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劉耕路

劉耕路,主要著作有:《韓愈及其作品》、《中國的詩詞曲賦》、《中國歷代帝王詩詞選釋》及《史記選譯》等,還創(chuàng)作了電影文學(xué)劇本《譚嗣同》(1985年上映),參與1987版電視劇《紅樓夢》編劇。新著《紅樓詩夢》近日由三聯(lián)書店出版。

劉耕路:亦詩亦夢說紅樓

《紅樓夢》是中國文學(xué)和中國文化的永恒話題。西方有“說不盡的莎士比亞”的說法,據(jù)說原是歌德的話。在中國,《紅樓夢》也是說不盡的,已經(jīng)說了二百多年,今后還要說下去。既然如此,我何妨在這篇自序中,再說說有關(guān)話題,或許對理解《紅樓夢》及其詩詞小有助益。

劉耕路作品

不表英雄話常人

中國古典小說有所謂“四大名著”之說,指的是《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和《紅樓夢》。實際上這四部著作的成書過程以及在類型和內(nèi)涵上,均存在很大差異,價值也不相等,應(yīng)該辨明。

《三國演義》署名作者是羅貫中,實際上“三國”的故事早在唐代就在民間流傳,到宋代通過藝人的表演說唱更為流行。羅貫中是在民間傳說及民間藝人創(chuàng)作的話本、戲曲的基礎(chǔ)上,又參考陳壽《三國志》和裴松之注中的史料,寫成了《三國志通俗演義》。

《水滸傳》寫的宋江等聚眾起義的故事,在《宋史》和宋人筆記里已有記載,在民間影響深廣。施耐庵把宋元以來史書、傳說、話本和雜劇等“水滸”故事加以匯集、選擇、加工,然后寫成了《水滸傳》。

《西游記》是在唐代以來民間傳說的唐僧取經(jīng)故事以及宋元以來有關(guān)的話本、雜劇的基礎(chǔ)上創(chuàng)作而成。據(jù)學(xué)者考證,孫悟空的形象源于印度兩大史詩之一《羅摩衍那》中的神猴哈奴曼。《西游記》取材的《大唐西域記》是玄奘去印度取經(jīng)后寫的回憶錄,因此孫悟空的形象源于印度就不奇怪了。

準(zhǔn)確地說,上述三部作品是經(jīng)幾個朝代、許許多多人的集體創(chuàng)作,羅貫中、施耐庵、吳承恩只是最后完成者。

《紅樓夢》則完全不同,它一無依傍,完全是平地起高樓,是曹雪芹一個人的、獨出心裁的天才創(chuàng)作。魯迅先生說過:“總之自有《紅樓夢》出來以后,傳統(tǒng)的思想和寫法都打破了。”據(jù)我思考,《紅樓夢》至少有如下三個方面的大突破。

第一,由追求曲折跌宕的故事情節(jié),到描繪真實生活情態(tài)的突破?!度龂萘x》大到“赤壁鏖兵”,寫得大開大合;小到“蔣干盜書”,寫得綿密入微?!端疂G傳》大到“三打祝家莊”,寫得機關(guān)迭出;小到“宋江殺惜”,寫得曲折有致。《西游記》寫妖魔鬼怪,磨難百出,吸引著任何年齡的讀者。人們讀這些小說,無不被其故事情節(jié)所吸引,為“欲知后事如何”而廢寢忘食。

在《紅樓夢》里,情形就完全不一樣了,這里沒有什么曲折離奇的情節(jié),大如“秦可卿出喪”、“賈元妃省親”之類,小如“良宵花解語”、“靜日玉生香”之類,生活是什么樣就寫成什么樣,恰如作者說的“追蹤躡跡,不敢稍加穿 鑿”,完全以生活的本然情趣取勝。

第二,由彰顯社會倫理教化,到展示人的天然性情的突破。中國傳統(tǒng)文化從其形成伊始,就是倫理政治型文化,因此道德教化無所不在。以《三國演義》來說,劉備的“仁”,關(guān)羽的“義”,趙云的“勇”,孔明的“智”等等,都在為社會樹立“典型”;甚至曹操的“奸詐”,周瑜的“褊狹”,劉禪的“懦弱”等,也都有“反面教員”的意味。

《紅樓夢》則正如空空道人所說,“并無大賢大忠理朝廷治風(fēng)俗的善政,其中只不過幾個異樣女子,或情或癡,或小才微善,亦無班姑、蔡女之德能?!边@些異樣女子即是大觀園群芳,她們或貴或賤,或剛或柔,或傲或謙,或敏或訥,都稟性善良,天真爛漫,整日簪花斗草,吟詩作賦,對即將到來的家族敗落的厄運毫無覺察,保持著人的生活的“原生態(tài)”。

第三,由演繹類型化模式,到塑造個性化典型的突破。《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敘述的是英雄傳奇故事,著意刻畫的是橫空出世的傳奇英雄。如關(guān)羽是忠義的化身,不能有任何錯誤和缺陷,“漢封侯,宋封王,清封大帝”,是和“文圣”孔子并列的“武圣”,無比崇高。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借東風(fēng)之類的情節(jié)已經(jīng)使他成為呼風(fēng)喚雨的神人,讀者對他須仰視才可見。武松、魯達都是除暴安良的非同小可的英雄,幾乎完美無缺,和普通人有距離,因而可敬而不可親。美猴王上天入地,除妖滅怪,威風(fēng)凜凜一路殺往西天,當(dāng)然更是英雄。

相反,讀《紅樓夢》時,我們就像回到現(xiàn)實世界。養(yǎng)尊處優(yōu)的史老太君自然高貴,但寬容和善,喜歡劉姥姥,和這個農(nóng)村窮老太婆很談得來,并不相距十萬八千里。王熙鳳這個桀驁不馴、有權(quán)有勢、令榮寧二府下人望而生畏的年輕貴婦,我們似乎也不陌生,仿佛在哪里見過。釵、黛、湘等貴族小姐自然有身份,但個個性情鮮明,在讀者眼中仍是常人。至于像焦大那樣喝大酒、吹大牛,以當(dāng)奴才驕人的下等人,在生活中隨便都可找出來,令人可喜的是曹雪芹把著墨不多的他都寫得那么活靈活現(xiàn)。正如魯迅所說:“至于說到《紅樓夢》的價值,可是在中國底小說中實在是不可多得的。其要點在敢于如實描寫,并無諱飾,和從前的小說敘好人完全是好,壞人完全是壞的,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敘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保ā吨袊≌f的歷史的變遷》)魯迅的“實在是不可多得”的評價,是對《紅樓夢》為中國小說創(chuàng)作開創(chuàng)之新局面的準(zhǔn)確肯定。

《紅樓夢》敘述的是中國社會的真故事,刻畫的是現(xiàn)實生活中的真人物。鳳姐、寶釵一流的人物,在我們?nèi)粘I罾锸强梢杂鲆姷模w云、武松一類的典型在普通生活中到哪里去找?

《紅樓夢》的最動人之處即在于這些人物的遭際和命運。

悲金悼玉說紅樓

劉耕路教授

作曲家王立平在為87版《紅樓夢》電視連續(xù)劇譜寫完《葬花詞》的曲子后,感慨深沉地說:“一首《葬花 詞》就是一首《天問》。”我忝列這一版電視劇的編劇之一,當(dāng)即接上說:“豈止是《葬花詞》,整個一部《紅樓夢》都是《天問》,是一部關(guān)于人的命運的《天問》!”《老子》里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大自然不存在“仁愛”之情,它讓包括人類在內(nèi)的萬物自生自滅。人類自存在于地球那天起,由于自然或社會的原因,其命運時不時地被黑暗和冷酷所籠罩。從古至今,人類中的最智者,常常向蒼天大地發(fā)出執(zhí)著又無奈的“為什么”的質(zhì)問。古希臘索福克勒斯的名劇《俄狄浦斯王》即展示了富有典型意義的希臘式的悲劇沖突——人跟命運的沖突。俄狄浦斯不是有意“弒父娶母”,本人完全無罪。這個為國家做了無數(shù)好事的英雄所遭受的厄運,令劇作家無比憤慨,發(fā)出了對神的正義性的懷疑,控訴命運的不公和殘酷。偉大史學(xué)家司馬遷在《伯夷列傳》里講完(好人)顏淵早死、(惡人)盜跖長壽的事例后說:“余甚惑焉,儻所謂天道,是耶非耶?”都說天道賞善罰惡,到底是不是那么回事?元雜劇《竇娥冤》里,竇娥臨刑前悲憤地唱出:“為善的受貧窮更命短,造惡的享富貴又壽延。天地也,做得個怕硬欺軟,卻原來也這般順?biāo)拼5匾?,你不分好歹何為地?天也,你錯勘賢愚枉做天!哎,只落得兩淚漣漣。”也是對命運的血淚控訴。

第五回里《紅樓夢引子》是這樣唱的:

開辟鴻蒙,誰為情種?都只為風(fēng)月情濃。奈何天,傷懷日,寂寥時,試遣愚衷。因此上演出這悲金悼玉的紅樓夢。

在不可抗拒的命運面前,難以抑制的悲憤、惋惜、眷戀、悵惘而又無可奈何的情懷溢于言表。在太虛幻境,警幻仙姑招待賈寶玉的茶名叫“千紅一窟(哭)”,酒名叫“萬艷同杯(悲)”,《紅樓夢》要說什么,還用解釋嗎?

始于《易經(jīng)》的中國傳統(tǒng)“否泰交替”的樸素辯證法觀念,在曹雪芹的世界觀中占有重要位置,也是他解釋和批判社會現(xiàn)實的思想武器。在《紅樓夢》第十三回里,作者借秦可卿臨死給王熙鳳托夢,說出一個重要道理:

常言“月滿則虧,水滿則溢”,又道是‘登高必跌重’。如今我們家赫赫揚揚已將百載,一日倘或樂極悲生,若應(yīng)了那句‘樹倒猢猻散’的俗語,豈不虛稱了一世的詩書舊族了。

她還說,“否極泰來,榮辱自古周而復(fù)始,豈人力能可保常的!”子孫不肖、后繼無人,是榮寧二府的根本性悲劇?!都t樓夢》寫到賈家五代人,恰如冷子興演說榮國府時說的,“一代不如一代”:第一代創(chuàng)業(yè),第二代守業(yè),第三代開始墮落,第四代無惡不作,第五代連作惡都低能了。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這個傳統(tǒng)世家、百年望族破敗的命運已是無可挽回了。

相對于腐敗的男性貴族生活和外部的惡濁世界,與外界隔絕的大觀園倒是一塊純凈的天地。作者在這里用了大量的筆墨描寫了一大群不同檔次、不同類型的聰慧、美麗、純潔、善良的女孩子,描繪了她們天真爛漫、無憂無慮的美好生活,就這個意義上可以說,《紅樓夢》是一首女兒們的頌歌。但她們都沒有好命運,隨著大家族的破敗,火炎昆崗,玉石俱焚,與家族一齊歸于毀滅,就這個意義上說,《紅樓夢》又是一首女兒們的挽歌。

悲劇,是以極其嚴(yán)肅的態(tài)度探索人在自然和社會中的位置與作用,提出人生處境的種種問題?!都t樓夢》就是要探索人生的意義和人的命運問題,提出一連串問號,雖沒有答案,但足可令人思索和玩味。魯迅說得更直截了當(dāng):“悲劇是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大觀園的最后結(jié)局不是恰恰如此嗎?

德國哲學(xué)家叔本華說,悲劇可分三類:人為的悲劇、偶然的悲劇、必然的悲劇。這第三類“必然的悲劇”是指由于種種社會關(guān)系交互作用必然導(dǎo)致的凄慘結(jié)果,《紅樓夢》即屬于這一類。

曹雪芹在其短暫且浮沉不定的一生中,深刻地體驗到命運的無情和人情冷暖、世態(tài)炎涼。他看到眼前的一切都在動,都在變,都在向其對立面轉(zhuǎn)化,所以借丫鬟小紅之口說出了“千里搭長棚——沒有個不散的筵席”這樣的“悟道”之語。

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一回里空空道人在大荒山無稽崖青埂峰下一塊大石上,從頭到尾讀完《石頭記》,發(fā)現(xiàn)“朝代年紀(jì)、地輿邦國卻反失落無考”,竊以為這里大有深意??湛盏廊撕褪^對話時又提出:“據(jù)我看來,第一件,無朝代年紀(jì)可考”,石頭笑答道:“我?guī)熀翁V耶?若云無朝代年紀(jì)可考,今我?guī)熅辜俳铦h唐等年紀(jì)添綴,又有何難?但我想,歷來野史皆蹈一轍,莫如我這不借此套者,反倒新奇別致,不過只取其事體情理罷了,又何必拘拘于朝代年紀(jì)哉!”

作者有意隱去朝代年紀(jì)、地輿邦國,因為書中蘊含的主旨和審美對象,即“事體情理”,無代無之,無地?zé)o之,超越時間,也超越空間,是永恒的存在。這個主旨不容易領(lǐng)會到,所以作者才有“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的喟嘆。《三國演義》、《水滸傳》的作者是不會有這樣的擔(dān)心的。《三國演義》開頭有“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楊升庵詞)的感慨,同類的感喟在歷代詠史詩中并不少見,詞雖然精彩,但不算新鮮。

曹雪芹的擔(dān)心并不多余,現(xiàn)在還有某些所謂“揭秘”式的紅樓研究,不但要限定其時空,還有把它限定在某些人或某些事上,那實在是對《紅樓夢》藝術(shù)生命的扼殺。

當(dāng)知紅樓傳詩意

在第一回里,空空道人對《石頭記》有一句評論:“其中家庭閨閣瑣事,以及閑情詩詞倒還全備?!蔽覀兌贾溃考t樓大部分筆墨寫的就是“家庭閨閣瑣事”,這里把“閑情詩詞”和它并列,可見并非“閑情”,而是在書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也是在第一回里,落魄書生賈雨村在甄士隱書房,面對中秋朗月思念丫鬟嬌杏,口占一首五言律,即“未卜三生愿”那首。脂硯齋在甲戌本《紅樓夢》這首詩下有一條雙行夾批:“這是第一首詩。后文香奩閨情皆不落空。余謂雪芹撰此書,中亦有傳詩之意?!鄙钪都t樓夢》寫作就里的脂硯齋的這句話,應(yīng)該引起我們特別重視,即作家不只是讓你讀他寫的故事,還要你欣賞他的詩作。在第二回開首“詩曰”之下,還有一則脂批:“只此一詩便妙極!此等才情,自是雪芹平生所長。”明確指出并肯定了曹雪芹出眾的詩才。

“偉大作家曹雪芹”,這話經(jīng)常掛在大家嘴邊;“杰出詩人曹雪芹”,大家恐怕還說不習(xí)慣,至少現(xiàn)在如此,然而這卻是千真萬確的事實。

曹雪芹沒有專門的詩集傳世,在《紅樓夢》之外甚至沒有一首完整的詩流傳下來,但他的朋友們留下的筆墨卻反復(fù)說到他和詩的關(guān)系。曹雪芹移居到京城西山后,結(jié)識了村塾先生張宜泉,常聚會于蒲牖蓬窗,成為詩文摯友。張宜泉在《題芹溪居士》的小注中說“其人工詩善畫”,其詩句“門外山川供繪畫,堂前花鳥入吟謳”為之作了注腳。這位村塾先生在另一首詩《懷曹芹溪》說:“何當(dāng)常聚會,促膝話新詩”,看來討論新詩創(chuàng)作是他們快樂的生活內(nèi)容。曹雪芹的好友敦誠更有“愛君詩筆有奇氣”、“知君詩膽昔如鐵”、“牛鬼遺文悲李賀”等詩句贊許其非凡的詩才。敦誠在《佩刀質(zhì)酒歌》中,對曹雪芹有這樣的描繪:“曹子大笑稱快哉!擊石作歌聲瑯瑯。知君詩膽昔如鐵,堪與刀穎交寒光?!辈粌H詩酒佯狂的形態(tài)呼之欲出,還透露出雪芹拙重、鋒利的詩歌創(chuàng)作風(fēng)格。

《紅樓夢》及其全部詩詞韻語,都是特定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產(chǎn)物,也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注釋。

曹雪芹出生于一個顯貴的官僚世家,其祖父曹寅曾任蘇州織造、江寧織造等官職,為人風(fēng)雅,喜交名士,為江南文壇領(lǐng)袖,主編過《全唐詩》,還有《楝亭詩抄》等著作傳世。在這樣一個具有濃厚文化氛圍的家庭里,曹雪芹少年時代受到過最為良好的教育,再加他本人的天分,成為文化奇才。

就其蘊含的所有文化因素說,曹雪芹的《紅樓夢》可以稱為集中國傳統(tǒng)文化之大成。傳統(tǒng)的“經(jīng)史子集”中包含的政治思想、哲學(xué)思想、史學(xué)思想、文學(xué)思想等等,在書中隨處都有體現(xiàn)。傳統(tǒng)文化的各種表現(xiàn)樣式,包括詩、詞、曲、賦、歌、贊、誄、偈、匾額、對聯(lián)、尺牘、謎語、笑話、酒令、參禪、測字、占卜、醫(yī)藥以及詩話、文評、畫論、琴理,在《紅樓夢》中應(yīng)有盡有,無所不備?!都t樓夢》的出現(xiàn),可以說是中國文化史上的一個奇跡。

為了理解和欣賞書中大量的詩詞韻語,也不妨效法書中的香菱,學(xué)學(xué)詩詞格律,看看《平水韻》,讀讀詩話詞話,這樣才能判別優(yōu)劣,并領(lǐng)略《紅樓夢》詩詞韻語的精深微妙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