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屋上的屋脊六獸是什么
五脊六獸
五脊六獸是我國古典建筑屋頂常見的形態(tài),一些古典建筑,廟宇經(jīng)常使用。五脊指的是屋脊,即屋頂交匯隆起的位置,正面中間上方的是正脊,東南、東北、西北、西南四個方向,向下垂落的是垂脊;六獸指的是屋脊上的裝飾,正脊(大脊)兩端各一個龍吻,也叫吞獸,四條垂脊上面有五個蹲獸(狻猊、斗牛、獬豸、鳳、狎魚),統(tǒng)稱為脊獸。

五脊是坡屋頂,五脊四坡排水,即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各一個坡,坡屋頂利用水重力作用由高往低排水,可以快速將雨水排出屋頂,避免屋頂滲漏雨水;五脊就是屋頂這四個方向上的坡交匯之處,隆起的分水線,上面蓋半圓形瓦,六獸就是在這五脊上面蓋的幾個獸像。

狻猊(拼音:suān ní)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龍生九子之一(一說是第五子,另說是第八子)。形如獅,喜煙好坐,所以形象一般出現(xiàn)在香爐上,隨之吞煙吐霧。古書記載是外貌與獅子相似能食虎豹的猛獸,亦是威武百獸率從之意。

斗牛為傳說中的虬龍,無角,與狎魚作用相同,古代曾稱其為鎮(zhèn)水獸,經(jīng)常能在發(fā)生水患的地方看到它。它是一種興云作雨、鎮(zhèn)火防災的吉祥物。立于殿脊之上寓意鎮(zhèn)邪、護宅。斗牛,牛角龍身,龍爪四指,常出現(xiàn)在明朝賞賜的三品官服上,稱斗牛服。形態(tài)是小一個等級的囚牛。斗牛的特點和它的名字一樣,牛頭、牛蹄,因為是水中神獸渾身還有鱗片。

獬豸(xiè zhì)有神羊之稱,俗稱獨角獸。獬豸擁有很高的智慧,懂人言知人性。因善于辨別是非曲直,力大無比,古時的法官曾戴獬豸冠,象征公正無私,又有壓邪之意。獬豸可以說是中國版的獨角獸了,它與其他脊獸最大的不同大概就是它頭上的獨角了吧,仔細看,就連頭上的毛都和獨角一樣立著的。

鳳在傳說中鳳是百鳥之王。雄的叫“鳳”,雌的叫“凰”,鳳凰齊飛,是吉祥和諧的象征,預示著風調(diào)雨順,國泰民安。

狎(xiá)魚也叫押魚,是海中的一種異獸,傳說可以噴出水柱,寓其興云作雨,滅火防災。它的特點比較容易辨認,渾身有麟,仔細看后面還有明顯的魚尾巴?!把骸庇小皥?zhí)掌”的意思,因此它是掌管水族魚類的統(tǒng)領。

一般民間我們能看到的屋頂上的脊獸就是這幾種,另外只有在皇家建筑中才會出現(xiàn)比這個多的,如故宮中的太和殿,乾清宮,以及一些皇家敕封的廟宇。增加了龍,獅子,天馬,海馬,行什。最前面的閑人騎鳳,看上去像個道士騎個大公雞,這個不是脊獸。

騎鳳仙人典故出自東周齊湣王,相傳齊湣王被燕國名將樂毅所敗,四處躲逃,最后逃到大屋的屋脊上,正走投無路的時候,突然有神鳳出現(xiàn),齊湣王因此得以乘鳳而去。將其置于首位,有“檐角雖盡、前有天生”之意。

脊獸是象征著權(quán)利地位等級的,全世界最多的就是太和殿有十個,其次是乾清宮有九個,雍和宮各大殿上的小獸以法輪殿和萬福閣為最,均為7個,因此二殿系寺院的中心建筑,故宮東西六宮只有五個,地方上常見的就是三個。上述所的是垂脊上的脊獸,不含正脊的鴟吻(chi,wen)。一般九個的只有皇家才能看到,古代普通人一輩子也見不上,能見到最高規(guī)格就是五個,在加上正脊上的鴟吻就是六個,這就是五脊六獸。
古建屋頂形式的五脊六獸
古建屋頂形式中,廡殿頂、懸山頂、硬山頂皆為一條正脊,四條垂脊,可見五脊六獸。
1、廡殿頂多用在佛殿、皇宮的主殿等重要建筑中,是最尊貴的形式,是體現(xiàn)皇權(quán)、神權(quán)等統(tǒng)治階級的象征。由于屋頂有四面斜坡,又略微向內(nèi)凹陷形成弧度,這個弧度叫,故又常稱為“四阿頂”,清朝稱“廡殿”或“五脊殿”。

2、懸山頂是一般民居建筑中常見的形式。其特點是兩側(cè)的屋檐懸伸在山墻外,是兩坡出水的屋頂,又稱挑山或出山。

3、硬山頂多用在民居建筑中,屋面以中間橫向正脊為界,分前后兩面坡,左右兩面山墻或與屋面平齊或高出屋面。


五脊六獸是中國宮殿式建筑,有上脊五條,四角各有獸頭六枚。五脊,指大脊(正脊)及四條垂脊。正脊兩端有龍吻(鴟吻),又叫吞獸。四條垂脊排列著五個蹲獸。統(tǒng)稱“五脊六獸”。這是鎮(zhèn)脊之神獸:祈福吉祥、裝飾美觀和保護建筑的三重功能。古代中國建筑為木結(jié)構(gòu),以獸鎮(zhèn)脊,避火消災。于兩坡瓦垅交匯點,以吞獸嚴密封固,防止雨水滲漏,既有裝飾美,又有護脊之實效。五個蹲獸分別是:狻猊、斗牛、獬豸、鳳、狎魚。
另一個說法是華北平原的瓦房有五個屋脊,這樣一個山墻就有三個獸,總共一座瓦房有六個獸。五脊六獸也是普通老百姓的用法和說法。
中國古代傳統(tǒng)建筑里,起脊的硬山式、起脊的懸山式和廡殿式建筑有五條脊,分別為正脊、垂脊、戟脊、圍脊、角脊。其中最頂上的水平方向的脊為正脊。
在垂脊上常見的有5個小跑(小獸),小跑類型按瓦的形式定。(小獸數(shù)量都是單數(shù))形式及內(nèi)涵

構(gòu)造圖(14張)
古建瓦分為琉璃瓦和黑活瓦(磚雕瓦)兩種,琉璃瓦上的小跑第一個是仙人,后面依次是龍、鳳、獅子。黑活瓦的小跑從前往后依次是仙人、獅子、天馬、海馬。仙人在小跑中單算人的一類,而獸只有三個。但一共四條垂脊上都有,這樣就是12個。但是一般硬山式建筑可以只有前面的兩條垂脊有獸,而后面的沒有。所以就是六個獸。
在古代時,律法森嚴,琉璃瓦多數(shù)為皇家使用,老百姓家只能用黑活瓦。而以上所說的,中國建筑形式中,硬山式建筑可為老百姓用,懸山式一般是商業(yè)使用,廡殿式建筑為中國最至高無上的中國宮殿建筑形式,只有皇家理事的地方才能使用。

五脊六獸 北京故宮
所以,五脊六獸所說的建筑形式是硬山式建筑。但老百姓家所用的建筑形式為卷棚式,不是起脊式的。一是起脊的建筑需要主人的身份和權(quán)利,二是造價高。所以一般老百姓家的建筑只有兩條排山脊。所說的“五脊六獸式”的建筑要么是達官貴人用,要么就是家財萬貫的人用。
好比有人說你高興的五脊六獸的,意思就是說你高興得像達官貴人一樣。
注:側(cè)面的圖上的小獸從左到右分別為獅子、天馬、海馬。再右邊那個大個的叫垂獸,是一條龍的形象。
其他相關(guān)

五脊六獸 故宮
出處:老舍《四世同堂》:“這些矛盾在他心中亂碰,使他一天到晚的五脊六獸的不大好過?!?/p>
用法:聯(lián)合式;作定語;含貶義。
古代中國建筑屋脊上,置放瓦質(zhì)或陶質(zhì)的獸形裝飾,叫脊獸。除宮殿廟宇外民宅不得安獸。有功名的,由皇帝特批敕建。安獸之脊叫作“儀脊”,以示殊榮。
五脊的含義
五脊,指大脊(正脊)及四條垂脊。正脊兩端有龍吻,又叫吞獸。四條垂脊排列著五個蹲獸。統(tǒng)稱“五脊六獸”。這是鎮(zhèn)脊之神獸:起吉祥、裝飾美和保護建筑的三重功能。古建筑為木結(jié)構(gòu),以獸鎮(zhèn)脊,避火消災。于兩坡瓦垅交匯點,以吞獸嚴密封固,防止雨水滲漏,既收裝飾美,又收護脊之實效。龍吻張開巨口吞脊,民間傳說,龍王的二子爭奪王位,先吞下屋脊者稱王。龍弟乘兄吞脊,拔劍刺兄于脊上,劍柄尚露在外面。
在四條垂脊上,排列著五個“蹲獸”,這就是明代楊慎說的“螭吻”?!渡滞饧氛f龍的九子:“二日螭吻,形似獸,性好望,今屋上獸頭是也?!薄都t樓夢》把它們寫得“金輝獸面,彩換螭頭”,用來形容大觀園省親正殿。五個蹲獸分別是:狻猊、斗牛、獬豸、鳳、押魚。民間把螭頭俗化了,分別起了綽號叫作:走投無路、趕盡殺絕、跟腚幫搗、順風打(扯)旗、坐山觀火。從綽號就可以看出“獸頭”是面貌猙獰、神頭鬼臉。而只有兇惡才威嚴獰厲,才能行使鎮(zhèn)物的使命。俗語抓住了“五脊六獸”兇神惡煞、齜牙咧嘴的形象特征,用來形容人的難受的心態(tài)與情貌;這不是一般的難受,而是難受之極態(tài)?!拔寮沽F”本是俗語,舊時童蒙讀物《四言雜字》收錄此句,就是明證。
五脊六獸誤寫
五積六受,這是錯誤和寫法。隨著時間的流逝,俗語中多有不解或誤解。除林西先生所舉舊小說《醒世姻緣傳》誤成“五積六受”外,清代穆辰公《北京》“乍得幾百塊錢月費,燒的‘五雞六獸’的”。然而從未知見林西先生所謂“牛馬羊雞犬豕”六畜的又一說。
城市建筑水泥叢林,別說脊獸,連脊也消逝難見了。別說一般人不知獸頭為何物,便是專家學者也常生誤會與誤導。
對獸頭的誤解,不自今日始。清小說《文明小史》變誤為“壽頭模子”,應是“獸頭模子”。由獸頭的本體延伸及于模子的母體,是罵語的升級。不論瓦質(zhì)陶質(zhì)的獸頭,都叫瓦獸,都是脫模燒制。清代褚人獲《堅瓠二集》收有呂蒙正的題鴟吻詩:“獸頭本是一團泥,做盡辛勤人不知。如今抬在青云里,忘卻當初窯內(nèi)時。”把一團泥坯,脫卻胎范、入窯燒制,而后抬入青云的蹲獸,寫得明明白白。
北方話及成語
北方話,五脊六獸,意思是說閑著不知道該做什么好,百無聊賴,呆的無聊,難受死了。
成語五脊六獸形容因有非分之想而忐忑不安。
山東人說的常是“五拘六受”,或“五拘六束”,表達自己的尷尬、難受的心態(tài),用濟南話說就是“深不得淺不得”。
彌松頤先生引《國語詞典》解釋說:“宮殿式建筑,有上脊五條,四角各有獸頭六枚”,這里“六獸”一說指的是六個獸頭。另外還有一說,“六獸”者,“六畜”也,牛、馬、羊、豚、雞、犬,城鄉(xiāng)民宅,不敢張狂,一般只設六畜,但六畜說又與六獸說不同,六畜多為安詳動物,絕不會難受得不知如何是好,而“六獸”的六個獸頭,就一個個全都是猙獰模樣了,那神態(tài)都有點說不出口的難受地方,看著煞是可憎。
- 下一篇:懲罰狗狗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
- 上一篇:隱私照片怎么保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