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猗歷史悠久,人文蔚盛。周代郇伯封此建立郇國,《詩經(jīng)》有“四國有王,郇伯勞之”之謠。春秋戰(zhàn)國時期,猗頓大牧牛羊于猗氏之南,以“陶猗之富”名揚天下,是中國古代的巨商大賈,也是晉商之鼻祖。漢代名人有宰相翟方進。唐代有唐開國勛臣裴寂,大將封常清,詩人王維、司空圖等。
不過臨猗最著名的要數(shù)“張氏三相”及其子孫了。
張嘉貞為唐朝宰相,曾擔任中書侍郎、同平章事,又升任中書令,封河東侯。病逝后,追贈益州大都督,謚號恭肅。
張延賞是張嘉貞之子。歷任左司御率府兵曹參軍、監(jiān)察御史、殿中侍御史、關內(nèi)節(jié)度從事、太原少尹、給事中、御史中丞、中書舍人、河南尹、御史大夫、淮南節(jié)度使、荊南節(jié)度使。去世后追贈太保,謚號成肅。
張弘靖,張延賞的兒子,彥遠祖父。德宗時擢授監(jiān)察御史。轉殿中侍御史、禮部員外郎;遷兵部郎中、知制誥、中書舍人、知東都選事;拜工部侍郎,轉戶部侍郎、陜州觀察、河中節(jié)度使。元和(806至820年)中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封高平縣侯,遷太子少師。
張延賞妻苗氏,系宰相苗晉卿之女,被稱為唐代最為尊貴的女人。原因是她的父親、公公、丈夫、兒子、女婿均做過宰相,位極人臣。除了唐代最有權勢的女人武則天之外,其他婦女無以企及。
書畫理論家張彥遠,張延賞之孫,所著《歷代名畫記》影響深遠,被稱為“畫史之祖”,是世界級的文化人物。
唐代祖孫三代為相,惟此一家。
山西革命火種的傳播者——王鴻鈞
王鴻鈞,生于1909年。臨猗縣楚侯村人,山西黨組織早期領導人之一,曾任山西省委組織部長,山西臨時省委書記。
11歲的王鴻鈞考入臨猗第四高小,在校長張沛銘啟迪下,奠定了救國救民的思想。1923年,王鴻鈞考入山西省立第一中學,文瀛湖畔反帝反封建運動的波瀾更加筑牢了他的世界觀。1924年,15歲的王鴻鈞由山西早期中共領導人高君宇介紹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第二年轉為中國共產(chǎn)黨員。
王鴻鈞對共產(chǎn)主義理想始終抱有堅定的信念。在他的家鄉(xiāng)至今還傳頌著關于他的一段軼事:相傳王鴻鈞在省立一中上學期間,父母多次寫信催他寒假回去完婚,而王鴻鈞則在利用假期到晉南從事建團工作時,數(shù)過家門而未入。
他的父母在無法向親友和女方推辭的情況下,結婚那天,只好讓他的堂妹手持王鴻鈞的靴帽,代為迎親??梢娡貘欌x對自己所追求事業(yè)的執(zhí)著。
此時,擔任中共太原地委組織部長的王鴻鈞,正行進在發(fā)展和壯大中共黨組織的路上。他響應中共太原地委“到工廠去、到農(nóng)村去積極發(fā)展黨員”的號召,利用春節(jié)假期,率先在運城省立二中發(fā)展黨員、建立支部,播撒著共產(chǎn)主義理想的火種。1925年秋,王鴻鈞在運城組建了“河東旅運青年社”和“讀書會”兩個學生組織,以研究社會科學為名,傳播馬列主義,從思想上為中國共產(chǎn)黨在運城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1926年春,王鴻鈞與中共太原地委書記崔鋤人,一下臨汾,兩下河東,建立了運城地區(qū)的第一個黨的支部——中共運城支部(后改為中共省立二中支部); 主持建立了運城地區(qū)的第一個黨的統(tǒng)一組織——中共河東支部干事會;還建立了運城地區(qū)第一個中共縣委——中共安邑縣委,第一個農(nóng)村黨組織——中共安邑縣北相支部(后改為北相農(nóng)民支部)
1927年5月19日,中共山西省委成立,書記是顏昌杰,王鴻鈞被推選為組織部長。它標志著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力量,已由小到大走向成熟。
1927年7月,國民黨山西省黨部“清黨”委員會羅列“跨黨分子”名單,許多中共黨員因此被通緝、被殺害,各級組織遭到破壞,中共山西省委受到極大重創(chuàng)。中共北方局決定,由王鴻鈞代理山西省委書記,著力恢復山西省委工作,重新建立黨團組織。
王鴻鈞主持山西省委工作期間,吸取思想上“左”傾盲動和脫離山西實際的致命教訓,主動深入運城基層,不僅抓黨建,還開展工農(nóng)運動。在他的帶動下,廣袤的河東大地,工農(nóng)、學生運動如星星之火,形成了燎原之勢。
1928年2月,新的中共山西省委成立,王鴻鈞被選為省委組織部長和出席中共黨的六大代表。
1928年6月,王鴻鈞被派往莫斯科參加中共六大會議。由于受蘇共黨內(nèi)斗爭的迫害,王鴻鈞最終未能回到自己的祖國,第二年病逝異鄉(xiāng)。
雖然,王鴻鈞在人生的旅途中只奔忙了20個春秋,但是,在他的身后,永久留下了一道為共產(chǎn)主義事業(yè)而奮斗的閃光足跡。
資料來源:山西黨史
說到運城臨猗首先想到的就是傅作義(1895—1974)他是山西榮河(今山西省萬榮縣)人,中國現(xiàn)代軍事家,國民革命軍將領,被稱為國民黨抗日十大抗日名將之一。在1949年1月,他響應中國共產(chǎn)黨“停止內(nèi)戰(zhàn),和平統(tǒng)一”的主張,毅然率部起義,促成北京和平解放。
![]()
第二個臨猗名人就是裴寂(573年-629年),字玄真, 唐朝宰相。裴寂出身河東裴氏西眷,隋末曾任晉陽宮副監(jiān)。唐朝建立后,裴寂擔任尚書仆射,封魏國公,曾征討宋金剛,雖大敗而回,但仍深受寵信。
![]()
最后不得不提的就是張嘉貞,他歷仕武則天、唐睿宗、中宗和玄宗四朝,被稱為四朝元老。官至中書令,累封河東侯,是唐朝頗有影響的大臣。
![]()
名人是一個地方的驕傲,也是一種導向。今天介紹幾位新中國成立后,從運城臨猗走出來的解放軍將領,他們是:
△王蔭桐,山西運城臨猗人,解放軍少將,1942年出生,1986年6月—1990年6月任北京裝甲兵工程學院政治委員。1988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劉征西,山西運城臨猗人,解放軍少將。1941年4月出生,1961年7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63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歷任武警專科學校三系政治委員、武警??茖W校校務部副政治委員、校務部部長、武警技術學院后勤系主任、武警工程學院副院長等職務。1995年晉升武警少將警銜。
△王崢嶸,山西運城臨猗人,解放軍少將,1956年4月生,曾任團長、坦克旅旅長、鄂爾多斯市軍分區(qū)司令、呼倫貝爾軍分區(qū)司令、27集團軍副軍長、北京軍區(qū)副參謀長、北京軍區(qū)善后辦副主任等職務。
△趙 琦,山西運城臨猗人,解放軍少將,曾任青海省軍區(qū)政治主任。1990年晉升少將軍銜。
由于資料有限,沒有找到他們的照片,歡迎大家補充、交流。
古代的不知道。近代現(xiàn)代當代有 傅作義,姬鵬飛,孫宏斌,史立榮(中興總裁)
名人
- 傅作義
- 姬鵬飛
- 孫宏斌
- 杜善學
- 猗頓
- 谷景生
- 茹夫一
- 李哲人
- 李琪
- 楊蔚屏
- 王鴻鈞
- 翟方進
- 裴寂
- 王鴻鈞
- 張嘉貞
- 張延賞
- 張弘靖
- 張彥遠
北景鄉(xiāng)南景村羅國斌
臨猗縣,古稱郇陽,為山西省運城市下轄縣。地處山西省西南部運城盆地,西臨黃河,東望太岳,北屏峨嵋?guī)X,南面中條山。那么臨猗有什么名人呢?
猗頓:戰(zhàn)國時大工商業(yè)者。他在生計艱難時,聽范蠡建議來到猗氏王寮,大畜牛羊,后又兼營鹽業(yè),十年之間,成為與陶公齊名的巨富。
裴寂:字玄真,隋蒲州桑泉人,開皇間調(diào)皇宮擔任左親衛(wèi)。大業(yè)中,歷任侍御史、駕部承務郎、晉陽宮副監(jiān)。
張嘉貞:長安中,武則天拜嘉貞為監(jiān)察御史,不久又進嘉貞為中書舍人,后歷任嘉貞為梁、秦二州都督,并州長史。
谷景生: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開國少將。
關漢卿,臨猗縣關原頭村人
傅作義將軍,外交家姬鵬飛!谷景生將軍!現(xiàn)在的孫宏斌也是臨猗人!
諸葛亮臨猗天興人
傅作義
- 下一篇:豬肚怎樣做才能不回縮呢?
- 上一篇:經(jīng)濟危機真的要來了嗎?普通人怎么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