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我們講到《論語》第四篇,是最重要的一篇,這篇的問題很大。
首先談第四篇的題目《里仁》。過去對“里仁”的一般解釋。里就是鄉(xiāng)里之里,也就是住的地方;照過去的傳統(tǒng),一般三家村學(xué)究們解釋“里仁”的意思,就說孔子的意思是如果買房子,或租房子,應(yīng)選擇“仁里”。換句話說,要住到好人堆里去。如果真是這個意思,那么壞人堆里沒人住了嗎?而且哪一個地方才是好人堆?哪個地方是壞人堆呢?臺北市有“仁愛”路!那么除了仁愛路,沒地方可住了?所以三家村學(xué)究們的解釋是大有問題的。
這個“里”字應(yīng)該作為動詞看,當然也指居住的地方。但是居住的地方,有處的意思?!熬?、住、處”在古文中,有時是表示站或坐在那里,是動詞。我們讀春秋戰(zhàn)國時代著的書,經(jīng)??吹健熬印眴为氁粋€字。我國古代沒方桌子,沒有椅子。日本人的榻榻米,是我們中國去的,由秦、漢到魏,都還是席地而坐。魏晉以后才從西域傳進椅子來。唐代以前我們還看到一句話——“據(jù)胡床而坐”,胡床就是椅子的初形,從西域過來的。我們中國文化,許多名詞有一胡字,如胡椒,一看就知道這樣?xùn)|西是外來的;不是“胡”就是“蕃”,蕃茄就是外國來的。后來又加上“洋”,如腳踏車是外國來的,四川人叫“洋馬兒”,甚至如病名“洋梅瘡”也是外國傳來的。在明代以前,我國的醫(yī)學(xué)書籍上,沒有看過這種病,可見這是從外國傳進來的,而且開始由廣東方面上岸的,所以又稱作“廣瘡”。
我們知道了這些道理,就了解居、里的意義就是“自處”,“里仁”的意思也就是一個人如何處在仁的境界。處世,處人,尤其是自處,都要有“自處之道”。再明白點講,什么叫“里仁”呢?就是我們隨時要把修養(yǎng)、精神放在仁的境界?!墩撜Z別裁》
- 下一篇:地球為什么會轉(zhuǎn)動?
- 上一篇:龍珠基紐為什么不和弗利薩換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