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木,高達13米。樹皮灰色,下部有溝裂。小枝圓筒狀, 無毛,綠色,后變成黃灰色。芽有粘性,無毛。

中文名

玉泉楊

楊柳目(Salicales)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Magnoliophyta)

雙子葉植物綱(Magnoliopsida),又稱木蘭綱。

亞綱

五椏果亞綱(Dilleniidae)

拉丁學(xué)名

Populus nakaii

楊柳目僅楊柳科(Salicaceae)1科。

楊屬(Populus L.)

亞屬

青楊組(Sect. Tacamahaca Spach)

玉泉楊

命名者及年代

Skvortsov

分布區(qū)域

河北,黑龍江,吉林,遼寧有栽培

基本信息

種中文名:玉泉楊

種拉丁名:Populus?nakaii?Skv.

科中文名:楊柳科

科拉丁名:Salicaceae

屬中文名:楊屬

屬拉丁名:Populus

中國植物志:20(2):035

英文植物志:4:151

產(chǎn)地分布

黑龍江至河北一帶,黑龍江省阿城縣、玉泉、哈爾濱市及西部平原地區(qū)栽培;河北(東陵)。模式標(biāo)本采自黑龍江省阿城玉泉。

形態(tài)特征

喬木,高達13米。樹皮灰色,下部有溝裂。小枝圓筒狀,無毛,綠色,后變成黃灰色。芽有粘性,無毛。葉卵形至卵狀披針形,長4-6.5厘米,寬1.5-2.3厘米,先端漸尖,基部近心形;幼葉邊緣有腺狀細鋸齒,成葉微有鋸齒,微有短緣毛或近無毛,上面深綠色,下面帶白色;葉柄長1.2-2.5厘米,具稀長柔毛。果序長8-10厘米,有短柔毛。蒴果卵圓形,3瓣裂?;ㄆ?月,果期5月。

生長及分布

喜光,耐寒,較耐干旱氣候。產(chǎn)黑龍江至河北一帶。栽培種。模式標(biāo)本采自哈爾濱市玉泉。

經(jīng)濟價值

材質(zhì)輕軟,白色,致密,耐朽力強,比重0.5,可供建筑、造紙、火柴桿等用材;也可作綠化樹種。

繁殖培育

栽培種,用種子或插條繁殖。

品種特性

本種近似大青楊P.?ussuriensis?Kom.和東北楊P.?girinensis?Skv.,其葉較窄,為卵圓形至卵狀披針形,可與大青楊區(qū)別,而葉較窄,果序軸有短柔毛,可與東北楊區(qū)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