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閔創(chuàng)造軍事奇跡有不少,最主要的一個是取得后趙首府鄴城控制權
下面簡單敘述一下史書記載的冉閔奪權過程
349年五月,石虎死后,石遵自李城起兵登臨后趙帝位,冉閔由征虜晉升為輔國大將軍都督中外諸軍事
冉閔在位期間,利用后趙資源賞賜宮中將士萬余人,每人都賜予美女、爵位以及將軍職
乃懷撫殿中將士及故東宮高力萬余人,皆奏為殿中員外將軍,爵關外侯,賜以宮女,樹己之恩
349年十一月,石遵感覺到了威脅,想除去冉閔,不過事不密,讓弟弟石鑒泄了出去
同月,冉閔先發(fā)制人,劫持司空李農、右衛(wèi)將軍王基率領兵丁3000人,在石鑒配合下,進入宮中殺了石遵
石遵死后,石鑒登基,冉閔晉級大將軍封武德王,李農晉級大司馬錄尚書事(諸葛亮在蜀國職位),除了冉閔和李農,還有郎闿、劉群、盧諶等人入駐朝堂中樞
349年十二月,冉閔擊敗城中反對勢力圍殺,比如石成、侍中石啟、石暉、孫伏都、劉銖等高級官員,擊敗圍殺后,冉閔下令殺胡,鄴城羯人被殺二十余萬![]()
350年一月,冉閔改趙為衛(wèi),立石鑒為國主
此時,鄴城忠于后趙的官員勛貴兵丁紛紛出逃襄國,大約跑了一萬多。同月,后趙襄國政權發(fā)兵攻打鄴城,冉閔以一千對七萬,擊敗襄國軍隊
350年閏月,冉閔廢石鑒,殺盡石氏子孫,登基為帝,國號魏。與此同時,姚弋仲兒子帶領數(shù)千禁衛(wèi)斬關逃往外地
至此,冉閔從登高位、培植勢力、誅殺反對派、到滅反對根基、改朝換代,五大步驟,經過大半年時間,完全取得鄴城控制權![]()
以上是史書對于冉閔奪取鄴城控制權的過程記載,不過講真,這記載的有些像從結果逆推的過程,很多地方其實說不通……
比如,單純從軍事角度講,冉閔當時能有多少兵力?
針對襄國政權反撲,冉閔可用迎戰(zhàn)兵馬不過一千騎。而作為對手,孫伏都等伏殺冉閔李農,有兵三千;出逃勛貴兵丁,有一萬多;最后走的那支姚弋仲兒子部隊,禁兵數(shù)千
前前后后,敵方兵加一起有兩萬了,這還不算鄴城二十萬羯胡組織起來的人手
所以,猜測過程有一些是史官腦補的
當然無論過程如何,冉閔能占據(jù)中樞,都是軍事上的奇跡![]()
冉閔,字永 曾,小字棘奴。 五胡亂華,漢人傳奇 英雄冉閔,勝過所有古希 臘神話人物。為漢族的存在作出了突 出的貢獻,卻沒有得到歷史應有的評價。當時正如古書所描繪“北地滄涼,衣冠南遷,胡狄遍地,漢家子弟幾欲被數(shù)屠殆盡?!睗h人冉閔忍辱二十年得機起兵造反,力圖匡復華夏,滅胡無數(shù),血洗親人之仇,亡國之恨!及至群胡圍攻。首戰(zhàn),冉閔以五千漢家子,大破胡騎七萬。次戰(zhàn),漢騎一千,敗其三萬。再戰(zhàn),誅胡軍三十萬,凡此十數(shù)戰(zhàn),項羽再世鏖兵金匱,校戰(zhàn)玉堂也不復如此矣。漢家軍威振于北朝,冉閔立我漢家精神,不復為任人屠割之羔羊。 五胡亂華時,北方義軍乞活軍中有一員勇冠三軍的虎將冉譫,他就是冉閔的父親。后來陳午弟陳川帶主力投降羯趙帝國,以東晉將領自居的冉譫和一些人繼續(xù)戰(zhàn)斗,冉譫因寡不敵眾,被羯兵用網網住抓回來獻給石勒,年僅十一二歲的冉閔也連同父親一道被俘。冉閔年紀雖小,但已聰明懂事,智勇雙全。石勒一看到他就很喜歡。 羯主石勒本想將冉譫收為已用,但冉譫因傷勢過重而去世。這時小冉閔親人都已死于戰(zhàn)亂,相依為命的父親又去世,使他成為了沒有父母的孤兒。羯主石勒欣賞勇冠三軍的冉譫,加之冉閔聰明伶俐,石勒將小冉閔認作干孫子,為他改名叫石閔,并一手將他帶大。 石勒公然明定胡人劫掠漢族士人免罰,胡人有所需,可以任意索取一般漢人的東西。 其子(一說為侄,一說為與其嬸所生)石虎更加變本加厲百倍,腦筋里只有三件事,一是淫欲,二是殺戮,三是享樂。例如:奪漢女五萬入后宮肆意變態(tài)凌殺污辱之行,其間由于負婦義夫的反抗,死者不計其數(shù);從長安--到洛陽--再到鄴城,沿途樹上掛滿上吊自殺的人,城墻上掛滿漢人人頭,尸骨則被做成“尸觀”,恐嚇世人,數(shù)萬反抗將士的尸體被棄之荒野喂獸;血腥屠殺和殘酷的民族壓迫,北方漢人銳減至六七百萬,造成赤地千里的景象;人口的大量減少,土地的大量荒蕪,傍之虎狼等野獸成群出現(xiàn)繁殖,石虎將邯鄲(一說臨漳以南)以南中原地區(qū),數(shù)萬平方公里土地劃為其狩獵圍場,創(chuàng)全人類有史以來的吉尼斯世界記錄。規(guī)定漢人不得向野獸投一塊石子者,否則即是“犯獸”,將處以死罪,被殺或被野獸吃掉的人不計其數(shù),漢人的地位竟連野獸都不如。 石虎征遼西的戰(zhàn)爭后,冉閔及他帶領的二三萬漢軍表現(xiàn)非凡,得到器重。冉閔因此得以擴招漢軍,將自已的軍隊人數(shù)壯大到五六萬。但在羯趙統(tǒng)治下,冉閔的漢軍常常衣物短缺,冉閔令他們常用冷水洗澡,以增強抗寒能力。沒想到以此竟訓練出一支在冰天雪地里能輕裝上陣的部隊,其中五千余強壯者竟能赤身入戰(zhàn)! 公元348年,冉閔率五萬漢軍在凌水與鮮卑燕軍二十萬大軍對戰(zhàn),燕軍兵強馬壯,軍勢威嚴。冉閔派部下領五千精兵試探了一下,大敗而回。遂入城堅守,堅壁清野,每日練軍,不與燕軍主力交戰(zhàn),打算等到隆冬,燕軍給養(yǎng)不濟,然后進擊。 等過新年,軍糧將盡,冉閔屢次派人回鄴城催糧,都毫無音信。不久,石虎病死,他的五個兒子相斗爭位,鄴城大亂。冉閔軍進退兩難,冉閔決定與燕軍背水一戰(zhàn)。 冉閔聚將傳令:命凌水北岸的周進悠舍去河北大營,渡凌水,撤到焦家集韓莊一線,等到燕兵一敗,沿凌水邀擊燕兵。命浦庸杜興領一萬軍兵攻河鮮卑軍北杲大營,即做誘敵之兵,又兼掩護周進悠撤退。命張昕樂領精兵五千,接應佯敗之浦庸杜興。命賈寵,楊寶坤,劉虎風,穆柏青盡起五萬大軍埋伏于雙井,牙里集之間。冉閔自帶五千精兵埋伏于沙坪澗。 第二天早上,天未大亮,卻變了天了。只見彤云密布,慘霧重重,宿風凜凜,大雪紛紛。好大雪,真是: 六出冰花亂飛瓊,千林玉樹帶帶株; 須臾積粉鹽無色,白鴿失素皓鶴同。 平添吳楚千江水,壓倒東南幾樹梅; 更恰似戰(zhàn)退玉龍三百萬,敗麟殘甲滿天飛。 北燕鮮卑慕容俊這時正在大營烤火,吃茶。忽然來報,說是冉兵劫營。慕容俊忙問有多少人馬。探子回報:有萬八千人,劫北杲大營。慕容俊想了片刻,把茶杯往地上一摔,急忙傳令披上衣服傳令聚將,悉起二十萬鮮卑大軍,渡凌水,追擊冉軍。 左右孫興、慕容霸等將奇道:“主公,冉閔來攻北杲,我們應該分兵援救北杲慕容評,為什么要起兵渡河?況且現(xiàn)在大雪滿天,凌河封凍不利進兵呀?!?慕容俊笑道:“你們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兵法云:‘倍則攻之’。冉閔是河北名將焉有不懂兵法的道理。我們北杲大營有兩三萬人人,冉閔派一萬余人來攻,又是趁這種天氣,怎么可能攻的下。他此舉必然另有圖謀。我早就聽說冉閔糧盡,聽說他們軍中每人也就四兩糧食了,冉閔這仗,再也打不下去了。我料定他退兵也就在這幾日里了。他今天趁著大雪派人襲營,不過是掩人耳目,借機南逃。如若我們不盡快起兵追擊,把他們全殲于凌水南岸,我們罔稱全勝。” 孫興、慕容霸點頭斌服,齊道:“主公明見千里,我等萬萬不及?!?說話間,二十萬鮮卑大軍盡起。慕容俊傳令大軍踏冰渡凌水南攻冉軍,每人帶十日干糧,不生擒冉閔誓不收兵。又命北杲慕容評出擊來犯冉軍,務必全殲。 北燕大軍頂著風雪過了凌河。沿途上也有趙軍阻擊,但都是一觸即潰。慕容俊急于捕捉冉閔主力,喝令三軍馬不停蹄,連追了兩天兩夜,燒了冉軍三四座大營,得了冉軍無數(shù)輜重。到了第三天早上,大雪仍是未停。慕容俊見士兵連日追襲,疲憊不堪。再加上天寒地凍,冒雪而進,軍卒手腳凍掉者不計其數(shù),慕容俊只得傳令全軍稍事休息。 慕容俊這兩天也走的頗倦了,獨自烤著爐火小息。不知不覺瞇起了眼。正在似睡非睡之間,忽聽得北邊號角連天,金鼓大作。慕容俊猛然驚醒,急忙出帳篷來看。手下部將軍校早已聽到聲音,全都驚醒。慕容俊側耳聽了聽,派人查探。心中暗自狐疑,我軍從北往南打,一路上冉軍均被肅清,如何背后還會有金鼓之聲,莫不是我們自己人。他看了看著滿天風雪,幾乎對面難以辨人,心中不由生起不祥之感。 過了片刻,聲音平息。探報來報,說是空無一人。慕容俊不敢繼續(xù)前進,下令全軍原地待命。過了不到半個時辰又聽西南方金鼓大作,號角連天。聲音響了一盞茶的功夫,又自己平靜下去了。探報回報已然是空無一人。如此這般東西南北各響了一輪,慕容俊卻連一點影子都沒摸著。滿營將士頓時議論紛紛。 慕容俊問起手下,此處是何地?孫興道答:“這里叫做沙坪澗,剛才我們渡的那條小河叫做小沙河。此地距離凌水已經有一百五十多里了?!?慕容俊正自琢磨,忽聽正南方又是金鼓大作。慕容俊已是見怪不怪了。也不多做理會??墒沁@次卻與往次不同。聲音響了半個時辰也不停息。慕容俊覺得奇怪,出營來看。只見正南方翻天風雪間,卷起一層白霧。這白霧貼著地向前飄,而且越飄越快,轉眼已然到了眼前。一陣狂風掃過,白色的雪霧吹散。雪霧之后卻是無數(shù)軍馬。這些人馬全都赤身裸體。身上全都畫得是魚龍海馬,臉上五彩描眉,更有的戴著牛頭馬面。北燕官兵見這些兵馬卷著風雪似是從天而降,而且個個赤膊上陣,如此冷天,滴水成冰,這些兵將卻似是絲毫不畏寒冷,那個不心驚膽寒。更有不知何人呼喊:“天兵天將下凡了,快逃命呀?!鳖D時燕軍陣腳大亂。這幫“天兵天將”策馬狂奔,沖入燕軍營內四處縱火,逢人便砍遇人便殺,如入無人之境。燕軍其氣已奪,如潮水般往后敗退。 慕容俊在馬上大喝:“此是冉閔裝神弄鬼,切莫為其所惑。三軍有敢后退者斬?!钡杰妱莶豢蓳跹嘬姅菀殉?,大軍失控,慕容俊空在馬上頓足捶胸,卻也無力阻止軍兵后退。慕容俊展目觀看,這群“天兵天將”也不過五六千人,居然殺退我二十萬大軍,真是可惱之極?,F(xiàn)在陣腳收不住,不如先退過小沙河,重整大軍,不怕這群小兒逃到天上去。想到這里,慕容俊傳令全軍退過小沙河,重整軍兵。燕軍已然被這幫“天兵天將”殺暈了頭了,巴不得一個“退”字。一聽慕容軍傳令后撤,三軍爭先恐后的向北敗退?!疤毂鞂ⅰ彪S后掩殺,燕軍死傷不計其數(shù)。 北燕大軍退到小沙河。南下進兵之時,小沙河凍得鏡面一般,北燕大軍踏冰而過。可等到燕軍敗回時,小沙河河面不知何時被人鑿了無數(shù)凌眼。燕兵踏上河面,起初幾隊人馬還都“吱吱呀呀”勉強走了過去,都到大軍畢集,一起爭著踏冰渡河。這小沙河冰面在也經不住了,一聲巨響,冰面塌陷,無數(shù)兵馬被卷入這寒冷徹骨的河水之中。剛才還是一層鏡面,轉眼間已經是奔騰而下的冰河。燕軍在河中淹死凍死者無數(shù),一時間哭號之聲震動天地。慕容俊眼見自己大軍被一條二三十丈寬的小河割做兩斷,急忙下令搭設浮橋。但是燕軍進兵時未帶輜重,是輕兵奔襲,現(xiàn)在又是天寒地凍,哪里去伐木搭橋。燕軍正在河兩岸徘徊之際,冉軍伏兵大起。賈寵,楊寶坤,從東向西殺來,劉虎風,穆柏青從西殺來。冉閔親自領著他那五千“天兵天將”從后掩殺過來。一時間,漫山遍野到處都是趙軍,鮮卑將士死傷無數(shù)。鮮卑軍見只有小沙河北岸沒有冉軍,也不顧寒冷,競相渡河,其間凍溺而死的,踐踏而死的不計其數(shù),死尸相壘,幾乎填平了小沙河。
五胡亂華時代,中原大地上出過不少反抗異族侵略的勇士,被稱為“屠夫天子”的冉閔便是其中赫赫有名的一位。
冉閔作為軍人出身的皇帝,以雷霆手段沉重打擊了塞外入侵中原之游牧民族的囂張氣焰,在百年戰(zhàn)亂中挽救了數(shù)百萬漢族百姓的生命,保護了悠久燦爛的華夏文明,對漢人來說,他是毋庸置疑的民族英雄。
不過,后世也有人評價冉閔為暴君,在他與異族交戰(zhàn)的過程中,數(shù)度發(fā)動大規(guī)模屠殺,每攻陷一座城池即下令屠盡城中胡人軍民。
據(jù)史料記載,冉閔領導漢族起義的過程中,曾有過兩次大規(guī)模屠殺游牧民族的紀錄,一次是公元349年入秋之時,冉閔殺石遵之后,胡人反抗之情高漲,未達到戰(zhàn)略威懾的目的,冉閔盡殺胡人軍民十幾萬,至此,中原地區(qū)少數(shù)民族的氣焰開始有所收斂。
公元350年,冉閔率軍攻陷鄴城后下令屠城,遂發(fā)生了血流成河的鄴城大屠殺,城內家家戶戶皆未能幸免,整個過程中死傷胡人達百萬之眾。站在氐、羌或鮮卑族人的立場來說,他們的族人百姓遭到屠殺流亡的悲慘命運固然值得同情,然而作為侵略者,這些塞外游牧民族在中原大地上也曾瘋狂屠殺漢族軍民,犯下滔天罪惡,致使近兩千萬漢人被屠殺得所剩無幾。
古往今來歷史更替,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冉閔的暴行給部分少數(shù)民族造成了傷害,但是放在看待歷史的角度,冉閔的所作所為,依然有著重大而積極的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