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的說,埃及吉薩大金字塔前的獅身人面像跟斯芬克斯沒有關系,二者決不能劃等號。
首先是埃及的獅身人面像是象征著帝王與日神的關系。依照傳統(tǒng),歷代法老陵寢中均有以法老本人為麻豆的獅身人面像。在上古人與動物形象的混搭往往顯示著超凡的存在。而法老與獅子的關聯(lián)則意味了帝王與日神之女,塞克麥特女神(女武神)的結合。
既然獅身人面像與日神有關,那也意味著仙逝的法老已經(jīng)在“日出日落處天子”哈瑪吉斯保佑之下,得到再生或復活。
![]()
任何一個埃及法老的陵寢中都有著獅身人面像。
![]()
俄羅斯圣彼得堡的獅身人面像,是由諾曼諾夫皇朝時代由埃及進口,俄羅斯帝國的神秘氣質竟與之毫無違和感。
而在古愛琴文明中斯芬克斯是一只雌性的怪獸,而且還有一對翅膀。 在眾所周知的神話中,天后派斯芬克斯坐在底比斯城附近的懸崖上,用繆斯所傳授的謎語問詢來往的路人,猜不中者就會被它吃掉,這個謎語是:“什么動物早晨用四條腿走路,中午用兩條腿走路,晚上用三條腿走路?腿最多的時候,也正是他走路最慢,體力最弱的時候?!倍淼移炙共轮辛苏_答案,謎底是“人”。斯芬克斯羞愧萬分,跳崖而死(一說為被俄狄浦斯所殺)。
還有些版本是另一個謎語“世界上有兩個姐妹,姐姐生下妹妹,妹妹生下姐姐。這兩個姐妹是誰?”答案是“日與夜”,因為這兩個詞在希臘文中都是陰性的。
![]()
古希臘的斯芬克斯,大多出現(xiàn)在柱頭或家具之上。明顯是女性,而且有一對鷹的翅膀。
經(jīng)歷了馬其頓和羅馬兩大超級大國的先后崛起,尼羅河畔獅身人面和愛琴海邊斯芬克斯的形象逐漸融合,成為了超凡的存在,代表了智慧與力量、生命的秘密、真相與完整的象征。 在基督教興起之后,獅身人面或斯芬克斯的雙重本質也反映了基督的雙重本性,即人性與神性的相得益彰。所以獅身人面和其它太陽的象征也都被安置在早期基督教的陵墓中,代表著神圣的世界之光。
![]()
吉薩金字塔前的獅身人面。大多數(shù)研究古埃及的學者認為這尊巨大的獅身人面造像大約建造于四千五百年前(古王國)的胡夫大帝時代。但另一派學者則認為這尊造像早在吉薩高地大規(guī)模修建金字塔前數(shù)百年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它的存在意味著這里是一片圣地,是崇拜日神的信仰中心。
![]()
到了后世有關賽克邁特女神的信仰依舊存在,早期西王母的信仰便收到了一些影響。而西藏的喇嘛教中這位女武神被稱作拉姆森頓瑪。
胡夫法老之子哈夫拉(Khafra,公元前2558年-前2532年)
學界把大斯芬克斯的修建時間,界定為哈夫拉法老統(tǒng)治時期。判斷的依據(jù)如下:其一,從哈夫拉的金字塔綜(pyramid complex)的布局來看,獅身人面像明顯位于其內部;其二,大斯芬克斯的神廟,與哈夫拉國王的祭葬廟在形制上最相似。
獅身人面像
埃及本土學者哈瓦斯(Hawass)認為,在建造之初,獅身人面像代表著法老哈夫拉本人,他正在向他的父親胡夫(前2589-2566年)進行獻祭。在哈夫拉看來,其父胡夫死后和太陽神合二為一,每天太陽東升西落。哈夫拉化身獅身人面像,每天仰望著他的父親拉神。
開羅博物館珍藏的哈夫拉雕像
新王國時期,大斯芬克斯更進一步成為了王權和國家的象征。在這一時期的文獻中,大斯芬克斯被稱為“地平線上的荷魯斯”。此外,1979年,在大斯芬克斯神廟內部,考古學家發(fā)現(xiàn)了獻祭用的陶器。據(jù)此,哈瓦斯認為,古王國時期(前2686-前2160年),在該神廟中,經(jīng)常會舉行對拉神進行獻祭活動。
我是小七,一個喜歡妖魔鬼怪的四川姑娘,一個沉迷于扯淡的萌妹子。
位于吉薩大金字塔前的獅身人面像,已經(jīng)靜靜矗立在地球上好幾千年了。自從西方文明發(fā)現(xiàn)它的那天起,世界各國專家學者對它的解讀一直層出不窮,尤其是關于其原型到底是誰的問題,歷來是古埃及文化中爭論的焦點。
獅身人面像在西方有個外號叫斯芬克斯,據(jù)說以前古希臘人跟自己的南方鄰居做生意時,開著船穿過地中海,靠岸之后登上吉薩高地,一眼就能望見這座高聳入云的怪石像,便脫口而出:“斯芬克斯”。![]()
原來,斯芬克斯是古希臘神話中由人頭、獅身、鷹翅組成的怪獸,它最大的愛好是纏著過往行人猜謎語,凡是猜不出來的都被它一口吞掉了,要一直這樣下去,整個國家的人都要被它吃完。
國王克瑞翁向全國征召能夠消滅怪物的勇士,只要能除掉這個怪物,他寧愿讓出王位,并附贈自己的姐姐給新國王當王后。
這時有個叫額迪芙斯的小伙子挺身而出,猜出謎底,怪物羞憤難當,就跳下懸崖自殺了。
只是希臘神話中的怪物怎么跑到埃及來了,誰也說不清楚。
斯芬克斯的神話最早出現(xiàn)于公元前二世紀到三世紀,這時候古希臘帝國正處于全盛時期,埃及當時也被納入了帝國版圖當中。![]()
古埃及學者最初認為,獅身人面像與其身后的大金字塔建造于同一時期,也就是距今大約2500多年的第四王朝哈夫拉法老的執(zhí)政時期。
獅身人面像就是以哈夫拉的原型塑造的。
但進入二十世紀之后許多學者對這一觀點表示質疑。
通過先進的技術手段和最新的考古資料表面,獅身人面像的歷史要比其身后個金字塔早建若干千年,這樣一來,以哈夫拉法老為原型建造獅身人面像的觀點就站不住腳了。
二十世紀90年代,有美國學者保守估計,獅身人面像應該在公元7000年前至5000年前就已經(jīng)建成了。
![]()
這一觀點發(fā)表后不久,埃及考古隊在吉薩高地發(fā)掘出一塊帶有銘文的石碑,這塊石碑如今安靜地站在獅身人面像的雙爪之間,上面用古老的文字記錄著:“在圖特莫斯四世統(tǒng)治前,獅身人面像除了頭以外,全部被埋沒在沙土中,圖特莫斯四世將沙土清除以后,便建立起這塊石碑,以茲紀念?!?/p>
圖特摩斯約公元前1401年至公元前1391期間在位。
這塊石碑側面證明了獅身人面像要遠早于大金字塔建造的事實。
如果這位美國學者的結論成立,說明至少七千年前古埃及的文明就已經(jīng)發(fā)展到相當先進的程度了。![]()
如此先進的文明必定會對周圍造成一定程度的輻射,不可能完全封閉跟外界毫無交流。
古希臘文明屬于后起之秀,七千年前連個影子都沒有。
這個時期能與古埃及文明相提并論的,也只有古印度文明和古中國文明了。
只可惜古印度文明早已在雅利安人入侵的時候湮滅了,曾經(jīng)的文明記錄也隨之消散。同時期的古老文明,只有中國延續(xù)到了如今。
那么,古中國文明中,能夠找到與獅身人面像相關聯(lián)的記錄嗎?
我們確實在《大荒西經(jīng)》中找到了這樣一段記載:“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負子),有兩黃獸守之。有水曰寒暑之水。水西有濕山,水東有幕山。有禹攻共工國山?!?br/>
翻譯過來就是:在西北海以外,大荒的一個角落,有座山斷裂而合不攏,名叫不周山,有兩頭黃色的野獸守護著它。有一條水流名叫寒暑水。寒暑水的西面有座濕山,寒暑水的東面有座幕山。還有一座禹攻共工國山。
有中國學者考證文中的不周負子就是東非大裂谷,寒暑之水就尼羅河的兩條支流,而黃色野獸正好對應獅子的形象。
![]()
而這種專門守衛(wèi)名山大川的人面獸身的形象,在《山海經(jīng)》中有一個專門的名字,叫做開明獸《海內西經(jīng)》記載:“昆侖南淵深三百仞。開明獸身大類虎而九首,皆人面,東向立昆侖上”。
開明獸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叫做陸吾,陸吾是主管昆侖山的一個神。
獅身人面像就是《山海經(jīng)》里的開明獸,昆侖山上的神仙陸吾形象來源很可能就是參照古埃及的獅身人面像
也有人說說獅身人面像的原型是個中國人,《山海經(jīng)》成書時間要早于古埃及獅身人面像存在時間。
你認同這種觀點嗎?
我是小七,一個沉迷于研究山海經(jīng)與妖魔鬼怪的四川姑娘,喜歡可以關注我,有不同意見也歡迎指正。
![]()
- 下一篇:為什么牙齦萎縮了就長不出來了?
- 上一篇:古一可以破壞平行宇宙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