碾盤街又名東街,位于關(guān)中歷史文化名鎮(zhèn)武功鎮(zhèn)城區(qū),是古城九街十八巷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始建于宋嘉佑六年(1061)距今九百多年歷史。亦為武功古城的中軸線。碾盤街其得名于宋代大文豪蘇東坡先生。

中文名

碾盤街

景點(diǎn)類別

歷史遺跡

所屬國家

中國

建造時期

宋嘉佑六年(1061)

基本介紹

碾盤街位于武功古城東街,向北延伸至學(xué)前街,西街,與之相連的街道有宣化街、大北街、小北街,上南街,后稷街,當(dāng)鋪巷,仁義巷、東順城巷等。碾盤街其得名于宋代大文豪蘇東坡先生。碾盤街中段的都城隍廟的輔德王以端冕垂璇配王冠為全國各地城隍之首。

嘉祐二年(1057年),蘇軾進(jìn)士及第。宋神宗時曾在鳳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職。蘇東坡?lián)硒P翔俯簽書判官時26歲,在任期間,一次出行路過至武功,突遇大雨。武功知縣聞訊迎接蘇通判入衙門休息,杯酒洗塵,席間蘇東坡問:“剛才入城,見店鋪林立,生意興隆,一派政通人和太平景象,此乃吏治有方,然道路泥濘,行人艱辛,何不以石鋪之?”知縣對曰:“小縣窮困庫銀不足?!碧K學(xué)士又問:“如此一市商賈,豈怕斂不齊鋪街之資?”知縣又嘆曰:“市井商賈,唯利是圖,視金如命,舉公濟(jì)眾之舉,是斷然不肯的?!庇谑?,蘇東坡要來文房四寶,信筆寫下一幅告示。書曰:“本縣急需舊碾盤一個賞錢十貫?!奔戳钪h用印后,張貼于縣衙大門之外壁。

告示貼出,觀者如云,口耳相傳,片刻全城婦孺皆知。于是,有的車載,有的人抬,想換賞銀。不到幾天時間,大大小小的石碾盤,磨盤,從衙門前門依次排放至東街城門口。這時,只見縣衙內(nèi)走出兩位差官,手持賞銀,交給排在前面的年長者,并令其將一個碾盤平放在縣衙門前,便退回縣衙。眾人一直在等,也不見差人出來。其中有一人頓悟,大呼:不是“本縣急需舊碾盤,一個賞錢十貫,是“本縣急需舊碾盤一個,賞錢十貫?!焙美叽蠛吧袭?dāng)。有心再運(yùn)回家去,實(shí)在費(fèi)力,也無多大用處,便紛紛散去,自此留下了一條用碾盤,磨盤鋪成的街道,后人稱其為“碾盤街”。

武功古城街巷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