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公平的打,猴子和楊戩誰厲害?
這都可以在書里找到,猴子和楊戩第一次打,打三百回合后,楊戩因為某種不好說原因使出了絕招,法天象地。二郎神見猴子也會的時候,和他朝夕相處的梅山兄弟趕緊去抄猴子老窩,給猴子制造麻煩。猴子無心戀戰(zhàn)撤回時,和二郎神斗變化,這里二郎神倒是一個人,居然也能跟的上猴子的變化。但一比速度,二郎神傻了。
第二次猴子和二郎神在灌江口又打了一次,絕對公平,沒有第三方因素,看似不分勝負(fù),實際上有一個人被壓著打,被追著打,怎么說呢,因為他們打到了花果山。從第一戰(zhàn)場打到第二戰(zhàn)場很正常,但從第二戰(zhàn)場打到第一戰(zhàn)場就不一樣了,除非第一戰(zhàn)場有許多勝負(fù)條件。這個人就是二郎神,他看見猴子敗壞他的名聲,正在氣頭上,但猴子的武功確實太厲害,所以他只好把猴子引到花果山,雖然人多打人少很丟人,但總比被打敗了強吧。最后就是猴子的態(tài)度了,二郎神往花果山跑,猴子居然敢去,這說明猴子根本就沒把二郎神看在眼里,人多又如何,反正自己已經(jīng)沒有后顧之憂了,放手一搏就是了。
最后,在花果山七個人打猴子一個,天昏地暗,但二郎神還是占不到上風(fēng),為何,因為猴子太猛,我們都知道猴子滑溜,要是打不過可以用法天象地,也可以跑,但楊戩七個人都沒法讓猴子用絕招,也沒法把猴子打跑,尷尬了。
老君實在看不下去了,才出手相助二郎神,這才是圣人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不限于各種小說典籍,綜合比較下誰更厲害。
一、家庭出身
1、楊戩
關(guān)于楊戩的身世,在不同的版本中,有著不同的記載。
在南宋的《昭惠靈顯王感應(yīng)碑記》中記載楊戩是天帝的后裔,先天之神。天帝,統(tǒng)治天界的帝王,中國神話中的最高主宰。
在《西游記》中,楊戩是玉帝外甥,是玉帝的妹子下凡與一名姓楊的凡人結(jié)合所生,敕封昭惠靈顯王。
在明朝的《清源妙道顯圣真君一了真人護(hù)國佑民忠孝二郎開山寶卷》中,楊戩的父親楊天佑是上天“左金童”臨凡轉(zhuǎn)世,母親云華則為天上斗牛宮主人,她戀舊情下凡與楊天佑私配成婚,生下二郎真君。
后來云華受罰被困山下,后來二郎神劈山救母,母子終獲團(tuán)聚 。
云華,即云花女,又稱云華仙女,張仙姑,張三姐,張云臺,三神姑,三公主,云臺三公主,仙姑娘娘,封號是白蓮公主,蓮花公主,天庭的三公主,斗牛宮的主人,玉皇上帝和西王母的三女兒。
在《封神演義》中,楊戩是玉泉山金霞洞玉鼎真人的徒弟,乃闡教第三代,肉身成圣,封清源妙道真君。
從上面這些典籍里可以看出,無論哪個出身,二郎神都是身世顯赫,助力良多。
2、孫悟空
無父無母,由開天辟地產(chǎn)生的仙石孕育而生,出生地位于東勝神洲的花果山上。
雖然孫悟空的出身地是十洲三島的祖脈,但是孤家寡人一個,和楊戩相比,還是差了點。
這一局楊戩勝,1比0。
二、師承
1、楊戩
《封神演義》中楊戩的師傅是玉鼎真人,師祖是元始天尊。
玉鼎真人,為玉虛宮元始天尊門下弟子,闡教“十二上仙”之一,排行第九位。乃姜子牙的同門師兄,道場在玉泉山金霞洞,鎮(zhèn)洞之寶是“斬仙劍”。
玉鼎真人的師傅是元始天尊,昆侖三清之一,鴻鈞老祖的二弟子,掌管的門下為闡教。鴻鈞老祖的另外兩個徒弟,通天教主和太上老君是他的師叔伯。
可以說楊戩是造神始祖鴻鈞老祖這一脈的,一家子都是牛人。
2、孫悟空
孫悟空的師傅是靈臺方寸山的須菩提祖師,是一個比較神秘的人物,教過孫悟空后就再也沒有出現(xiàn)。
須菩提祖師,是一位祖師級人物,精通三教諸子百家, 法力無邊,卻只是在深山洞中隱匿授徒。
說他三教皆通,是因為菩提開講大道能夠“說一會道,講一會禪,三家配合本如然”。他給孫悟空起的名字,是佛家的稱呼習(xí)慣,開始又說要教孫悟空‘道’字門中的三百六十傍門,孫悟空不學(xué),后來在短短三年的時間內(nèi),又教會了悟空七十二般變化,筋斗云等等,不拘泥于一門一派,兼容并包、百家皆通。
在《西游記》中,能夠三教皆通的只有他和如來。
也有說須菩提祖師原型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的須菩提,號稱“解空第一”。
或許孫悟空的師父能夠比肩佛陀,但他告誡孫悟空出師之后不可再提起他,否則就會讓孫悟空萬劫不復(fù)。
后來孫悟空拜唐僧為師,唐僧又是如來坐下金蟬子轉(zhuǎn)世,如來后來算是孫悟空的師祖。
就師承來說,楊戩稍微大孫悟空那么一點,算是平手。
三、法力神通
1、楊戩
七十二變:躲三災(zāi)的法術(shù),七十二變便有七十二條性命。
法天象地:搖身一變,可變得身高萬丈。
九轉(zhuǎn)元功:刀槍不入,萬法不侵,功體萬劫不壞之能。
八九玄功:闡教之鎮(zhèn)教護(hù)法神功,有騰挪變化,妙法無窮之能,元神不滅則肉身不死,元神遁走可保無虞,肉身便可以無限復(fù)生。
指地成鋼:將松軟泥土化為鋼鐵般硬,敵人無法遁地。
三昧真火:高階道術(shù)。
撒豆成兵:把土與草抓了兩把,望空中一撒,喝聲:“疾?!本湍茏兂霰鴣?。
五雷訣:雷法。
土遁:五行遁術(shù)。
縱地金光:瞬移法術(shù),可日行數(shù)千里。
分身法:吹口氣,便有數(shù)百神君。
四頭八臂:同三頭六臂。
2、孫悟空
七十二變:躲三災(zāi)的法術(shù),七十二變便有七十二條性命。
法天象地:可變得身高萬丈。
大品天仙訣:又稱顯密圓通真妙訣。修煉根本,養(yǎng)成金丹的妙訣。孫悟空經(jīng)三年修煉后,通法性,得根源,注神體,修成天仙。
筋斗云:一個筋斗十萬八千里,點頭徑過三千里,扭腰八百有余程。速度極快,哪怕是十萬八千里路,也可以于一日內(nèi)走五十個來回。
身外身:身上有八萬四千毛羽,根根能變,應(yīng)物隨心。
火眼金睛:在太上老君爐里被煙熏出來的,能識別妖魔鬼怪的眼睛。
金鋼之軀:刀砍斧砍、雷劈火燒、毒侵酒泡,都是毫發(fā)無損。
三頭六臂:三個頭六個胳膊。
出化元神:元神離開身體去其他地方。
定身法:可把對方定住。
隱身法:可以隱身。
避水火訣:可無視水和火焰,但不能使用神通。
移山縮地:能讓自己和他人一步跨越一大段距離。
劃地為牢:用金箍棒在地上劃的一個圈,可以保護(hù)圈內(nèi)人的安全。
兩人的神通法力差不多,在打斗時也相差無幾,這一局平手。
四、法寶兵器
1、楊戩
楊戩的法寶眾多,還都是比較厲害的上品。
三尖兩刃刀、金弓銀彈、太阿劍、開山斧、縛妖索、斬魔劍、趕山鞭、山河社稷圖、照妖鏡、青鋒劍、錕铻劍、哮天犬。
2、孫悟空
只有一個如意金箍棒,可隨心意變化,就是一個字重。
這一局楊戩勝出。
五、身份地位
1、楊戩
別名二郎神、灌口神、灌口二郎、灌口神王、灌口神君 、顯圣真君、清源君、清源公、二郎真君、二郎太子、金花太子、惠民大帝、川主帝君。
道教封號:清源妙道真君,赤城王 ,神勇大將軍,道濟(jì)鴻鈞天尊,崇應(yīng)惠民大帝。
儒家封號:靈惠侯,靈惠應(yīng)感公,昭惠靈顯王,英烈昭惠靈顯仁佑王,英烈昭惠靈顯威濟(jì)王,承績廣惠顯英王,圣烈文昭宣靈忠仁王。
二郎神的信仰崇拜最早開始于唐朝 ,五代時為蜀國護(hù)國靈應(yīng)王,兩宋時期信仰大盛,宋朝將其納入國家祭祀并載入史冊。
屬于正神,在現(xiàn)實世界有廟宇供奉。
2、孫悟空
別名孫行者、心猿、金公、斗戰(zhàn)勝佛、齊天大圣。
現(xiàn)實中無封號,無廟宇,無祭祀。
這一局孫悟空完敗。
六、功績
1、楊戩
治水,斬蛟,擒龍,搜山降魔、擔(dān)山趕日,劈山救母,助周伐紂身經(jīng)百戰(zhàn),正直仁義、為民除害、顯圣護(hù)民。
2、孫悟空
大鬧天宮,保唐僧西天取經(jīng),煉魔降怪,全始全終。
論功績,孫悟空只保了唐僧一人,楊戩保萬民,楊戩的功績要大于孫悟空。
七、結(jié)論
楊戩和孫悟空的神通差不多,不借助外力,兩人應(yīng)該是平手,誰也奈何不了誰。
如果使用法寶,孫悟空多半不是擁有眾多法寶的楊戩的對手,楊戩祭出女媧娘娘給的山河社稷圖就夠了。曾經(jīng)的白猿精袁洪就被山河社稷圖困住,再被縛妖索捆住,最后被楊戩抓住。
還有師承和家人助力,孫悟空都不如楊戩。
所以,楊戩厲害點。
做一個對比,先說孫悟空干過的大事,大鬧天宮十萬天兵天將都擋不住,龍宮借寶東海奈何不了他,大鬧地府地府奈何不了他,再說楊戩,力誅八怪,彈打雙鳳凰,斧劈桃山,誅仙劍陣是唯一一個參與教主戰(zhàn)斗的三代弟子就連十二金仙也沒能插手的戰(zhàn)斗,整個封神之戰(zhàn)幾乎沒有敗績,孫悟空對上教主級的如來佛祖毫無還手之力,孫悟空大鬧天宮時厲害的神仙沒出手,別說哪吒,明顯放水,哪吒在封神之站中的實力并不弱,孫悟空和牛魔王打的時候還是和豬八戒聯(lián)手的都打不過,但是哪吒打得過牛魔王,所以哪吒明顯放水,至于老君,那是老君不想出手,老君是誰,道教始祖,打如來跟玩似的,大鬧地府,坐鎮(zhèn)的十殿閻王奈何不了他,就算是閻王奈何不了他,但是地府還有一個圣人,厚土娘娘,厚土娘娘是身化輪回之人,洪荒時代的人物。后面打九頭蟲時也是打不過找楊戩幫忙,所以楊戩比孫悟空厲害得不是一星半點兒
成佛前的孫悟空與楊戩旗鼓相當(dāng)。楊戩相比成佛后的孫悟空猶如寒鴉之比鳳凰,繁星之比皓月。楊戩因六公主私下凡間而大鬧天宮,玉帝為挽回天庭顏面,不得已求助于斗戰(zhàn)神佛孫悟空。孫悟空憑西方至寶破了楊戩的九轉(zhuǎn)玄功,借上古傳說神兵斬殺了楊戩。
卻說玉帝的六公主以閉關(guān)修煉之名而私下凡間,待到王母發(fā)現(xiàn)之時,六公主不僅私配下界凡人而且還生下一子。
玉帝大怒,又怕家丑外揚,于是命三壇海會大神哪吒下界捉拿。哪吒本以為手到擒來,哪曾想,六公主法力大進(jìn),而且其夫君也是厲害,哪吒居然吃了敗仗,去找兄長木吒幫忙,木吒卻將哪吒一頓好罵,說其拆散人家姻緣。
玉帝見天庭丟了顏面,也要怪罪于哪吒,命其十五日內(nèi)將六公主擒上天庭,就在哪吒左右為難之時,想到了已經(jīng)成佛的斗戰(zhàn)勝佛孫悟空。
孫悟空知道此乃又是一曲天仙配,遂婉言相拒。豈料哪吒早已找好托言,此乃玉帝口諭,這事只可暗中行事,不派天兵,若是哪吒不能敵,可叫斗戰(zhàn)神佛幫忙,萬不可壞了天庭顏面。
玉帝曾賣悟空許多情面,加之與哪吒私交甚好,孫悟空自是不好拒絕,也就決定棒打鴛鴦,做一次惡人。
六公主與其夫君所居的南瞻部洲水天城,離大唐都城約有三十萬里,東靠東勝神洲,方圓十萬,地廣物博,人口千萬,大小城郭數(shù)千之多,縣城,洲郡無數(shù),主城水天城池,靠近天水河,寬有千里,河水清澈,深不見底。天水河發(fā)源于東勝神州,直通東海,蜿蜒連綿兩大部州,又分出許多支流,長達(dá)數(shù)百萬里,養(yǎng)育無數(shù)百姓生靈。
六公主的夫君不知哪里修得神通,十分厲害,被大唐國君封為一鎮(zhèn)節(jié)度使,旱時做法降雨,澇時疏通排水,使得一方黎民,安居樂業(yè),五谷豐登。
六公主本是金枝玉葉,哪吒自是不好下重手,乾坤圈都不敢用,更別說是九龍神火罩,今見悟空相助,于是悄言相授,萬不可傷了六公主,只要讓其絕了下凡的心思便可。
悟空心下思揣,玉帝果然心狠,明擺著便是要殺了六公主的夫君,難怪哪吒為難。待到二人悄悄落在水天城內(nèi),哪吒隱于市井,悟空換上一身道服,獨自往衙門而去。
悟空見那六公主披紗纏絲,結(jié)香佩環(huán),貌比嫦娥,走動之間香氣襲襲,懷中孩子也是眉清目秀,靈氣逼人,遂勸說,公主私配凡人,玉帝震怒,望其回轉(zhuǎn)天宮,免的叫三界諸仙子民笑話,丟了天宮顏面。
六公主上前細(xì)看,這才發(fā)現(xiàn)原來是昔日大鬧天宮的斗戰(zhàn)神佛孫悟空。
六公主夫君相貌清奇,一身仙骨,和六公主倒也登對對,見孫悟空蠱惑夫人,不由大怒,拔劍相向,劍身晶亮,紫氣汪汪,浩浩蕩蕩蕩的純陽之氣滾滾向悟空奔襲而來。
六公主知道夫君不是悟空敵手,趕忙上前拉住,你受如來法旨,根本不用遵從玉帝旨意,何苦要為難我夫妻二人。
孫悟空也是嘆息,自己欠下玉帝諸多人情,不得不還,希望公主能隨自己返回天庭,向玉帝求情,恩準(zhǔn)婚事。
六公主知道數(shù)千年前,三圣母姑姑下界思凡,被壓在華山之下,此番回去,必然是難逃厄運,忙跪求悟空,那是梨花帶雨,楚楚可憐。
以前,悟空與六公主時常在天宮見面,相交還好,雖定下要棒打鴛鴦,此時卻也硬不起來,心生惻隱,于是授計,讓二人隨自己上天宮央求玉帝,再加上斗戰(zhàn)神佛的幾分臉面,幫公主求情,況且二人已有孩子,也算是玉帝外孫,不至于會滅殺骨肉親情。
六公主及其夫君聽悟空這般說道,看著懷里的孩子,一時之間心亂如麻也沒了主意,只有點頭。
哪吒見三人出了府邸,悟空沒有招呼,自是知道不讓他出現(xiàn),于是遠(yuǎn)遠(yuǎn)尾隨其后。
三人踏云而上,萬丈高空,白云繚繞,忽然一頭挽雙髻,腰束絲帶,身披月白八卦道服的中年道人從天際作歌而來,原來是前世為東華帝君,后因孽緣,轉(zhuǎn)世于人間修行,上洞八仙之一的呂純陽呂洞賓。
六公主夫君見到呂洞賓連忙大叫,聲音驚訝,原來呂洞賓竟是六公主夫君的師父。
呂洞賓窺得天道運轉(zhuǎn),自己的徒弟私配六公主,觸犯天條,無論遲早,都有一番劫難,即便是有地位崇高的斗戰(zhàn)神佛佑護(hù),卻也不能逾越天條,命運多舛,也是天數(shù)注定,不可更改。
然而兩人福緣深厚,待到六公主的夫君輔佐大唐君王,讓道門一脈,傳遍四大部洲,建下彌天大功德之時,公主便可與其夫君成就無極大道,做萬世夫妻。
悟空聽到道門一脈傳遍四大部洲之言時,心中惱火,如若那般,西天如來佛祖又該居于何位?
隨后,呂洞賓讓六公主隨悟空上天宮面見玉帝,自己則帶徒弟及六公主之子下界教授道法武藝,各積無邊功德,以期他日,一家三口圓滿團(tuán)圓。
天庭之上,玉帝見到拜倒在殿下的六公主,怒斥其身為瑤池仙女,反而不憐惜自愛,私下凡間,配上凡人,當(dāng)上斬仙臺。
悟空上前求情,不想玉帝真是震怒,不僅將悟空話語打斷,而且命四大天王穿了六公主的琵琶骨,押往斬仙臺。群仙不忍,但玉帝目光所到之處,皆不敢上前勸阻。
悟空暗道玉帝心狠之時,無意間眼角余光,發(fā)現(xiàn)哪吒欲要上前出頭,卻被托塔天王一把拉住,眼色默然,嘴角直努。
孫悟空猛然想起天宮將來由張自然執(zhí)掌之三界讖言,于是悄言問詢哪吒六公主之子名字。當(dāng)悟空得知六公主之子確為張自然之時,恍然大悟,六公主下界就是玉帝暗中安排。玉帝測得天機后,唯恐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脅,更是不惜犧牲自己女兒,面對如此深不可測的玉帝,悟空一時也是沒了辦法,想想還是別趟這渾水,于是悄悄出了天宮,往花果山而去。
但見六公主鮮血淋漓,痛得死去活來,大殿之上拼命掙扎,嘴里只是求饒。四大天王不敢違抗玉帝旨意,只能把六公主拖將下去。
便在此時,遠(yuǎn)處急急飄來五朵彩云,卻是玉帝其余的五位公主。當(dāng)年七公主因私通凡人,被打入輪回,永世為草木,不得人身。
五位公主見六公主這般受苦,心中憤怒,遂跪在披香殿靜思的玉帝面前苦苦哀求,不想氣急敗壞的玉帝竟要,立刻行刑六公主。
五位公主見父親既然這般無情,絕望到了極點,心想莫怪女兒無孝,于是各自嬌喝,飛出幾條彩帶,將那傳旨的仙官脖子扭斷。玉帝見五位公主殺了仙官,怒不可遏,于是忙叫人傳旨,搖動警鐘,擺駕往斬仙臺而來。
四位護(hù)法天神聽見警鐘長鳴,又遠(yuǎn)遠(yuǎn)望見五位公主朝斬仙臺匆忙而來,頓時心中明白,南方增長天王魔禮青祭出手中長劍,但見億萬清色星芒,劍勢凌厲,銳意鋒芒,鋪天蓋地,仿佛海嘯山崩一般,一下將五位公主罩在劍光之下。
眼看五位公主就要被拿下,就在這緊要關(guān)頭,一柄三尖兩刃刀的奇門兵器憑空出現(xiàn),就地一蕩,四位天神的武器皆都脫手,一頭戴三山飛鳳帽,身穿淡黃水云合服,兩耳垂肩,儀容俊貌堂堂的道士出現(xiàn)在斬仙臺上,此人正是二郎顯圣真君楊戩。
楊戩手中兵器一橫,脫手飛出,一個旋轉(zhuǎn),斬仙臺外數(shù)百位仙兵神將的衣甲直接被劃破,仙兵神將頓時大驚,陣法散亂。五位公主乘勢用彩帶卷住,動彈不得。
五位公主知道表哥見六妹受難特來相救,于是乘天兵天將尚未聚集,隨楊戩殺下了天宮,往灌江口而去。
玉帝顏面盡失,回到凌霄殿,遂令托塔天王李靖點兵,與哪吒下界捉拿楊戩與公主。兩父子面有難色,一邊是玉帝的外甥一邊是親生女兒,兩邊皆得罪不得,況且那下界灌江口,依山而立,神兵無數(shù),加之二郎真君神通廣大,李家父子如何能拿?
父子兩人略一思量,遂舉薦昔日威震寰宇的齊天大圣,今已是斗戰(zhàn)勝佛的孫悟空。
孫悟空有心拒絕,但成佛之后,與玉帝接觸頗多,發(fā)現(xiàn)玉帝貌似無用,卻是假象。玉帝但凡能坐到這個位子,統(tǒng)領(lǐng)群仙,懾服三界,定然不會是無能之輩。
孫悟空現(xiàn)在成佛,看似威風(fēng),卻舉步維艱,手下無一兵一卒,而那玉帝卻能號令天庭眾神,更有天界蓬萊,仙界贏洲等三十六仙島仙人相助,實力之強大,即便是西天佛祖如來也要顧忌三分。一旦駁了玉帝臉面,讓其臉面無光,那簡直是自找沒趣,況且這只是一場作秀,做給世人看的把戲而已,孫悟空也就答應(yīng)了玉帝。
過得兩日,天庭大軍已然現(xiàn)在灌江口上方天空,密密麻麻,祥云圍繞,旌旗招展,寶幡林立,華蓋飄揚,幾乎整個天都被遮住。斗戰(zhàn)勝佛端坐蒲團(tuán),帶九龍沖天冠,穿鎖子黃金甲,踏兇獸步云靴,持如意金箍棒,手搭涼棚,兩眼金芒沖霄而上,龐大無匹的氣息隱隱散將開來,齊天大圣的風(fēng)采顯露無遺。
當(dāng)年孫悟空大鬧天宮,楊戩與之大戰(zhàn),以致二人結(jié)下因果,楊戩對孫悟空也就并無好感,心存敵意。然而后來,孫悟空助唐僧西行拜佛求經(jīng),成正果斗戰(zhàn)勝佛,又有西天佛祖如來、南海觀世音菩薩兩圣護(hù)佑,楊戩與孫悟空的差距便越來越大,幾近再無可比。
饒是如此,楊戩心中還是不服,只嘆自己乃是闡教三代弟子,怎比得上對方勢大,就算是有萬丈雄心,也只能暫時壓住。
當(dāng)年楊戩與悟空大戰(zhàn),戰(zhàn)了個不分上下,以致三界將二人相提并論,楊戩以為悟空神通依舊,遂冷嘲熱諷。
孫悟空本就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人物,當(dāng)年被壓五百年,西行取經(jīng),最終成佛,期間不知受了多少委屈,如今楊戩的一番言語,又把悟空那桀驁不馴的性子又勾引出來,化作一股惡念一一發(fā)泄出來。
怒上心頭的孫悟空大吼一聲,催動腳下云斗,搶身上了灌江口,朝楊戩殺將過來。
孫悟空怪叫連連,兇悍威猛,煞氣滔天,兩人斗了幾個回合,悟空頭上現(xiàn)出金光萬道,金箍棒更加兇猛,沒頭沒腦的朝楊戩身上打了下來。
孫悟空現(xiàn)在的神通遠(yuǎn)強于當(dāng)年,待到楊戩接了接了幾棒之后,只覺身體發(fā)麻,眼冒金星,連忙運起九轉(zhuǎn)玄功,施展變化,遁了出去,隨后祭起血盆大口的哮天犬,繞到悟空后面,意圖暗算。
孫悟空與楊戩交手多次,自是知道他其中套路,突然取出一面旗,望空一展,但見白氣氤氳,青蓮朵朵,當(dāng)空現(xiàn)出金身舍利,此乃西天成佛,佛祖親賜的西方五大至寶青蓮寶色旗。
哮天犬撲過去,卻被旗子擋住,孫悟空反手一棒,將哮天犬打成兩截,汪汪慘叫一聲,化作飛灰。
楊戩見悟空兇猛,早已有了三分怯意,今見哮天犬被打死,卻也無暇顧及,只是心中疼痛,仿若割肉。
楊戩見勢不妙化作一道金光,朝灌江口遁去,不想另外一道金光斜剌過來,直接截住。楊戩暗叫不好,但是為時已晚,只覺身體一震,人已被旗子卷起。
悟空上來,當(dāng)頭一棒,正中楊戩頂門,直打得火星迸出。悟空知道楊戩以為修煉了九轉(zhuǎn)玄功,成就了不死之身,暗下得意,隨即手中一晃,手中多了一把斬妖除魔神劍軒轅劍,撲得一劍,直刺楊戩胸膛。
軒轅劍本是上古傳說神兵,就連上古大巫蚩尤都被斬殺,何況是受下界香火而成仙的顯圣真君。
孫悟空見楊戩已死,猛地仰天長嘯,聲音穿云而上,可裂金石,久久不散,仿佛要將胸中千年的悶氣都一并吐出。
先來給出結(jié)論:孫悟空能吊打楊戩!
首先要說的是,《西游記》中的二郎神并不是叫楊戩,楊戩只是《封神演義》根據(jù)《西游記》中的二郎神原創(chuàng)出來的一個人物形象而已,盡管后來楊戩和二郎神被混淆成了同一個人。
在《西游記》中,二郎神并沒有被交待姓名,只是被稱為楊二郎,他是二郎顯圣真君,隨身的那只犬也不叫“哮天犬”,而是被稱為“細(xì)犬”。
如果要拿《封神演義》中的楊戩和孫悟空比較,毫無疑問,孫悟空能吊打楊戩?!斗馍裱萘x》總體實力就不如《西游記》,《封神》中整本書鋪墊得“誅仙陣”也就《西游記》中蜈蚣精金光陣的水平,通天教主的實力描寫還是抄襲的孫悟空的描寫,可見孫悟空的下限就是通天教主的水。
《封神演義》中的楊戩實力低微,他和哪吒不敵數(shù)千凡人兵馬,楊戩畏懼猿洪手下千百個拿棍的小猴,而孫悟空一晚上就能滅了獅駝嶺4萬小妖,一個人曾打敗十萬天兵天將,所以“凡人修仙傳”的《封神演義》中的楊戩根本不能和孫悟空相提并論,這里就不再多說什么了。
重點來說《西游記》中的二郎神和孫悟空。
《西游記》中二郎神和孫悟空之間的大戰(zhàn)本來就不是一場公平的戰(zhàn)斗,在二郎神出戰(zhàn)孫悟空時,二郎神占有天時、地利、人和,此時孫悟空與十萬天兵天將已經(jīng)打斗了多時,而二郎神則是以逸待勞,占盡優(yōu)勢。
當(dāng)然,《西游記》中孫悟空是體力永動機式的設(shè)定,所以就忽略他相對二郎神的不公。
二郎神來到花果山后,先是這樣吩咐的李天王的:
真君笑道:“小圣來此,必須與他斗個變化,列公將天羅地網(wǎng),不要幔了頂上,只四圍緊密,讓我賭斗。若我輸與他,不必列公相助,我自有兄弟扶持;若贏了他,也不必列公綁縛,我自有兄弟動手。只請托塔天王與我使個照妖鏡,住立空中??炙粫r敗陣,逃竄他方,切須與我照耀明白,勿走了他?!?/p>
二郎神首先就讓李天王率眾將孫悟空和自己圍在中間,用照妖鏡將孫悟空照住,以免被他逃跑。
從這里就可以看出二郎神表面上說不要幫手,實則已經(jīng)讓眾人為自己助陣,這已經(jīng)給自己創(chuàng)造了一個好環(huán)境,使得自己無后顧之憂,且在他的言語中還說了這句話:“若我輸與他,不必列公相助,我自有兄弟扶持;若贏了他,也不必列公綁縛,我自有兄弟動手?!?/strong>
劃重點,這句話很重要,作者在后文中描寫二郎神和孫悟空大戰(zhàn)就對應(yīng)了這句話!
二郎神的意思就是說如果自己和孫悟空單打獨斗輸了,梅山兄弟就會來幫忙。
接下來就是二郎神和孫悟空的大戰(zhàn)。
1.第一戰(zhàn),比武力。
二郎神與孫悟空的第一戰(zhàn)是比武力,原文寫道:
真君與大圣斗經(jīng)三百馀合,不知勝負(fù)。
這一戰(zhàn)表面上來看二人實力相當(dāng),但作者卻在贊詩中為二人分出了勝負(fù):
兩個鋼刀有見機,一來一往無絲縫。金箍棒是海中珍,變化飛騰能取勝;若還身慢命該休,但要差汽為蹭蹬。
也就是說在作者看來二郎神和孫悟空只是三百回合沒有分出勝負(fù),但如果一直打斗下去就會有孫悟空的【變化飛騰能取勝】的出現(xiàn)。
而實際上第一戰(zhàn)三百回合后的結(jié)果是二郎神率先出“法天象地”。
什么情況下,會率先出大招?
一是長時間拿不下對方想出技能直接將對方秒殺,二是被敵方壓制處于下風(fēng)之時。從這里也可以看出二郎神在第一場的純武力打斗中并沒有占得半點優(yōu)勢。
所以第一戰(zhàn)可以看出二郎神純實力是小于等于孫悟空!
2.第二戰(zhàn),斗法
在孫悟空與二郎神打到300回合未分勝負(fù)時,二郎神率先使出了“法天象地”的神通,隨后孫悟空也使出“法天象地”來和他打斗。
那真君抖擻神威,搖身一變,變得身高萬丈,兩只手,舉著三尖兩刃神鋒,好便似華山頂上之峰,青臉獠牙,朱紅頭發(fā),惡狠狠,望大圣著頭就砍。這大圣也使神通,變得與二郎身軀一樣,嘴臉一般,舉一條如意金箍棒,卻就是昆侖頂上擎天之柱,抵住二郎神,唬得那馬、流元帥,戰(zhàn)兢兢,搖不得旌旗;崩、巴二將,虛怯怯,使不得刀劍。
這場打斗尚未分出勝負(fù)時孫悟空因看到猴子們被梅山兄弟驚散,便無心戀戰(zhàn),就收了法象逃走。
也就是說孫悟空和二郎神的第二戰(zhàn)斗法并沒有分出勝負(fù),孫悟空逃跑是因為被二郎神兄弟偷了家。
所以第二戰(zhàn)兩人沒有分出勝負(fù),孫悟空并沒有輸。
3.第三戰(zhàn),比變化
孫悟空和二郎神比變化看似孫悟空一直處于下風(fēng),但實際上這場變化賭斗就相當(dāng)于是“石頭剪刀布”式比試,后變化者自然能壓倒性克制先變化者,所以先變化的孫悟空一直處于被動,這也給人于一種假象,讓人感覺到孫悟空一直被二郎神壓制。
然而實際情況如何?
這一次比試的起因是孫悟空逃跑,孫悟空的目的就是逃跑,所以孫悟空能逃跑就說明他贏了!
在二郎神要搗壞孫悟空變成的廟宇時,孫悟空直接變消失了,而二郎神和梅山兄弟等人卻沒能發(fā)現(xiàn),也就是說孫悟空在眾目睽睽及十萬天兵天將的圍困下逃脫,達(dá)到了自己“逃跑”的目的。
所以這場變化的比試顯然是孫悟空勝過了二郎神。
而二郎神還要借助李天王的照妖鏡才能找到孫悟空的行蹤,所以比變化這一戰(zhàn)看似二郎神壓制了孫悟空,但實際上卻是孫悟空贏了!
真君前前后后亂趕,只見四太尉、二將軍一齊擁至道:“兄長,拿住大圣了么?”真君笑道:“那猴兒才自變座廟宇哄我。我正要搗他窗欞,踢他門扇,他就縱一縱,又渺無蹤跡??晒?可怪!”眾皆愕然,四望更無形影。
4.七圣群毆孫大圣
在孫悟空逃到二郎真君廟后二郎神在照妖鏡的幫助下終于查到了他的行蹤,二人從真君廟開始打回花果山。
這時就照應(yīng)了二郎神剛來時吩咐的那番話:
若我輸與他,不必列公相助,我自有兄弟扶持;若贏了他,也不必列公綁縛,我自有兄弟動手。
二郎神的梅山兄弟們也加入戰(zhàn)團(tuán):
這康、張?zhí)镜扔婢?合力努力,把那美猴王圍繞不題?!?/p>
也就是說梅山兄弟與二郎神一起圍攻起了孫悟空,對應(yīng)了二郎神初來時所說的“若我輸與他,不必列公相助,我自有兄弟扶持”,也就是說作者已經(jīng)說明二郎神已經(jīng)輸給了孫悟空,所以梅山兄弟才會加入戰(zhàn)斗。
即便是如此,二郎神也沒能擒拿孫悟空,接下來就是太上老君老君扔下金剛琢來偷襲孫悟空。
猴王只顧苦戰(zhàn)七圣,卻不知天上墜下這兵器,打中了天靈,立不穩(wěn)腳,跌了一跤,爬將起來就跑;被二郎爺爺?shù)募?xì)犬趕上,照腿肚子上一口,又扯了一跌。他睡倒在地,罵道:“這個亡人!你不去妨家長,卻來咬老孫!”急翻身爬不起來,被七圣一擁按住,即將繩索捆綁,使勾刀穿了琵琶骨,再不能變化。
在這里,孫悟空失敗后被二郎神的幾兄弟擒拿,也正是呼應(yīng)了二郎神剛來時對李天王等人的吩咐:若贏了他,也不必列公綁縛,我自有兄弟動手。
孫悟空大戰(zhàn)二郎神,雖然結(jié)局是孫悟空被擒,但并不能說明二郎神比孫悟空厲害。二郎神雖然擒了孫悟空,卻是在梅山兄弟加上細(xì)犬的幫忙以及太上老君的偷襲和眾天兵天將的助陣下才完成的。
即擺架,同道祖、觀音、王母與眾仙卿至南天門。早有些天丁、力士接著,開門遙觀,只見眾天丁布羅網(wǎng),圍住四面;李天王與哪吒,擎照妖鏡,立在空中;真君把大圣圍繞中間,紛紛賭斗呢。
除此之外,在孫悟空大戰(zhàn)二郎神和梅山兄弟時其實并沒有盡全力,因為他根本沒有用神通“身外分身”!
在這里就可以參考取經(jīng)時孫悟空大戰(zhàn)竹節(jié)七獅那一戰(zhàn)!
在八戒戰(zhàn)敗后,孫悟空和沙僧也紛紛被七獅打敗,這是孫悟空和七獅的純武力較量,孫悟空不敵七獅圍攻。
那一伙妖精,齊與大圣三人,戰(zhàn)經(jīng)半日,不覺天晚。八戒口吐粘涎,看看腳軟,虛幌一鈀,敗下陣去,被那雪獅、猱獅二精喝道:“那里走,看打!”呆子躲閃不及,被他照脊梁上打了一簡,睡在地下,只叫:“罷了,罷了!”兩個精把八戒采鬃拖尾,扛將去見那九頭獅子,報道:“祖爺,我等拿了一個來也。”說不了,沙僧、行者也都戰(zhàn)敗。
但隨后孫悟空就用了“身外分身”的神通,局勢立即逆轉(zhuǎn)!
眾妖精一齊趕來,被行者拔一把毫毛,嚼碎噴將去,叫聲“變!”即變做百十個小行者,圍圍繞繞,將那白澤、狻猊、摶象、伏貍并金毛獅怪圍裹在中。沙僧、行者卻又上前攢打。到晚,拿住狻猊、白澤,走了伏貍、摶象。
所以,用了神通的孫悟空遠(yuǎn)遠(yuǎn)強于純武力的孫悟空,根據(jù)純武力的孫悟空與二郎神和竹節(jié)七獅的戰(zhàn)斗可以看出,二郎神和梅山兄弟的純武力并不比竹節(jié)七獅強。
如果當(dāng)時孫悟空用了“身外分身”很可能是能夠打敗二郎神兄弟圍攻的。
《西游記》里孫悟空還有“無限體力”和“金剛之軀”這兩個外掛,參考同樣有“七十二變”的牛魔王,即便短時間內(nèi)二郎神能和孫悟空戰(zhàn)平,那么長久下去結(jié)果又會如何?
許多人不讀原著就人云亦云地說二郎神比孫悟空厲害,無非就是以結(jié)果來斷輸贏。
還有些人是受到老一輩人的民間傳說影響,認(rèn)為二郎神有三只眼,有七十三變,比孫悟空多一變所以比孫悟空厲害,而實際上《西游記》中并沒有這種設(shè)定!
除此之外,從八卦爐中出來后大鬧天宮的孫悟空要比此前的孫悟空更強,二郎神要贏此時的孫悟空就更沒有勝算了。
所以,綜上所述,在《西游記》中孫悟空是比二郎神更勝一籌的!
- 下一篇:南鯧魚怎么做?
- 上一篇:現(xiàn)在真的是全民負(fù)債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