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話題和中國古代以左為上、還是以右為上;或者說是“左尊”還是“右尊”的傳統(tǒng)觀念有關(guān)系。
很明顯,不管是持筷子還是拿別的勞動工具,就是辛苦、辛勞、打工出力,就是受奴役的意思??梢砸暈榕c中國古代傳統(tǒng)上以左為上、或者稱為“尊左”的觀念有關(guān)系。
中國古代傳統(tǒng)一般來說:左為上。古代的衣襟就是左邊壓右邊,禮儀上面也是以左邊為貴?!墩撜Z·憲問》里有一條孔子語錄:“微管仲,吾其被發(fā)左衽矣”。意思是:如果沒有管仲,我們恐怕要披頭散發(fā)穿左衽的衣服了! ? ? ??
結(jié)合歷史背景,管仲在投靠公子小白(后來的齊桓公)之前是站在敵對的一邊,所以公認他有叛徒行為。但是,孔子十分重視服飾習(xí)俗,漢服是右衽,北方少數(shù)民族是左衽,正好相反。 這里孔子把發(fā)飾和服飾上升到文化的高度來認識的,他認為管仲保存了漢族的文化,所以是功勞的。以保護了文化的功勞寬恕了背叛的道德污點。
這里給出另一個“左尊”還是“右尊”的歷史典故:司馬遷《史記·呂太后本紀》:“行令軍中曰:‘為呂氏右袒,為劉氏左袒’”。漢高祖劉邦死后,呂后專權(quán),大封呂氏及其親信。大將周勃要消滅呂氏,維護劉氏政權(quán)。他下令軍中說:“為呂氏右袒,為劉氏左袒?!比娚舷露肌白筇弧保硎緭碜o劉氏。中國古代總的來說是“尊左制”;但不是絕對的。漢代以右為尊,所以周勃要求部屬擁護劉氏者左袒,含有把呂氏給亮出來、把劉家保護起來的意思。
中國歷史上,秦、唐、宋、明:尊左。 漢、元、清(包括三國時期):尊右。
一般說來,民間喜慶活動左為貴;兇傷吊唁右為尊。
民間一般活動中,從面對主座的觀察者來看,以右為上;若從主座方論,則以主座左側(cè)為上。
貼門聯(lián),從門內(nèi)向外上聯(lián)在左側(cè),下聯(lián)在右側(cè),而從貼對聯(lián)者來說,上聯(lián)應(yīng)貼在右方,下聯(lián)貼在左方才是對的,否則要鬧笑話。
人類社會基本就是個右手征社會!
因為右字有個口字,那右手肯定為口吃飯代勞!
中國傳統(tǒng)文化里有個風(fēng)俗,右手用筷子,是對人的尊重
誰告訴你的?我就是左撇子,從小到大都是左手拿筷子。不光筷子,連剪子都是必須左手。寫字右手是因為左手寫的是反字,我媽看我上學(xué)快不行了,把我打過來的?,F(xiàn)在寫字是右手,畫畫一激動就是左手畫。
吃飯我一般都坐桌角,或者去小桌吃,因為連我爸也嫌棄我“大老左,胳膊肘懟別人臉”。但是不可以叫我用右手拿筷子,右手只能下手抓。
好消息是:我找的先生也是左撇子?。。。。」?!翻身農(nóng)奴把歌唱,婚后吃飯再也不用坐桌角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