙方獲協(xié)議 礦方還清舊欠保障職工生活及安全 華北人民政府貸款三億元扶植生產

1957-11-17 “班長臉上有笑容啦!”——記開灤煤礦一個班長的作風的轉變

1957-11-27 開灤煤礦有些生活福利太高

1976-07-07 堅持參加勞動 不當“桌上司令”開灤煤礦各級干部努力與工人劃等號

1999-12-09 開灤煤礦改制

開灤(集團)有限責任公司1999年12月09日舉行掛牌儀式,這標志著我國最老的煤炭企業(yè)——開灤礦務局開始建立現代企業(yè)制度。開灤煤礦從1878年建礦至今已有130多年的歷史。目前,開灤擁有國有資產總額近百億元,資產負債率50%左右。改制后,開灤確立法人治理結構,按照現代企業(yè)管理制度將下屬廠礦改造為分公司或子公司。

百年傳奇

開灤煤礦創(chuàng)建于1878年,至今已有130多年的歷史。它的創(chuàng)建有著特殊的歷史背景?!傍f片戰(zhàn)爭”后,李鴻章等一批洋務派官員主張利用西方先進生產技術,強兵富國。19世紀60年代至90年代,洋務派在全國各地掀起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洋務運動”。1878年,李鴻章舉薦上海招商局主辦唐廷樞創(chuàng)辦了開平礦務局,引進西方的機器及技術人員開采煤炭。當時南有江南制造局,北有開平礦務局,開平礦務局成為洋務運動中的典型

1901年,開平煤礦被英國騙占。1906年清政府在收回開平煤礦無望的情況下,批準了北洋大臣袁世凱在同一開平煤田內籌建灤州礦務公司。1912年,在英商開平煤礦的擠壓下,灤州煤礦與開平煤礦合并,成立了開灤礦務總局。此后的近半個世紀,開灤煤礦一直被英國人掌管。

與美國總統(tǒng)

赫伯特·克拉克·胡佛 (Herbert Clark Hoover) 1874年08月10日出生于艾奧瓦州的西布蘭奇。9歲時成為孤兒,由叔父撫養(yǎng)成人。1891年畢業(yè)于斯坦福大學。1896年起以工程師身份從事礦業(yè)、鐵路、冶金等業(yè)務,在世界各地活動并成為礦業(yè)界的富豪。曾在中國開灤煤礦任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