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臟,我們一般辨證肝陰虛或肝陽上亢、肝氣郁結為多見,很少提及肝陽虛,這是肝代謝旺盛,主疏泄,體陰而用陽,屬于陽剛之臟,所以很少出現(xiàn)陽虛的情況。
但有些人素體陽虛,受到外寒的侵襲,寒凝肝經(jīng)肝脈,也會出現(xiàn)肝臟寒凝氣滯的證候,肝主筋,繞陰器,所以肝寒血脈凝滯,會容易出現(xiàn)腰腹部酸脹冰冷、四肢拘攣、四肢疼痛,或者皮膚麻木疼痛、頭身疼痛等癥狀,女性可出現(xiàn)痛經(jīng)、月經(jīng)延遲,男性會出現(xiàn)陽痿、勃起困難等癥狀。
治療肝寒凝氣滯的癥狀,可使用當歸四逆湯,能起到溫經(jīng)散寒,疏通經(jīng)脈等作用,能夠治療以上出現(xiàn)的癥狀,內經(jīng)云“寒氣客于脈外則脈寒,脈寒則縮蜷,縮蜷則絀急,絀急則外引小絡,故卒然而痛?!奔丛敿毜恼f明了筋脈因受寒而導致的癥狀,肝主筋脈,肝寒也最容易出現(xiàn)以上的癥狀。
除了當歸四逆湯之外,還有比如吳茱萸湯,也有很好的暖肝散寒的作用,能夠治療肝胃因受寒而導致的頭身疼痛、胃寒胃痛、惡心嘔逆等癥狀。
更多中醫(yī)養(yǎng)生文章內容,關注我頭條號內,有疑問可留言評論。
肝寒就是陽氣不足所致肝氣凝澀,失其剛強之性,屬內寒癥,寒邪凝滯于肝經(jīng)。
肝寒的臨床表現(xiàn)是,驚慌善恐,憂郁膽怯,怠卷乏力,四肢不溫,脈沉細而遲,寒邪凝滯于肝經(jīng)會出現(xiàn)下腹脹痛,牽引睪丸墜痛,肢冷畏寒等臨床癥狀。
肝寒給患者帶來這么多的痛苦,也影響身體健康、生活、工作及人際交往等帶來極大的危害,所以說,干預肝寒是刻不容緩的事情。
干預肝寒,人們就會想到,肝寒怎么調理?
肝寒是這樣調理的:(1)飲食上不吃生、冷、硬的食物,比如生菜、涼拌黃瓜、涼拌洋蔥、冷飯、冷飲、硬米飯、硬面條等食物,吃熱、溫性、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的食物,有調理肝寒的作用。
(2)飲食上要攝入溫性的食物,比如羊肉、狗肉、山藥、黑棗、蛤蜊、高粱、糯米、扁豆、青菜、韭菜、南瓜、生姜、大蒜、奶酪、荔枝、桃子、大棗、龍眼、栗子、核桃、葵花子、紅糖、花椒、紅茶等食物,有調理肝寒的作用。
(3)一日三餐飲食要定時定量,飲食要攝入少鹽、少油、少糖的食物,食材要多樣化,葷素搭配,粗細搭配,營養(yǎng)均衡且豐富,有調理肝寒的作用。
(4)飲食上要戒煙戒酒,有調理肝寒的作用。
(5)適量飲用熱水,是白開水而不是飲料和綠茶,可以喝紅茶,有調理肝寒的作用。
(6)每天要堅持適量運動,根據(jù)自身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比如做健身操、散步、慢跑、騎自行車、爬山、游泳、打太極拳、跳廣場舞等運動,有調理肝寒的作用。
(7)每天要按時作息,不熬夜,有促進人體正常的新陳代謝,有調理肝寒的作用。
(8)每天要保持心態(tài)平衡,培養(yǎng)樂觀平衡的心態(tài),有調理肝寒的作用。
(9)根據(jù)自身情況和天氣變化,增加衣服,注意保暖,有調理肝寒的作用。
(9)肝寒除以上調理效果不佳時,急時到正規(guī)醫(yī)院就診,根據(jù)醫(yī)囑調理肝寒。
現(xiàn)在大家明白了,肝寒是怎么調理的。
肝寒證是由于肝腎陽虛,寒邪乘虛侵襲肝經(jīng)所致。臨床上常用暖肝煎治療。暖肝煎具有溫補肝腎,行氣止痛之功效。主治肝腎不足,寒滯肝脈證。癥見:睪丸冷痛,或小腹疼痛,疝氣痛,畏寒喜暖,舌淡苔白,脈沉遲。暖肝煎中肉桂辛甘大熱,溫腎暖肝、祛寒止痛;小茴香性溫,暖肝散寒、理氣止痛;當歸辛甘性溫,補肝養(yǎng)血;枸杞子味甘性平,補肝益腎;烏藥、沉香,辛溫散寒、行氣止痛;茯苓滲濕健脾;生姜散寒和胃。諸藥合用共奏暖肝溫腎,行氣止痛之功。臨床常用于治療肝腎不足,寒滯肝經(jīng)所致的精索靜脈曲張、睪丸炎、附睪炎、鞘膜積液、腹股溝疝等病證。
肝主疏泄,有維持全身氣機疏通暢達的作用;寒性凝滯收引,可致經(jīng)脈氣血運行遲緩甚至阻滯不通。所以寒邪侵襲,凝滯肝經(jīng),會出現(xiàn)以肝經(jīng)循行部位冷痛為主的證候。
寒滯肝脈若寒氣循經(jīng)下行,而肝經(jīng)經(jīng)脈循陰器,寒氣侵入肝經(jīng),經(jīng)脈氣血運行受阻,失于通暢,不通則痛,則會表現(xiàn)為少腹脹痛,睪丸脹墜或陰囊收縮,疼痛遇寒加劇等癥狀。調理原則是溫補肝腎、行氣止痛。常用方劑暖肝煎適用于肝腎不足,陰寒凝滯所引起的小腹疼痛、行經(jīng)腹痛以及疝氣寒痛。方中用當歸、枸杞子溫補肝腎以治其本,肉桂、小茴香、生姜溫腎散寒,佐以烏藥、沉香、茯苓等行氣健脾之藥以治其標,標本兼顧,溫陽散寒以止痛。寒重者可加吳茱萸、干姜或附子。
肝寒橫逆犯胃,胃失和降則會出現(xiàn)面色萎黃、形體消瘦、胃脘滿悶、厭油膩、呃逆頻頻、四肢乏力等癥狀,肝寒循經(jīng)上逆,則可見嘔吐涎沫、巔頂作痛等證。調理原則是溫肝散寒,和胃降逆。常用方劑是吳茱萸湯,方中吳茱萸溫中散寒,降逆止嘔為主藥,配合人參溫中補虛,配合生姜溫中止痛,降逆止嘔。如果胃中寒濕,嘔吐較重,舌苔白滑膩者,可去大棗,加姜半夏、陳皮理氣燥濕,和胃止嘔。
肝寒陽虛型肝氣凝澀,失其剛,屬內寒之證。證見驚、善恐、郁、怯、乏、肢不溫、脈細而遲。普通寒邪凝滯于肝經(jīng),可使此經(jīng)攣急,出現(xiàn)下腹脹痛,牽睪墜痛,并見肢冷畏寒,舌苔白滑,需注意飲食休息,配合中藥治療,效果更佳。
生活道公益健康認為,肝寒一般分為外寒和內寒兩種。
1、對于外寒,自然界中具有寒冷、凝結特性的外邪稱為寒邪。如吹寒風、淋雨、涉水、汗出當風、貪涼露宿、飲冷等等。此外,多吃性寒涼之食品也是寒邪入侵的途徑。生活中就是要注意,這些影響因素回避掉就好。別吹了冷風,別著涼,別吃冷涼食物等。
2、對于內寒,一般是指陽不足,補肝寒這個時候,一般就是要先補腎陽,因為腎陽是一身元陰元陽之本,再就是要去肝寒,要補脾陽的,脾腎陽補起來了,一般肝寒也去掉了。
3、這都是要辯證調理的,自己很難辯證的,最好是看看中醫(yī),辯證施治用點中藥調理一下好。自己調理的話,可以多吃些蔥,姜,蒜,茴香,桂皮,羊肉等溫性的食物。避免吃寒涼的食物,注意避免感受風寒等。
4、適量運動,因為動則升陽,而且肝寒還容易氣滯,這樣運動,也可以起到氣順的作用,也會有很好的去肝寒的作用。
5、再就是晚上用艾葉水泡泡腳,增加腎陽,也能很好地去除肝寒的。
保持情緒愉快!飲食及生活習慣良好!必要時中醫(yī)中藥調理一下!
- 下一篇:岳家軍算岳飛的私人武裝嗎?
- 上一篇:紅旗渠放在現(xiàn)在來修會怎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