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邑地處豫東平原,位于河南東部,是商丘市下轄縣,坐落在豫、魯、蘇、皖四省交界處,是中國上古古都,華夏祖地,孔子祖籍,龍山文化的發(fā)祥地之一,黃河文化最早發(fā)源地。夏商時期屬虞地,盤庚遷殷后,商史稱為殷,《殷墟卜辭綜述》《卜辭通纂》兩書關(guān)于第六一九片和六0八片甲骨文記載稱夏邑為“栗”。栗在西周屬宋國,公元前286年,齊、楚、魏聯(lián)合滅宋,栗改屬楚國,秦制栗縣,北魏時稱“下邑”,可能因地低洼,取其底下之意,金末取“華夏之邑”之意,改稱“夏邑”。
夏邑古稱栗,殷商時期殷地,西周時期屬宋國?!抖Y記》記載,孔子臨終時告訴子貢“而丘殷人也”,也就是說我的根在殷商之宋之商丘之夏邑。孔子出生于魯國昌平鄉(xiāng)陬邑尼山的山洞里即“坤靈洞”,三歲時父親叔梁紇去世后,母親顏征在帶著小孔丘遷居到魯國國都曲阜城內(nèi)的闕里她娘家附近,顏氏當(dāng)時在城里是大姓,孔母這次搬遷無論從家庭家族還是從文化教育方面來說都是明智之舉??鬃蛹易逶舅螄?,為何來到魯國曲阜?這不能不說說孔子的家譜世家。
炎黃子孫,孔子的姓氏一直可追溯到皇帝。黃帝距孔子四十七世,契距孔子四十三世,契是帝嚳之子,因輔佐大禹治水有功,帝嚳命他為司徒,敷“五教”,封于商,賜姓子,成為殷商的始封祖。孔子是殷商的苗裔,子姓,孔氏。《文廟祀典考》注云:圣師之所以為孔氏,實由孔父嘉始。孔父,字也。嘉,名也。后世以字為氏??赘讣魏卧S人也?還得從宋國說起。
武王克商,封紂子武庚于宋。武庚作亂就誅,立微子啟為上公,以奉商祀。啟卒,立其弟仲思衍。自微仲以降,歷四代而至宋緡公,孔子讓國不守的十世祖弗父何就是宋緡公之子。緡公死時君位傳弟不傳子,他有兩個兒子,長子就是弗父何,次子鮒祀即宋厲公,他殺了叔父宋煬公讓國于兄,可弗父何不受,讓國于弟,鮒祀自立,是為厲公,又立弗父何為卿,封他于栗(今夏邑),弗父何是孔子遠(yuǎn)祖。
孔父嘉是孔子的六世祖,歷任宋穆公殤公兩朝大司馬,位高權(quán)重。他有一個美麗的夫人,被宋太宰華父督看上了,結(jié)果以助君窮兵黷武之名殺了孔父嘉,霸占了他的妻子。自弗父何至孔父,五世親盡,別為公族,遂異子姓而以字為姓,于是孔族始以孔姓??赘讣尾恢皇强仔罩迹彩强鬃蛹易鍙墓錄]落之始,逃亡之始??追朗迨强赘讣蔚脑鴮O,孔子的曾祖父,為避華父,逃到魯國,做了魯國貴族臧孫氏家臣,為防大夫,人們稱他為防叔。他為什么逃到魯國曲阜?大概是因為曲阜為古奄國,多殷人。周公平三亂之后,又將許多殷玩民移居魯國曲阜。
曲阜是孔子的故鄉(xiāng),夏邑才是他的祖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