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留春閣小史輯錄,小南云主人校訂,古陶牧如子參閱。三人生平均不詳。集中小南云主人提到他于嘉慶十四年(1809年)入都,即與留春閣小史共作花壇冶游。留春閣小史在《緣起》中說:“浪跡都門,寄情山水”,“錄菊部諸郎為題贈所及者,犁為四部,各綴數(shù)言。既輯舊吟,夏徵所詠,與小南云主人、古

陶牧如子往來商榷,匯錄成帖,壽之棗梨?!睆埓蜗贾疄槭菚饔诩螒c十五年,也是可能的。

作者在《例言》中說:“先以昆部,首雅音也;次以徽部,極大觀也;終以西部,變幻離奇,美無不備也。至蔣陶諸人,音藝兼全,盛名久享,自不屑與噲等伍,特以別集標之。”但不知為什么,集中僅剩徽部、西部、別集三部,而不見雅部。雖然如此,是集仍然是大有價值的。吳興仲子在《跋》中評論此書:“集中所錄,皆關慧業(yè),半雜風騷?!彼膬r值就在于并不全是“風騷”之作。而所謂“慧業(yè)”,就是優(yōu)伶在藝術上的成就。一般集子談昆、徽較多,而是書的《西部》,則集中介紹了十二位秦腔藝人在京都的演出情況,這對于研究秦腔史和京劇的組成部分——西皮的形成,都是大有幫助的。

集中《徽部》最優(yōu)伶五十四人(實際有簡介和詠詩的僅十八人)、詩一百一十三首;《西部》錄優(yōu)伶十二人,詩三十四首;《別集》最優(yōu)伶二十人,詩七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