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緣千里光(學(xué)名:Senecio dodrans)為菊科千里光屬的植物,是中國(guó)的特有植物。分布于中國(guó)大陸的四川等地,生長(zhǎng)于海拔4,400米的地區(qū),多生長(zhǎng)于高山草甸,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中文名

黑緣千里光

菊科(學(xué)名:Asteraceae),是菊亞綱最大的1科。

植物界

千里光族(Senecioneae Cass.) 千里光亞族

被子植物門(Magnoliophyta)

雙子葉植物綱(Magnoliopsida),又稱木蘭綱。

亞綱

菊亞綱(Asteridae)

菊目(Asterales)

拉丁學(xué)名

Senecio dodrans

亞科

管狀花亞科(Carduoideae Kitam.)

千里光屬(Senecio)

黑緣千里光

命名者及年代

C. G. A. Winkl.

分布區(qū)域

四川

亞族

千里光亞族

番紅菊組

軟葉系

形態(tài)特征

黑緣千里光

多年生具根狀莖草本,根狀莖長(zhǎng),平臥,頸部蓋以殘葉基,具纖維狀根。莖單生,斜升后直立,高10-25厘米,不分枝,無毛?;~在花期生存,具長(zhǎng)柄;葉片寬卵形至近圓形,長(zhǎng)1.5-3厘米,192.5-4厘米,頂端圓形至短漸尖,基部徽心形至近截形,邊緣具不規(guī)則的粗齒,薄紙質(zhì),無毛,羽狀脈,側(cè)脈3-4對(duì);葉柄長(zhǎng)2-6厘米、細(xì),無毛或有疏短毛,基部擴(kuò)大但無耳;下部葉與基生葉同形,葉柄基部具小耳;中部莖葉卵形至近圓形,長(zhǎng)5-8厘米,寬1.5-3.5厘米,漸尖,基部截形,急狹成具翅具細(xì)齒基部明顯具耳的柄,葉耳有粗齒,抱莖,邊緣有尖齒;上部葉漸小,無柄,披針形,漸尖邊緣有不規(guī)則的齒或撕裂,基部有耳。頭狀花序有舌狀花,3-5個(gè)排列成疏頂生傘房花序;花序梗長(zhǎng)5-15毫米,有疏黃褐色短柔毛,具2-3線形小苞片??偘姞罨虬肭蛐危L(zhǎng)6-8毫米,寬6-10毫米,具外層苞片;苞片8-10,線形,長(zhǎng)3-6毫米,急尖,上端和上部邊緣黑色;總苞片15-18,線狀披針形,長(zhǎng)6-8毫米,寬1-1.5毫米,上端和邊緣黑褐色,漸尖,草質(zhì),外面有疏黃褐色短柔毛。舌狀花約8,管 部長(zhǎng)3毫米;舌片黃色,長(zhǎng)圓形,長(zhǎng)9-10毫米,寬2.5毫米,頂端有3細(xì)齒,具4脈。管狀花多數(shù),花冠黃色,長(zhǎng)8毫米,管部長(zhǎng)3.5毫米,檐部漏斗狀;裂片卵狀披針形,長(zhǎng)1.3毫米,尖,上端有乳頭狀毛?;ㄋ庨L(zhǎng)2.5毫米,基部有鈍耳;附片卵狀披針形;花藥頸部較短,向基部稍膨大?;ㄖ种﹂L(zhǎng)1 .2毫米,截形,頂端有乳頭狀毛。瘦果圓柱形,長(zhǎng)2毫米,無毛;冠毛白色,長(zhǎng)6毫米?;ㄆ?月。

生長(zhǎng)環(huán)境

生長(zhǎng)于高山草甸,海拔4400米。

分布范圍

特產(chǎn)四川西部至北部。模式采自四川松潘(Dougr—er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