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臺》里的語言,其實并不是陜西方言,而是陜西普通話,也就是陜味地方語言和普通話的結合體,這樣的語言表現(xiàn)形式,其目的是為了既保留陜西影視作品的鄉(xiāng)土風味,同時又照顧廣大觀眾的視聽感受,因為不是所有人都能聽懂陜西方言的。
這兩年,夾雜著陜西方言,甚至是純陜西方言的影視劇作品越來越多。從《武林外傳》開始,閆妮扮演的佟湘玉,一口純正的陜西話,既讓人們對這個有趣的人物形象印象深刻,同時也帶火了陜西方言!
作為中國北方語言的一種,其實陜西方言在很多發(fā)音上已經和普通話并無二致,其音色音調都是由古漢語長期演變而來的,著名作家高建群曾提出這樣一個觀點,陜西方言在古代是雅言。
同時還有很多民間藝術家認為,陜西方言就是古代的正統(tǒng)語言,因為秦始皇在這里建立了中華民族的首個統(tǒng)一王朝,書同文車同軌。
在歷史地理等條件背景之下,陜西方言的正統(tǒng)地位雖然也經歷了發(fā)展和變化,但其精神內涵和文化地位,始終是沒有被撼動的。而且陜西方言更具藝術性,更具戲劇性,再經過一些影視作品的改造和演繹之后,鏡頭表現(xiàn)感更加豐富多彩,因此備受人們的喜歡。
最后分享幾句陜西方言的口頭俚語,供大家欣賞。
3位粉絲
1. 制達—這里
2. 霧達—那里
3. 啊達—哪里?一般回答用:WER
4. 啊四—哪?哪個是?一般回答用:握四
5. 野個—昨天
6. 前個—前天
7. 后個—后天
8. 明個—明天
9. 年四個—去年
10. 蹭—厲害
11. 碟—吃飯、打人
12. 四火—試一試,
13. 南?!щy,不容易辦的
14. 諞—聊天,說話
15. 扎式—擺架子,打腫臉充胖子
16. 花攪—開玩笑、惡作劇、取笑
17. 產活—好,舒服
18. 騷青—熱情過分,討好獻媚之嫌
19. 木亂—不舒服、不適,思緒煩亂
20. 罷列—一般,還行、過得去
21. 馬卡—差勁
22. 幕囊—行動遲緩、浪費時間的行為
23. 細香、戲法—細致、仔細。
陜西方言樸實有韻味,再說西安是13朝古都。在古代尤其大唐時期陜西方言可能就是國語,即現(xiàn)在的普通話。陜西方言里面有很多文言文。在其它地方語言中很少見的。
各地方的方言是自然形成的,也是根據各地方生活習慣和使用物品發(fā)音稱呼形成的,比如.\"小\"陜一代稱\"穂\"小孩子稱穂娃子,穂子,麥穂,谷穂。全國各地都有地方方言,有的一個縣說話都不一樣,一般正規(guī)一點容易聽懂的話還是從大西南到大東北這一大帶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