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靈官是道教第一護法神武力值自然不低,猴子鬧天宮時只是個出世不久的妖精跟他打個半斤八兩就非常不錯了,但呢五葫蘆金丹可不是白吃的,所以猴子取經短短幾年就修煉成混元一氣上方太乙金仙,這速度還不夠無敵么?關鍵猴子是西游記絕對主角,老君一手培養(yǎng)出來的打手,后期的猴子除了大天尊,基本是無敵的,憨憨們可別說猴子取經路上誰也打不過,江湖不是打打殺殺,是人情世故,這正是猴子的聰明之處,
孫悟空就是屌絲的縮影,自以為奮斗能逆襲,實際都在掌握中
我最近在玩一個游戲,修仙的,渡劫成功后原本6億多的戰(zhàn)斗力,瞬間提了20億,幾何倍速增長,夸張嗎?一點都不夸張,神話故事中也是一樣,你知道原著中孫猴子才修煉多少年嗎?總共接觸仙術起也才20多年,就達到了太乙金仙的修為,天庭那么多的大神,動不動就是幾萬,幾十萬年,甚至幾億年的修為,一個20多年修為的就能秒天秒地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看似無敵實則螻蟻,別人不想跟你玩罷了。
又見孫悟空不如王靈官論!在《西游記》中王靈官的實力遠不如孫悟空!
孫悟空大鬧天宮,原著寫的清清楚楚:概天神將,俱莫能降伏!
孫悟空大鬧天宮
孫悟空大鬧天宮的前奏是大鬧蟠桃會,當時玉帝命哪吒和李靖帶十萬天兵天將去抓孫悟空,孫悟空打敗了十萬天兵天將。
這大圣一條棒,抵住了四大天神與李托塔、哪吒太子,俱在半空中。殺夠多時。大圣見天色將晚,即拔毫毛一把,丟在口中,嚼碎了,噴將出去,叫聲“變!”就變成了千百個大圣,都使的是金箍棒,打退了哪吒太子,戰(zhàn)敗了五個天王。
這十萬天兵天將包括:李天王并哪吒太子,點二十八宿、九曜星官、十二元辰、五方揭諦、四值功曹、東西星斗、南北二神、五岳四瀆、普天星相。
這其中最厲害的應該是哪吒三太子。
對于孫悟空和哪吒三太子的戰(zhàn)斗,作者在孫悟空辭官弼馬溫時有過描寫:
哪吒憤怒,大喝一聲,叫:“變!”即變做三頭六臂,惡狠狠手持著六般兵器,乃是斬妖劍、砍妖刀、縛妖索、降妖杵、繡球兒、火輪兒,丫丫叉叉,撲面來打。悟空見了,心驚道:“這小哥倒也會弄些手段!莫無禮,看我神通!”好大圣,喝聲:“變!”也變做三頭六臂;把金箍棒晃一晃,也變做三條;六只手拿著三條棒架住。
……三太子與悟空各騁神威,斗了個三十回合。那太子六般兵器,變做千千萬萬;孫悟空金箍棒,變作萬萬千千。半空中似雨點流星,不分勝負。原來悟空手疾眼快,正在那混亂之時,他拔下一根毫毛,叫聲“變!”就變做他的本相,手挺著棒,演著哪吒;他的真身卻一縱,趕至哪吒腦后,著左膊上一棒打來。
孫悟空用了身外分身打敗哪吒。當時哪吒一敗陣,李靖就慌了,表示這可怎么辦?而哪吒也對自己的本事很自信,表示自己這么強的本領都打不贏孫悟空,他果然神通廣大。哪吒敗了后,李靖馬上想到撤兵,稟告玉帝。由此可見,在那軍中,哪吒實力最強。
不覺太子倏至面前,戰(zhàn)戰(zhàn)兢兢報道:“父王!弼馬溫真?zhèn)€有本事!孩兒這般法力,也戰(zhàn)他不過,已被他打傷膊也?!碧焱醮篌@失色道:“這廝恁的神通,如何取勝?”
在孫悟空大敗十萬天兵天將后,木吒奉觀音之命去探軍情,被孫悟空打??;隨后二郎神和梅山兄弟在老君的偷襲下將孫悟空擒拿。
接下來,孫悟空從八卦爐出來大鬧天宮,首先就徒手打敗太上老君。
隨后,打得概天神將俱莫能降伏。
那大圣雙手捂著眼,正自揉搓流涕,只聽得爐頭聲響,猛睜睛看見光明,他就忍不住,將身一縱,跳出丹爐,唿喇一聲,蹬倒八卦爐,往外就走?;诺媚羌芑?、看爐與丁甲一班人來扯,被他一個個都放倒,好似癲癇的白額虎、瘋狂的獨角龍。老君趕上抓一把,被他一捽,捽了個倒栽蔥,脫身走了。即去耳中掣出如意棒,迎風晃一晃,碗來粗細,依然拿在手中,不分好歹,卻又大亂天宮,打得那九曜星閉門閉戶,四天王無影無形。
有人肯定說,作者只描寫了孫悟空打敗九曜星和四天王,因為有:
卻又大亂天宮,打得那九曜星閉門閉戶,四天王無影無形。
這里要說一下,這句話是古文常用的借代修辭手法,為了讓語句對稱常用部分事物來代表整體,這里九曜星和四天王就代表了天庭眾將。因為后文中還有“更無一神可擋”及如來佛祖所說的“概天神將俱莫能降伏”來補充。
這一番,那猴王不分上下,使鐵棒東打西敵,更無一神可擋。
所以,當時天庭在場的神將們都被孫悟空打敗了。
孫悟空打到通明殿后,遇到了天庭最后的屏障:王靈官。
作者的描寫是“只打到通明殿里,靈霄殿外。幸有佑圣真君的佐使王靈官值殿”。
一個“幸”字說明了王靈官的重要性,也就是說還好有這個大神在,否則孫悟空直接打進靈霄殿了。
一個“幸”字說明此前的神將都不如王靈官。
那么作者為什么要給王靈官這么高的評價呢?
王靈官是道教第一大護法
這王靈官雖說現(xiàn)在在民間沒啥名氣了,但在明朝可是人氣王。王靈官是道教護第一護法大神,是500靈元之首。他還有一個稱號是“太乙雷聲應化尊”,這個稱呼聽起來就有檔次多了,他也是天尊級別的神將!
王靈官還有個更為人熟知的身份,就是“華光大帝”,這個稱呼聽起來就更厲害了吧!
在《南游記》中華光大鬧天宮,大戰(zhàn)孫悟空后被打敗,最后還和孫悟空結拜成了兄弟。
在《西游記》中曾有這樣的描述:華光菩薩是火焰五光佛的門徒,因剿滅毒火鬼王,降了職,化做五顯靈官。
而在民間傳說的明朝前期,華光大帝馬靈官又化為王靈官,也就是說在那段時間里王靈官就是華光大帝!
說了王靈官的兩個比較霸氣的稱呼,再來看看王靈官在民間傳說的地位實力。
王靈官本名王善,是道教的500靈官之首,是道教的第一護法大神。在明朝時地位不亞于三清,永樂帝更是為他建廟拜祭,一時間王靈官成為全民的偶像,上到皇家軍隊,下到平民百姓都拜祭于他,軍隊中更是認他為軍神!
王靈官曾有“鞭打蚩尤”的民間傳說,當年軒轅帝能夠打敗蚩尤,就是因為有王靈官的相助。
也正是如此,所以在成書于明朝的《西游記》中他被設定成了天庭最后的屏障!
當然,王靈官是打不贏孫悟空的,后三十六雷將加入戰(zhàn)團。
這三十六雷將也是天庭一流實力大神,雷部三十六神都是民間傳說中關羽啊這等武神大將死后的神位,都是一流實力。三十六雷將和王靈官圍攻孫悟空,孫悟空用了三頭六臂神通,打得他們難以近身……
他兩個斗在一處,勝敗未分。早有佑圣真君,又差將佐發(fā)文到雷府,調三十六員雷將齊來,把大圣圍在垓心,各騁兇惡鏖戰(zhàn)。那大圣全無一毫懼色,使一條如意棒,左遮右擋,后架前迎。一時,見那眾雷將的刀槍劍戟、鞭簡撾錘、鉞斧金瓜、旄鐮月鏟,來的甚緊,他即搖身一變,變做三頭六臂;把如意棒晃一晃,變作三條;六只手使開三條棒,好便似紡車兒一般,滴流流,在那垓心里飛舞,眾雷神莫能相近。
最后,孫悟空被如來所降伏,為了感謝如來降伏妖猴救了天庭,三清、四御、五老等都來獻禮拜獻如來,同謝佛恩。
1.玉帝傳旨,即著雷部眾神,分頭請三清、四御、五老、六司、七元、八極、九曜、十都、千真萬圣,來此赴會,同謝佛恩。
2.不一時,那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五炁真君、五斗星君、三官四圣、九曜真君、左輔、右弼、天王、哪吒,玄虛一應靈通,對對旌旗,雙雙幡蓋,都捧著明珠異寶,壽果奇花,向佛前拜獻曰:“感如來無量法力,收伏妖猴。
在事態(tài)緊急需要救駕時刻,玉帝是找的如來,也就是說在玉帝看來天庭這邊已經是降不住孫悟空了,只能請如來才有勝利的把握,而那三清、四御、五老、六司等獻禮拜謝如來,也說明他們也不是孫悟空對手,對如來救了天庭感激得很。
對于孫悟空大鬧天官,如來的評價是:概天神將,俱莫能降伏。
觀音菩薩的評價是:十萬軍中無敵手,九重天上有威風。
沙僧的評價是:我大師兄乃齊天大圣皈依。他曾大鬧天宮,使一條金箍棒,十萬天兵,無一個對手,只鬧得太上老君害怕,玉皇大帝心驚。……
孫悟空大鬧天宮后的500年,玉帝及天庭眾神都對他心有余悸;后來取經時孫悟空再上天庭,眾神都是唯唯諾諾,對他躬身哈腰!
孫悟空打到通明殿,凌霄殿外。被王靈官攔住“苦戰(zhàn)”,后來玉帝又調來36位雷部眾神,把孫悟空垓心,
那里寫的打不過?30幾個回合后雷部全上了,都不能近猴子身,猴子是弱者,以一敵眾需要多大的勇氣,誰行
我沒見過誰說猴子是無敵的。
被電視劇騙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