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藍鐘花是桔??扑{鐘花屬植物,產(chǎn)云南西北部和四川西南部。

中文名

美麗藍鐘花

桔梗目(Campanulales),近期的分類系統(tǒng)(APG)劃歸菊目。

植物界

藍鐘花族(cyanantheae hong et lian)

被子植物門(Magnoliophyta)

雙子葉植物綱(Dicotyledoneae),又稱木蘭綱。

亞綱

菊亞綱(Asteridae)

拉丁學(xué)名

Cyananthus formosus

桔???Campanulaceae)

亞科

桔梗亞科(Campanuloideae Schonland)

藍鐘花屬(Cyananthus Wall. ex Benth.)

美麗藍鐘花

命名者及年代

Diels

分布區(qū)域

四川(木里),云南(鶴慶,麗江)

形態(tài)特征

多年生草本。莖基粗壯,常分叉,頂部鱗片宿存,鱗片條狀披針形,長約5毫米。莖細,多條并生,長10-20厘米,淡紫色,平臥至上升,不分枝或有短分枝,下部有鱗片狀葉。葉互生,莖上部的較大,花下4或5枚聚集而呈輪生狀;葉片菱狀扇形,長4-9毫米,寬2-6毫米,被毛,上面稀疏,背面密集,葉緣反卷,先端平截,通常有3-5枚鈍齒,中間的齒與其它齒近等長,基部寬楔形,或幾乎平截形,驟然變狹成柄;柄長3-7毫米?;ù螅瑔紊谥髑o和分枝的頂端,花梗長約3毫米;花萼筒狀鐘形,筒長8-12毫米,外面密生淡褐色柔毛,裂片狹三角形,長約5毫米,寬2-3毫米,內(nèi)外均生柔毛;花冠深藍色或紫藍色,長約3厘米,筒外無毛,內(nèi)面喉部密生長柔毛,裂片倒卵狀矩圓形,為筒部長的1/2-1/3,先端背部常生一簇柔毛;子房約與花萼筒等長,花柱達花冠喉部,柱頭5裂?;ㄆ?-9月。

分布及生境

產(chǎn)云南西北部和四川西南部。生于海拔2800-4100米的山地草坡、林間沙地和林邊碎石地上。模式標(biāo)本采自云南麗江。

相似物種區(qū)別

本種近中旬藍鐘花 C. chungdienensis 和細葉藍鐘花 C. delavayi, 但葉片菱狀扇形,先端裂齒長寬近相等,基部寬楔形,幾近平截,而不同于前者;除葉片形態(tài)外,花長達3厘米,花冠裂片先端背面生一簇柔毛,而易區(qū)別于后者。

用途功能

醫(yī)藥:【藏藥】莪布:全草治黃水病《中國藏藥》。

醫(yī)藥:根:甘,溫。利水消腫。[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