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相關制度和法律的漏洞,謹防研報成為某些機構操縱市場卑鄙手段,自己踏空了就喊空,滿倉了就唱多,比如800塊價格的茅臺唱多到千元以上去了,對市場傷害很大的,這不僅僅是職業(yè)道德問題了,嚴格說來觸犯了法律底線,只是我們沒有相關具體法律條款,從法理和相關法律體系中還是可以找到違法依據(jù)。這種做法和國外成熟市場的食腐機構的做空行為不一樣,別人先做空,然后找到相關企業(yè)的作假依據(jù),都是鐵的事實,然后公開相關證據(jù),被騙的投資者可以依此索賠,管理機構還會依此問責處罰。那種行為保證了市場的健康。券商做出看多看空研報可以,但是要事先申明自己不是利益一方,并對此承擔法律責任,否則市場就可能被被操縱,公開違法而不被追究,市場就不成其為市場了。
不完全不信,我覺得用審慎辯證的眼光看待更好,開卷是否有益取決于自身的分析判斷能力,然后在混雜的評級報告中提取到對你有用的價值信息才是關鍵。
沒有人會相信證券公司給出的評級報告,因為他們的報告很多時候信口眥黃,不負責任,準確性很差,甚至不著邊際,與實際情況出入差距太大,有些調研報告,甚至是為影響該股票的短期走勢而出的,也甚至隱藏著某些券商或利益集團的私心!所以不會相信他們的評級報告!
投資十多年了,從來不看國內券商公司給出的評級報告,為什么?因為沒有參考性,清一色的“買入”,“推薦”評級,讓這個市場已經(jīng)沒有了真實性可言。再加上券商又是一個和上市公司合作的狀態(tài),甚至許多券商還是為上市公司服務的!所以屁股決定腦袋,出什么樣的報告,什么時候出,其實更多的有一層“貓膩”!
要知道在券商旗下打工的評級師,都是拿著券商發(fā)的薪水,而這些報告又是出自于這些券商評級師,和分析師的口和筆。寫得好,寫的對了,造福散戶,禍害自己,不僅領導找你談話,上市公司還是找上門興師問罪,甚至工作不保,那自然是清一色的利好推薦咯!![]()
所以說,相信券商宮思給出的評級報告,不如相信自己!因為你永遠不知道券商給出的報告時效性是多久,到底是真是假,甚至站在誰的立場上去考慮問題的!
感謝?點贊和關注?。更多更好的邏輯期待與你分享!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券商評級報告是要收費的,你們免費看到的就是拉韮菜用的,是該股有與券商相關的資金要兌現(xiàn),請券商宣傳廣告引誘中小投資者接盤,當然不一定會下跌,可能上漲,
一般情況下可以忽略不計,中國的研報基本上不準的,特別對那些小盤股。
在證券公司發(fā)布的關于個股的公開研究報告中,證券分析師經(jīng)常給予股票一個交易評級,例如:買入、持有、增持或者賣出。我們在這些研究報告中,會注意到幾種情況:1、在同一時間內,不同的證券公司對同一只股票的評級也會有所不同。例如:A證券公司給予該股票的評級是增持,而B證券公司給予該股票的評級是買入。2、證券公司給予個股一個“持有”的評級,擁有該股票的投資人還比較好理解;而投資人并沒有該股的持倉,那是進行買入,還是繼續(xù)保持觀望呢?對于這樣的情況,就會引起中小投資者的疑惑。
首先,先來了解一下四種評級含義,然后再了解評級體系和術語含義:
買入:投資者在金融市場上,由于看好一種產(chǎn)品,股票,期貨,貨幣等,認為其短期或中長期行情看漲,因此購入某中股票、期貨或貨幣的行為;
持有:保持現(xiàn)有的股票,不做改變的行為;
增持:在原有的股票基礎上,再進行買入股票的行為;
賣出:股票的未來走勢不太樂觀,進行賣出股票的行為。
估值。
因此,投資者應該在分析市場情況的基礎上,形成自己的認知,證券公司給出的公開研究報告可以作為參考,但絕不可盲信。市場上有一個說法,也可以說是一點共識:在股市的投資中,如果只看證券公司的研究報告進行股票交易,盈利是很困難的。正如巴菲特在選擇接班人時,列出的三個條件:第一、獨立思考,第二、情緒穩(wěn)定,第三、對人性和機構的行為特點有敏銳的洞察力。巴菲特將“獨立思考的能力”排在第一位的,其合伙人查理芒格和查理芒格家族資產(chǎn)的管理人李錄也如此認為:一位合格的投資人,理性是排在第一位的,它優(yōu)先于對企業(yè)基本面的分析能力。
所以,一位合格的投資者,應該理性面對市場的研究報告,包括新聞的來源,結合自己的認知,對投資的標的股票予以估價。例如:在當前的A股市場,很多股票都已經(jīng)被低估,如果證券公司的研究報告中,以低估的市盈率來進行價格估算時,我們就清楚自己的標的物在6月后應該是研究報告的價格;如果投資者將眼光看的更遠一些的話,以合理的市盈率水平對股票價格估價,等待利好現(xiàn)象出現(xiàn)時,就會出現(xiàn)價值修復,而價值修復后的價格,才是真正的財富。
寧相信母豬會上樹,也不相信券商給出的所謂評級,比如,券商給機構取團抱暖的茅臺股價為970元(剛出的評級報告),其實,茅臺股價頂多值500元,前幾天被基金炒到814.53元,現(xiàn)在700多元,炒房,喝茅臺誤國,科技興邦。茅臺股價不跌,天理不容,本人給出500元/股的賣出評級。謝謝。
既然不相信券商的研報,為什么那么多人相信中信那篇看空研報呢。
上市公司的會計報表都不能信,證券公司的評級報告基本算屁,聞都不能聞。市場行為決定一切,做投資只能去深入了解市場行為,然后信自己。自己的投資,風險是自己的,風險只能自己承擔,其他任何人或機構都不會為你承擔任何風險,所以自己的投資只能信自己,不自信的人最終會淪為別人的肉。
用客觀的角度去看,給出的報告是實話。畢竟,估值已經(jīng)超過了行業(yè)平均水平。但是我想提一點。畢竟A股并沒有完善的做空機制。這種報告,對于普通投資者來說,不一定是一種保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