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老君是公認(rèn)的道教始祖,即道教中具有開天創(chuàng)世與救贖教化的太上道祖。(這個是道教的說法)
在道教信仰中,太上老君的名諱有著特殊的含義。葛玄《老子道德經(jīng)序訣》稱“老者處長之稱,君者君宗之號,以老君天上天下,歷化無窮,先億劫而生,后億劫而長,天天宗奉,帝帝師承,故賜以太上老君之號?!倍殴馔ァ短侠暇f常清靜經(jīng)注》稱“太者,大也。上者,尊也。高真莫先,眾圣共尊。故曰:太上老君。老者,壽也,明老君修天修地,自然長壽,故曰老也。君者,尊號也,道清德極,故曰君也。以明老君為眾圣之祖,真神之宗,一切萬物莫不皆因老君所制,故為宗祖也?!碧侠暇獗闶侵粮邿o上、先于天地、超脫生死的至尊神靈。
觀音菩薩,又叫觀世音菩薩,屬于外來神仙,所以他的名字由來有點多。
名字由來有三點:
一,觀世音來自于竺法護與其弟子譯于長安敦煌寺的 《正法華經(jīng)》。竺法護初譯“光世音” 其弟子聶道真改為“觀世音”。玄奘新譯為觀自在,中國稱為觀音。
二,“觀世音”是《楞嚴(yán)經(jīng)》卷六所說這位菩薩最初的修行方法,是耳根不向外聞,而是向內(nèi)自聞耳根中能聞的聞性,由此達(dá)到“動靜二相,了然不生”的境地。佛教認(rèn)為,一般人的耳根是向外分別聲音,受外境例如贊嘆或誹謗所動,所以生起煩惱并促成惡業(yè),從而受輪轉(zhuǎn)生死的苦報。而觀察分析世間音聲的虛妄不實,能不受所動,達(dá)到“如如不動”大解脫境?!独銍?yán)經(jīng)》中,觀世音菩薩自述了得名的原因,他說自己正是因為達(dá)到了“觀世音”的修行境界,被當(dāng)時的如來所贊嘆并賜名“觀世音”。
三,觀世音,指的是這位菩薩能觀察世間眾生的心聲并救拔其苦?!斗ㄈA經(jīng)普門品》說,凡有眾生,若在苦惱之時,只要聽說有一位觀世音菩薩,而專心虔誠地稱念觀音圣號,觀音菩薩便會立即聽到每一眾生的音聲而同時予以救濟,所以叫做觀世音?!侗A經(jīng)》中說,寶藏佛正是因為他有這樣的功德,所以賜名為“觀世音”。
玉皇大帝同樣是道教神話中的人物,不過在中國神話歷史中,玉皇大帝的名號是比較晚出現(xiàn),原為古代‘昊天上帝’,到宋朝時,由宋真宗為高上玉帝加尊號曰“太上開天執(zhí)符御歷含真體道昊天玉皇上帝”。所以他也叫‘昊天上帝’,‘玉皇上帝’,這些都是不同朝代對‘天帝’的稱呼。
而道教里關(guān)于這個是《上清靈寶大法》卷十《三界所治門 · 玄穹主宰》: “昊天上帝,諸天之帝,仙真之王,圣尊之主,掌萬天升降之權(quán),司群品生成之機,三洞四輔禁經(jīng)之標(biāo)格,至妙無為之神威,乃三界萬神三洞仙真之上帝君也。自三氣之天胤三寶之皇胄,高出乾坤之表,生萬物而不宰也。三才肇立,氣 清高澄,積陽成天,萬匯之源,豈應(yīng)無主 ? 故以形象言之謂之天,以主宰言之謂之帝,故曰:玉真天帝玄穹至圣玉皇大帝。所以簡稱玉皇大帝
來源于中國道教
這個問題,問的好,古代思想還未完全開放,人們大多時候生活在,水生火熱中,內(nèi)心渴望有救世主存在,來拯救自己。而題主的問的這三個神話人物,其實都有其歷史原型。
比如太上老君。
他便是依托戰(zhàn)國時期著名的老子李耳,。是道家為抬高自己的地位,而人為創(chuàng)造成了道家始祖太上老君,當(dāng)然老子有很多成就和傳說,給人許多想象的空間。流傳的比較廣的說法是。
老子李耳,出生于楚國的苦縣厲鄉(xiāng)曲仁縣。傳說老子母親懷胎八十一年,才將老子生下來,剛出生,就能說話,并且長著白色的眉毛和胡須。
因為他指著李子樹說是他的姓氏,又因為他耳朵非常大,所以,便給他取名為李耳。因為他毛發(fā)都是白色的,所以又被稱為老子。
老子主張無為而治,反對戰(zhàn)爭,他的思想很受當(dāng)時社會形勢的接受。他在《道德經(jīng)》里面闡述了很多著名的思想。之后,他看到朝堂局勢不好,就打算離開自己的家鄉(xiāng),去四處游玩。
當(dāng)時他是騎著青牛出了函谷關(guān),之后就很少有他的記載。傳說就是老子出了函谷關(guān)就是化仙而去,成了太上老君。
至于老子是不是真的太上老君,這個并不可考,只能說他和太上老君有所淵源,或者說太上老君是按老子的形象所塑造的。
一,據(jù)古籍記載,曾經(jīng)有個凈德國王與王后一直以仁德之心來治理國家,在他們治下國泰民安,百姓安居樂業(yè)。但是他們一直都沒有生下一個兒子,一直深以為憾。他們向黃老誠心求子,黃老拿出如意吹了一口仙氣將它變成一個嬰兒。
黃老將孩子用龍輦護送交給國王,國王接孩子的時候感覺到孩子像山一樣重,恍惚間驚覺自己原來處在夢中。國王將夢境跟王后說了,發(fā)現(xiàn)王后也做了相同的夢。三年后,王后產(chǎn)下一個王子,這個王子從小就開始修道,歷經(jīng)十萬劫,最后終于成為玉帝。
二,《搜神記》與第一種說法其實差不多。王后想要為國王生下一個兒子來繼承王位,所以向神求子。王后夢見太上道君抱著一個孩子而來,王后大喜將孩子接了過來。一年過后,王后果然懷孕了。王子出生時,身體充滿光亮,長得眉清目秀,這就是玉帝出生的故事。
三,在名著《西游記》中,對于玉帝的來歷也有所解釋。玉帝從小修行,歷經(jīng)一千七百多個劫,每個劫相隔十二萬九千六百年。又說把孫語空綁去見張大帝,說明玉帝是姓張的。
四,傳說玉帝原本姓張,名叫張友人。在遠(yuǎn)古時代,因為諸神之間的爭斗導(dǎo)致三界混亂。因而太白金星想要下凡尋找一個德才兼?zhèn)涞娜藖頁?dān)任玉帝一職。太白金星發(fā)現(xiàn)張友人其人將寨子治理得非常和睦,所以將他帶回天庭,后來張友人被推崇為玉皇大帝。
五,傳說姜子牙在助周武王滅商之后,由于自己的功勞最大,理應(yīng)封為玉帝,但封神的時候有人問玉皇大帝的位置誰來坐,姜子牙回答說“玉帝的位置自然是有人啦”。由于“有人”和“友人”諧音,一個叫張友人的就做了玉帝那個位置,就成了后來的玉皇大帝。
擴展資料:
神誕之日為陰歷正月初九。道教宮觀要舉行金箓醮儀,稱“玉皇會”。參加醮儀的道士和道教信徒都要祭拜玉皇大帝,行“齋天”大禮,以祈福延壽。廣東潮州地區(qū),福建和臺灣省民眾稱玉皇大帝為“天公”。
正月初九要“拜天公”,一家老小,齋戒沐浴,上香行禮,祭拜誦經(jīng),有的地方還唱戲娛神。中國北方過去還有舉行玉皇祭,抬玉皇神像游村巡街的習(xí)俗。十二月二十五日傳稱是玉皇大帝下巡人間的日子,舊時道觀和中國民間都要燒香念經(jīng),迎送玉皇大帝。
中華人民按照自己的需要 區(qū)分命名的 就是覺者 利他自利 覺行圓滿 一切賢圣 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西游記》雖是明代小說家吳承恩構(gòu)思的作品,但也反映了中國大乘佛教的一些特點吧,大乘佛教是佛陀去世五百年左右,由許多婆羅門教弟子們搞出來的,他們使得佛教越來越像古印度教了,原始佛教本是反對巫術(shù)、咒語、偶像等等的,但婆羅門教徒把婆羅門教大量的鬼神和荒誕故事的帶進佛教,并模仿婆羅門教把佛菩薩改造如神,破壞佛教建教的因果業(yè)報思想,謗佛撒謊說佛菩薩能保佑人升官發(fā)財?shù)取?,許多人認(rèn)為中國人所信的佛教其實是印度教,《西游記》的鬼神便是明證吧…
吳承恩編寫的《西游記》好像是壓抑道教,但為了襯托孫悟空,卻把一個歷史上舉世無雙的佛教高僧唐玄奘描寫成一個愚頑不堪的糊涂蛋、低智兒,就明明白白地在丑化和諷刺佛教了……
《西游記》的神仙體系代表了中國人傳統(tǒng)神仙世界的觀念,在其構(gòu)建之中,佛教的各種領(lǐng)袖完美的融入于中國的神仙體系,佛祖被認(rèn)為是五方五老之一,僅是一方天尊。佛祖釋迦摩尼并非最高級別的三清,甚至并非次一等級的四御,而是西方如來佛祖、南海觀世音菩薩、東方崇恩圣帝、北方北極玄靈、中央黃極黃角大仙并列為五方五老之一。這是中國人對于佛教的改造和認(rèn)識吧,比印度人認(rèn)為佛祖是毗濕奴神的第九化身并說佛教是地獄教要好多了…
現(xiàn)實生活中須留意,佛只是教導(dǎo)者,不是佑人者,把佛給神化的是偽佛教,不容置疑。認(rèn)為佛能佑人的人是偽佛徒。看到寺廟有“功德箱”、“許愿池”之類的,要立即遠(yuǎn)離,都是騙人的。有許多佛弟子已經(jīng)使得大部分寺廟沉淪為騙人的場所了…
觀世音菩薩是佛教,有無量光明有無量壽命沒有死亡。其實的都是神仙,福盡了還得進入六道輪回!
[玫瑰][玫瑰][玫瑰][祈禱][祈禱][祈禱][玫瑰][玫瑰][玫瑰][祈禱][祈禱][祈禱][玫瑰][玫瑰][玫瑰][祈禱][祈禱][祈禱][玫瑰][玫瑰][玫瑰][祈禱][祈禱][祈禱][玫瑰][玫瑰][玫瑰][祈禱][祈禱][祈禱][玫瑰][玫瑰][玫瑰][祈禱][祈禱][祈禱]
[祈禱][祈禱][祈禱][玫瑰][玫瑰][玫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