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燒油層法又稱地下燃燒法、就地燃燒法,三次采油法的一種,是指在井下油層部位點火,通過注入空氣維持油層中的燃燒并逐漸擴大燃燒前緣帶的范圍。

正文

學科:石油與天然氣地質學

詞目:火燒油層法

英文:in-situ combustion method

釋文:在油層燃燒過程中發(fā)生復雜的物理和化學作用,概括為:①輕烴成分受熱揮發(fā)并被排驅到燃燒帶以外冷凝下來形成輕油帶,起著溶劑驅的溶劑段塞作用;②石油受熱裂化出一部分輕烴參加到上述輕烴成分中。重的部分和原油中原有的重成分是維持燃燒的主要燃料;③原油受熱黏度降低易于流動;④燃燒中產(chǎn)出的水蒸氣、熱水和C0,都對油的采出有利。世界上已經(jīng)有100多個油田作過這方面的現(xiàn)場試驗,但均未大規(guī)模投入開發(fā)。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對設備的嚴重腐蝕,維持地下燃燒并均勻擴展上存在技術上的困難等等?;馃蛯拥膶嵤┬枰欢ǖ臈l件:經(jīng)濟合算的地質儲量、高而均勻的滲透性、油質不宜過輕等。實驗室研究表明,火燒油層可使采收率提高到90%以上;現(xiàn)場試驗表明,采收率可達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