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硬輔/軟輔?
個人認為:在輔助英雄中
有穩(wěn)定硬控和坦克身板,即可稱為
硬輔(例:牛魔,張飛,白起)
![]()
有消耗手段主肉有坦度,即可稱為
軟輔(例:大喬,孫臏,蔡文姬)
此外將一些特殊的功能性輔助,視為
軟輔(例:太乙真人,東皇太一)
硬輔特點:
坦度較高,硬控穩(wěn)定,
多為物理系近戰(zhàn)英雄![]()
軟輔特點:
坦度偏高,消耗出眾,
往往為法系遠程英雄
屬性分析:
坦度,控制,近遠戰(zhàn),物法系
坦度:坦度可以理解為:
雙抗和血量的基礎值及成長值
硬輔往往比軟輔
在血量上的成長值更高
控制:控制不包括壓制
壓制:東皇太一和張良
控制分軟控,硬控
個人對其的
區(qū)分標志是:能否控制移動
軟控中常見的是減速,沉默
硬控中往往是:擊飛(退),眩暈
硬輔往往有著更久的硬控時長
軟輔往往有著更高的消耗能力
近遠戰(zhàn)物法系:除去少數(shù)特殊法師,
(例:墨子,干將莫邪,鐘馗)
大部分近戰(zhàn)英雄為物理系![]()
硬輔更多是物理系近戰(zhàn)英雄
軟輔更多是法術系遠程英雄
這里的平衡出在:
硬輔:硬控強手較短,無傷消耗難
軟輔:消耗強怕近身,前排抗傷難
單純從英雄角度看:
打硬輔要換血,打軟輔要站后
S19
硬輔屬于穩(wěn)健收益產(chǎn)品
穩(wěn)健運營風險小,切C強開團強
軟輔屬于風險收益產(chǎn)品
![]()
前期節(jié)奏風險大,保人強反打強
兩者使用價值的比較在于
風險低的硬輔有著良好開團手段
但可能開不到C打不了消耗
風險高的軟輔有著良好消耗手段
但可能扛不住傷站不了前排
而S19往往是以射手為核心,
資源向發(fā)育路射手傾斜,
團隊高坦度保C的版本。
隊伍普遍需要身板硬的前排
抗傷,做視野,保C,硬控
而功能性軟輔往往打前期節(jié)奏
優(yōu)勢局速推,三線兩野創(chuàng)機會,
在隊伍前期優(yōu)勢上快速滾雪球
論前期帶節(jié)奏的能力,硬輔往往
沒有軟輔的上限高![]()
論陣容容錯率的比較,軟輔往往
沒有硬輔的下限高
軟輔在舊版本的
職業(yè)比賽和劣勢路人局中,
呈現(xiàn)有趣的兩極分化:上下限極端
意識好的掌握前期節(jié)奏
沒狀態(tài)的帶崩團隊節(jié)奏
在S18下,團隊有主坦缺控制
有強勢邊路和節(jié)奏型打野,
可以拿軟輔快速建立優(yōu)勢,
盡快結(jié)束戰(zhàn)斗
在射手版本下,團隊有爆發(fā)
邊路打野爆發(fā)高輸出要發(fā)育,
建議拿硬輔控制前期大節(jié)奏,
不崩盤打持久戰(zhàn)
我認為在低端局 硬輔的效果要遠超高端局 例如鉆石 星耀 選個廉頗 項羽 莊周會有很強的輔助效果 而且操作簡單 會給隊友很強的安全感 但是再高端局 大家意識都很高 硬輔的作用會下降 孫臏 鬼谷子 太乙這種功能性的軟輔助的作用會上升 特別是孫臏。后期的抬血能力連職業(yè)的玩家都覺得頭條 這才是王者榮耀的精髓
硬輔主要是硬控制能扛能控,比如牛魔,東皇,張飛控制十足,只要把控制技能交對了保護好c位差不多就能出師啦。
軟輔的技能主要是軟控或者給隊友加成或者幫助隊友更好輸出。比如孫臏,莊周,大橋,太乙,瑤等等。
王者里邊軟輔還是很多的,因此輔助也特別難玩,對于軟輔來說,你要把握好技能釋放時機,而且要明白自己的定位,不要一勁兒的往前沖把自己當作前排。但是軟輔是特別好帶節(jié)奏的,本來逆風的情況,一個好的軟輔會帶領你走向勝利。
但不管硬輔軟輔還是要看陣容來出。不能說我方全是脆皮,你又隨手拿了個孫臏,那這局基本涼了,你可以選個張飛或者牛魔。還有的輔助開局就先做輔助裝備的大件這也是不對的。再比如太乙輔助,本來團隊里沒有前排能扛,他還非要再出個輸出裝,整局下來感覺好難啊。還有隊友選了個公孫離或者蘭陵王,你非要拿明世隱,整局下來不是連不到就是沒法連。
所以身為輔助,真的是操的爹媽心,不論硬輔還是軟輔,你要看團隊整容來選,同時也要看團隊陣容出裝備以及選擇輔助裝備。
個人比較喜歡硬輔,像牛魔和瑤那肯定是有牛魔心里踏實一點,硬輔主要是跑到最前面扛最毒的打好讓后面的輸出有效的在后面進去擊打。而軟輔就發(fā)一些技能配合輸出,當對面刺客和上單來抓輸出時,基本是兩個都死的。
王者榮耀這款游戲有很多英雄,每個英雄有每個英雄的特點,每個人在打游戲的時候能肯定會遇見自己的隊友,選的輔助英雄,有的選硬輔(張飛,劉禪,牛魔,白起等)有的選軟輔(瑤,大橋,鬼谷子,蔡文姬等),這些英雄最基本的區(qū)別就是,硬輔能抗能打,有控制,需要開團。軟輔呢,比如蔡文姬,明世隱,可以給后排回血,也可以給后排提供戰(zhàn)斗力,唯一不足的就是保護能力不是很好
在打架時就可以成分提現(xiàn),各有各的優(yōu)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