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很簡單,因為八戒有口無心,并無心計,并非有意害悟空。
八戒性格溫和,憨厚,力氣大,但又好吃懶做,愛占小便宜,貪圖女色,經(jīng)常被妖怪的美色所迷,難分敵我。他對師兄的話言聽計從,對師父忠心耿耿,為唐僧西天取經(jīng)立下汗馬功勞,是個被人們喜愛同情的喜劇人物。
在《西游記》中,豬八戒不習慣更不喜歡長期在外奔波的行旅生活,他護僧取經(jīng)是出于無奈的,所以在西行途中遇有劫難,總是第一個打退堂鼓,要散伙,賣行李、嚷著回高老莊做女婿、種地過日子,這種回歸土地、眷念家園、渴望定居生活的心情,也正是長期依附于土地的典型的農(nóng)民意識和農(nóng)民心理。可以說,豬八戒是一個來自鄉(xiāng)村的勞動人民的典型化身,他深刻存在守著土地而養(yǎng)成的頑固的保守心理,和神、道、佛相對立,表現(xiàn)著普通勞動人民的生活愿望。豬八戒身上貪財、貪色、自私自利,還表現(xiàn)著明代社會好色好貨思想的沉淀,反映了當時小生產(chǎn)者、小市民的意識特點,具有那個時代的思想特色。
八戒率性而為,張揚個性,其自然天性源于他是一個具有代表性的凡夫俗子;一個普普通通、安守本分,一個并不情愿、時時打退堂鼓地凡夫俗子;一個作為上至公卿下至百姓都可以輕松嘲笑并調(diào)侃的對象,一個來自于人民內(nèi)部的、帶有蕓蕓眾生的人性優(yōu)點及弱點的形象,因此,具有迎合大眾文化的當代意義。
豬八戒之所以在當代大眾文化圈里得到這樣的歡迎,主要是與他的親和力有關,與當今人們的精神需要有關。所以,在當代社會,豬八戒的形象具有普遍意義。
在傳統(tǒng)社會,八戒作為老二,好當也不好當。這就是豬八戒經(jīng)常向師傅打?qū)O悟空小報告的基本原因。
豬八戒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傳統(tǒng)的小農(nóng)意識。在傳統(tǒng)農(nóng)業(yè)社會,一家兄弟3人,相對于父母來說,一般情況下,老大忍辱負重,老小比較解脫,而老二夾在中間,上不著天、下不著地,比較尷尬。但是老二也有一個好處,在任何大事面前都可以不承擔責任,上可以推給老大、下可以推給老小。八戒就是這樣的一個藝術人物。
1.如果沒有悟空。試想一下,如果沒有悟空,那么,老大自然是八戒的,而小說中,偏偏有個悟空在那里擋路,八戒豈能心安理得。沙悟凈就不這樣了。因為悟凈作為老小,要想成為老大,即便跨越十萬八千里,也是毫無希望的。因此,沙悟凈只能老老實實、憨憨厚厚地盡本分了。
2.如果八戒比悟空本領高強。如果八戒比悟空本領高強,同時又具有同等的責任感,那么,只要八戒好好地努力,認真地工作,最終上位,取代悟空成為老大,是完全可能的。然而,偏偏是悟空的本領和責任心都遠遠地高于八戒,使八戒上位無望。因此,八戒一旦有了機會就向師傅打個小報告,以便降低師傅對悟空的信任,同時又能更好地體現(xiàn)自己,引起師傅對自己的信任,從而希求得到一定程度地重用。
3.如果內(nèi)心不浮躁。八戒向上能夠把事情和責任推給師兄,向下能夠推給師弟,自己落個安閑自在。這樣不是很好嗎?但是,在地位面前,在權力面前,達不到一定修養(yǎng)的人,誰也安靜不下來。面對權力和地位內(nèi)心浮躁,是一個小農(nóng)意識者的正常表現(xiàn),即便八戒未必真的一心想做老大,未必能夠做好老大。
大家也來說說看,現(xiàn)實生活中,像八戒這樣的人你遇到過嗎?
因為悟空的能力比八戒強,八戒嫉妒,在師父跟前爭寵。
有道是:酸甜苦辣都有營養(yǎng),風霜雨雪都是生活,喜怒哀樂都可體驗,春夏秋冬都要愛人。
就是說,真正的生活、真實的生活是豐富多彩五味俱全的。西天取經(jīng)隊伍也是這樣。如果每個人都像唐僧一樣令人高山仰止;都像孫悟空一樣常常神鬼莫測;都像沙和尚一樣總是一絲不茍,那么西行路上將有多么的乏味?
所以就有了,也必須有一個調(diào)節(jié)氣氛的活寶參與其中。豬八戒也就應運而生了。為什么說豬八戒是一個活寶呢?因為豬八戒憨頭憨腦、傻不愣登的而又不乏幽默風趣的一面。一個合格的活寶,必須是有一定的缺點在身,而且這些缺點又不礙大局,不損害他人的切身利益。
豬八戒就是這樣的人: 他貪玩、好吃、懶惰、喜歡美女、拌嘴嚼舌、頭腦簡單等等。而這些缺點不正是許多人都具備而拼命掩飾起來的嗎?正是這些缺點的存在,使得豬八戒更加真實,更加貼近生活,更加使人覺得輕松,更加活躍氣氛,更加容易相處,西天取經(jīng)才更加苦中帶甜……
請問,普天之下的大男人們:誰不喜歡美女?誰不愛打麻將?誰不愿意睡到自然醒?見了大魚大肉誰不是大快朵頤?
豬八戒還有一個缺憾,就是打個小報告。我們看看他打的幾次小報告。
第一次:向唐僧報告孫悟空罵他。
孫悟空說豬八戒是“戀家鬼”,豬八戒心中委屈。其實我覺得,孫悟空的話也沒有什么過分的。只不過是人家豬八戒剛剛發(fā)誓要一心一意去西天取經(jīng)。是菩薩他們剛化為母女四人考察了取經(jīng)隊伍。豬八戒凡心未泯,欲入贅當人家的上門女婿,被菩薩吊在大樹上,小懲大誡了一番。直到豬八戒誠心悔過,才把他放了下來。
余溫尚在啊,孫悟空就哪壺不開提哪壺,說八戒是戀家鬼,這似乎有點故意揭人家老豬的傷疤啊。老豬的愧疚之心還在,感覺到自己丟人丟到家了,所以此時得趕緊找出別人的小尾巴,揪上一把。孫悟空就撞槍口上了?!段饔斡洝返诙换亍饵S風嶺唐僧有難、半山中八戒爭先》里八戒給唐僧跪下后,是這樣說的:
“師父啊,你莫聽師兄之言。他有些贓埋人。我不曾抱怨甚的,他就說我抱怨。我說道肚內(nèi)饑了,好尋個人家化齋,他就罵我是戀家鬼。師父啊,我受菩薩的戒行,又承師父憐憫,情愿要服侍師父往西天去,暫無退悔。怎的說不是出家的話。”
看,與其說是打小報告,還不如說是八戒的訴苦。受了委屈,自然要跟長輩訴訴苦。就象我們小的時候,兄弟姐妹之間有了吵架拌嘴,自然要告訴父母,讓父母來主持公道嘛。這樣心里才好受一點。果然,唐僧的理解使得豬八戒立即振奮了精神,死心塌地地挑起擔子,跟著上路了。而唐僧只說了一句:
“既是如此,你切起來。”
孫悟空是大師兄啊,此時此刻他說豬八戒是戀家鬼。豬八戒就有自己被開除取經(jīng)隊伍的擔心,因為豬八戒剛剛考驗沒過關,豬八戒怕孫悟空的話影響到師父的決定,所以要趕緊地申訴一下。果不其然,師父一表態(tài),八戒立即就好像吃了一顆定心丸,歡歡喜喜地上路了。唐僧只一句話,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我信你說的,不信你師兄的,你放心吧。
豬八戒通過告了孫悟空一狀,使唐僧感受到了他對取經(jīng)隊伍的忠誠而再次表態(tài)會收留他。豬八戒聽了唐僧的話,如蒙大赦,就可以心安理得地跟著取經(jīng)隊伍了。也就是說,豬八戒要入贅做人家上門女婿的事情,就被唐僧的一句話一筆抹去了。豬八戒放下了心理包袱,輕裝上陣,有利于取經(jīng)事業(yè)。所以說唐僧也真的是一個合格的師父。
第二次:孫悟空不顧唐僧的勸阻,打死了攔路搶劫的強盜。豬八戒向唐僧報告了悟空打死人的血腥場面。
唐僧問:“打得怎么模樣?”八戒道:“頭上打了兩個大窟窿?!?/p>
這是當時唐僧師徒關系最緊張的時候。唐僧越是不允許悟空殺人,悟空越是殺得兇狠。八戒和沙僧也對悟空不滿,悟空也頗有自暴自棄的傾向。
這是他們?nèi)〗?jīng)之路過半的時候,四人都積累了不少的怨氣、牢騷、煩躁等等負面情緒。孫悟空通過殺人來宣泄;豬八戒通過打小報告來宣泄;唐僧則通過譴責孫悟空來宣泄;沙僧則啞口無言來宣泄。
豬八戒的這次報告雖然是實事求是,但是正趕上唐僧和孫悟空互相怒懟,這就起到了火上澆油的不良后果。唐僧也因此把孫悟空再次開除。
豬八戒其實,應該對孫悟空殺人事件輕描淡寫一下,以給唐僧臺階下,最后達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理想效果。
豬八戒為了宣泄自己內(nèi)心的不滿,希望看到孫悟空受到師父的懲罰,以滿足自己幸災樂禍的陰暗心理。
豬八戒此時的做法有點過分,但是人在情緒化的狀態(tài)下,這樣說話辦事,其實也難以避免。我們誰沒有犯過這樣的錯呢?比如小時候,哥哥不小心打碎了籃子里的一個雞蛋。我們就屁顛屁顛跑到媽媽面前說:“媽媽,哥哥把雞蛋打碎了好幾個。”媽媽自然也不會當真。至今想來,卻是那么有趣。
不過,八戒的話,唐僧當真了。唐僧師徒的負面情緒大爆發(fā)了。孫悟空被逐出師門,就有了一個假猴王組建假取經(jīng)隊伍的重大事件發(fā)生。最后鬧到了佛祖那里去了,佛祖親自出手,才平息了這一事件。也是菩薩在佛祖的委托下,親自把孫悟空送回了取經(jīng)隊伍,唐僧才又收留下孫悟空,繼續(xù)西行。
這一次事態(tài)的演變,超出了唐僧師徒的控制能力,以致驚動了佛祖。這當然不是豬八戒打小報告的初衷。豬八戒也就是為了發(fā)泄一下不滿而已。
第三次:孫悟空捉弄豬八戒,騙他前面有吃的,結果豬八戒遭遇到了厲害的妖精,措手不及,差點被妖精擒拿。
八戒道:“師兄捉弄我!他先頭說風霧里不是妖精,沒甚兇兆,是一莊村人家好善,蒸白米干飯、白面饃饃齋僧的。我就當真,想著肚里饑了,先去吃些兒。豈知若干妖怪,把我圍了,苦戰(zhàn)了這一會,若不是師兄的哭喪棒相助,我也莫想得脫羅網(wǎng)回來也!”
這次八戒真的是可憐巴巴的。要說孫悟空也真的是沒事找事,總喜歡拿八戒開涮。但是有妖精,這可是人命關天的大事啊。你孫悟空神通廣大、法力無邊,可是你得照顧一下弱勢群體??!八戒的武功修為可沒有那么好啊,人家有多提心吊膽??!猴哥啊猴哥,麻煩你饒了呆頭呆腦的八戒吧。
猴哥喜歡叫八戒是“呆子”。你叫叫也就罷了,八戒從來沒有任何反駁。可是孫悟空卻非要弄出一些事實來,證明人家八戒是“呆子”,這就確實有些過分了。
我覺得:是不是孫悟空喊八戒是呆子,結果沒有任何人響應,因此孫悟空自己也感覺索然無味了,就改語言表達為行為導引了。孫悟空無時無刻不在表現(xiàn)自己的聰明機智,其實這就是孫悟空不受唐僧喜歡的主要原因。
唐僧的信念堅定、忠貞不渝令人敬仰;孫悟空的精明強干、無所不能令人佩服;沙和尚的不茍言笑、沉穩(wěn)厚重令人尊敬;而豬八戒的風流坦蕩、淺薄易懂令人親近。
如果孫悟空和豬八戒各自代表一個美女,那么這兩個美女:一個高傲冷艷,拒人千里之外;一個平易近人,喜歡打情罵俏。請問,男人會更喜歡哪一個?哪一個的總體人緣會很好?
豬八戒饞嘴、好色、懶作、貪財不假,但是豬八戒的饞,豬八戒的貪、豬八戒的懶,豬八戒的色都不是登峰造極而是很有分寸。豬八戒很容易滿足,知足常樂,所以他也能給別人帶來歡樂。根據(jù)豬八戒的民間口碑,我們可以看到:
饞嘴不可惱,可惱的是虎踞鯨吞,永不知飽;好色不可惡,可惡的是強人所難,欺辱幼女;懶惰不可怕,可怕的是守株待兔,不負責任;貪財不可恨,可恨的是壟斷市場,斷人生路。
1、八戒頭腦簡單,心思單純,遇事難有主見,猴哥是平事兒的能力者,師傅是能控制能力者的領導者,八戒需要師傅掌控猴哥動態(tài),來保證團隊的集體利益。
2、在天庭,八戒曾是天蓬元帥,而猴哥只是小小的弼馬溫,兩人相遇就源于不打不相識,武力值其實不相上下,給予地位和水平的對比,在師傅心中卻事事以大師兄為先,這份器重與信任使八戒不平衡。猴哥又去莽撞了、猴哥又去惹麻煩了……八戒時時在旁煽風點火,降低師傅對猴哥的好感度
3、八戒懶惰的本性。求得真經(jīng)磨難重重,八戒好逸惡勞的本性無論是先天特性還是后天養(yǎng)成,都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而猴哥處處提點催促批評小懲,八戒也處處妥協(xié)。角色使然他們很多時候意見相左,所以八戒告狀也是日常對師兄的小埋怨。耽誤自己休息,耽誤自己享樂……
大師兄呢
西游記借神話說人事兒。所以八戒是從現(xiàn)實生活中提煉出來的?,F(xiàn)實生活當中就不乏這樣的人;本事不大,卻熱衷于背后整人,然后找機會自己上位。把大師兄拱走了,他就是大徒弟了。八戒看似呆愚,看他的所作所為其實盡是道道。成事了邀功買好,事敗了往大師兄身上推,情況不妙趕緊分家,各奔東西。再遇上唐僧這樣糊涂領導,是很吃得開的,是能操縱領導心術不正的人。
因為悟空經(jīng)常欺負她
想回高老莊!
任何單位領導都要依靠能力出眾的人來刅理業(yè)務,同時又要能控制住這些能人(如孫悟空),以免尾大不掉,所以必須有密探特務(如東廠、西廠、軍統(tǒng)、中統(tǒng)、豬八戒)來匯報,掌握能人的動態(tài),本人曾經(jīng)打工的一個企業(yè),有一個人經(jīng)常下班才到老板辦公室,老板是男的,這位仁兄也就是男的,大家不要誤會,這仁兄也不是高管,無必要經(jīng)常給老板匯報工作,后來才知道,這個人是個密探,是老板安排來掌握整個企業(yè)動態(tài)的。這樣一分析你就明白豬八戒為什么經(jīng)常要打?qū)O悟空的小報告,因為這是團隊的需要。
巴結唐僧
八戒之所以叫八戒,說明他身上有很多缺點,這是唐僧希望他戒掉的。但八戒并不是很情愿去這么做。都已經(jīng)成仙了,何必活得那么辛苦。打悟空的小報告,是讓唐僧把注意力集中在孫悟空身上,這樣八戒偷點懶,犯點戒,就不會被關注。
不如孫悟空還有羨慕嫉妒恨,經(jīng)常被悟空責罵。
因為唐僧需要聽,尤其是需要讓悟空聽到有人對他的不滿與批評意見,這樣做,往好里說是防止悟空驕傲放縱,往壞里說是為了牽制打壓悟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