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遼寧文學(xué)獎是由中共遼寧省委宣傳部設(shè)立、遼寧省作協(xié)主辦的省級文學(xué)專業(yè)獎項。

該獎為單項綜合獎,共含八個子項。

設(shè)有文學(xué)評論獎、文學(xué)翻譯獎、青年作家獎、遼河散文獎、詩歌獎、中短篇小說獎、報告文學(xué)獎等8個獎項。

其中前七個子項為作品獎,為全省以上各門類創(chuàng)作的最高獎;

青年文學(xué)獎為個人獎,表彰我省四十周歲以下青年作家的個人整體成績。

青年作家獎

遼寧優(yōu)秀青年作家獎,設(shè)立于1989年,旨在表彰40周歲以下,遼寧青年作家的整體創(chuàng)作成就。

2006年并入遼寧文學(xué)獎,成為一個子項獎,更名為遼寧文學(xué)獎青年作家獎。

1989年第一屆:謝友鄞

1991年第二屆:馬秀芬、于德才

1993年第三屆:孫惠芬、林和平

1996年第四屆:劉元舉、洪 峰、原 野、素 素、荒 原

2000年第五屆:皮 皮、刁 斗、巴音博羅、白小易、丁宗皓、津子圍

2005年第六屆:李 鐵、周建新、薛 濤、陳昌平、張 穎

歷屆獲獎作品

第一屆

1997年-1999年

中篇小說獎

孫春平《放飛的希望》

方明貴《木魚之聲》

刁 斗《痛哭一晚》

謝友鄞《閑坐話邊地》

劉嘉陵《1984年8月5日黃昏》

馬曉麗《白樓》

短篇小說獎

于曉威《九月玉米地》

孫惠芬《臺階》

李 鐵《民間規(guī)則》

皮 皮《想去中國》

白小易《魔鬼超市》

白天光《黑浮冰》

詩歌獎

閆月君《憂傷與造句》

林 雪《在詩歌那邊》

華 舒《厚土三部曲》

柳 云《墻》

巴音博羅《蒼黃九章》

魏勝吉《風(fēng)的語言》

遼河散文獎

王充閭《面對歷史的蒼茫》

劉兆林《高窗聽雪》

丁宗皓《陽光照耀七奶》

原 野《一臉陽光》

劉 齊《給洋妞算命》

劉元舉《上帝廣場》

報告文學(xué)獎

李宏林《馬家軍風(fēng)云》

胡世宗《最后十九小時》

黃 瑞《為了這一方土地》

石 歌《金環(huán)路,銀環(huán)路》

李繼倫《在木為桐》

文學(xué)評論獎

高海濤《心靈的長城――反法西斯戰(zhàn)爭與現(xiàn)代人文精神》

彭 云《家族小說:歷史的挽歌與寓言》

洪兆惠《守護小說精神》

寶 藏《布鼓集》

王曉峰《當(dāng)代市民文化論綱》

馬石利《散文:邁入90年代》

文學(xué)翻譯獎

董廣才《風(fēng)暴挑戰(zhàn)者》

馬玉鳳《波瑞里斯星球》

孫中元《女孩》

齊振增《抓狗者的自白》

趙忠德《圣誕樹》

鄒 燕《重現(xiàn)》

第二屆

1999年-2001年

中篇小說獎

方明貴《雪村》

劉嘉陵《清煙一縷》

短篇小說獎

孫春平《無奈親情》

白天光《宋朝的螞蟻洞》

津子圍《馬凱的鑰匙》

于曉威《關(guān)于狗的抒情方式》

詩歌獎

王鳴久《最后的執(zhí)燈者》

王 健《歲月的乳名》

啞 地《隆起與沉降》

遼河散文獎

王充閭《滄桑無語》

謝子安《雨走青紗》

張 敞《千年悖論》

文 暢《國寶靈光》

報告文學(xué)獎

張毓茂《跋涉者――蕭軍》

劉元舉《爸爸的心就這么高》

李宏林《師表》

徐光榮《科技帥才蔣新松》

文學(xué)評論獎

特別獎――李作祥《論遼寧作家群》

一等獎――田志偉《焚膏集》

高海濤《文學(xué)在這里深思》

二等獎――劉樹元《藝術(shù)的審美闡釋》

劉嘉陵《紅皮膚莊稼漢》

三等獎―― 丁宗皓《沒有氛圍也沒有星星》

包泉萬《管窺集》

王曉峰《王曉峰之談》

于成全《潤物集》

姚一風(fēng)《荒原創(chuàng)作軌跡析》

文學(xué)翻譯獎

汪榕培《牡丹亭》

胡光利《印度民間故事》

宋韻聲《漂泊的愛》

孟海霞《女王行動》

第三屆

2001年-2003年

文學(xué)評論獎

王向峰《〈手稿〉的美學(xué)解讀》

張學(xué)昕《真實的分析》

白長青《遼海文壇鑒識錄》

古 耜《史詩意識與20世紀(jì)中國長篇小說》

林雪飛《論魯迅雜文社會意象構(gòu)造的思維特征》

文學(xué)翻譯獎

汪榕培《邯鄲記》

廉運杰《霧都孤兒》

孫玉華等《興安嶺奏鳴曲》

楊俊峰等《美國文學(xué)概況》

張繼云《獵人趣園》、《推嬰兒車的男人》

報告文學(xué)獎

李占恒的《萬名罪犯大轉(zhuǎn)移》

楊大群的《毛岸英》

薩仁圖婭的《尹湛納?!?/p>

康錦達、朱少凡的《焦點老人》

劉元舉的《鋼琴時代》

中篇小說獎

中夙的《利斧之刃》

李鐵的《鄉(xiāng)間路上的城市女人》

津子圍的《說是訛詐》

白天光的《雌月季》

于曉威的《陶瓊小姐的一九四四年夏》;

短篇小說獎

皮皮的《老頭老太太之歌》

王伏焱的《像飛一樣》

周建新的《收獲》

謝競遠的《陽光燦燦照耀誰》

遼河散文獎

張大威的《時光之水》

素素的《獨語東北》

初國卿的《不素餐兮》

劉嘉陵的《記憶鮮紅》

馬秋芬的《老沈 盛京流云》

詩歌獎

2003年9月29日

李松濤的長詩《黃之河》

鄭子連的詩集《紅色方式》

韓輝升的詩集《十行抒情詩選》

牟心海的詩集《身影》

趙明舒的組詩《兩個黃鸝》

宋曉杰的詩集《味道》

第四屆

2003年-2005年

中篇小說獎:陳昌平《英雄》

李 鐵《杜一民的復(fù)辟陰謀》

于曉威《游戲的季節(jié)》

馮 偉《人物專訪》

津子圍《小溫的雨天》

短篇小說獎:原 野《銅鋼琴》

李 銘《幸福的火車》

張 濤《紙窗》

萬 勝《響亮的刀子》

謝友鄞《女兒河》

詩 歌獎:巴音博羅《龍的紀(jì)年》

孫擔(dān)擔(dān)《刀的刃冰涼著》

趙福君《趙福君短詩選》

高詠志《在生活附近》

商國華《飛虹》

遼河散文獎:王本道《感悟蒼?!?/p>

齊明達《院子里的事情》

董 偉《100個食客》

馬秋芬《到東北看二人轉(zhuǎn)》

李學(xué)英《筆走龍源》

報告文學(xué)獎:霍長和《紅色音樂家――劫夫》

季志敏《我的渾河愛情》

周建新《飛天驕子――楊利偉》

徐光榮《國寶鑒定大師――楊仁愷》

文學(xué)評論獎:張學(xué)昕《唯美的敘述》

林建法《創(chuàng)作與批評的雙向反映》(與黃發(fā)有合作)

馬石利《寂寞舞者》

王向峰《中國百年文學(xué)的幾點辨識》

文學(xué)翻譯獎:王改娣《看門人》

于正榮《柜子里的人》、《相識》

于麗萍《龍神的女兒》

青年作家獎:于曉威、張宏杰、王立春

第五屆

2005年-2007年

中篇小說獎:于曉威《L型轉(zhuǎn)彎》

馬曉麗《云端》

李 鐵《冰雪荔枝》

馬秋芬《螞蟻上樹》

張艷榮《父親的山高、母親的水長》

短篇小說獎:李 銘《娘家侄侯賽因》

楊家強《喝口酒暖暖身子》

張魯鐳《幸福王阿?!?/p>

津子圍《國際哥》

詩 歌獎:林 雪《大地葵花》

蘇蘭朵《碎碎念》

王妍丁《手挽手的溫暖》

華 舒《大河上下》

商國華《失衡》

遼河散文獎:張宏杰《大明王朝的七張面孔》

趙冬妮《從一數(shù)到一》

報告文學(xué)獎:呂永巖《中國軍花在非洲》

徐光榮《一代宗師》

譚 杰《天歌》

文學(xué)評論獎:張 偉《文藝?yán)碚撗芯恐械闹R論前提反思與生存本體論建構(gòu)》

張學(xué)昕《論蘇童小說寫作的“靈氣”》

趙慧平《說宗璞小說的“本色”創(chuàng)作》

文學(xué)翻譯獎:史國強《尋找精神家園》

李云啟《英詩賞讀與美感再植》

陳 峰《戰(zhàn)地鐘聲》

江 紅、劉亞菲等《北方的夢――王充閭作品精選》

青年作家獎:宋曉杰、于立極、啞 地、單瑛琪

第六屆

2007年-2009年

文學(xué)評論獎

丁宗皓的《在碎片上》

張學(xué)昕的《南方想象的詩學(xué)》

孫玉華、王麗丹、劉宏的《拉斯普京創(chuàng)作研究》

趙凌河的《中國現(xiàn)代主義文學(xué)理論研究》

文學(xué)翻譯獎

王春、楊晶譯《爸爸失蹤后》

李冬梅譯《老頭們和白宮》

高海濤譯《菲利普?拉金詩選》

青年作家獎

張魯鐳、沙爽

中篇小說獎

陳昌平的《腎源》

馬秋芬的《朱大琴,請與本臺聯(lián)系》

老藤的《黃昏里的“雙規(guī)”》

李鐵的《安全簡報》

短篇小說獎

女真的《中風(fēng)》

張魯鐳的《橘子豆腐》

鮑爾金娜的《走,逃學(xué)去》

尹守國的《動葷》

周建新的《街燈不語》

詩歌獎

大路朝天的 《寫到舒服為止》

張忠軍的《側(cè)身》

柳?的《落日如錨》

遼河散文獎

沙爽的《手語》

蘇蘭朵的《曳航?船》

張大威的《我的美麗鄉(xiāng)野》

邸玉超的《斯文唐宋》

俞曉群的《國有學(xué)》

報告文學(xué)獎

張正隆的《槍桿子:1949》

田永元的《海路》

呂永巖的 《絕對士兵――當(dāng)代青年楷模向南林》

季志敏的 《沿著生命行走――我從樓蘭跑到鼓浪嶼》

張曉峰的《天降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