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原文:許衡嘗暑中過河陽,渴甚,道有梨,眾爭取啖之,衡獨危坐樹下自若?;騿栔唬骸胺瞧溆卸≈豢梢?。”人曰:“世亂,此無主?!痹唬骸袄鏌o主,吾心獨無主乎?人所遺,一毫弗義弗受也。庭有果,熟爛墮地,童子過之,亦不睨視而去。其家人化之如此?!?/p>

帝欲相之,以疾辭。卒后,四方學(xué)士皆聚哭,有數(shù)千里來聚哭墓下者。謚文正。

中文名

許衡不食梨

作者

宋濂

出處

元史·許衡傳

作品體裁

史傳軼事

人物簡介

許衡

許衡,字仲平,學(xué)者稱之魯齋先生,出生于金衛(wèi)紹王大安元年(宋寧宗嘉定二年、元太祖四年)四月初三,為農(nóng)歷己巳年己巳月丙寅日、公元1209年5月8日,卒于元至元十八年三月初三,為農(nóng)歷辛巳年壬辰月戊戌日、公元1281年3月23日,葬于至元十八年四月二十,為農(nóng)歷辛巳年癸巳月乙酉日、公元1281年5月9日。祖籍懷州河內(nèi)人(今河南省沁陽市),謚文正,封魏國公。他是中國十三世紀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天文歷法學(xué)家”。

加點字

道:道路

啖:吃

或:有人

睨:斜著眼看

獨:難道

暑中:盛夏里

化:感化

疾:疾病

其:自己

奇:對……感到詫異(以之為奇)

非取其有之:不是我擁有的東西而拿來,其,代詞,自己

睨視:斜著眼看

常見問題

“吾心獨無主乎”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做人要有自己的原則. 為人處事,有自己的道德標準。要抵擋得住誘惑

譯文

許衡曾經(jīng)在盛夏時經(jīng)過河陽(今河南省孟州市),(由于行走路途遙遠,天氣又熱)十分口渴,路上有一棵梨樹,眾人都爭先恐后地去摘梨來吃,許衡獨自端正地坐在樹下,安然如常。有人問他(為什么不吃),(許衡)說:“不是自己擁有的卻摘取它,不可以。”那人說:“現(xiàn)在時局混亂,這棵梨樹沒有主人了(何必介意)?!保ㄔS衡)說:“梨樹沒有主人,我的心難道也沒有主人嗎?別人丟失的,(即使)一絲一毫不合乎道義也不能接受。(有教養(yǎng)的人家的)庭院里有果樹,當果子成熟掉落在地上時,(有教養(yǎng)的)小孩經(jīng)過它,也不斜著眼看就離去。那是他家人的教化而所以像這樣?!霸雷嫦胍斡迷S衡為宰相,(但是許衡)以自己有?。槔碛桑┺o謝了。許衡去世后,四方有學(xué)之士都來聚集(靈前)痛哭,也有遠從數(shù)千里外趕來痛哭在墓下的人?;噬咸刭n謚號為“文正”。

啟示

許衡不吃無主梨告訴我們雖然梨可以無主,但是我們的心是不可以無主的,誠實就是金子,只有誠實的人才能受到別人的尊敬和信任。做人要有自己的原則. 為人處事,有自己的道德標準。要抵擋得住誘惑,誠實待人。

許衡的行為看上去是慎獨的表現(xiàn),但是事實,面對誘惑他沒有選擇避讓,而是面對之,并借此引發(fā)他人的好奇心,起到教化他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