帆鰭魚,Histiopterus typus (Temminck et Schlegel,1844),別名:帆鰭魚科帆鰭魚屬的一種魚類。也稱五棘鯛、旗鯛、神仙魚、燕兒魚,英文學名:Sailfin armorhead。體側(cè)扁而高,略呈三角形;背部輪廓隆起,體高略大于體長之一半。頭背部顱骨裸露,具輻射狀骨質(zhì)突起。棲息于較深的砂泥底區(qū)域,棲息深度可達400公尺以上。食性較雜,喜食動物性餌料。偶可由底拖網(wǎng)或延繩釣捕獲。市場以生鮮販賣。

中文名

帆鰭魚

別名

五棘鯛

外文名

Sailfin armorhead

動物界

五棘鯛科

脊索動物門

輻鰭魚綱

帆鰭魚屬

帆鰭魚

分布區(qū)域

分布于菲律賓澳大利亞夏威夷朝鮮日本我國南海東海

拉丁學名

Histiopterus typus

亞門

脊椎動物亞門

鱸形目

亞綱

輻鰭亞綱

二名法

Histiopterus typus

保護級別

無危

外形特征

帆鰭魚

口小,吻突出,唇厚具細髭。前頜骨稍能活動,上頜骨一部份被眶前骨所覆蓋;頜齒數(shù)行,圓錐形;鋤骨無齒。鰓蓋骨無棘;鰓耙短小,結節(jié)狀。體被小櫛鱗;側(cè)線完全。背鰭高大,帆狀,硬棘IV,第III棘最強大,軟條 25-27;臀鰭硬棘III,第II棘較強大,軟條8-10;腹鰭起點在胸鰭基部后緣之下方;尾鰭淺凹形。體呈黑褐色,體側(cè)具數(shù)條不顯之暗色橫帶;各鰭色淡。幼魚背鰭、腹鰭及臀鰭之鰭膜則具有橢圓形黑斑。

生長壞境

帆鰭魚

棲息于較深的砂泥底區(qū)域,棲息深度可達400米以上。
編號:7679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目名:鱸形目
中文科名:帆鰭魚科
拉丁科名:Histiopteridae
中文屬名:帆鰭魚屬
展開表格

生活習性

帆鰭魚

帆鰭魚

食性較雜,喜食動物性餌料。

分布范圍

帆鰭魚

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區(qū),自紅海、阿曼、阿拉伯海至菲律賓,北至日本,南至澳洲。臺灣分布于北部、東北部、東部及南部海域。

捕撈方法

帆鰭魚

偶可由底拖網(wǎng)或延繩釣捕獲。市場以生鮮販賣。

食用方法

帆鰭魚

煎食較宜。

帆鰭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