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腐病發(fā)病嚴重的桑樹,冬季或早春在枝條上噴灑石灰硫磺合劑。枝干傷口處用1%硫酸銅液或65%代森鋅500倍液進行消毒,然后涂抹石灰漿對桑樹進行保護。
你好很開心回答你的問題,桑樹桿的發(fā)病原因是由于冬季少雨,病葉不易腐爛,其上的病菌可安全越冬而成為次年的初侵染源。在發(fā)病季節(jié),若雨量多,使病斑上產生大量的分生抱子而造成病害流行。比如有:寄生性類病害還有桑根朽病、桑干枯病、桑膏藥病、桑白粉病、桑污葉病和桑椹菌核病等;因不良環(huán)境條件而導致的非寄生性病害有粗皮病、流汁病、失綠病和帶化病等。
桑樹腐病防治措施因病害種類而有不同重點。一般包括嚴格檢疫制度,早期淘汰病苗,清除病枝、病葉、病樹,施用藥劑殺滅病源生物或將病苗用溫水浸根處理,進行土壤消毒,改進桑葉收獲方法,防止過度采摘和傷害樹體,加強肥培管理以及選用抗病桑樹品種等。
干腐病又名枯萎病,是唐菖蒲的常見病害,系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球莖,也危害葉、花、根。球莖受害,表面出現(xiàn)水漬狀紅褐色至暗褐色小斑,逐漸擴大成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略凹陷,呈環(huán)狀萎縮、腐爛;發(fā)病嚴重時,整個球莖變黑褐色,干腐。
(1)嚴格挑選無病球莖作繁殖材料,發(fā)現(xiàn)病株、病球莖應清除燒毀。(2)種植前,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浸泡球莖30分鐘。(3)發(fā)病初,噴灑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2000 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防治。
很高興回答你這個問題
防治枝腐病的方法,應該從補硼入手,做好其他工作:
第一,要迅速地對樹冠噴灑硼肥液(具體方法見第56題),并且要相隔10~15天連續(xù)多次地噴硼肥。而土壤施硼肥,不僅速度慢,且是吸收困難。
第二,要剪除枯枝,衰弱樹要及早更新,并加施鉀肥和有機肥,促使萌發(fā)新梢和新根,恢復樹勢。
第三,樹冠破損后,暴露的枝干要及時涂白或枝干包扎干草,以保護枝干免受陽光或霜雪直襲。涂白劑是以1千克生石灰,加2瓢匙食鹽、2瓢匙動物油或植物油、少量的石硫合劑,再加7~9千克水調配而成。或用多菌靈膠懸劑加水5倍或硫懸浮劑原液涂白,既殺病菌又有防曬防霜凍的作用。
第四,去除病枝的傷口,涂多菌靈膠懸劑或硫懸浮劑或“402”抗菌劑100~200倍液或4%“843”康復劑保護。
第五,樹冠噴射“好力克”250~300倍液,地面噴射95%敵克松500倍液消毒殺菌
朋友們桑葉干腐病這個要以預防為主,提高樹體的抗病能力。6月到8月,易染病植株噴灑160倍等量式波爾多液,或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400倍液,每20天一次,預防該病發(fā)生。
防止果樹枝干輪紋粗皮病、干腐病和腐爛病,可在早春清理果園時,先將老,病,翹皮刮去(不可傷及新鮮樹皮),然后用以下處方處理:
1、用天達裕豐60毫升和天達2116(200毫升)各一瓶兌水4-5公斤,涂抹(噴)樹干,可起到殺菌、防抗凍害、增強樹勢的效果,連續(xù)使用2-3年粗皮可逐漸脫落。大櫻桃、葡萄使用后可起到防凍抗寒和促進生產的功效。
2、把樹干腐爛病斑刮至新皮后,用天達裕豐60毫升和天達2116(200毫升)各一瓶,兌水2-3公斤,封閉式涂患處,可起到殺菌和促進傷口愈合的作用。
3、防治爛根病,先把病樹周圍的表土扒開晾曬,然后用96%天達惡霉靈2000-3000倍和天達2116果樹專用型1000倍液澆灌樹盤,防效十分明顯。
一、是要堅持適地適樹原則進行栽植,在不同的土壤類型下栽植不同的樹種類型,沙土地要考慮樹木的抗旱性問題;地勢低洼地要考慮樹木的耐澇性等問題。
二、要加強栽培管理,增強樹勢,提高樹體自身的抗病能力。這是預防干腐病的根本措施,也是長期有效的措施。
三、要加強肥水管理,在加強氮磷鉀肥料使用的同時,適當增加礦物質肥料和微生物菌劑的使用量,促進肥料的充分吸收和利用,促進土壤微生物的活動,并保證春季不缺水,秋季少澆水。
四、要加強藥劑防治。在干腐病菌孢子侵染前期,每年的5月和7月份之前,噴施多菌靈、甲基托布津、絡氨銅等殺菌劑進行防治。
1癥狀
為害枝條,枝條的中下部和半截枝發(fā)病較多,生長衰弱的幼齡桑樹尤易發(fā)生。發(fā)病時以冬芽為中心,產生褐色橢圓形病斑,以后逐漸擴大。病斑濕潤時為水腫狀,干燥后稍凹而皺縮,被害部皮層容易剝離,皮下密生黑色小點即病菌的子囊器或分生孢子器,病枝上的病斑數目不等,常互相擴展形成大病斑。發(fā)病后冬芽常不萌發(fā)或發(fā)芽后迅速萎縮,嚴重時病斑繞枝條一圈,致使病部以上的枝條枯死。
(2)發(fā)病規(guī)律
屬真菌性病害。病菌種類較多,病菌(子囊殼或分生孢子器)在病枝上越冬,一般在次年4~5月間散出孢子,隨風、雨及昆蟲傳播,通過皮孔和傷口侵入枝條。多發(fā)生在長勢差的桑樹上,尤其幼嫩桑樹較易發(fā)生。蟲傷、凍傷以及因采葉受傷的枝條容易得病。
(3)防治方法
①加強肥培管理,合理采摘秋葉,不可過多、過早,特別是幼齡桑園更應注意,一般應保留三分之一葉片。秋季避免遲施、偏施氮肥。加強治蟲,采摘秋葉注意留柄,保護冬芽。冬季桑園管理嚴防枝條創(chuàng)傷。②發(fā)病嚴重的桑園,冬季或早春在枝條上噴灑波美5度石灰硫磺合劑。③及時剪除并燒毀發(fā)病嚴重的病枝,局部病斑也應及時刮除燒毀。枝干傷口處用1%硫酸銅液或65%代森鋅500倍液進行消毒,然后涂抹20%石灰漿或波爾多液(硫酸銅0.5千克、生石灰1千克、水6千克,調成糊狀,現(xiàn)配現(xiàn)用),進行保護。
在不同的土壤類型下栽植不同的樹種類型,沙土地要考慮樹木的抗旱性問題;地勢低洼地要考慮樹木的耐澇性等問題
。
二、要加強栽培管理,增強樹勢,提高樹體自身的抗病能力。這是預防干腐病的根本措施,也是長期有效的措施
。
三、要加強肥水管理,在加強氮磷鉀肥料使用的同時,適當增加礦物質肥料和微生物菌劑的使用量,促進肥料的充分吸收和利用,促進土壤微生物的活動,并保證春季不缺水,秋季少澆水
。
四、要加強藥劑防治。在干腐病菌孢子侵染前期,每年的5月和7月份之前,噴施多菌靈、甲基托布津、絡氨銅等殺菌劑進行防治
。
枝條的中下部和半截枝發(fā)病較多,生長衰弱的幼齡桑樹尤易發(fā)生。發(fā)病時以冬芽為中心,產生褐色橢圓形病斑,以后逐漸擴大。病斑濕潤時為水腫狀,干燥后稍凹而皺縮,被害部皮層容易剝離,皮下密生黑色小點即病菌的子囊器或分生孢子器,病枝上的病斑數目不等,常互相擴展形成大病斑。發(fā)病后冬芽常不萌發(fā)或發(fā)芽后迅速萎縮,嚴重時病斑繞枝條一圈,致使病部以上的枝條枯死
。
(2)發(fā)病規(guī)律
屬真菌性病害。病菌種類較多,病菌(子囊殼或分生孢子器)在病枝上越冬,一般在次年4~5月間散出孢子,隨風、雨及昆蟲傳播,通過皮孔和傷口侵入枝條。多發(fā)生在長勢差的桑樹上,尤其幼嫩桑樹較易發(fā)生。蟲傷、凍傷以及因采葉受傷的枝條容易得病
。
(3)防治方法
①加強肥培管理,合理采摘秋葉,不可過多、過早,特別是幼齡桑園更應注意,一般應保留三分之一葉片。秋季避免遲施、偏施氮肥。加強治蟲,采摘秋葉注意留柄,保護冬芽。冬季桑園管理嚴防枝條創(chuàng)傷。②發(fā)病嚴重的桑園,冬季或早春在枝條上噴灑波美5度石灰硫磺合劑。③及時剪除并燒毀發(fā)病嚴重的病枝,局部病斑也應及時刮除燒毀。枝干傷口處用1%硫酸銅液或65%代森鋅500倍液進行消毒,然后涂抹20%石灰漿或波爾多液(硫酸銅0.5千克、生石灰1千克、水6千克,調成糊狀,現(xiàn)配現(xiàn)用),進行保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