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義里的燃燈道人,能勝任闡教的副教主嗎?
在封神演義里,有一燃燈道人,他的修道之所在靈鷲山。
許多小伙伴都說燃燈道人是闡教的副教主,而且與元始天尊的關(guān)系是亦師亦友。
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燃燈道人其實算不得闡教副教主,他只是元始天尊的弟子,或者可以說是記名弟子,也可能和元始天尊關(guān)系比較密切,而元始天尊也比較器重他,但他絕對不是闡教副教主。
元始天尊正大光明的下山有三次,一次是破三霄娘娘的九曲黃河陣,一次是破通天教主的誅仙陣,另外一次便是破萬仙陣。
但是,元始天尊這三次下山,老子這三次也下山了。
第一次元始天尊進(jìn)九曲黃河陣出來,燃燈道人詢問,為何不破了此陣?
元始笑曰:“此教雖是貧道掌,尚有師長,必當(dāng)請問過道兄,方才可行?!?/p>
后來老子下山,對元始天尊說了一番話,老子曰:“三仙童子設(shè)一“黃河陣”,吾教下門人俱厄于此,你可曾去看?”
從老子與元始天尊的一番對話當(dāng)中,可以看出,老子說吾教下門人,就是說我教下門人。
九曲黃河陣?yán)е囊仓挥惺鹣?、楊戩等人,這些人都是闡教弟子。
但老子卻說是他的門人,那么這就說明,闡教的大掌教是老子,二掌教才是元始天尊。
但老子這個大掌教基本上是什么都不管,他還是喜歡做他的人教教主。
但因為又是闡教大掌教,現(xiàn)在十二金仙都被困在黃河陣,他不現(xiàn)身名義上也說不過去,所以這才來到了人間。
在封神演義里,是沒有副教主這個稱呼的,只有教主和二教主,西方教有兩位教主,教主是準(zhǔn)提道人,二教主是接引道人。
老子不管闡教的事,只是在有需要的時候來幫忙,可以說元始天尊才是闡教真正的掌權(quán)人。
假如說有副教主的話,闡教的副教主也輪不到燃燈,而是元始天尊。
但燃燈道人在封神里的表現(xiàn),能否勝任闡教的副教主呢?
在小劉看來,燃燈足以勝任闡教的副教主。
在封神演義里,燃燈做了好幾年大事。
一,代替姜子牙主持大局,破截教十天君的十絕陣。
聞仲請來了十天君擺下了十絕陣,姜子牙不是對手。
此時十二金仙都來到了人間,但他們無人愿意替姜子牙主掌帥印,直到燃燈道人來了,他主動接過帥印,替姜子牙主持大局。
而在主持大局的時候,他老早就知道破十絕陣要損傷多名道友。
而且燃燈道人主持破陣,十二金仙完全遵從他的命令。
這就說明,燃燈是適合做闡教的副教主的,元始天尊也知道,他更知道姜子牙主持大局,根本就鎮(zhèn)壓不住十二金仙,所以他派來了一個讓十二金仙都服氣的燃燈。
二,十二金仙被三霄娘娘困在九曲黃河陣,燃燈趕忙到玉虛宮請來了元始天尊下山。
燃燈為了闡教的封神,為了十二金仙的殺劫這么勞心勞力的,雖然沒有副教主之名,但這已經(jīng)有了副教主之實。
三,孔宣兵阻金雞嶺,燃燈道人來到人間,阻止姜子牙班師回朝,另外還去與孔宣大戰(zhàn)了一番。
其實,燃燈對戰(zhàn)孔宣,如果能勝利,那么準(zhǔn)提道人就沒機(jī)會來收了孔宣。
但因為燃燈不是對手,只能讓準(zhǔn)提道人來了。
燃燈阻攔姜子牙回西岐,是為了闡教扶助明主的大業(yè)。
還有燃燈和姜子牙一定要殺了殷郊,這是讓商朝后繼無人,依然是為了鳳鳴岐山的闡教任務(wù)。
四,在破誅仙陣之時,元始天尊把一個很重要的任務(wù)交給了燃燈道人。
元始天尊命燃燈:“你站在空中;若通天教主往上走,你可把定海珠往下打,他自然著傷。一來也知我闡教道法無邊。”
元始天尊把偷襲通天教主,讓他知道闡教道法無邊的重任交給了燃燈,可見他對燃燈的能力是信任的,對他也是十分器重的。
所以,燃燈的能力還有威望,是可以勝任闡教的副教主,可惜的是他有實無名。
小劉侃封神,請關(guān)注。
燃燈道人也就是后來的燃燈古佛,實則乃是天地初開之時混沌老祖座下兩大弟子之一,混沌老祖座下兩大弟子一曰接引道人(后重新輪回轉(zhuǎn)世成為如來佛祖),另一曰便就是燃燈古佛......
天地萬物在生成之前,世界本來是一片虛空,無邊無際,無始無終,無前無后,無上無下,無明無暗,無長無短,無大無小,是其自身后來所生之物不能描述的形態(tài),謂之為:道,也叫做洪荒時期。
“道”永生于無盡過去、凌駕于現(xiàn)在,瞭望于未來。萬物未生而道已生,萬物終滅而道猶存。因此其后之萬物皆以道來,皆遵從“道”之法則。
就在那無盡的過去之一刻,不知具體何時,也不知具體何處,“道”生出一元,此元初始無尺寸大小,無方向空間,但變化極為迅速,瞬間向四面八方演化,其速度之快,其變化之巨大,無法描述,只從表象,現(xiàn)出極熱、極快、極大、極亮之形態(tài),謂之為:一元初始。
一元已初始,迅即生出萬物之初相無數(shù),生出光華無數(shù),又生出上下前后,從此有實有空,有始有終。又不知過去多少劫,一元演化出無數(shù)虛實。那無數(shù)實像化為太極,太極為一元之相,內(nèi)為二元環(huán)繞之形,太極之內(nèi)萬千變化,無以計數(shù)。在這無數(shù)太極之中,其一謂之為:混沌,這便是混沌老祖的來歷。
![]()
之后來,鴻鈞道祖(也就是三清的師傅)在九十九重天講道的時候收了原始天尊,通天教主,太上老君三人為徒弟,而混沌老祖也收了兩個徒弟,這兩個徒弟一個曰接引,一個便就是燃燈道人。
與鴻鈞老祖不同,混沌老祖喜歡神游天地,喜歡自由自在,不喜歡傳宗授道,故他雖然收了兩個徒弟,卻很少與他們授道。
就這樣,他的兩個徒弟也效法師傅終日遨游于天地間,追尋屬于自己的道法......
無獨有偶,有一次他們在遨游中聽見了鴻鈞老祖的講道,頓時便感神清氣爽,立刻便被吸引住了。
然,他們兩個屬于混沌門下,不屬于這個天地,因此想要更深一層次的聽道,就必須改換門庭,投胎到這個天地間。
為了能夠聽鴻鈞更深層次的講道,兩人本來是要同時投胎入鴻鈞老祖那個天地的,然,凡是投胎之后,前世記憶便會全部抹除,這樣如果兩人同時投胎的話,等到轉(zhuǎn)世之后,兩人便就不知道自己是誰了,聽鴻鈞老祖講道自然也就成了空談,所以投胎便就只能是一人,而另一人則要作為前世的引導(dǎo)者留在世間。
于是,接引投胎轉(zhuǎn)世成了如來,而燃燈則留在了世間作為接引的引導(dǎo)者。
后來,燃燈便先入了通天的闡教,成為了副教主,以等待接引的轉(zhuǎn)世。![]()
因此,作為與元始天尊,通天教主,太上老君同級別的大咖,燃燈不是能不能勝任闡教副教主,而是綽綽有余,甚至都有點委屈了。
燃燈道人和燃燈古佛,都是道教、佛教幾老之一
能力很強但是道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