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寧明花山壁畫與巖洞葬》是黃現璠、陳業(yè)銓兩人合作完成的一篇學術論文。該文從寧明花山崖壁畫的年代、崖壁畫的族屬、崖 壁畫的內容、崖壁畫含義、崖壁畫的價值和壯族的撿骨葬、懸棺葬等方面展開論述。內容詳實,考證精細。頗有價值的一篇有關壯族花山壁畫與巖洞葬研究的論文。

分類

民族學、考古學

作者

黃現璠

日期

1983年6月

正文

基本信息

西南民族研究

題名:《廣西寧明花山壁畫與巖洞葬》

作者:黃現璠原稿、陳業(yè)銓

刊名:《西南民族研究》、《中國巖畫的發(fā)現與研究》

刊期:第一卷

日期:1983年6月、1997年3月

分類:民族學、考古學

簡介

1978年7月黃現璠(第1排中間穿黑衣者)帶領助手赴廣西憑祥、崇左、龍州、寧明等縣考察時在寧明花山壁畫前與當地學者合影

《廣西寧明花山壁畫與巖洞葬》最初由黃現璠完成初稿,后經黃現璠的學生陳業(yè)銓整理,于 1983年6月在中國西南民族研究學會主編,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的《西南民族研究》上發(fā)表,置名黃現璠?陳業(yè)銓。他是黃現璠、陳業(yè)銓兩人合作完成的一篇學術論文,也算是黃現璠的遺作。其后,該文又收入

中國社科院民族研究所

于1997年3月,由洪濤編纂的《中國巖畫的發(fā)現與研究》一書。此書中,還收有黃現璠與他的學生黃增慶合撰的另一篇論文,名為《左江流域崖 壁畫》。《廣西寧明花山壁畫與巖洞葬》一文,從寧明花山崖壁畫的年代、崖壁畫的族屬、崖 壁畫的內容、崖壁畫含義、崖壁畫的價值和壯族的撿骨葬、懸棺葬等方面展開論述。內容詳實,考證精細。頗有價值的一篇有關壯族花山壁畫與巖洞葬研究的論文。

內容摘讀

......這些崖壁畫絕大多數分布在寧明的明江(左江支流)沿岸和龍州,崇左、扶綏等縣左江兩岸的懸崖峭壁上。就中以寧明縣的花山崖壁風的畫幅最大(全長——221米),人物畫象最多(共1300多個),內容也最復雜,是各地崖壁畫的代表作。所以,人們把左江流域各縣的崖壁畫統—稱為花山崖壁畫。

......左江崖壁畫的年代問題,是研究壁畫必須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弄清了年代,對研究崖壁畫的內容、含義和左江流域壯族古代社會經濟、政治、文化將有很大的幫助。近年來,我國研究左江流域崖壁畫的學者,根據碳十四測定,人物畫象腰部掛環(huán)首刀、銅鼓畫象和其他器物畫象,認定崖壁畫年代當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我們不敢茍同。我們認為,崖壁畫的年代當在唐朝時期。......????根據這帶地區(qū)的歷史,民間傳說和考古資料相結合來加以研究,我們認為左江流域崖壁畫的作畫時間當在唐代。大家知道,唐代“西原蠻”(居住左江流域一帶)黃乾曜、黃少卿等的反唐戰(zhàn)爭,前后持續(xù)一百多年,合眾幾十萬,占地數千里,反抗斗爭時間之久,規(guī)模之大是空前的??梢?,當時左江流域經濟、政治、文化已達到相當水平。只有這個時候,才有條件拿出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在沿江幾百里的懸崖峭壁上作這樣大規(guī)模的崖壁畫。

要知道崖壁畫內容,首先要弄清崖壁畫中的形狀是什么東西?大家知道左江流域84個地點的崖壁畫,全是十紅色,風格基本相似7線條粗曠,多數是十多個至數十個畫像集在一起,少數懸三五個畫像集在一起,緝成一些相對獨立叉有內存聯牽的畫面。各畫面又似上下左右連續(xù)不斷斷,各幅畫的界線不易區(qū)分。這種現象正好說明它們是一個民族的文化傳統,同在一個組織領導下創(chuàng)造出來的。

......懸棺葬,棺木不入土埋葬,采取風葬的形式放進懸崖峭壁洞穴里,這種葬法幾乎分布各地,東北部的湘扛上游,中部的漓江和柳江流域,西部的左、右江流域,直到南部邕江以北地區(qū),都有此種葬俗發(fā)現,而以左、右征流城發(fā)現較多。這種葬法,考古上統名懸棺葬。是我國古代南方民葬的一種葬法。壯欣先民與云南、四川、貴州等省兄弟民族在選擇墓地位置、葬法、葬式、葬具、葬次、族葬等方面大同小異。

作者簡介

黃現璠(1899~1982),“國際知名民族學家、歷史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原名甘錦英,壯族,祖籍廣西扶綏縣。1922年考入廣西省立第三師范學校,1926年考入北京師范大學,受教于陳垣、錢玄同等名師,經預課、本課、研究院九年學習。1935年留學于日本東京帝國大學(現東京大學)研究院,導師為日本東洋史學大家和田清、加藤繁。留學期間,經師友原田淑人教授介紹,結識當時滯日的中國學者郭沫若,時常往來論學,互受切磋之益。1937年11月從日本歸國后,歷任廣西大學、中山大學、國立桂林師范學院、廣西師范學院(現廣西師范大學)等校史學教授,為我國“壯族首位大學教授”。曾先后兼任廣西教育研究所研究員、廣西大學訓導長、中文系主任、圖書館館長、廣西師范學院圖書館館長等職。

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黃現璠作為廣西文化教育界唯一代表,當選為第一屆中國人民對外文化協會理事,1951年6月任中央民族訪問團中南訪問團廣西分團副團長(團長費孝通)。1954年后相繼當選為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民族委員會委員、中央對外文化聯絡委員會委員。先后被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任命為桂西僮族自治區(qū)人民政府委員、廣西省人民委員會委員。1957年7月,出席全國人大民族委員會在青島舉行的“全國民族工作座談會”。

1958年2月1日,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作出決議,“罷免費孝通、黃現璠、歐百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民族委員會委員職務”,從而被錯劃為中國歷史學界頭號大右派。

1979年,右派冤案得以徹底平反后,黃現璠相繼當選為第一屆中國民族學學會顧問、《中國大百科全書·民族》編輯委員會委員、第一屆中國西南民族研究學會顧問、第一和第二屆百越民族史研究會副會長、第五屆全國政協委員。擔任全國政協委員期間,為協助政府的平反冤假錯案做了大量工作。

陳業(yè)銓?——廣西師范學院(現廣西師范大學)歷史系教授

相關資料洪?濤?編《中國巖畫的發(fā)現與研究》,中國社科院民族研究所,1997年3月說明為了反映我國巖畫研究的歷史、現狀及其成果,我們從各類報刊、文集、著作中收集了有關巖畫資料,并匯編成《中國巖畫的發(fā)現與研究》大型資料集,以供專家、學者參閱。本資料集分為:總論;北方卷;西北卷;新疆卷;西南卷;東南卷;綜合信息卷。共八卷十四冊。所用資料均按原件復印,按地區(qū)、時間排列。時間截止1996年。廣 西卷(一)目錄

1957年

談桂西壯族自治州古代崖壁畫及其年代問題 ……………黃增慶?13西原族的發(fā)展與寧明、崇左、龍津等處的壁畫 ………........劉介 14廣西明江左江兩岸的古代崖壁畫 …………………………...黃增慶 ? 15 ? ??

1963年

花山崖壁畫的新發(fā)現和各點情況介紹 ........廣西少數民族社會歷史調查組?31關于花山崖壁畫的傳說 ..........................廣西少數民族社會歷史調查組 39

1983年

廣西寧明花山壁畫與巖洞葬............................. 黃現璠?陳業(yè)銓 105

1988年

左江崖壁畫和壯族祖先崇拜 ..............................覃圣敏?覃彩鑾?613左江流域崖壁畫..................................................... 黃現潘?黃增慶等 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