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壩龍膽(學名:Gentiana abaensis T. N. Ho)龍膽科一年生草本,高8-12厘米。莖紫紅色,密被乳突,自基部多分枝,似叢生狀,枝再作二歧分枝,鋪散?;~數(shù)枚,無柄,卵形或圓形,長6-9毫米,寬4.5-5.5毫米,先端鈍圓或圓形,花多數(shù),單生于小枝頂端;花梗紫紅色,密被乳突,長8-10毫米,果時略伸長;花萼漏斗形,長6-7毫米,外面密被小柔毛,毛以后脫落,裂片鉆形,蒴果外露或內藏,矩圓狀匙形,長約5毫米,先端圓形,具寬翅,兩側邊緣具狹翅,基部漸狹,柄直立,較粗,長至13毫米;種子多數(shù),深褐色,寬矩圓形,長約1.5毫米,表面具細網(wǎng)紋。花果期8-9月。

分布在中國大陸的四川等地,生長于海拔3280米的地區(qū),常生于陰坡灌叢以及山坡。

中文名

阿壩龍膽

龍膽科 Gentianaceae [Cronquist系統(tǒng)]

植物界

龍膽族 Trib. Gentianeae 龍膽亞族

被子植物門Angiospermae [傳統(tǒng)系統(tǒng)]

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

合瓣花亞綱

捩花目

拉丁學名

Gentiana abaensis?T. N. Ho

亞科

龍膽亞科 SubFam. Gentianoideae

龍膽屬 Gentiana [Hutchinson系統(tǒng)的龍膽科Gentianaceae]

阿壩龍膽 Gentiana abaensis

命名者及年代

T. N. Ho,1984

分布區(qū)域

甘肅,四川

小龍膽組

小龍膽系

形態(tài)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8-12厘米。莖紫紅色,密被乳突,自基部多分枝,似叢生狀,枝再作二歧分枝,鋪散?;~數(shù)枚,無柄,卵形或圓形,長6-9毫米,寬4.5-5.5毫米,先端鈍圓或圓形,具小尖頭,邊緣軟骨質,具乳突,兩面光滑,中脈膜質,在背面呈脊狀突起;莖生葉匙形,長4-6毫米,寬1.5-2.5毫米,先端三角狀急尖,基部圓形,邊緣及下面密被小柔毛,上面光滑,中脈膜質,在下面呈脊狀突起,葉柄一般長于葉片,邊緣具睫毛,背面密生小柔毛。

花多數(shù),單生于小枝頂端;花梗紫紅色,密被乳突,長8-10毫米,果時略伸長;花萼漏斗形,長6-7毫米,外面密被小柔毛,毛以后脫落,裂片鉆形,長2.5-3.5毫米,先端急尖,具小尖頭,邊緣具糙毛,中脈膜質,在背面呈脊狀突起,彎缺圓形;花冠紫紅色,喉部具黑紫色斑點,漏斗形,長10-12毫米,果時略伸長,裂片卵圓形,長2-3毫米,先端鈍圓,具細尖,全緣,褶卵形,長約2毫米,全緣;雄蕊著生于冠筒中部,整齊,花絲線形,長約5毫米,花藥橢圓形,長約0.5毫米,子房狹橢圓形,長4毫米,先端漸尖,花柱長1.5-2毫米,柱頭2裂。

蒴果外露或內藏,矩圓狀匙形,長約5毫米,先端圓形,具寬翅,兩側邊緣具狹翅,基部漸狹,柄直立,較粗,長至13毫米;種子多數(shù),深褐色,寬矩圓形,長約1.5毫米,表面具細網(wǎng)紋?;ü?-9月。

生長環(huán)境

龍膽植物為典型的高山植物,喜冷涼氣候,有較強的耐寒性;對溫度要求不嚴格,但種子萌發(fā)時,必須有適宜的溫度和一定的光照條件,苗期忌高溫潮濕天氣。龍膽草在較為濕潤的土壤長生長良好,忌干旱,當耐旱能力較強。土壤水分過多會影響龍膽草的生長,而且會造成爛根。喜歡微酸性土壤。龍膽草對養(yǎng)分有一定的要求,一般在較肥沃的黑壤土生長發(fā)育良好,因此可以不進行追肥,但在苗期由于幼苗根比較細小,吸收肥料的能力差,可以施入一定量的基肥。生于陰坡灌叢、山坡,海拔3280米。

分布范圍

分布于中國四川(阿壩,模式標本產(chǎn)地)。

主要價值

龍膽植物花色艷麗,色彩豐富,有紫、白、藍、黃白等多種顏色,適宜作為花壇、花鏡或盆花。龍膽最高不過四、五十厘米,大部份是矮小貼地叢生。一株上有許多分枝,花生于枝上頂端,成古鐘形或漏斗形,有4-5個裂瓣,全緣的,也有細裂的成流海似的須?;ǖ念伾蟛糠菔乔嗑G色、藍色或淡青色,一般多為秋冬季開。龍膽花在秋冬季一片枯黃的草叢中臨風開放,顯得分外樸實和幽靜,龍膽開花一片片一簇簇,臨風搖曳,顯出一種淡雅、素靜的美,因而成為著名的花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