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賞析

賞析

此詩為詠物之作。首聯(lián)上句破“鶴”字,言南方秋風飄送,田野上的野鶴因此鳴叫。次聯(lián)破“露”字,破“警”字:上句說野鶴暫時停宿在溪邊的松樹之上,下句言草上的露水暗暗滴落的聲音驚動了野鶴,“驚”字破題中“警”字。三聯(lián)寫野鶴的心理活動,言野鶴有遠大的抱負,下句言野鶴之孤獨,沒有遇見志同道合之輩?!坝?、“空”二字,一呼一應,既是對野鶴聞露警而未高飛原因的補充說明,又暗含有所期待的意思,漸向尾聯(lián)所表達的意義靠攏。四聯(lián)轉(zhuǎn)入對野鶴的描寫:上句寫它的形體之美麗;下句寫它的鳴叫聲之清澈。五聯(lián)引用《莊子》的典故,《莊子》本言大鵬,此處作者用來形容野鶴,則賦予野鶴如大鵬般豪邁、瀟灑的氣質(zhì)?!拔醇佟本渌哉巧下?lián)有待之物:未乘得扶搖之風而上。此所謂“扶”當然可以作多方理解,但結(jié)合特定時代背景而言,應該主要還是指主司或朝廷。末聯(lián)則回到作者自身,言適逢君王開太液,野鶴愿在太液池與君王為伴。這是在歌頌君王的同時,表達自己希望得第折桂、長伴君王左右。

評價

清代葉忱《唐詩應試備體》:(二三聯(lián))筆力遒勁。(四聯(lián))風清月朗鶴唳空,還是寒露滴時也。

清代談苑《唐詩試體分韻》:首韻破“鶴”,次韻承明“警露”,三四韻實寫“警”字,風清月朗,正寒露滴之時也。末四句總是自況之意。

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詩《文苑英華》卷一八五編入“省試”類,當為作者應科舉時所作的試律詩,然不詳其具體創(chuàng)作年份。此題唐人存詩僅此一首。[1]

作者簡介

陳季,唐朝人作品有《湘靈鼓瑟》等。

查看更多

參考資料

[1] 鶴警露 · 古詩文網(wǎng)[引用日期2022-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