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音樂學院三姐妹,豎琴杜雪兒XI毒,兩個作曲系配器不錯,唱功Ab4咬字。
先說一句,教育部對中央音樂學院的學生應該加強基礎素養(yǎng),音樂圣地的學生走私D品,真是恥辱。李云迪還給福祿壽做鋼伴,真是絕配,兩個都進去了。
正文:福祿壽樂隊,從音樂角度講這是一只非常不錯的年輕樂隊,三個具有全中國最好的音樂教育的專業(yè)三姐妹組成的原唱樂隊,作曲和編曲的前奏,很有歐美的史詩音樂那味兒,作曲上的現(xiàn)代主義音樂小細節(jié)真的是說一句驚艷都不足為過,《玉珍》的副歌那一句點睛,就有現(xiàn)代主義的音樂思路。編曲上主要運用迷幻風格和搖擺節(jié)奏營造的失落主環(huán)境,兩個作曲系專業(yè)生的確厲害。
在唱功上問題有點大。老大一開口我就有些被勸退,一個壓喉的半喉下女音。喉位一直在變,音色也不統(tǒng)一,注定唱不了五組混音,而且所有歌曲的音色不具備修飾性。從聲樂上講,這個樂隊等于放棄了聲樂對于音樂的細節(jié)表達,沒有太多內容可言。
當然,他們還很年輕,汪峰做鮑家街樂隊那會兒也差不多。他們的唱法和許巍有異曲同工之處,都是以所謂的煙嗓作為核心音色。煙嗓這個東西就是個年輕飯,以聲韌帶的摩擦損傷作為代價。未來大概率會因為倒嗓而不得不改變唱法。當然,三胞胎三姐妹之一的走私D品,其他兩個也已經(jīng)沒有太大未來可言了。
從作曲上,技術體現(xiàn)在底層音程上,運用了大量的中央音樂學院課堂音樂作曲思路,包括但不限于:古典平行調、現(xiàn)代主義的主觀突兀感獵奇、歐美流行樂共性、電子樂、迷幻樂、古典樂的結合。在樂譜上,做到了盡可能的思路轉變——人聲即樂器的旋律同化。這一點實際上是標準的音樂生思路,好處是可以在樂器的作曲上體現(xiàn)出更多的底層音程情感,壞處就是唱功的確是弱點,人聲旋律相比于器樂多軌旋律,過于缺乏古典美感,有一種流行性的廉價感,他的旋律縱使是不是讓人想到另一首歌,比如華為的主題曲《Dream It Possible》。
從編曲上,相比于頂級音樂制作人而言還是比較稚嫩,有點像華晨宇,將歐美的榜單編曲思路拿過來,主要是弦樂恢弘和古典民謠的三種切換,細節(jié)還是有很多細節(jié)的,因為編曲的本質剛好是音程的情感性色彩,這對于音樂生是最適合的土壤環(huán)境。
從音樂立意上,也很不錯。并沒有太多的情情愛愛,相反的《玉珍》的外婆親情是非常好的切入點,整體的音樂音程情感基調都緊扣對于外婆的緬懷。
單單從福祿壽僅有的幾首作品來看,這是一個在作曲層面具有120%的天賦能力學生樂隊,很稚嫩,也很真誠,起碼在《玉珍》這首歌上的確真誠。但也因為他們是學生,身為成人而不具備成人的基本社會職責和素養(yǎng),這導致了中央音樂學院的教育給了她們在娛樂圈之中無法把持的誘惑。
以下主要以唱功上的音色、音域、腔體作補充說明:
1:音色;
在音色上,主唱的那個女孩,有兩套音色,是基于喉位高低的壓喉音和正常音色。詳情可見《玉珍》和《妹妹你大膽的往前走》。其實在《玉珍》之中就有了兩種音色的展示,玉珍的最高音就屬于正常音色的高音,而整個主歌和銜接段又全是壓喉音。
先簡單從聲帶底色和音色修飾兩方面做一下區(qū)分。這個女孩的聲帶底色對于流行音樂圈而言并不是很出色,當然存在因為過于稚嫩還沒有想萬青那樣成熟找到自己的音樂風格。但總體上主唱的聲韌帶正常底色無法具有基本的商業(yè)辨識度。
基于這一點,她需要做出一定的商業(yè)服從,讓自己具有一個辨識度音色,所以和許巍一樣,她選擇了煙嗓。很多聽眾說她的天賦嗓子就是這種沙沙的,不存在的。煙嗓的基礎是氣聲和聲韌帶摩擦,這一點從邁克波頓和黑人唱法上就能得到所有疑慮的解答。這個女孩的煙嗓本質上和許巍一樣,都是基于作曲進入流行音樂市場后缺乏自身的聲樂辨識度和專業(yè)的聲樂知識,可有不得不服從市場,煙嗓就是第一選擇。
因為煙嗓符合下沉市場大眾對于音樂的審美,磁性也好、性感也罷、治愈也成,是屬于類型音色,而且很吃香。比如隔壁老樊也是屬于煙嗓,喜不喜歡聽?第一耳朵聽我也喜歡,聽多了就審美疲勞了。這個女孩也是如此。所以在《樂隊的夏天》之中她后期也不唱自己的同質化作曲作品,而是改編。
這個改編就是她能力不足的暴露點,一個職業(yè)歌手和樂隊對于改編必須要有基本的唱功支撐,你說二手玫瑰有沒有唱功支撐?那可太有了,二人轉本身的力量感、聲線清晰度、聲壓就很高。民間的音樂產(chǎn)物質量都很頂,這個福祿壽樂隊在改編兩版《少年》和《妹妹你大膽的往前走》時,整體演出,我只能從聲樂上說一個不好聽。
《少年》之中,因為自身不具備聲帶邊緣化、強混、弱混等音色修飾技巧,就以《玉珍》的壓喉煙嗓去唱,本身唱功就不太好,偏偏要彈琴,雖然她琴彈的不錯,但是不要輕易認為自己琴彈得好唱的就越投入,實際上全程降調我也是絲毫沒聽出改編的主體和內容。
《妹妹你大膽的往前走》需要的音色是強混金屬芯、腹腔支撐和五組混音能力,這個女孩同樣不具備,但是她改變了一點,不在壓喉而是以正常音色去唱,結果就是音色泯然路人,沒有絲毫辨識度和細節(jié)情感可言。妝抹的很濃,唱的提升空間也很大。
從音色上講,這個樂隊就是一個剛出校門象牙塔的孩子。路還長著,當然路此時已經(jīng)沒了。換句話說,《樂隊的夏天》讓他們過早成名,德不配行。
2:音域;
福祿壽CD音區(qū):G2-C5;
福祿壽質量音區(qū):E3-B4;
總體上音域能力不窄,但對于女歌手偏低。CD音區(qū)有一個G2的下潛音,在《玉珍》的主歌第二句開頭嘆息聲,質量如何CD和修音效果聽起來沒有太大問題。但是G2-E3之間五度音,一個都沒找到。
換句話說,下潛嘆息可以達到G2,但是她唱不了G2的長音咬字,不具備質量音表達。常用咬字音從E3開始,一直到B4,C5屬于和音延音不屬于她主唱的強咬字。E3-B4一共是一個八度+5度,這就是福祿壽的主要音區(qū)。這個音區(qū)其實沒有想象那么窄,但是偏低了。
正常的女生換聲點在C5左右,,可以唱到C#5和D5,這一點對于福祿壽而言基本上沒有一個強咬字的C5,C5都是延音和單音。
從音域上將,福祿壽很稚嫩,連混音區(qū)的門都沒摸到。這也造成了他們的改編吃力,比如《少年》這首歌,同樣是B4最高音,但是是三個B4連續(xù)強咬字,對于福祿壽而言就卡殼了,唱不了,從B4降到了Ab4,一共三個Key,只能說能力真的很有限。一個樂隊女主唱連續(xù)咬字在Ab4,實際上建議走民謠路線,他們的音樂風格也偏向于慢搖電子民謠,而并非純正的搖滾/流行樂隊。
3:腔體;
從腔體角度切入,就處于極度匱乏的重災區(qū)。基本上但凡和職業(yè)歌手有關的聲樂腔體能力他都不怎么具備。
基本的腹腔支撐還不錯,但是和職業(yè)水準的甲杓肌強咬字還是有很大區(qū)別。除此之外,發(fā)音點上掛的程度在高音區(qū)還行,但是中低音的喉位問題是個老大難的問題。聽說她高中時還拿過一個以作曲系為考核核心的聲樂比賽一等獎,由此報送至中央音樂學院。
但從流行聲樂的角度去評判一個樂隊本身就是有一定問題,也是很多人抨擊樂評,說樂隊講究靈魂和情感。感動就完事。
這的確存在,但是一個行業(yè)和藝術必然是有跡可循的,音樂素養(yǎng)這玩意是需要在多重聲音之中去對比成長的。單靠自我感動,是太不具備整體進步感。
綜上,聽聽就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