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起金庸筆下的掌法,自然降龍十八掌居首,也無法避而不談,這套掌法極為剛猛,縱觀金庸武俠,能抵擋掌法威力的,可謂寥寥無幾。然而在金庸小說中,多達十三人練過降龍十八掌,可是只有四人神功大成,他們分別是喬峰、洪七公、郭靖、虛竹。余下眾人,其掌法不純,難以躋身絕頂高手之列,若遇到不可一世的奸詐高手,恐怕難以發(fā)揮威力,勢必會敗于其手。既然如此,為何他們掌法威力不俗,與眾人不同呢?
![]()
細心的朋友早已發(fā)現(xiàn),這四個人內(nèi)力強勁絕非凡品,首先喬峰習(xí)得少林派內(nèi)功,追隨玄苦大師,將內(nèi)力練至登峰造極。后來加入丐幫,武功招式逐漸精深,由此可見,此前的喬峰內(nèi)力雖強,可是招式不精。與此同時,天龍時期的虛竹,身懷三大高手內(nèi)力,經(jīng)過嚴謹?shù)耐茢?,?nèi)力總共二百四十年。倘若沒有內(nèi)力支撐,虛竹的降龍十八掌,也不會如此剛猛,當掌法缺乏內(nèi)力之后,威力就會驟減,甚至與普通掌法無異。洪七公和郭靖也是如此,都屬于內(nèi)功卓絕,尤其是郭靖,當年蒙古大漠苦練十年,他的內(nèi)功相當扎實,又得馬鈺指點,更是一日千里。至于洪七公,也無需多言,內(nèi)功也非膚淺之輩。故而四人神功大成,也并非是偶然,如果沒有強勁的內(nèi)力,恐怕降龍十八掌的威力,就會受到阻礙。
武功高低取決許多因素,其實論招式,喬峰除了丐幫兩大絕學(xué)和擒龍功之外,其它外家功夫也極其匱乏。能將這套掌法演繹到巔峰,正是極其專注,沒有鳩摩智這般貪得無厭,更無丁春秋那般過于執(zhí)著,即便鳩摩智掌握七十二絕技,可依然是博而不專,沒有專攻其中之一。喬峰降龍十八掌便強在此處,雖然只有十八招,可是反復(fù)修煉,終于練成天下第一掌法。許多人說虛竹何時練就降龍十八掌,為何不得而知?其實喬峰臨終之前,已將丐幫兩大絕學(xué)傳授給虛竹,使其代尋丐幫幫主。拋除內(nèi)力不談,虛竹招式得益于喬峰指點,當然摧枯拉朽絕非等閑。加之虛竹和喬峰天賦過人,自然水到渠成,而原著中的虛竹,可謂天資極高,沒有木訥和不解。降龍十八掌固然精妙,可是天山六陽掌,也絲毫不虛,二者融合之后,威力不容小覷,且同為精妙掌法,必定有異曲同工之妙。
![]()
至于洪七公和郭靖,掌法之精湛,也沒有任何投機取巧之處,相比較之下,洪七公修煉掌法之時,所用的時間,勢必少于徒弟郭靖。而后者能無敵天下,除了洪七公教導(dǎo)有方之外,還有南希仁的悉心傳授。畢竟蒙古大漠十年,江南七怪督促郭靖,使之勤練不輟,尤其是掌法,即便沒有高深的造詣,可是根基頗為扎實。郭靖是一塊璞玉,如果馬鈺傳授十年,無論是招式,還是內(nèi)力,武功水平要遠遠高出七怪,然而論長久,顯然七怪穩(wěn)扎穩(wěn)打,要強出速成百倍。許多人會有一個疑問,郭靖資質(zhì)魯鈍,但掌法之強,不遜色其余三人,這到底為何?首先郭靖天資不差,只是七怪的一心六用,讓他暫時變得木訥而已。
![]()
還有一個細節(jié),也相當?shù)闹匾?,降龍十八掌威力驚人,如果沒有全部的招式,威力大打折扣,也在情理之中。尤其是后三掌,乃是降龍十八掌的精華所在,一旦缺少這三招,縱使使出渾身解數(shù),也無濟于事。張無忌的三招降龍十八掌,沒有驚天動地,然而平平無奇,正是當年謝遜傳授之時,只教了三招而已,況且他已經(jīng)傾囊相授,絕無半點藏私。此四人的掌法,明顯要高出謝遜和張無忌,當掌法殘缺不全之后,恐怕除了名字的震懾,威力不攻自減,遇到高手后,試問如何有取勝之機。
![]()
反觀喬峰四人,都是有全部的掌法,而且還有名師指點,喬峰傳授虛竹,洪七公相授郭靖。若非如此,縱使天賦異稟,其中之精妙,也恐難自行領(lǐng)會。降龍十八掌修煉之時,可謂極其講究,假設(shè)有全部掌法和名師指點,即便自身天賦絕佳,也無法將其融會貫通。一旦有名師,可是缺少掌法,也定然無法大成,張無忌便是如此,而前者武修文,既有掌法,也有郭靖相傳,無奈威力平平。當這些皆已具備之后,還要有深厚的內(nèi)力支撐,同時修煉武功,還許循序漸進,不可操之過急。不然倚天時期的史火龍,為何只練成十二掌,就已經(jīng)走火入魔,正所謂欲速則不達,這套掌法的難度可想而知。喬峰、虛竹、洪七公、郭靖,能使其斷金裂石,無外乎這幾點,可是看似簡單,對于普通高手而言,簡直難于登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