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萌營銷,是市場行銷手段之一。它既是一種品牌親民化溝通的方式,也是品牌與消費者互動的一種方式。不同品牌有著不同的賣萌方式:有的通過小孩,有的通過動物,有的則本身就擁有“萌基因”。

分類

賣萌營銷

定義

市場行銷手段之一

對象

消費者

類型

營銷

概述

賣萌營銷學

有句廣為流傳的俗語,十分貼切:“強大者苦逼,弱小者享福,而賣萌者得天下?!?p>“萌”本意是指讀者在看到美少女角色時,產生一種熱血沸騰的精神狀態(tài)。最初萌的對象,僅限于美少女,例如眼睛占全臉1/5,頭上有天線般呆毛,雙馬尾,口頭禪,性格傲嬌等等,作為一種日本宅男行話,原本表示羞澀男生對虛擬漫畫美少女的傾慕之情。

美少女、寵物、小孩,日常用品……隨著時間的推移,因為個人偏好不同而出現“萬事萬物皆可萌”的傾向,在現在萬物皆可萌的大環(huán)境下,更多的人也只是把“萌”作為描述可愛的一種方式。而對于營銷人來說,了解自身商品、服務的萌點十分重要。

類型高校招生“創(chuàng)新”

可口可樂賣萌營銷

中國人民大學“招生女神”一夜成名,其他學校也蠢蠢欲動,隨后福建師大、閩南師大流傳出的校園照片同樣在網上火了。一組“我在福建師大等你”的照片受到大批網友熱捧,圖中幾位漂亮的女生手持白紙,上面寫著“我在福建師大等你”?、“愛在福建師大”。閩南師大更將“賣萌”發(fā)揮到了極致,圖中女生手拿“學姐會賣萌,學妹很可愛”、“求關注”的標語,一名長相甜美的女生甚至舉著“一起來閩南師大游泳吧!”除了同樣運用美女招數外,閩南師大的男學生也加入“賣萌”行列,只見一男子身著學士服呈嬌羞狀的同時舉著“學長要走了,學姐交給你”的標語,令人忍俊不禁。華中師范大學則在2013年的招生宣傳片中,一改高校此前枯燥的校園介紹,而是采用RAP(說唱樂)的形式。這條《CCNU?Dreams》的宣傳片中,出現了一名戴著鴨舌帽、穿著寬大衣褲、一身嘻哈范兒的女生用英文說唱華中師范大學的風景、學習和生活。企業(yè)賣萌成癮“賣萌”并不是校園的專屬,商界使用得更甚。對于“賣萌營銷”在商界的運用,迎來更多的是贊同聲。

肯德基

2011年末,肯德基也借勢賣了一回萌─“喵套餐”火熱出爐。作為年度營銷的重頭戲,這份定價34元的新年套餐,亮點根本不是食物,而是隨機附贈的四只小奇貓??系禄Mㄟ^這四只表情各異的萌貓拉近同90后消費群體的距離。

可口可樂

2013年6月,可口可樂公司在中國換了新裝,“可口可樂”四個大字已“退位”,取而代之的是“喵星人、白富美、天然呆、文藝青年、月光族”等網絡流行語。

加多寶

在涼茶大戰(zhàn)中,加多寶就利用小孩做了次“賣萌”營銷。在加多寶被判停止使用“王老吉改名為加多寶”等宣傳用語后,加多寶便在官方微博發(fā)布“對不起系列”?!皩Σ黄穑∈俏覀兲苛?,用了17年時間才把中國的涼茶做成惟一可以比肩可口可樂的品牌……”加多寶這組小孩哭泣圖,成功地激發(fā)了消費者對于加多寶的同情。

天貓

另一大營銷萌物就是動物?!疤詫汅w”傳播開后,“親”成為全民賣萌的首選詞匯。同時,淘寶商城在改名天貓時,更是將“賣萌”發(fā)揮得淋漓盡致。益處賣萌帶來的免費傳播效果很多營銷人都在琢磨如何讓用戶主動傳播,一個功利型很強,或者毫無興趣可言的營銷行為,不會引起用戶參與的沖動。然而賣萌則不同,這種被附加了喜感的快樂情緒,容易傳染,易于分享,當人們在微博微信人人開心上看到各種萌人萌事兒,豪放之人開懷大笑,悶騷之人心中暗喜,這個數字化時代中最容易分享出去的就是快樂,難怪那些冷笑話、冷兔們火得一塌糊涂。在電商運營中,如果網友在你那里買到的不僅僅是產品,還有被萌到的快樂,想不被他分享都難。這樣心甘情愿的免費傳播,多少人求之不得。想一想凡客體、淘寶體的火爆,效果甚好。賣萌的產品溢價能力賣萌讓商家與用戶的交流更具親和力,近關系讓人都不好意思砍價。我們常見淘寶店鋪的評價,比如“服務不好”、“態(tài)度差”……看似跟產品功能與效果無關,但是導購人員及話術表述上會產品價值縮水。會撒嬌會賣萌的商家讓產品無形中增加了價值空間。賣萌能夠緩解負面情緒商家與用戶之間發(fā)生矛盾,甚至是出現重大危機時,通過賣萌營銷,與用戶之間的敵對情緒會軟化下來,比如今年315高德地圖的案例,他們在官方微博上的主動回復盡顯萌態(tài)。賣萌是會員管理潤滑劑在會員情感營銷時使用賣萌的手段,不僅會增加用戶復購幾率,同時好感度與分享沖動都會增加,比如一些電商的語言經常會出現“哦”、“呢”、“?!薄懊眉垺?、“漢紙”。而另外一個角度,電商經營中,讓會員參與的最好方式是“曬單”,最好曬單最好形式還是“賣萌”。[1]評論得天下者,必得民心,民心就是用戶口碑,賣萌可拉近距離。然而有些時候不能得天下,更多的是因為沒找到萌點,這個“點”是符合產品特性、符合用戶口味的。賣萌不是營銷的必殺技,企業(yè)在做推廣時需要符合自身與時節(jié)等特點,把握好分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