絞殺榕通常生長在大樹樹冠下,它那有粘性的種子落在樹枝上面的動物糞便上,一旦發(fā)芽,就會長出氣生根,一直向下,直到在泥土中扎根。一旦從泥土中獲得新的營養(yǎng)來源,絞殺榕的生命力變得更加旺盛,根越生越多,和大樹盤根錯節(jié)糾纏在一起,最后使大樹的樹干陷入它的網(wǎng)中。

中文名

絞殺榕

別名

榕樹

拉丁學名

Ficus gibbosa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薔薇目

???/span>

榕屬

斜葉榕

分布區(qū)域

廣西、廣東、云南、貴州、福建、臺灣

生存環(huán)境

多在南方,熱帶雨林

形態(tài)特征

斜葉榕是一種喬木,高5-20米,有乳汁。葉近革質(zhì),長4-17厘米,寬3-6厘米,全緣或邊緣中部以上疏生粗鋸齒。

絞殺植物的根錯綜盤結(jié),織成一道如桶狀的網(wǎng),把被絞殺的樹緊緊箍住,而被絞殺的樹漸漸失去了生命,成為絞殺者的“食物”,有如山間林下的腐殖土。這種被稱作“森林惡魔”的植物界殺手名叫“絞殺榕”,是榕樹的一種。榕樹的果實是鳥類的食物。每年二、三月,榕樹的果實熟了,鳥就成群結(jié)隊飛到榕樹上吃果實。未消化的果實,隨糞便排泄在其它喬木的枝椏上,遇到適當?shù)臍夂蚓蜁l(fā)芽,長出“寄生根”來。寄生根沿著喬木的樹干伸到地面,插入土中,把土壤里的養(yǎng)分強奪過來。寄生根的枝葉也快速地伸向空中,把陽光強奪過來。密如魚網(wǎng)的寄生根,緊緊地纏住喬木樹干,久而久之,這棵喬木就活活地被“絞死”了。絞殺榕茂密的葉子阻擋了陽光,使大樹的樹冠窒息而亡,最終使大樹倒下。不久大樹就徹底腐爛,留下絞殺榕枝條織就的網(wǎng)狀樹干傲然而立。

在成長過程中,它向地面伸出許多氣生根,其中一些氣生根將原來的樹干緊緊裹住,越勒越緊,并搶奪該樹的營養(yǎng)。

榕樹樹冠也將該樹的樹冠遮住,使其難見天日。最終,榕樹“恩將仇報”,將自己賴以成長的大樹扼殺。

分布范圍

分布于廣西、廣東、云南、貴州、福建、臺灣;生山谷濕潤的森林中。樹皮纖維可作人造棉。

各地分布,生山谷濕潤的林中。

主要價值

根、皮、葉入藥,性寒,味苦。具清熱、消炎、解痙之功效。治高熱抽搐、腹瀉痢疾、久年風濕、腰腳酸軟、足根損傷等癥。水煎后熱敷患眼,可治風火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