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是典型的明知故問,當然反擊了,還能坐以待斃不成?
值此新型冠狀病毒肆虐全球之際,南亞地區(qū)卻再度躁動起來。當?shù)貢r間5月20日,尼泊爾官方正式對外公布一份新的全國行政管理地圖,新地圖相比于舊版地圖多出335平方公里,將原與印度爭議的卡拉帕尼(Kalapani)、里普列克(Lipu Lekh)、林比亞杜拉(Limpiyadhura)三個地區(qū)納入了進來。
根據(jù)尼泊爾土地管理、合作與減貧部部長阿里亞爾的說法,新地圖將被用于政府印章、學校教科書以及其它行政工作中。
尼泊爾在此時出版新地圖,和印度一直以來咄咄逼人的入侵有直接關系,早在2019年11月,印度內政部就公布過一份地圖,其中就囊括了尼泊爾認為屬于尼泊爾領土的卡拉帕尼等地,隨后此地圖在尼泊爾引發(fā)各界的抗議,當時的尼泊爾總理奧利更是召開各黨派領袖會議,要求通過外交渠道解決這一領土爭端。
不過對于印度這樣寡廉鮮恥的國家而言,講理似乎是沒有用的,因為在“地圖開疆”后,印度國防部長拉吉納特·辛格就在今年5月8日宣布,印度修通了一條長80公里的里普列克公路,并穿過利普列克地區(qū),這種暗地里使壞的無恥行徑再度引起尼泊爾的強烈憤慨,兩國領土爭議再次升溫。
面對完全不要臉的印度,尼泊爾中央政府和多個主要黨派除發(fā)表聲明要求通過外交渠道妥善解決爭端外,還在5月13日下午在尼西部達爾丘拉(Darchula)的比亞斯地區(qū)設立了一個武警部隊邊境哨所,并駐扎25名武警官兵,以增強在該地區(qū)的影響力、監(jiān)控力,兩國的關系一度劍拔弩張。
作為一個打遍南亞無敵手的所謂南亞霸主,印度一直都是令其他南亞小國膽戰(zhàn)心驚的存在,尤其是被吞掉的錫金,所以印度在62年被吊打后,再度找回了三哥的自信。
在這樣的情況下,尼泊爾的針鋒相對無疑讓印度碰到了釘子上。那么面對如此強硬的尼泊爾,惱羞成怒的印度會不會和尼泊爾上演全武行,甚至爆發(fā)戰(zhàn)爭呢?靜夜史認為這種可能性大概率不存在。
因為印度沒有征服尼泊爾的本事,更重要的是國際環(huán)境也不允許。
雖然尼泊爾的國土面積只有14.7萬平方公里,人口也僅有2898萬人(2016年),相比于印度的體量不值一提,但這并不意味著印度能夠辣手摧花地搞定尼泊爾。
事實上就連英國殖民時期,擁有先進武器的英國殖民者也沒有能夠征服尼泊爾,1814年英國殖民者對尼泊爾的入侵,在傷亡8000多人后仍然幾乎一無所獲。1816年尼泊爾的失利,和當時懸殊的武器裝備以及不給力的宗主國清王朝有關。而對于英國而言,這樣用尸體堆積出來的勝利,即便笑到最后也依然心有余悸。
正是因為尼泊爾人的戰(zhàn)斗力如此強悍,英國殖民者在奪走了尼泊爾三分之一的國土后,才最終放棄了殖民尼泊爾的想法,并大力招募尼泊爾人充當雇傭軍。
英國殖民者尚且無能為力,在種姓制度框架下一觸即潰的印度軍隊,又有什么自信與尼泊爾一戰(zhàn)?
印度1947年獨立后,對昔日的被英國殖民200多年的歷史不以為恥反以為榮,儼然以英屬印度繼承者自居。正是在這樣的思想指引下,印度才在南亞次大陸橫沖直撞,并在1975年最終吃掉了錫金。
但尼泊爾不是錫金,現(xiàn)在也不是1975年。
尼泊爾和錫金最大的不同在于,它很大,大到和印度有長達1800多公里的邊境線,而和我國的邊境線也長達1236公里,這意味著尼泊爾是橫在中印之間的戰(zhàn)略緩沖。
雖然從印度不顧一切地吃掉錫金的角度來看,印度并不相信所謂的緩沖,但因為這里關乎我們西南邊疆的安寧,所以尼泊爾對我們的戰(zhàn)略價值不言而喻。
對于當前的尼泊爾而言,面對咄咄逼人的印度,最好的辦法就是抵抗,因為它耗不過狗皮膏藥一樣的印度,“速戰(zhàn)”對于勢弱的尼泊爾而言相對最為有利。
而因為印度和尼泊爾沖突直接威脅西藏安全,所以我們即便不直接出兵干涉,也會以其他方式介入,打擊印度的囂張氣焰,屆時尼泊爾將在亂中求勝。
作為中原王朝千百年來的藩屬國,今日的尼泊爾與我們漸行漸遠,但尼泊爾的位置決定了我們?yōu)榱藝涟踩厝桓惺艿酱酵鳊X寒的危險,這是我們支持尼泊爾的原動力,尼泊爾也只能通過將我們“拉下水”的方式達成對抗印度的目標。
而對于印度而言,除了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王炸”的暗流涌動,因疫情造成的4月份GDP“清零式崩潰”也注定了當前的莫迪政府雖然急于借助對外挑釁轉移國內矛盾,但必然不敢和尼泊爾擦槍走火,因為莫迪只是想要支持率,并不想要當場去世,一旦我們介入,其比62年還悲慘的失敗不是印度能夠承受得起的。
近日印度在加勒萬河谷等中印邊境的頻繁挑釁,本質上是料定我們被其他方向的危機掣肘從而無力在西南地區(qū)反擊印度入侵,所以才敢如此囂張。
在靜夜史看來,領袖62年“一仗打出十年和平”的目標已經(jīng)保衛(wèi)了西南邊疆50年,算是超額完成了任務。而當前的印度,似乎又有點兒皮癢求削的意思。所以在靜夜史看來,只有出其不意地給它更猛烈的暴擊,才能讓徹底讓這個心術不正的國家知道花兒為什么這樣紅。
作死吧!印度!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尼泊爾不是錫金、不丹,“南亞霸主”印度是萬萬不敢找尼泊爾尋性滋事的!
為什么呢?主要有以下三點原因:
尼泊爾綜合國家實力不容小覷
尼泊爾國土面積14萬多平方公里,比韓國還要大;人口3000萬左右,比澳大利亞還要多。從國土面積和人口數(shù)量來說,尼泊爾都不能算作是一個小國。
經(jīng)濟上,雖然尼泊爾曾經(jīng)對印度經(jīng)濟依賴達80%,但隨著尼泊爾的發(fā)展,它對印度的依賴已經(jīng)降低很多了。
尼泊爾民族獨立、政治自主的意識非常強
尼泊爾在很早就是一個獨立的國家,清朝時期,尼泊爾雖然屬于大清王朝的藩屬國,但他要保持著獨立性。
后來經(jīng)過國際政治民主革命浪潮的洗禮后,尼泊爾也建立了現(xiàn)代民主制度,這就使尼泊爾的獨立自主意識更加強了。
尼泊爾是聯(lián)合國會員國
要想成為聯(lián)合國會員國的一個必要條件就是,該國家是一個完整的主權國家。
印度不像美國那么強大,對于主權國家的挑釁,印度是萬萬不敢的。
如果一旦爆發(fā)沖突的話,相信就不只是印度和尼泊爾之間的事了,印度必然會輸?shù)煤軕K。
結語
印度在南亞尋釁滋事,也僅僅是在一些有歷史爭議的地方,如:克什米爾。對于尼泊爾,印度沒那個膽子。
【文/若木 圖/網(wǎng)絡】
請把如果去掉,因為尼泊爾和印度一直有領土糾紛。而且,就在最近幾天,尼泊爾方面強硬表示,一定要不惜一切代價將卡拉帕尼、里普列克、林比雅杜拉三個爭議地區(qū)收回。
另外,5月20日,尼泊爾方面正式將以上三個地區(qū)劃入尼泊爾版圖,新版地圖也比舊版多出了335平方公里。
![]()
尼印兩國糾紛
實際上,印度自獨立之后,其目的就是要做一個“有聲有色的大國”,也因此,印度幾乎和周圍所有鄰國都有領土爭端,不斷地主動挑釁,爆發(fā)沖突。
弱小的國家直接被吞并,或者管控,比如錫金、不丹,中等的國家被拆解,比如巴基斯坦。
這一次,隨著全球疫情對各國經(jīng)濟的持續(xù)打擊,印度也開始躁動不安起來,試圖轉移國內視線和矛盾。因此,不斷地對周邊鄰國發(fā)起挑釁行為。
此次,印度和尼泊爾的爭議地區(qū)是里普列克山口。![]()
該地區(qū)歷來是兩國爭議地區(qū),而印度卻在5月8日單方面宣布修建一條80公里長的公路。其目的不言而喻,就是強行將該地納入印度版圖。
隨即,尼泊爾方面表示抗議,并且表示在附近邊境地區(qū)設立哨所。接下來,尼泊爾方面更是將與印度有爭議的三個地區(qū)直接劃入了尼泊爾地圖。
毫無疑問,尼泊爾早已明白了印度在爭議地區(qū)修路的本質,以及印度高層企圖蠶食尼泊爾的野心。因此,尼泊爾果斷行動,修改地圖、建立哨所,這兩項舉動也是在向印度示威,表示尼泊爾在領土主權問題沒有任何退步的可能。![]()
顯然,尼泊爾如此強硬的態(tài)度,讓印度的擴張政策碰到了釘子,使得印度陷入了兩難的領地。就此收手?印度高層顯然是不愿意。但如果其一意孤行,繼續(xù)擴大沖突,尼泊爾絕不甘心坐以待斃,必然會尋求某些大國的國際援助,到時候事態(tài)發(fā)展也必然會超過印度掌控。
很顯然,印度在玩火。
好了,最后說一下尼印兩國爭議地區(qū)的問題由來。
尼泊爾和印度領土爭議由來
對于我們而言,大部分人都不知道尼泊爾和印度的領土爭議,但實際上,尼印兩國的領土爭議由來已久。
早在18世紀末,由于廓爾喀戰(zhàn)役,尼泊爾曾是清朝的藩屬國。
但到了19世紀初,世界最大“攪屎棍”英國來到了尼泊爾,在1816年,尼泊爾遭到了英國入侵。尼泊爾戰(zhàn)敗后,被迫簽訂了《蘇高里條約》,該條約不僅規(guī)定尼泊爾外交被英國控制,而且還使尼泊爾被迫割讓了大片領土給英國。
這些被割讓的領土,英國人自然而然的劃入了英屬印度的版圖。
不過,當時簽訂的條約中,有一點沒有說清楚。在條約中,尼、英雙方約定以馬哈卡利河為界,但該河的源頭到底是什么地方,雙方?jīng)]有說清楚。
![]()
當英國人走后,印度堅決認為該河的源頭為里普列克山口(如果以此為源頭,印度可以多獲取75平方公里的土地)。而尼泊爾則認為是林比雅杜拉(Limpiyadhura的音譯)為源頭。由此,雙方開始了為期數(shù)十年的爭執(zhí)。
1962年,在中印戰(zhàn)爭中慘敗的印軍垂頭喪氣的回國時,突然發(fā)現(xiàn)里普列克山口戰(zhàn)略位置重要,于是出兵占領。因此,時至今日,該地實際控制權依然在印度人的手中。
當然,印度對尼泊爾的無賴行為不僅僅是這一次,
尼印雙方在尼泊爾南部還有一塊名叫蘇斯塔的爭議領土,面積大概140平方公里。最初,尼泊爾和英國約定以甘達奇河為界。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條河竟然改道了,到了尼泊爾的境內。
于是,印度似乎又看到了領土擴張的希望,堅決宣稱以該河為兩國國界,要求尼泊爾放棄該地主權。印度的無賴行為,自然遭到了尼泊爾抗議,也因此,無數(shù)尼泊爾人曾抗議印度的非法行為。
![]()
現(xiàn)如今,印度在邊境不斷挑釁,試圖制造沖突,轉移國內尖銳的社會矛盾。但印度此舉似乎碰到了釘子,陷入了騎虎難下的境地。而且尼泊爾人口近3000萬,面積14.7萬平方公里,是聯(lián)合國成員國,遠非錫金那樣的小國可比。所以,印度從根本也不敢出兵強行吞并尼泊爾。
印度就是一個渣國,到處惹事生非,自己國內貧富差距甚大,不好好治理,還到處招惹別國,搞一些挑釁行為,真是無恥之國。
當然是向印度投降了,攤上一個連自己邊境都保護不了的盟友也真夠倒霉的了
印度的目標是吞并周邊小國,后果可想而知,印度的東部是個好地方,完全可以拼入我國或者劃歸孟加拉國,不應該坐視印度的野心膨脹,養(yǎng)虎為患。
印度現(xiàn)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非常的嚴重,但是在北部地區(qū)總是在挑起沖突,試圖轉移國內矛盾,最近一段時間和我國有一些糾紛,當然印度的這種做法也得到了其他國家的不滿意,印度試圖在東南亞地區(qū)搞霸權。
印度現(xiàn)在奉行強國戰(zhàn)略,但是印度總理莫迪的做法總是受挫,印度不僅登月失敗,而且經(jīng)濟也受到了很大的損害,同時國內的民族矛盾四起,印度總理莫迪修改公民身份方案甚至和美國也產生了沖突,要凍結美國宗教委員會的錢。
不得不說,現(xiàn)在印度這個國家一直野心膨脹,印度的總體戰(zhàn)略思路是利用美國進入亞太的機會,然后發(fā)展自己的南亞地區(qū)的霸權,同時吞并克什米爾地區(qū)。
之前印度已經(jīng)吞并了一個國家這個國家就是錫金,當然現(xiàn)在印度對不丹和尼泊爾的控制也達到了空前的高度,這些國家也深深的依賴印度,在外交方面接受業(yè)主的指導,軍事采購方面也是從印度方面采購軍備。
現(xiàn)在東南亞各國不僅發(fā)展和我國之間的關系,而且非常注意發(fā)展和日本和韓國的關系,所以印度想在南亞地區(qū)稱霸稱王是不可能的事情。
首先越南這個國家就不和印度搞在一起,越南這個國家對老撾柬埔寨都有很深刻的影響,所以說在南亞地區(qū)基本上有兩股勢力,一股是以印度為首的大國,另一波是以越南為首的中小國。當然東南亞的各國還是力推外交多元化,防止印度一家獨大。
如果尼泊爾和印度發(fā)生領土糾紛,那么尼泊爾可以發(fā)展和我國之間的關系,也可以訴諸于聯(lián)合國,甚至可以求助于美國,當然多元化的外交方式是破解這種被羈押的局面的主要方法。印度當然也不會主動去欺負,像尼泊爾這樣的小國家,要知道在東南亞地區(qū)還有一個組織叫東盟,尼泊爾也可以把這個問題交給東盟委員會討論。
如果一旦出現(xiàn)了這樣的情況,其他國家將會集體敵視印度,因為印度欺負弱小的國家自然是得到東南亞各個小國的懼怕,所以會一致抵制印度不和印度發(fā)展經(jīng)貿往來,最終導致印度經(jīng)濟破產。
認美國當老大,和美國學習,印度沒能讓自己真正走上富強之路,倒是被傳染了很多壞毛病,比如單邊主義和極端利己主義,就連抹黑手段也極其相似。
卡拉帕尼的歸屬是印度和尼泊爾的歷史遺留問題,通過協(xié)商本來已屬“和平”區(qū)域,但是隨著近些年印度的小動作越來越多,真正的法理占據(jù)被擺上了桌面。
(尼泊爾)
印度以往對尼泊爾的手段非常齷齪,可以說是無所不用其極。
1814年,在英國的侵略下,戰(zhàn)敗的尼泊爾被迫分裂出大量國土;
1947年,印度全方位向尼泊爾滲透意圖謀取政權并入印度;
2001年,親華國王皇室慘案,由于王儲女友與印度政權有極深淵源的原因,尼泊爾王室不愿將來的兒媳有這種背景,國王、王后被殺,雖被稱為槍械走火,但尼泊爾人民高度懷疑是印度左右的結果;
2015年,印度倚仗尼泊爾對其過重的依賴,斷絕糧食和石油的輸送,尼泊爾警醒并開始與其他大國合作;
2015年,尼泊爾大地震,印度毫無人性的封鎖了一切國際援助的必經(jīng)之路。
去年印度修改地圖就引發(fā)了尼泊爾的不滿,因為無論是從歷史資料,還是法理控制,尼泊爾都對卡拉帕尼擁有主權,去年的小動作尼泊爾的回應是“不會讓出一寸土地”。
(哈里王子&廓爾喀“保鏢”)
今年,印度又修建公路,并穿過尼泊爾境內,意圖“實際占據(jù)”該地,這種無恥至極的行為深得美國真?zhèn)鳌?/p>
他們恬不知恥的理由是-印度人朝圣已經(jīng)路過這里50年,所以這里就是他們的領土。
印度官方冠冕堂皇的宣稱:
印度政府覺得印度和尼泊爾的緊張態(tài)勢,是因為第三國的介入造成的;
印度媒體的嘴臉和印度政府如出一轍:
“請問,尼泊爾突然就一個老爭端爆發(fā)反印度怒火,與中國有關嗎?”
意為:卡拉帕尼問題是印度和尼泊爾之間長期爭端,尼泊爾為啥以前沒事,現(xiàn)在就憤怒了呢?(暗指有人挑唆)
這種罔顧史實的提問非常無恥,他們絕口不提他們修建的公路穿過尼泊爾的事實,而把黑鍋甩給第三方。
對于印度政府的影射,印度媒體積極地做出“詮釋”,直稱中國和巴基斯坦是尼泊爾此次“底氣十足”的原因。
(印度)
其實尼泊爾政府分別與中國、印度都簽署過相關協(xié)議,這些協(xié)議雖然沒有完全解決尼泊爾的所有問題,但對擱置爭議構筑和平態(tài)勢起到了關鍵作用,中印也簽署過聯(lián)合聲明,擴大涉及此地的邊境貿易規(guī)模,也就是說長期以來,這片區(qū)域本來是處于穩(wěn)定狀態(tài)的,但這一切都會隨著印度的單邊主義行動而發(fā)生改變。
阿三之國要比口香糖國度更為討厭,而且更加愚蠢,他這種行為不會不引發(fā)警覺,而后續(xù)的防衛(wèi)壓力都是印度單方面改變現(xiàn)狀自己造成的。
至于引發(fā)沖突,概率并不大,印度這么多年總是會在關鍵時刻拋出類似:
在友好的氛圍中加強與尼泊爾的溝通對話以消除分歧;
兩國爭端問題不應受第三國挑唆,等等一系列言論,扮出“和平嘴臉”,實際上,他占的便宜一般不會再吐出來,只不過想通過協(xié)商,付出些代價達成所愿而已。
(印度)
如果發(fā)生沖突,尼泊爾肯定會在軍事上有所抗拒,雖然尼泊爾人民不屈不撓的反抗精神曾經(jīng)讓武裝到牙齒的英軍止步兩年,也雖然廓爾喀雇傭兵的聲名遠揚舉世皆知,但論國家級戰(zhàn)爭,尼泊爾肯定打不過印度,這會引發(fā)兩種情況:
好的一面,畢竟尼泊爾和錫金狀況不同,尼泊爾作為主權國家,印度不會直接吞并占為己有;
不妙的是,印度會以戰(zhàn)勝優(yōu)勢,扶植傀儡政府或者親印政府來達到自己通過尼泊爾本土政權“實際控制”尼泊爾和法理上“整合”國土目的,屆時親印方大筆一揮,現(xiàn)有的爭議領土就沒了,這種操作并不困難。
印度是名符其實的南亞次大陸的霸主,數(shù)十年來已鯨吞或蠶食了幾個國家,并侵占中國大面積領土。尼泊爾在很大程度上已被印度控制,到適當時機,印度一定會在美、俄等國的支持下,蠶食或鯨吞尼泊爾,中國也沒辦法。
投降……除非中國抗英援尼直接參戰(zhàn)收回被印度侵占的領土!就問敢不敢?[捂臉][捂臉][捂臉]
尼泊爾除了拼死應對以及呼吁國際社會干預外,又能夠怎么辦?畢竟,尼泊爾在印度面前如同一個三歲的娃娃在20歲的小伙面前一樣。
論人口,印度約有14億人;而尼泊爾則僅有3000萬人。
論國內生產總值,在2011年時,印度已經(jīng)達到了4.457兆美元;但尼泊爾在2017/2018財年時才達到了293億美元。
論國防實力,在2007/2008財年時,印度國防預算已經(jīng)高達9600億盧比,約合300億美元;而尼泊爾在2007/2008財年時才只有不足2億的預算。
另據(jù)稱,尼泊爾的總兵力約為10萬人(包括預備役),90%為陸軍,10%為空軍,坦克不足百輛,火炮也不足百門,戰(zhàn)機僅有十數(shù)架;而印度呢?坦克已有數(shù)千量,火炮更是突破一萬門,戰(zhàn)機有數(shù)千架。其他的重型裝備就更別說了。
總之,尼泊爾在印度面前啥也不是。
正是因為這樣,印度軍隊這幾年才敢頻繁地越過邊界騷擾尼泊爾和搶占有爭議的地區(qū)呢!
據(jù)報道,最近,印度又與尼泊爾發(fā)生了邊界摩擦。5月11日,印度開通了一條新的通往立普列克山口的連接道路,導致了尼泊爾的強烈不滿,并對印度提出了強烈反對。尼泊爾認為這是印度干涉尼泊爾主權,無視尼泊爾在該地區(qū)的戰(zhàn)略利益。于是,尼泊爾政府強硬表態(tài),立普列克屬于尼泊爾的領土,印度不得侵犯。
不過,印度不會在乎尼泊爾政府的表態(tài)的,他該怎么做依然還會怎么做,他根本不會把尼泊爾放在眼里的。
雖然印度和尼泊爾之間的邊界已經(jīng)劃定了97%,但卡拉帕尼和蘇斯塔地區(qū)的部分仍未劃定。印度和尼泊爾都聲稱,卡拉帕尼和蘇斯塔地區(qū)是其領土的組成部分:印度說卡拉帕尼和蘇斯塔地區(qū)都是自己的,新公路起源于此,尼泊爾則說它是卡拉帕尼和蘇斯塔地區(qū)的一部分??傊?,雙方爭議不斷。
既然存在爭議,并且雙方互不想讓。那么,就有爆發(fā)武裝沖突的可能。盡管尼泊爾總理警告印度說,尼泊爾將誓死捍衛(wèi)自己的領土。但印度會害怕尼泊爾“誓死”的表態(tài)嗎?巴基斯坦也這樣表過態(tài),印度不是該怎么做,還怎么做了嗎?因為,印度是“南亞霸主”呢!
倘若印度與尼泊爾發(fā)生了武裝沖突,尼泊爾只有節(jié)節(jié)敗退的份兒,因為尼泊爾的國防能力實在是太弱了。
好啦!就說這么多吧!總而言之,如果印度與尼泊爾發(fā)生沖突,尼泊爾還真的沒有辦法對付印度,除非呼吁國際社會干預。
尼泊爾處于中印之中,一旦與印度發(fā)生爭斗其他國家鞭長莫及,遠水難救近火,唯一能出手相助的只有我中華大國,舍我其誰,路見不平頂力相助維持公義與和平。
寧愿一死,也不愿像懦夫一樣茍活。
廓爾喀諺語
2020年伊始,一場新冠疫情席卷世界,印度因其龐大人口、貧富不均、醫(yī)療衛(wèi)生基礎設施落后的現(xiàn)狀,成為世界疫情關注焦點??墒怯《饶厦鎸τ《却_診新冠病例已超13萬的境況,并未全力抗疫,反而四處出擊頻挑國際事端。
印度自1947年獨立后,從未感覺被英國殖民多年的恥辱,反而以英屬印度繼承者自居,時刻想著將南亞次大陸上的小國重新納入英屬印度版圖。
于是印度分化巴基斯坦,促使東巴基斯坦獨立成為孟加拉國,隨之又通過向錫金、不丹等國移民蠶食,以便吞并錫金,控制不丹,打壓尼泊爾,并武力干預斯里蘭卡內政??梢哉f這些年印度仰仗國土面積、人口等體量優(yōu)勢,攪動南亞風云行事霸道無恥。
不過印度想將其他國家納入版圖并非易事,目前也只真正控制了錫金,與其他國家的領土糾紛一直懸而未決。
此次印度總理莫迪,想借國際事端轉移印度國內對其抗疫不力的抨擊,就借2019年11月印度官宣新版地圖,將包括與尼泊爾有爭議的卡拉帕尼等地區(qū)皆納入其中的勢頭,于5月8日宣布通過有爭議的里普列克地區(qū),修建一條長達80公里的消息。
印度一言激起千層浪,引發(fā)尼泊爾全國上下一致抗議,而尼泊爾政府此次也未想委屈求全,反而緊急采取必要軍事措施以防不測,同時也官宣尼泊爾版地圖硬懟印度。
5月13日,尼泊爾政府派士兵赴昌魯無人區(qū)建立哨所。即便尼泊爾哨所僅有25人,可這對于尼泊爾來說卻是首次與印度軍事對峙。緊接著5月20日,尼泊爾政府官宣將有爭議的卡拉帕尼、里普列克、林比亞杜拉三個地區(qū)納入新版地圖。
尼泊爾面積只有14.7萬平方公里,人口才近3000萬,與印度面積、人口體量相比簡直不可同日而語。而且尼泊爾背靠喜馬拉雅山,其他邊境被印度包繞其中,所有能源等商品都要依賴過境印度解決,那如此弱小的尼泊爾何來自信敢與印度硬碰硬呢?
首先,尼泊爾雖國力弱小,可其廓爾喀彪悍民風以及打仗敢以命相搏的硬性,就連當年英國人都未能將其納入殖民地,只將其劃成保護國。可想而知軍隊建制雖龐大可組織紀律松散的印度軍隊,還真未必能拿捏住尼泊爾人。
廓爾喀是尼泊爾最大族群,十七世紀廓爾喀人侵占尼泊爾建立廓爾喀王國。1742年,20歲的普利特維·納拉揚·沙阿登上廓爾喀王位,統(tǒng)一尼泊爾。
雖然普利特維曾率領廓爾喀人挑戰(zhàn)大清,被乾隆皇帝派遣??蛋驳葘㈩I打敗廓爾喀人,并將尼泊爾納為藩屬國,但是普利特維一生征戰(zhàn),有勇有謀,從不放棄,仍然極大影響了廓爾喀民族性格。因而普利特維也被視為“尼泊爾命運締造者與國父”。
十九世紀初,英國入侵尼泊爾,望著踏在尸體上的勝利,為廓爾喀人勇敢彪悍所震驚,遂特招廓爾喀人入伍,由此英軍中就有了特立獨行的廓爾喀軍團存在。二戰(zhàn)前夕,英軍中廓爾喀軍團已有十個團強大兵力。
印度陸軍元帥薩姆·馬內克肖曾感慨:“如果一個人說他不怕死,他要么是在說謊,要么就是一個廓爾喀士兵?!?/strong>
廓爾喀軍團不但在二戰(zhàn)中為英軍出生入死,甚至1982年英國遠赴阿根廷的馬島戰(zhàn)爭中都不乏廓爾喀士兵身影。
如今尼泊爾人依舊以廓爾喀人勇敢忠誠的精神為傲,廓爾喀紀念館中,不但記錄著二戰(zhàn)中敢與日本人拼命的勇士,也記錄著孤身一人與30多名塔利班恐怖分子戰(zhàn)斗的廓爾喀勇士的勇敢與無畏。
可想而知,尼泊爾人在如此濃郁的敬畏英雄氛圍中熏染,廓爾喀彎刀成為尼泊爾精神象征,每位擁有廓爾喀彎刀之人都可隨時拿起彎刀殺敵,就不足為奇了。
現(xiàn)代戰(zhàn)爭確實拼實力,可有時士兵的素質與精神也是不容小覷之處。印度雖軍力遠勝尼泊爾,可如果尼泊爾利用游擊戰(zhàn)速戰(zhàn)速決,印度也未必能討多大便宜,畢竟印度士兵養(yǎng)尊處優(yōu)自傲自大慣了,說不定就會在短小精悍的廓爾喀人面前丟面子。
其次,尼泊爾近年來與我國加強了交通運輸建設,已可以逐漸脫離對印度的依賴。
印度利用地緣優(yōu)勢,一直依靠掌控尼泊爾能源運輸通道干涉尼泊爾內政。
2015年尼泊爾大選結束,奧利當選尼泊爾總理。可是印度因不滿尼泊爾新憲法章程,遂想阻礙奧利接管尼泊爾政權,欲推舉親印度政黨上臺。
于是印度關閉與尼泊爾邊境口岸,切斷尼泊爾運輸石油、天然氣以及糧食通道,直接將尼泊爾逼入了能源枯竭、經(jīng)濟面臨崩潰,甚至百姓民生都無法為繼的地步。
尼泊爾危難之時,幸虧我國及時出手,通過中尼公路為尼泊爾輸送能源。如今尼泊爾與我國不僅有中尼公路相連,還有中尼鐵路建設也在有序進行中。尼泊爾有我國堅強后盾,再也不用擔心印度切斷能源通道了。
再有印度不知是否在美國特朗普授意下,近日在中印邊境亦是頻挑事端,我國已在邊境增兵加強了巡邏。
尼泊爾地處我國與印度之間的緩沖地帶,估計印度如對尼泊爾用兵,勢必會危及到我國邊境安危,相信我國定會出手管教一下印度無恥行徑,由此尼泊爾也底氣大增,首次挺直腰桿對印度說“不”。
希望尼泊爾以后能盡顯廓爾喀人勇猛善戰(zhàn)的霸氣,養(yǎng)成對印度三哥說“不”的習慣。
這個事情不會發(fā)生,尼泊爾從哪方面都不能和印度相比。印度尋求南亞霸權,欺負南亞小國。目前南亞沒有一個國家能抗衡印度。所以尼泊爾和印度發(fā)生糾紛的可能性很小。
最好的辦法就是加入中國,成為中國的一個自治區(qū),印度就無可奈何了,如果可行的話是最佳的選擇。
中國人民堅決支持尼泊爾政府和人民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正義斗爭。
做代理商。被代理的該公司定全方位規(guī)劃扶持幫助經(jīng)營,確保代理商盈利。因為代理商賺錢,該公司自然也就賺錢。
尼泊爾雖然是小國,在夾縫中生活,但也有其生存之道。在現(xiàn)代文明社會,各種國際規(guī)則已經(jīng)確立,對強勢國家均有約束力。因此,僅管尼泊爾高度依賴印度,印度亦不能霸王硬上弓,悍然吞并尼泊爾,這樣印度將嚴重違反國際行為準則,成為侵略者,觸犯眾怒,得不償失!
近日有外媒報道,印度國防部長拉吉納特·辛格5月8日宣布,印度將修通一條長80公里的里普列克公路,這條公路經(jīng)過尼泊爾的領土利普列克地區(qū)。
此舉引發(fā)尼泊爾民眾的不滿,尼泊爾學生走上街頭抗議印度修建公路,但被警察阻止。
通過這一事件,讓我們梳理下印度和尼泊爾之間究竟有什么恩恩怨怨。
尼泊爾是南亞內陸山國,位于喜馬拉雅山南麓,北面和中國接壤,其余三面與印度接壤,歷史上曾是中國的屬國。
1814年英國入侵尼泊爾,投入近三萬的兵力,兵分三路進攻尼泊爾,戰(zhàn)爭歷時一年半,尼泊爾戰(zhàn)敗,被迫簽訂薩利條約,割讓大片領土給英屬印度,至此尼泊爾成為英國保護國。但也因此引發(fā)了尼泊爾和印度之間的矛盾,雙方約定以馬哈卡利河為兩國邊界,但是條約中并沒有標明馬哈卡利河的源頭,印度稱LipuLekh是源頭,而尼泊爾認為Limpiyadhura是源頭,雙方各執(zhí)一詞,這就是卡拉帕尼領土爭端。
1947印度獨立,獨立后的印度繼承了原宗主國英國的意志,一直在某取南亞次大陸的主導地位,妄其稱霸南亞,從沒放棄過吞并南亞小國的念頭,不斷對尼泊爾、錫金、不丹,孟加拉國等南亞小國進行全方面滲透。一度欲通過政治、經(jīng)濟和軍事牢牢控制尼泊爾,但遭到尼泊爾民眾的反抗,印度沒有得逞。
1950年印度乘尼泊爾內亂,強化了對其的控制。二戰(zhàn)后印度的獨立和英帝國的瓦解,給尼泊爾人民帶來極大鼓舞,開始了與拉納家族獨裁統(tǒng)治間的斗爭。此時,參加過印度獨立運動的尼泊爾大會黨,支持民主運動的沙阿王朝第八代君主特里布文·比爾·比克拉姆·沙阿國王流亡印度,與在印度的尼泊爾大會黨結成同盟。迫于內外壓力,拉納家族只得宣布廢黜國王,立3歲的小王孫賈蘭德拉為新君,結果遭到國內外各種政治力量的反對。最后,在印度政府的“裁決”下,拉納家族被迫交出政權,擁立特里布文登上王位,并頒布臨時憲法,實行君主立憲制。
雖然推翻了獨裁政府,但也引來了一頭更大的狼,特里布文在位10年時間里尼泊爾任命首相要向印度咨詢,尼泊爾外交部等重要通訊須得呈交給印度駐尼泊爾大使館高級官員過目,印度又借口重組尼泊爾軍隊,向該國派駐軍事使團,在其境內建立了全職的擁有統(tǒng)帥的軍事指揮部門,印度方面還把喜馬拉雅山視為自己的天然邊界,并在尼泊爾北部邊界建立了檢查站和哨所……
印度吞并錫金,1973年4月,印度軍隊開進錫金,接管了錫金政府的一切權力。翌年7月又使錫金議會通過《政府法》,規(guī)定錫金政府可參加印度的政治機構。9月印度議會又通過憲法,規(guī)定錫金為印度的“聯(lián)系邦”,1975年4月,印度政府再次出動軍隊解散錫金的王宮衛(wèi)隊,軟禁國王并使錫金議會通過決議,廢黜國王,4月23日印度議會通過決議把錫金變成印度的一個“邦”,錫金滅亡。
錫金的滅亡,使尼泊爾對印度的危機感大增,使得其在與印度交往中采取更謹慎的態(tài)度。
2001年尼泊爾發(fā)生王室滅門慘案,這一源于尼國王、王后和王儲之間的矛盾,王儲迪彭德拉的女友德芙雅尼家族與印度有很深的淵源,尼王后不希望德芙雅尼成為未來尼泊爾王后,一直想拆散他們,引發(fā)王儲不滿,由此引發(fā)王室慘案,造成國王、王后在內多人被槍殺。但尼泊爾政府稱是槍械走火,尼泊爾民眾并不相信這個結論,民眾普遍認為是印度利用尼王室矛盾精心策劃的陰謀,目的是意欲廢除當時親華的比蘭德拉國王,扶植親印政府,以此達到控制尼泊爾的目的。這一事件引發(fā)尼泊爾民眾大規(guī)模反印示威,最后發(fā)展為暴亂事件。
2015年,印度裔馬迪西人因不滿尼泊爾新憲法引發(fā)騷亂,造成上百人傷亡,這一事件引發(fā)印度政府的強烈不滿。馬迪西人是近代移居尼泊爾南部的印度人后裔,后印度以安全為理由對尼泊爾實施禁運,南部邊界馬迪西人也封鎖印尼邊境。由于一直以來尼泊爾國內食品、燃料等生活物資嚴重依賴印度,特別是燃油百分百依賴印度。此次封鎖造成了尼泊爾燃料危機,2015年尼泊爾發(fā)生大地震,由于口岸被封鎖,國際援助無法進入。這一事件背后都有印度的身影,更引發(fā)尼泊爾的恐懼心理。
印度建國后,一直致力于建立南亞次大陸霸權地位,乃至躋身世界強國之位,是印度孜孜以求的夢想?!坝《纫醋鲆粋€有聲有色的大國,要么就徹底從地球上變成三流國家,我從來不做中間黨。”從印度國父尼赫魯所說的這段話闡明了他本人的心愿,更道出了印度精英階層的心聲。
問題是這些大哥們是不是眼看著尼泊爾被滅國?
不投降就抗爭!
印度人做事沒有底線,得寸進尺。如果讓步了,永遠不會有結束,他們會把邊界劃到加德滿都。
鄰居之間的糾紛,第三方不好猜測。
尼泊爾的國土面積為14.71萬平方公里,比鄰近國家孟加拉國(14.75萬平方公里)要小一點,比我國的福建?。?2.4萬平方公里)稍微大一點,人口總量接近3000萬。2019年的GDP總量為1949億美元,人家大約1000美元左右。尼泊爾的軍隊單一,皇家軍總人數(shù)為4.2萬人,而鄰國印度則有140萬的軍隊,其軍隊數(shù)量是尼泊爾的30多倍。近日,尼泊爾總理奧利指責印度在尼泊爾境內“傳播疫情”并宣布“不惜代價取回”印度侵占的土地。尼泊爾突然如此強硬,軍隊數(shù)量與印度相差如此懸殊,一旦兩國爆發(fā)武裝沖突,尼泊爾怎么辦呢?
尼泊爾與印度在1947年就已經(jīng)建交,并對印度實行邊界開放,目前印度是尼泊爾最大的貿易伙伴和援助國。但是,2015年9月,尼泊爾頒布新的憲法后,印度收緊了兩國邊境管控,對尼泊爾實行石油禁運,造成尼泊爾國內物資嚴重短缺,兩國的關系一度緊張。迫于壓力,尼泊爾當局后來對憲法進行了修正,印度放松了邊境管控,但是不久兩國再次出現(xiàn)分歧。
其實,尼泊爾知道印度有野心,也在提防印度,避免成為下一個錫金。主要是尼泊爾三面被印度包圍,還有一面是喜馬拉雅山脈,所以尼泊爾國內資源匱乏,高度依賴印度,總是被印度牽著鼻子走。隨著近年中尼公路和鐵路開通在即,尼泊爾改變了國策,逐漸擺脫對印度的依賴,而中國也加大了對尼泊爾的投資。
其實,明白人都知道,尼泊爾沒有大國支持,是不行的。就在2015年的時候,印度對其進行了石油禁運,給尼泊爾人的生活造成了不小的影響。為了擺脫對印度的依賴,加上中國“一帶一路的推出”,尼泊爾加大了對中國的合作,并渴望中尼兩國的鐵路能夠進入尼泊爾。
中國的“一帶一路”本來就是為了方便各國貿易,本著大國風范,對尼泊爾也加大了援助力度,幫助他們修建鐵路和電站,以擺脫對印度的依賴。所以,有了“一帶一路”的支持,尼泊爾就不會受制于人,他們也不想變成下一個錫金。尼泊爾駐華大使曾說:“患難見真情,中國是尼泊爾的全天候朋友!”
尼泊爾是中國“全天候朋友”,尼泊爾的存亡也關系到中國邊境的安危。印度乃國際性的大國,去欺負一個擁有絕對主權的小國家,很顯然是以大欺小。中國作為鄰國,在尼泊爾有難的時候,有必要對尼泊爾實行保護。
尼泊爾國家雖小,但是屬于主權國家,當面對印度蠶食自己的領土時,他們有權對本國的領土提出主權要求。一旦印度得寸進尺,侵占尼泊爾的領土,尼泊爾有權對印度說不。兩國一旦爆發(fā)軍事沖突,如果尼泊爾向我國提出軍事援助。中國為了地區(qū)的和平與邊境的安寧,有必要,也有責任對鄰國進行援助。
俗話說,背靠大樹好乘涼,尼泊爾可以利用鄰國的影響力牽制印度對尼泊爾的領土蠶食。其實,我國也知道,唇亡齒寒的道理,我們不會坐視不管。1950年9月30日,周恩來總理在國慶節(jié)大會上說了這么一句話:
中國人民愛好和平,但是為了保衛(wèi)和平,從不也永不害怕反抗侵略戰(zhàn)爭。中國人民決不能容忍外國的侵略,也不能聽任帝國主義對自己的鄰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p>
我們是看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