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国产理论片中文飘花|97在线起碰视频|在线观看免费网站看v片|欧美日韩在线视频一区

  1. <delect id="frdys"></delect>
  2. <delect id="frdys"></delect>
  3. <optgroup id="frdys"><ruby id="frdys"><dfn id="frdys"></dfn></ruby></optgroup>
  4. <pre id="frdys"><dd id="frdys"></dd></pre>
  5. <strike id="frdys"><blockquote id="frdys"><center id="frdys"></center></blockquote></strike>
      <delect id="frdys"><style id="frdys"><track id="frdys"></track></style></delect>
      外來戶的田氏是怎樣一步步鳩占鵲巢在齊國達到人生巔峰的?

      外來戶的田氏是怎樣一步步鳩占鵲巢在齊國達到人生巔峰的?

      外來戶的田氏是怎樣一步步鳩占鵲巢在齊國達到人生巔峰的?

      1008人瀏覽
      spider
      相關欄目:
      最新回答 2022-08-11 06:21:54
      分享
      共有7條回答
      圍爐品茗人

      “田氏代齊”與“三家分晉”一樣是春秋末期到戰(zhàn)國初期對中國歷史和當時社會有著深遠影響的歷史事件。田氏從一個落魄的逃難公子到取代姜太公的后裔成為齊國的國君,期間經歷了數百年八代人的努力(當然前幾代人肯定沒有取代齊國國君的野心),期間田氏家族付出的種種努力,陰謀奇計百出,雖不算光明磊落,但從家族利益出發(fā)倒也可以理解。

      出身高貴的落難公子

      田氏的始祖田完實質是出自陳姓,也就是說他本來應該叫陳完(當然這里不一定所有的田姓都出自這個陳完,這里指的是田氏代齊的田氏及其繁衍的后裔)。他本來是西周的諸侯國陳國的公子,陳厲公媯躍的次子,因此這支田氏的源祖又可以上溯到上古先皇舜帝,因為陳國就是西周時期分封舜帝的后裔所建立諸侯國。

      到了春秋時期的公元前672年,陳國發(fā)生內亂,國君陳宣公殺死太子,與太子關系很好的陳完害怕受到牽連,于是攜帶家眷逃出陳國,他們一家跑到了當時的春秋第一任霸主齊桓公統治下的齊國。齊桓公接納了陳完一家,并把田這個地方封給他,因此陳完就改名田完,他的后裔也從此以田為姓,這就是田氏家族的由來。

      落難家族異國低調求存

      作為一個從陳國來到齊國政治避難的落難家族,他們在齊國是如何從解決生存問題到基本立穩(wěn)根基的呢?總體來看,田氏家族主要采取了兩種方法:

      • 推辭高位、低調求生:作為逃難公子的陳完來到齊國其實待遇并不差,齊桓公當時想任命陳完擔任“卿”這個職位,但是陳完卻推辭了。其實陳完很清楚,自己剛剛逃到一個新的國家,立足未穩(wěn)就登上高位,容易招人嫉恨,畢竟齊國有不少公室家族和長期在齊國的士大夫家族,自己沒什么業(yè)績沒什么功勞就登上高位,這是很危險的所以他推辭了這個職務。于是齊桓公就讓陳完擔任工正的職務,這是一個管理百工的職務,不高不低正好合適。頭腦清醒的陳完推辭了高位,低調做人,不僅讓他的家族在齊國慢慢扎下根基,同時也很幸運的躲過了齊桓公死后齊國的內亂,畢竟如果擔任“卿”這個高級職務,很可能不得不卷入齊桓公死后的政治斗爭。

      • 恪盡職守、穩(wěn)扎穩(wěn)打:此后田完的田氏家族世襲工正一職,幾代人兢兢業(yè)業(yè)恪盡職守,不僅成果躲過了齊桓公死后齊國的內亂,而且慢慢的也被齊國上下接受,成為齊國內部一個士大夫家族,田氏家族逐步在齊國站穩(wěn)腳跟。到田氏家族的第四代田文子須無的時候,田氏開始受到齊莊公的賞識,開始慢慢向齊國政壇最高層靠近。到了第五代田恒子田無宇的時候,更是出兵討伐衛(wèi)、晉兩國取勝,齊莊公還把女兒嫁給田無宇,由此田氏開始有資格進入齊國政壇的最高層。

      田氏家族從田完進入齊國,先是冷靜清醒的認識自己的家族實際處境,推辭出任高位,避免被人嫉恨,也避免卷入政壇高層的斗爭,慢慢在齊國站穩(wěn)腳跟,融入齊國士大夫階層,到田完之后的第四代、第五代開始通過自己的能力和表現,慢慢進入齊國政壇的最高層,這樣的上升路徑比較容易讓人接受。這個過程持續(xù)了一百多年,由此可見田氏家族起家的穩(wěn)健。

      陰謀奇計百出、為家族利益不擇手段

      田恒子田無宇開始,田氏家族進入齊國政壇最高層,田氏家族渴望家族壯大的野心開始萌發(fā),但是齊國的政治格局的主要架構依舊是姜太公呂尚的后裔呂氏為國君,同為姜太公后裔的國氏、高氏家族世襲齊國上卿輔佐政務。田氏家族只是剛剛進入齊國政壇最高層的后起之秀,通往權力巔峰的路上還有許多強敵。

      • 挑唆內斗,漁翁得利:穩(wěn)固的權力格局沒有斗爭時很難有變化的,于是田氏家族開始他們挑唆內斗的陰謀。公元前545年,田氏聯合鮑氏、欒氏還有高氏共同擊敗了執(zhí)掌國政的慶氏,齊國的國政改由欒氏和高氏兩家執(zhí)掌;公元前532年,田氏又利用欒氏和高氏的矛盾,聯合鮑氏擊敗了欒氏和高氏兩家,并且流亡在外的齊國公子公孫都召回國內,還歸還他們的封地,這樣慷慨的行為立即使田氏家族取得了代表國君的公族勢力的支持。公元前490年,統治齊國長達58年的齊景公去世,齊國的國政依舊由國氏家族和高氏家族共同執(zhí)掌,齊國的國君是呂荼,田氏家族的第六代田乞表面假裝擁護國、高兩家執(zhí)政,暗地里卻挑唆兩家的內斗,同時還挑撥國、高兩家和士大夫家族的矛盾,最終田乞聯合鮑氏家族和其他士大夫家族發(fā)動政變,國、高兩家被擊敗,隨后田乞又召集各士大夫家族擁立齊景公的另一個兒子陽生為齊國國君齊悼公,因為擁立之功,田氏家族的第六代田乞開始出任齊國的相國。與田氏家族一樣在歷次斗爭中都獲勝的鮑氏家族的鮑牧與齊悼公不和,鮑牧殺死了齊悼公,田氏家族的第七代田恒又以此為由擊敗了鮑氏,擁立悼公的兒子為齊簡公,田恒和監(jiān)止共同出任左右相國,后來齊簡公寵信監(jiān)止,疏遠日益坐大的田氏,田恒又發(fā)動政變殺死監(jiān)止和齊簡公,又擁立齊簡公的弟弟敖為齊平公,至此齊國國政由田氏家族獨掌。

      • “假公濟私”、邀買人心:田氏家族從第五代田恒子開始就萌發(fā)了爭取的野心,他們除了使用陰謀手段消滅那些比他們強大的家族之外,還利用職權“假公濟私”邀買人心。這里不是說田氏家族撈取多少利益,而是借助國家的公事,施恩于民,使得民心向著田氏。從第六代田乞開始,他們就用“大斗出、小斗進”的方式施恩于民,和公室爭奪民心,這種方式田氏家族執(zhí)行了很長時間,到后來齊國的民心都向著田氏而不是齊國國君的呂氏家族了。雖然田氏家族的這種邀買人心的手段齊國的一些有識之士也向國君報告,但是從齊景公開始的幾代國君都沒能很好的制止田氏家族。

      • 慷國家之慨,結諸侯歡心:田氏家族進入齊國執(zhí)政高層后,就有意識的交好諸侯鄰邦。除了力主支持晉國的士大夫與晉國國君爭權之外,還在殺了齊簡公之后,把齊國占領的魯國、衛(wèi)國的地盤慷慨的歸還了這兩國,后來還與準備瓜分晉國的韓趙魏三家結盟。這些行為即為田氏家族逐步奪權贏得了安全的國際環(huán)境,同時也與韓、趙、魏戰(zhàn)國早期三強結盟,贏得了他們對田氏代齊的支持。

      千古奇計、甘心被綠

      到田氏家族的第七代田成子田恒獨掌齊國國政的時候,田氏家族已經基本具備了篡位的實力。但是田氏家族在齊國畢竟只經歷將近兩百年的繁衍發(fā)展,與齊國那些其他士大夫家族數百年的經營相比根基還不深。特別是田氏家族剛剛執(zhí)掌國政不久,國內的支持力量雖大,但齊國內部還有不少其他勢力的存在,可能挑戰(zhàn)田氏家族的地位,于是田成子田恒相出了一個千古奇計,使田氏家族徹底掌握了齊國上下大大小小的權力。

      田恒選擇了齊國七尺以上的女子充入他的后宮,因而也使他的后宮女人數以百計,但他不是為了自己享樂,而是讓自己的賓客和舍人進入自己的后宮,不管不問,甘心被綠。最后到田恒死的時候,他竟然有了七十多個兒子。如果熟知戰(zhàn)國歷史的話,燕國名將樂毅攻擊齊國的時候,占領了七十多座城邑,只有即墨和莒兩座城池沒有被燕國占領,也就是說齊國成為戰(zhàn)國七雄的時候也才七十多座城邑,那么在田恒的時代估計還不一定有那么多。于是田恒的兒子田盤執(zhí)掌齊國國政的時候,他安排自己的兄弟和本族人做了齊國大大小小的所有城邑的大夫,從而徹底的掌握了齊國,齊國國君呂氏已經成為孤家寡人。

      文武并舉、田氏代齊

      到了田氏家族第八代田盤的時候,通過老爸田恒給自己留下的七十多的個兄弟,使得田氏家族已經徹底控制了齊國。實質上田氏已經取代了呂氏,只是如何在名分上取得諸侯和周天子的承認罷了。

      • 首先利用共同的利益述求,田氏家族與韓趙魏三國結盟,尤其是交好此時比較強大的魏國,爭取更多的外交支持。

      • 此為,田氏家族開始向周邊擴張,展示實力,原來為了交好諸侯得到了歸還土地的小諸侯國到了要還賬的時候了。這一時期魯國就連續(xù)找到齊國的進攻,衛(wèi)國也一樣被齊國攻擊。真可謂吃了我的都要吐出來,田氏家族開始露出他們的獠牙。

      此后田氏家族的十一代田和的時候,田和終于通過強大的魏國魏文侯求得周天子承認了田和的諸侯地位,田和終于成為齊侯,而此時姜姓呂氏齊國國君呂貸早就被趕到海濱只剩下一座城邑。

      尾聲

      田氏家族通過兩百多年的努力,終于從一個落難公子家族成功取代立國數百年的姜太公呂尚的后裔成為齊國國君。田氏齊國后面的歷史大家都比較清楚,作為戰(zhàn)國七雄中最后一個被秦始皇滅亡的國家,齊國在公元前221年被滅。但是這個家族的歷史仍沒有結束,在兩百多年后,這個家族還建立了一個歷史上非常有名的政權。公元8年,統治中國兩百多年的西漢王朝被外戚權臣王莽篡位,王莽建立新朝,而王莽追封了自己的一系列祖先,從王莽為自己家族公布的家譜世系上來看,他也是田完的后裔。

      水木仙長

      田氏代齊,過程漫長曲折,大家的時間都很寶貴,也只能長話短說。

      田氏,往根子上尋其實是陳國公族,“陳”“田”這倆字在當時音義基本一樣。所以講明一點就是陳國的后代田氏奪了姜姓呂氏的齊國天下。

      好了,我們現在捋一捋過程,你要奪呂齊的天下,首先你得先打入齊國內部吧。陳厲公的兒子陳完就是完成這個任務的人。

      陳厲公死后,陳國公族內亂,公子完就跑到齊國去避難了,從此這一支陳國血脈就在齊國扎下了根。當時齊國國君可是大名鼎鼎的春秋五霸之一齊桓公,恐怕齊桓公怎么也沒想到收留公子完會導致呂氏齊國絕祀,所以有句名言很應景:滅亡的種子往往在最鼎盛時埋下。

      好了,第一步完成了,田完當了個工正的官,估計是造房子的,他的后代都世襲了這個官位,但是啊,這個官就是搞工程建設的,說實話參與不了國家大政,第二步你得實際參政啊,接近國君,說得上話,能夠有左右決策的能力才行。這個任務田完的四世孫田無宇初步完成,這個田無宇很得當時的齊莊公寵愛,受寵到什么程度呢,齊莊公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了田無宇,照現在的話說,直接招了他當駙馬。

      嗯,第二步也差不多了,田氏現在擠入核心層了,下面第三步就是利用手中的權利來削弱呂齊的公族勢力。公族也都是姜姓,只不過是王族的別支而已,當時主要是鮑氏,欒氏,高氏,慶氏這么幾家。策略是各個擊破,田無宇先是聯合另外三家擊敗慶氏,然后又聯合鮑氏擊敗了欒氏,高氏。這些公族勢力都受到很大程度的削弱,最后主要就剩了三家呂氏、高氏、國氏。

      贊啊,第三步成果非凡,田氏修枝剪葉,現在齊國這個大樹就比較清爽了,就剩這個幾個大枝慢慢收拾了。俗話說得民心者得天下嘛,第四步就是收攏民心,為奪權做準備了。田無宇的兒子田乞就弄了一出小斗收進,大斗借出的好戲,恰逢當時齊景公無道,天災人禍,老百姓日子難過沒飯吃,多借少還當然高興了,田氏聲望大增啊。

      不錯,第四步很精彩,那么第五步就要直接一點了,就跟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一樣,得把齊國國君控制住并且架空。這個任務就由田乞的兒子田常來執(zhí)行,田常也叫田成子,他的手段就要狠得多了,齊悼公和齊簡公直接或者間接死在他手上,后來發(fā)動政變,扶持齊平公,此時的田成子已經是獨攬大權了,什么鮑氏,晏氏這些的公卿大夫家族也被剿滅殆盡??鬃勇犝f田成子弒君氣得要命,還請魯哀公發(fā)兵去攻打田成子呢,所謂“竊鉤者誅,竊國者侯”指的就是田成子取齊。

      終于,終于到了最后一步,收割! 這個任務由齊太公田和來完成了,田和是田常的曾孫,他廢了齊康公,并且把他趕到海里去了(海島上吧)。公元前386年,田和被周安王封為諸侯。自此田氏代齊圓滿完成,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晉,周威烈王已經封了韓趙魏三家諸侯,自田氏代齊完成后,戰(zhàn)國七雄爭霸的大幕慢慢拉開。

      西府趙王爺

      田氏代齊和三家分晉一樣,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標志性事件,其下克上,臣克君的行為,代表著春秋時期以禮為尊的終結,中國歷史正式從春秋進入到戰(zhàn)國時代。

      眾所周知,齊國呢,是周王朝的老牌諸侯國,是當年周武王封給滅商大功臣,丞相姜子牙的封國。所以呢,齊國應該姓姜啊,怎么后來就姓田了呢?要知道這個田氏可不是齊國宗室分支啊,它是一個外來者,其始祖田完本是陳國公子,后因爭位失敗逃到了齊國。結果這個“失敗者”卻在齊國,獲得了別樣的成功。那么這到底是怎樣的一個過程呢?

      這個應該追溯到田桓子那里,他是齊國大夫,這里需要講一下當時的田氏已經是齊國的大家族,當初田完逃亡過來,齊國國君很是照顧,不僅給以高官厚祿,還與其田家結為兒女親家,傳到田桓子這一代時,田氏已經有著很強的實力。

      當年的齊國和眾多諸侯國一樣,除了國君以外,底下的士族大夫們掌握著國家的大部分權力。相晉國有六卿,魯國有三桓,齊國也有著田氏、鮑氏、高氏、欒氏,慶氏等家族。當時權力最大的是慶氏,國相慶封,專擅朝政,囂張跋扈。

      田桓子一直在計劃,把對手慶氏扳倒。齊景公三年(公元前545年),田桓子趁慶封外出打獵,聯合鮑氏、高氏、欒氏,四家共同攻打慶氏,最終成功將慶氏扳倒。而田氏由此一躍成為了齊國第一士族。

      人的野心時會跟著地位的變化而膨脹的,取帶慶氏之后,田氏又有了新的目標。

      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田桓子開始收攏人心,對于那些王室貴族,田恒子選用的就是兩個字:給予。你缺什么,我就給你什么。對于一些貧困戶,他也毫不吝嗇,是慷慨解囊。這些做法雖然看起來成本不小,但都為田桓子積累了很多的人脈啊。 然而,這樣的做法并非是沒有破綻,它也有其自身的不足。弊端就是導致一些王室貪污腐敗,這些到最后還是壓在老百姓的身上,苦不堪言。

      這時候,田氏的后代田僖子可以說挽救了田氏,他在分析了當時的情況之后,及時采取了措施,就是四個字:多出少回。意思就是給老百姓多,但是不要求回報,或者回報的少。這個措施令很多的老百姓都是拍手稱快,雙手贊成。

      這就是所謂“公棄其民,而歸于田氏”。

      憑借當時的出色政舉,田氏的力量在一步步的增強,但是篡位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別是在春秋那樣的禮制社會,田氏只能靜待時機。

      田氏在表面上是不動聲色,和以往一樣為齊國盡心盡力,私下里卻已經暗地里卻組織力量。不久便發(fā)動政變,殺死齊國國君,并選取了再呂氏公族作為繼承人,不僅進一步把持了政權,同時也是在為篡位試水,后來,田成子又實施了各種對老百姓有利的政策,成為國民人心所向,這時候齊國國君不過只是一個擺設而已,對于田氏來說,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再后來,三家分晉,請周天子封侯成功,無疑是給了田氏做了榜樣,于是田和聯合魏文侯等人,有樣學樣,請求周天子封侯。公元前386年,田和正式被封為齊侯,列名于周朝王室,田和自立為齊太公。

      這便是歷史上的田氏代齊。田和就是歷史上的兒子赫赫有名的齊威王!

      大氣松鼠5

      春秋戰(zhàn)國時齊國的田氏先祖田氏為了避禍從陳國逃到齊國,結果反而因禍得福得到齊國國君的賞識,經過幾代人的努力,正應當初的預言,他的家族發(fā)跡是第五代開始的。

      開灰機的舒克舒克

      西周分春秋戰(zhàn)國,中間間隔的一大重要節(jié)點就是三家分晉,另一個就是田氏代齊。

      士族大夫韓趙魏,以及替代姜齊的田氏,代表著春秋時期以禮為尊的終結,下克上,臣克君的反常,也難怪孔子發(fā)出“禮壞樂崩”的感慨。

      武王伐紂西周建立后,分封了很多諸侯國,如晉國、魯國、衛(wèi)國等等,我們說的齊國也是非常著名的,開國者就是人人皆知的周文王遍訪尋得的“愿者上鉤”的姜尚。

      姜尚姜子牙憑借其高超的韜略和軍事才能,開疆辟土掃平天下,為了表彰他的蓋世偉業(yè),《東周列國志》記載,“文王載之以歸,拜為尚父”。

      然而,他開創(chuàng)的齊國卻在一個陳國貴族失敗者到來之后286年,被這個外來戶竊取了國家權柄,實現了歷史性的田氏代齊驚變。

      這就是田完奔齊。

      田完在本國小國陳國本來是國王的兒子,王族斗爭下,成為一個邊緣的大夫,又因為爭斗中的失敗導致性命堪憂,只好投奔當時還是齊桓公當政的齊國。

      齊國地處東海之濱,漁業(yè)、海運以及鹽業(yè)發(fā)達,經濟良好交通便利,一直是列國中的一個大國。齊魯之風盛行,孔孟之學等也是在這里產生。

      齊桓公對這個投奔過來的陳國王族也是很是優(yōu)待,本來想給他一個大位,陳完覺得自己落魄到此,得到高官厚祿反而遭來嫉恨,明智地拒絕了,安心在齊國生活工作,娶了齊家的女子成婚,把齊國當做陳家的發(fā)展根據地了。

      田完去世之后,謚號敬仲,田氏世襲其工正的職位。

      到了齊莊公時期,田家的田無宇力排眾議,在老板支持下斷然出兵伐衛(wèi)、晉,并取得了勝利。領導一高興,把閨女孟姜嫁給他,這下田氏跟王族結成了親家。田家地位一下拔高了不少。

      家族勢力往上走是不能回頭的,回頭就是萬劫不復。所以,隨后,就是田氏與齊國一脈的呂氏、高氏、國氏等王族的明爭暗斗,包括且不限于施行新政,爭取民心;武裝蓄力,掌握實力。包括“大斗借小斗收”的典故也在此出現。

      到田常為齊簡公相的時候,田氏開始掌握了齊國實權,從陳完奔齊已經歷時約95年。

      當時,也不是沒人看出田氏的野心,也發(fā)出了預言。晏嬰在齊景公九年,即公元前539年,被景公派出使晉國時,晏嬰就私下對叔向說:“齊國政權最終將歸田氏。田氏雖無大的功德,但能借公事施私恩,有恩德于民,人民擁戴?!?

      當然,能夠出現這個機會首先拜齊君所賜。國君奢侈,好玩,好大喜功,征稅重,刑罰百姓不留情,硬生生把百姓往田家趕,一往無前也是服了,助攻好手一個接一個。

      太祖說,掃帚不到,灰塵不會自己跑掉。田氏光積蓄力量,收買民心也是不夠的。

      經過兩次的武裝斗爭,田氏取得勝利。田恒擁立了自己所需要的呂氏君主,操縱了齊國實權,并伺機削弱高氏、國氏、盧氏等姜姓世卿大族的實權,孤立呂氏公族,完全在專齊國政。

      除了國內的替代姜齊,更重要的是取得國際認同。在這點上,他與三家分晉的魏國取得了良好的通識。

      通好鄰邦,外結諸侯。田氏歸還了侵略魯國、衛(wèi)國的國土,還與晉國的韓、魏、趙氏訂立了盟約,在南方又和吳、越互通使節(jié)。

      此時,只要一個機會,就能瓜熟蒂落。

      公元前387年,齊康公十八年,田和與魏文侯在濁澤相會,由其代為告知周天子,請列為諸侯。

      同為梟雄的魏文侯派使臣報告周天子,請求立田和為諸侯,周天子準許。

      于是,公元前386年,齊康公十九年,田和正式成為齊侯,列名于周朝王室。到此,齊國的呂氏政權完全由田氏所取代。

      史稱:“田代呂齊”。 此時,陳國早就沒有了很多年。

      三家分晉和田氏代齊,是各國大夫專政奪權運動的高潮,他們的成果最終為周天子認可,這表明奴隸社會及其統治思想已蕩然無存,中國的封建社會已然形成。

      晨霧7289

      其實早在田氏取代之前,齊國內部己經混亂不堪了。齊恒公的霸業(yè)是建在,不顧百姓死活,貴族的腐敗,堅持與晉國爭奪霸主之虛名上。而此時的田氏,在自己封地上實行了一系列惠民經濟的政策,田氏的惠民政策一直持續(xù)到取代姜氏政權。

      下里春秋

      田氏代齊,非常的有意思。

      而且隱隱之中像是上天的安排。

      因為田氏的祖先是陳氏,而陳氏的祖先乃是虞舜。

      老天爺特別寵愛虞舜,似乎又給了虞舜后裔數百年稱王的資本,這是多么宏大的恩遇啊!

      其實在中國有歷史以來,虞舜的家族一直沒有滅亡過。

      我國自古以來打仗也很溫馨。他們很迷信,在滅亡一個國家后,不敢趕盡殺絕,而是將亡國之君保留社稷,封一方土地供其繁衍生息。

      比如周封三恪。

      三恪說法有二。一說封虞、夏、商之后于陳、杞、宋。即陳國國君是虞舜的后代,杞國國君是夏禹的后代,宋國國君是紂王的后代。另一說封黃帝、堯、舜之后于薊、祝、陳。

      反正不管怎么樣,都有陳國。所以說陳國在春秋時期是很有意思的一個諸侯國,雖然很小,但是爵位不低,屬于侯爵。(宋是公爵)

      不知不覺間,歷史的潮水推到了田氏的老祖宗公子完期間。

      陳佗是陳國陳文公的小兒子,文公去世后陳佗的哥哥媯鮑即位,就是 陳桓公。

      陳佗與桓公是異母兄弟。陳佗的母親是蔡國女子,陳佗經常跟母親回娘家,很受蔡國人喜愛。

      有一次,桓公生病,蔡國人殺死了桓公媯鮑和 太子免,立陳佗為君。

      陳佗即位后,又娶蔡國之女為妻。但這個蔡女和蔡國人通奸,常?;夭虈?。陳佗自己也常去蔡國游玩。

      桓公的兒子媯躍、媯林、媯杵臼怨恨叔叔陳佗殺死了他們的父兄,就聯合蔡國人誘騙陳佗,并把他殺了。

      之后媯躍自立為君,這就是厲公。

      厲公先生太子御寇。

      公元前705年,陳厲公生小兒子陳完。正值周太史經過陳國,陳厲公讓他用《周易》為兒子算卦,得到的卦象是觀卦變否卦,周太史說:“這叫做能看到國家的榮光,利于做天子之賓。他大概會取代陳國而自己據有國家吧?不是在陳國,大概是在別的國家吧?這事不會發(fā)生在他本人之世,大概是發(fā)生在他子孫之時吧?如發(fā)生在別國,一定是在姜姓國家。因為姜姓是太岳的后代。事物不能在兩個方面都充分發(fā)展,大概要等到陳國衰亡,他的后代就要昌盛了吧?”

      陳厲公聽了,覺得很神奇,就格外寵愛這個小兒子。

      陳厲公去世后,弟弟媯林即位,為陳莊公, 陳莊公去世后,弟弟媯杵臼即位,就是陳宣公。

      這仨兄弟還是挺團結的,但公元前672年,陳宣公又走了祖先的老路,為了讓自己親兒子繼位,殺死了厲公的兒子——太子御寇。

      這就是兄弟繼位的壞處。

      公子完也是厲公的孩子啊,恐怕災禍牽連到自己,便逃奔至齊國。齊桓公呂小白欲任他為卿,公子完推辭說:“我這個寄居在外的小臣有幸能夠獲得寬恕,免除罪過,放下負擔,已經是您給我的恩惠了,不敢再接受這么高的職位?!饼R桓公遂讓他擔任了管理百工的工正。大夫齊懿仲想把女兒嫁給陳完為妻,為此事,進行占卜,占卜的結果是這樣的: “是謂鳳凰于蜚,和鳴鏘鏘。有媯之后,將育于姜。五世其昌,并于正卿。八世之后,莫之與京?!?/p>

      意思是說有媯氏之后代田氏,將在姜姓那里成長。五代之后就要昌盛發(fā)達并取得正卿的地位。八代之后,地位之高沒人比得上。聯想到周太史的預言,齊懿仲很高興地把女兒嫁給了 公子完為妻。

      公子完去世之后,謚號敬仲,田氏世襲其工正之職,田完生穉孟夷,穉孟夷之子閔孟莊,閔孟莊之子田文子須無。 田文子須無侍奉齊莊公,深受莊公賞識和寵愛。田須無去世,他的兒子田桓子無宇繼爵。

      齊莊公將自己的女兒孟姜嫁給了田桓子。

      公元前545年,田桓子聯合鮑氏,欒氏,高氏共同擊敗了執(zhí)掌國政的慶氏,齊國自此改由欒氏,高氏執(zhí)政。

      公元前532年,田桓子的兒子田乞又利用欒氏,高氏之間的矛盾,聯合鮑氏分別擊敗了欒氏,高氏,并把流亡在外的公子陽孫召回國內,歸還其原有的封地財產,以取得公族的支持。

      可以說,齊景公在位的58年是田氏大發(fā)展的時期。田桓子,田武子,田乞父子三人經常用大斗發(fā)放糧食,卻用小斗收回,以此來拉攏人心。晏子發(fā)現了這個致命的問題,曾經向齊景公建議說:大王您發(fā)兵打仗,往往都是搜刮糧食和錢財,讓百姓疲弊;但田氏正好相反,用大斗出,小斗進來籠絡人心,恐怕將來此消彼長,姜姓會不持久??!齊景公不聽,晏子很憂慮,在出使晉國的時候,曾向叔向表達了這個觀點,叔向深以為然。

      景公死時,讓國惠子國夏、高昭子高張二相輔佐寵姬芮子生的兒子荼為太子。景公去世,荼即位,史稱晏孺子。

      可是田乞不高興了,想立景公的另一個兒子陽生。陽生與田氏關系很好,和老牌的國氏,高氏和晏氏不睦。

      晏孺子即位后,陽生只好逃到魯國。

      田乞假裝擁護高、國二相,熱心侍奉,暗地里卻在大夫中間挑撥高、國的關系,掀起了一場武裝爭權的斗爭。

      他對高、國二相說: “起初各位大夫都不想立孺子,孺子即位后,您倆任相國,大夫們人人自危,圖謀作亂啊?!?/p>

      田乞又欺騙大夫們說: “ 高,國二人很可怕呀,趁他還沒動手我們先干吧!”

      大夫們都依從他。

      田乞、鮑牧和大夫們領兵進入宮廷。 高昭子聽說有變,與國惠子去救國君,但國君的軍隊失敗了。

      田乞的部下去追國惠子,惠子逃往莒, 晏嬰的兒子晏圉逃奔魯。

      田乞派人到魯國,迎回陽生。

      陽生回到齊國,先藏在田乞家中。

      田乞邀請大夫們說: “ 我母親祭祀后留下酒食,請各位賞光來聚會飲酒?!贝蠓騻兌紒硖锸霞绎嬀啤?

      田乞把陽生裝在口袋里,放在中央的座位上。

      酒過三巡,田乞打開口袋,放出陽生,說: “這才是齊國的國君呀!”

      大夫們見田家屏風之后都有明晃晃的尖刀,馬上酒醒了一半。大家都是識時務的人,都俯身拜見,遂訂盟擁立陽生。

      田乞編謊話說: “我是與鮑牧合謀一起擁立陽生的!”

      鮑牧卻不想支持陽生,便怒沖沖地喊道: “大夫們忘記景公的遺命了嗎?”

      大夫們想反悔,陽生連忙跪地叩頭說: “看我可以就立我,不可以就算了?!?/p>

      鮑牧也怕下不來臺,就打了個哈哈說: “都是景公的兒子,怎么不可以呢!”

      于是眾大夫在田氏家中立陽生為國君。這就是齊悼公。

      田乞派人把晏孺子趕到駘,殺死。

      悼公即位后,田乞任相國,專權不法。悼公惡之,卻又無能為力,因為鮑牧也和悼公不和,悼公也找不到第三個能夠倚靠的家族,常常郁郁寡歡,對太監(jiān)述說田氏的不是。田乞恨之。

      悼公繼位后第四年,鮑牧死,兒子鮑息繼承爵位。田乞攛掇鮑息殺死悼公,鮑息真的弒君,自此鮑氏名望一落千丈。

      悼公死后,田乞也病死了。田乞的兒子田常立公子壬為君,是為齊簡公,田氏依然把持朝政。

      齊簡公時,田乞的兒子田常與監(jiān)止一起任左右相。監(jiān)止更受簡公寵信,田常不得專權,田常深恨之。

      于是田常就重新使用他父親田乞的措施,用大斗把糧食借出,用小斗收回。 齊國人唱歌頌揚他說: “老太太采芑菜呀,送給田成子!”齊國大夫上朝,御鞅向簡公進諫說: “田常、監(jiān)止不可兩立,請君主來選擇吧?!焙喒宦牐f慢慢來。

      其實此時簡公已經沒有能力動田氏了。

      數十年間,齊國民心背離呂氏,如流水般地歸往田氏門下,田氏取得了人民的擁護。

      齊國的子我是監(jiān)止的同族,平時與田氏不和。田氏的遠房同族田豹侍奉子我而受寵。子我說:“我想把田氏的直系子孫都殺光,讓你來接續(xù)田氏宗族?!碧锉f: “我只是田氏的遠房啊?!弊游也宦牎?/p>

      不久田豹對田常說:“子我將要誅滅田氏,如果田氏不先下手,災禍就要到來了?!?/p>

      因為子我住在簡公宮里,田常兄弟四人只好乘車入宮,逐殺子我。子我閉門相拒。

      時簡公正與寵妃在檀臺飲酒作樂。聽說田常帶兵入宮,欲逐田常,太史子余說: “田常不敢作亂,他是要為國除害。”簡公才沒有行動。

      田常沒有找到子我,只好出宮。他聽說簡公曾發(fā)怒欲驅逐自己,恐怕自己要被殺,想出外逃亡。

      田子行說: “遲疑不決,是事業(yè)的大敵。不如一不做二不休?!?/p>

      田常于是攻擊子我和監(jiān)止。 子我率領他的部下進攻田氏,不能取勝,只好外出逃亡。田常的部下追趕并殺死了子我和監(jiān)止。

      簡公聽聞政變,連夜出逃,田常的部下追到徐州把簡公捉住殺了。簡公即位四年就被殺。

      之后田常讓簡公的弟弟驁即位,這就是平公,田常繼續(xù)任相國。

      經過這兩次的武裝斗爭,田氏取得了徹底的勝利。從此齊國再也沒人能和田氏斗爭了。公元前481年,田常盡誅晏,鮑,監(jiān)氏,成為名副其實的老大。

      田常這個人性格非常牛逼,為了發(fā)展勢力,甘愿喜當爹,是歷史上最著名的綠帽子王!

      他為相時,曾選擇齊國7尺以上的女子入后宮,后宮嬪妃數以百計,而他的賓客及舍人入后宮不禁。等到田常去世時,竟有子七十多人!

      田常的兒子田襄子盤做齊相時,讓他的七十多個兄弟和本族人都做了齊國大小城邑的大夫,田氏兄弟將整個齊國分了個干凈!

      當時,正好晉國韓、趙、魏三家殺死知伯,瓜分了他的領地。田襄子也讓他的兄弟與三晉互通使節(jié),完全不把國君放在眼里。

      從公元前455年至公元前386年,約69年這段時間,田氏經歷了襄子盤和莊子白二代,呂氏經歷了齊宣公和齊康公二代。此間,田氏主要是外爭盟國,求立為侯。同時也展開了一系列的軍事行動。

      田襄子去世,子莊子繼父位;田莊子去世, 田悼子繼任齊相。二人都是守成之君。

      公元前405年,齊宣公去世,子呂貸立,是為康公。田悼子去世, 田和立。

      呂貸即位14年,沉溺于酒色,不理朝政。田和干脆把他遷到海濱,只給一座城做 食邑,權作對其祖先的祭祀費用。 此時的姜齊已經名存實亡了。

      公元前387年,田和與魏武侯在濁澤相會,求他代告周天子,請列為諸侯。魏武侯派使臣報告周天子,請求立田和為諸侯,周天子準許。公元前386年,田和正式成為齊侯,列名于周朝王室。

      至此齊國的呂氏政權完全由田氏所取代。

      end

      打字很累,求兄弟們給個贊。


      登錄后才能進行回答
       
      關注石塘網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