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夫人深受劉邦的寵愛,但她的結(jié)局被很悲慘,在劉邦駕崩后,呂雉掌權(quán),不僅毒殺了戚夫人之子劉如意,也把戚夫人殘害成人彘。而慎夫人是漢文帝的寵妃,當時慎夫人曾一度可以與竇漪房皇后同席而坐。同時戚夫人和慎夫人也都是能歌善舞。![]()
那為什么她們結(jié)局卻不相同呢?
戚夫人和慎夫人雖然分別是劉邦和漢文帝的寵妃,但戚夫人仗著劉邦對她的寵愛,同時又以劉邦不喜歡太子劉盈前提,就勸劉邦廢劉盈而立其子劉如意為太子。
戚夫人這樣的做法就嚴重的威脅了皇后呂雉和太子劉盈的地位,這也是呂雉說不能忍受的,雖然后來劉邦放棄了他要改立太子的想法,但戚夫人這次也讓呂雉所深深的記恨,呂雉也一直想除去這個對自己有很大威脅的戚夫人。
而劉邦雖然感覺到自己一旦駕崩后,呂雉會對戚夫人不利,同時又派連呂雉都敬畏的周昌為趙王劉如意的相國,劉邦覺得這樣呂雉如果想加害戚夫人和劉如意時也會有所顧忌。同樣劉邦也對戚夫人說過在他駕崩后,就讓戚夫人離開京城。![]()
劉邦雖然事情都給戚夫人安排好了,但他卻是讓戚夫人在他駕崩后離開京城,而不是在劉邦生前就讓戚夫人離開。
結(jié)果在劉邦駕崩后,劉盈登基為帝,呂雉被尊為太后而掌握大權(quán),這時戚夫人想離開已經(jīng)為時已晚,最終導(dǎo)致了戚夫人悲慘的結(jié)局。
戚夫人悲慘的結(jié)局,主要是她曾經(jīng)勸劉邦改立太子,這嚴重威脅到了呂雉和劉盈的地位,所以呂雉一旦掌握大權(quán),就開始對戚夫人下手而打壓戚夫人。
而慎夫人則不同,她雖然是漢文帝的寵妃,但他知道皇宮內(nèi)勾心斗角、爭風吃醋很厲害,一旦不小心就會有殺身之禍,慎夫人面對這樣的環(huán)境,她就表現(xiàn)的對竇漪房皇后非常的尊敬順和,同時她也對漢文帝之母薄太后也非常孝順。![]()
慎夫人這樣的表現(xiàn)就受到了竇皇后和薄太后的認可,也讓薄太后對她的感覺不錯。慎夫人一是沒有讓竇皇后感覺到威脅,二是漢文帝駕崩后,薄太后還在,三是竇太后雖然后來掌握了一定的大漢政權(quán),但她并非像呂雉那樣,所以慎夫人的結(jié)局要好過戚夫人很多。
戚夫人是劉邦的寵妃,劉邦死后,被呂后做成人彘,在茅廁中痛苦的死去。
慎夫人是漢文帝的寵妃,但她明事理,守宮規(guī),謙恭賢良,能夠善終。
戚夫人有此下場,原因有三:
1.戚夫人幾乎獨得劉邦寵愛,這令呂后一直懷恨在心。
2.戚夫人一直勸說劉邦廢掉呂后之子劉盈的太子之位,改立自己的兒子趙王如意為太子,這令呂后恨上加恨。
![]()
3.呂后是一個性格強悍剛毅的女人,睚眥必報,劉邦死后,呂后掌權(quán),開始了瘋狂的報復(fù),戚夫人被砍掉手腳,做成人彘,丟棄在廁所里痛苦的死去。
慎夫人雖受寵,但能善終,原因有三:
1.孝敬長輩,慎夫人對皇后竇氏尊敬有加,對皇太后薄氏十分孝順,婆媳關(guān)系搞的好。
2.善于聽取意見,有錯就改,慎夫人曾與漢文帝同坐,失了尊卑秩序,大臣袁盎進諫,慎夫人遵從了建議,并賞賜袁盎黃金,贏得了良好名聲。
![]()
3.能和漢文帝夫唱婦隨,漢文帝喜歡節(jié)儉,慎夫人衣著也很質(zhì)樸,并無驕奢行為,情商很高,口碑很好。
所以,同為帝王寵妃,下場不一樣。
自古在宮中爭斗要生存下來,要懂得進退,不能太張狂要收斂些,否則會引來猜忌甚至殺身之禍。戚夫人就犯了大忌。所以結(jié)局很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