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活中經(jīng)常會拍些照片,拍些視頻。
上一次回老家,去看望生病的大娘,中午吃飯的時候,我順手拍了一個抖音作品。返程的時候,爸媽還有姑姑、姑父感嘆,有些人是見一面少一面了。
誰知道,沒過多久,傳來了悲傷的消息,二姑父去世了。當時真的很驚訝,因為半個月前吃飯的時候他還好好的,我那個視頻中還記錄著他吃飯的動作和表情。后來我把拍的視頻發(fā)給他的家人!也是難得的動態(tài)回憶。給家人做個念想,畢竟這個世界永遠不會有這個人了!
我有一次到金鐘湖拍,站在野花盛開的草地的小木橋上,被山中蚊子咬到手很癢,當時紅紅的,用手,抓皮膚都出血了,還止不了癢,正好有個修理花的工人女阿姨,很好心抓了一把山上很特別的葉子,叫我用葉子不停擦手中紅腫的蚊叮過的那兒,葉子出很多汁,居然不癢了,太謝謝她了,讓我特別感動:大山涂處偶遇好兒人幫助了我。
在攝影過程中當然最辛苦的是攝影師了!哈哈!有人說:世界短跑冠軍都比不過攝影師的跟拍腳步,感動的是無論在什么情況下都會給你一個美好的鏡頭,攝影是一門耐性比較強的工作,無論在什么情況下攝影也要默默的堅持著!
旅游船在海邊,主人駕船一只狗掉入海水里,狗狗拼命著游泳追趕艇船無力的向前去,一只海琢奔向救了狗狗護送船岸。
徒步春游……35年的老同學們結伴登山!
我是個攝影愛好者,看到美好的事物,總想著要把它拍下來,比如校園里開著紫色花瓣的大葉紫薇,被園丁修剪成球狀且開著紫色小花的勒杜鵑,又比如街頭上指揮交通的交警,在公園里散步的一家三口。
有時,覺得這些科技很奇妙,快門一按,就能將眼前的景物拍下來。我愛去海邊拍照,海邊有迷人的沙灘,蔚藍的大海,清涼的海風,燦爛的陽光,還有在沙灘玩耍的小孩,在海邊散步的情侶。這是一副和諧的畫面。而在海邊也能發(fā)生奇妙的事情。
有次在海邊,遇到一個非洲的黑人朋友,我特別想跟他合影,因為我拍的照片,基本上都是與朋友的合照,若是在相冊里增添一些與外國友人的照片,這樣就完美了。當時我急忙靠近他,用不怎么流利的英語問他,“Can I take photos with you?”他也用英語回答我,“Sure.”他長得很高,我一米七的身高只到他的肩膀。他竟然擺出了剪刀手——這不是中國人才有的專利嗎?我想,他是入鄉(xiāng)隨俗了吧。這張照片,填補了我相冊的不足。
還有一次在海邊,有一家三口想要拍張全家福,托我?guī)兔ε?,我很樂意。他們三人就站在海邊,以蔚藍色的海洋以及長在一旁的高大的椰子樹為背景,快門一按,就把他們的幸福、笑容全都定格在照片里。以游客的身份見證別人的幸福,這于我而言,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在相機、手機還不普及的年代,照相是一件特別奢侈的事情。我拍的第一張照片,是一年級入學的時候,學校請來的攝影師拍的一寸照片,只有頭部、肩膀和脖子,背景是單調的紅色。我記得當時我很愛惜這張照片,因為這是我的第一張照片。如今這張照片已經(jīng)找不到了,心里總覺得有幾分遺憾,仿佛把童年也給丟失了。想重拍一張,但那也是自欺欺人,年齡、樣貌都不是一年級的模樣了。
我親手拍的第一張照片,是高三的時候,那張照片,讓我想起了廢寢忘食的高三生活。那是在教學樓的走廊上,早讀之前,許多學生捧著一本書,把書立在走廊寬寬的扶手上,大聲的背誦著課本的知識點。因為還沒到早讀,在課室里大聲背誦會打擾其他同學,所以很多同學選擇在離課室較遠的走廊上背誦——祖國的花朵,未來的希望。那排場很大,走廊兩側站滿了兩排勤奮的莘莘學子,朗朗讀書聲如雷貫耳。于是我跟朋友借了相機,趕在早讀之前,把這幅畫面拍了下來。這張照片,是我拍的第一張照片。
我開始喜歡上攝影,是在大學后,那時經(jīng)常跟朋友們去外面游玩,見到了很多優(yōu)美的風景,我很想把它們拍下來。于是,我漸漸喜歡上了攝影,不過我攝影的工具,不是笨重的專業(yè)相機,而是手機自帶的相機。這多好,簡單輕便、容易攜帶,遇到漂亮的景色,或者想要偷拍身邊的朋友,輕而易舉就能辦到,照相機總不能每時每刻都帶在身邊,帶著反而會增加旅途的負擔。
當生命誕生時,我有除器官外的記錄能力
有一次在一個小院,看見一個農(nóng)民大叔在彈吉他
生活中處處充滿了愛意和堅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