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般來說,大部分的孩子都不具備數(shù)學天賦,都成不了數(shù)學家,所以在這個前提下學奧數(shù)、參加各種教學機構的拔高學習沒有任何實際意義。而從小學開始一直到高中學習數(shù)學的目的除了應付各級各類的考試以外,還有對學生進行數(shù)學思維的訓練的價值和意義,數(shù)學是思維的體操,具備一定的數(shù)學思維也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新生一代的必然要求。

不要認為學了奧數(shù)以后,數(shù)學成績就會提高,也不要覺得人家孩子在學奧數(shù),自己孩子不學就會落后,因人而異。首先,學習奧數(shù),必定要花大量的時間去完成奧數(shù)班布置的回家作業(yè),這個量小孩需要多少時間完成,占用一周的多少時間,這個比例是否合適。其次,奧數(shù)是思維方式,很多孩子學了以后,在實際的學校課程中基本用不到,就和英語一樣,不練的話,可能兩個星期就忘記了,或者說不熟練,再就是淡忘。最后,孩子的課堂作業(yè),回家作業(yè)情況如何,如果連最基本的學校內(nèi)容都不能做到全對,平時的考試成績都比較差,那就等于基礎都沒打扎實,就在蓋樓,結果可想而知,而且是惡性循環(huán),本末倒置。所以學奧數(shù)因人而異,有余力的,學校里的東西能很好的完成的前提下去學是可以的,不然純粹為了心理安慰不建議去學。

從小學一年級開始我們就在上學而思,學了兩年了,開始只是數(shù)學,后面覺得不錯又上了英語和語文。談談自己的看法吧:
1、學而思的授課方式是分線上和線下的,我們學的是線上,有朋友學的是線下,線上對學生自覺性和專注力要求比較高,家長要盯著才行,不過我們比較佛系,當成培訓數(shù)學思維來學習的,能撐握個70%-80%就行了,所以沒有怎么盯,主要靠娃娃自覺吧,線上優(yōu)勢就是不用來回接送,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比較方便,當然還是建議盡量上直播課,回放學習氛圍不行;線下呢,比較能報上名,而且費用高,但可能效果還是要比線上好些。
2、學而思的課是分等級的,根據(jù)娃娃的水平來定的,最基礎的主要是固鞏學校知識的,中級的就是拓展的,以奧數(shù)為主,高級的就是奧數(shù)升級版,我們?nèi)雽W測試是中級的,比較適合我家娃。更多的還是想讓娃娃學到一些好的數(shù)學思維和方法吧,有些題家長一看就明白了,可是給娃娃講的時候,就表述不清楚,可能講了很多遍娃也聽不懂,也理解不了,因為我們沒法兒用數(shù)學的思維去講,老師講課的時候,我也會跟著聽,有些方法真的很好,用最簡單的方法就能解答出來,娃娃一聽就懂,當然弊端也是有的,那就是需要家長跟進的,如果不常練習,確實會忘記,但學而思的課程是前后有關聯(lián)的,同一類的奧數(shù)題也會隨著娃娃的成長逐步變難的,所以知識是呈一個螺旋式上升的。
不管怎么樣吧,我覺得還是想弄明白上培訓班的目地是什么,是基礎差想補習,還是想讓娃娃進行拓展,如果是前者,建議還是上線下的課,如果是后者也可以考慮線上的,反正我們就是當成趣味數(shù)學來學的,其實收費也不貴,每周上一節(jié)課,就一個半小時,加上課后作業(yè)和鞏固課,總共不過兩個小時吧,占用不了娃什么時間的。
個人分析建議,僅供參考。

大部分家長都認為學了學而思數(shù)學孩子數(shù)學變好了,這就跟打籃球能變高,下圍棋能變聰明一樣,因果弄反了。這個是幸存者偏差,能留在學而思學下去的本身就聰明學習能力強,而大部分孩子沒有能力再去弄客廳之外的課程

如果孩子在學校,數(shù)學次次都得100分,說明他可以選擇拔高教育。可以上學而思,提高難度,拓展思維,如果學校都沒弄明白,上學而思就會很吃力,起反作用增加孩子的負擔。

教學方法無所謂好壞,只有合適不合適。
如果只是數(shù)學降低,那就是學而思問題,換班或者換地方
如果各科成績都下降,那得和你孩子還有孩子班主任好好談談了

個人覺得學而思適合學有余力的孩子。如果學校成績越來越低,說明孩子基礎知識和概念掌握的不扎實,建議還是先學好課內(nèi)的,再考慮拓展拔高。

只是扔給培訓機構了嗎?家長有沒有跟上啊?學習時間主體還是在學校,一周七天五天在學校,周末只有兩天還要補好多課程,數(shù)學應該只是其中一門,關鍵還是看孩子在學校時候上課的狀態(tài),關于數(shù)學重難點老師都會不只講一遍,如果平時都五天都沒有學會,那么靠補課的一兩個小時又能改變什么

學而思的教材和理念主要就是培優(yōu),利用優(yōu)質(zhì)生源來吸引更多的家長,所以在這個理念下,一定會有大批的成績一般,學習態(tài)度也一般的孩子會被“犧牲”掉,簡而言之,學而思的上課內(nèi)容,基本上不會考慮你的基礎是都不夠扎實,而直接去做一些深度變式題型的講解,而這些內(nèi)容,會讓基礎很扎實的孩子會很有成就感,從而讓孩子能在課下以及回到學校后倍感自信,這就是所謂的效果

學而思跟義務教育在內(nèi)容上的關系就是營養(yǎng)餐輔食跟基礎主食的關系。如果基礎主食都沒有消化好,塞營養(yǎng)餐會也長不好身體。

學而思和學校講的節(jié)奏不一樣,要是上了學而思,學校的數(shù)學也需要認真學習,是互相輔助的作用,而且學校的知識應該是主要的,基礎要打牢。不能因為上了學而思,數(shù)學課就可以溜號。不光是網(wǎng)課,不少孩子在補課班也是這樣,補課班講了,學校就不好好學了。
我的想法是學校是基礎,每一堂課每一道題都要會,學而思選的難度要比學校的大一點,這樣兩方面結合,有利于數(shù)學成績提高。不管線上線下,聽一節(jié)課就要掌握一節(jié)課,千萬不要邊學邊玩,這個靠家長看著不解決根本,還是孩子自己要發(fā)揮主觀能動性。
孩子上了兩年多學而思的體會.....數(shù)學成績一直都不錯。

學了不等于會了

關鍵是自己要消化,否則學得再多,也沒有用。另外,學而思的奧數(shù)課我陪小孩去聽過,數(shù)學就根本不是這樣學的。所以我們后面就沒再去上了

孩子去參加校外培訓機構學習大部分都是家長們擅作主張,孩子們很多都是被動去學習的,培訓班的教學一般會在教參的基礎上高于教參,有些孩子對學習不感興趣在課堂上都消化不了還去培訓結果可想而知,有些很聰明的孩子學習效率高并且完成了老師安排學習任務后還可以練習一些其他的資料,學習成績一直跟的上,這類學生去不去培訓都一樣,那些喜歡學習但又覺得總是欠點火候想開點小灶去強化學習效果的,有能力的家長讓自己的孩子在空時間去培訓班系統(tǒng)學習一下也未償不可,無論是哪類學生學習肯定是要以學校教學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