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然是不孝?。∧棠淌悄惆职值膵寢?!孫女沒有厭惡奶奶的理由啊!你這樣是 將你的母親置于大不孝的境地?。『⒆影?!無論過去你的母親給你說了什么,無論你多么的不快,奶奶死了都必須要回去奔喪啊!因為你是奶奶的孫女啊!
厭惡奶奶是你奶奶對你母親不好,你接受了你媽媽的說教。也許你奶奶做事真的不好,也許你媽媽和你奶奶性格不合影響了你。筆者建議你無論如何也應(yīng)該回去奔喪。你回家的作用也許不重要,但讓外人看了他們會表揚你的。還是人家某某人的孫子,奶奶對孫子和兒媳婦一點不好,看人家這孫子多么懂事。
有時,我們做事是違心的,但違心的事卻不違背常理。
有時我們做某些事并非情愿,而一旦做完這件事人人都說我們這樣做很在理!
你說這兩句話對嗎?!
估計這女孩的奶奶是個重男輕女的人,在她小的時候,她奶奶對她不好虐待或者傷害過她,所以她從心里記恨她的奶奶,所為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不了解其中的內(nèi)情,也不要去評論是非曲直。
為什么從小就會厭惡奶奶?真的是奶奶沒可愛之處嗎?再說了,那有爺爺奶奶不親孫子孫女的呀?沒你奶奶那有你爸爸,沒你爸爸也就沒有你們這一家人。作為子孫還是要做到你的本分為原則!
我老婆就和他奶奶特別不親,小時候她和弟弟在放寒假的時候,每年都要去大山里的奶奶家呆上一段時間,但她奶奶特別重男輕女,據(jù)老婆說,好吃的藏起來悄悄的給弟弟吃,悄悄的把塊兒八毛塞到弟弟口袋里(改革開放以前),有點事不讓弟弟動手,卻不停的指揮她干這個活那個活,和弟弟說話啥時候奶奶臉上都是笑瞇瞇,和老婆說話時那就是板著個臉了,這是她上小學(xué)校經(jīng)歷過的事情,所以,上中學(xué)以后,父母親再三說好話,老婆就是再不登姥姥家的大門。這樣看來,祖孫有了矛盾,也不完全是小輩的錯,老輩可能也要負一定的責(zé)任,當(dāng)然,這事只能憋在肚里,說出去就不對了(老公例外)。
前幾天弟妹的奶奶去世從第一天去老墳報廟,第二天停靈,第三天發(fā)喪,弟妹除了第一天早上去看了一下,不到半小時就回來了,我們這報廟孫子外孫女出嫁的不出嫁的兒子閨女兒媳婦都要過去的,她就沒過去,第三天發(fā)喪,我們都過去了,下午發(fā)喪,她也沒去地里送她奶奶最后一程,我爸媽不在家,我奶我小姨也過去了,讓她下午去地里送她奶一程,她說她媽不讓她去,說她在家看孩子,我們不知道別人會怎么看她,但是這次我們這些親朋好友,都覺得她挺沒良心的,她奶活著的時候癱在床上兩年,都是她姑姑家和他家她大伯家輪流十天,這次很不巧死在了她家,聽我同學(xué)說,她奶奶死的時候身上都爛了,我同學(xué)的舅媽是她二姑,我覺得不管怎么樣,人死如燈滅,所有的恩恩怨怨都得消失了,我弟說她你是咱們這最沒良心的孫女,你奶死,你不但不掉淚,連發(fā)喪都不去
不知道你為什么厭惡奶奶,反正奶奶是你長輩,不管什么原因,人已經(jīng)死了,死者為大,你作為孫女都不去就是不孝。
還是去吧,看在你父親的份上。所為死者為大,你不去人家不但會指責(zé)你還會職指責(zé)你父母不會教孩子。你奶奶的錯,隨著她的去世你也忘了吧。有空就時光存折打卡,賺點零花,打卡期間還可以多運動強身健體
我慶幸我的爺爺奶奶沒有重男輕女一說,我和姐姐70年代生,那時侯都比較重男輕女,可我家除了媽媽因為第一個是女兒所以希望我是男孩,爺爺跟爸爸一點想法都沒有的,雖然那時候窮的油都吃不起,但爺爺每天熬了白米粥等著我幼兒園回家吃,因為沒有油水所以肚子老餓,回家一碗白米粥沒有幾分鐘就下肚了,但我還是白白胖胖的,我愛我的爺爺,從小把我當(dāng)寶貝一樣,我家沒男孩,就一個堂哥是男的,但爺爺奶奶鄉(xiāng)下人從沒見他們重男輕女過,今天中秋節(jié)特別想我親愛的爺爺
逝者為大
人生走到終點了,就去送她一次吧,就如我大伯以前跟我家一直過不去,本來是最親的親人,他眼里就只有錢,經(jīng)常給我家使絆子,什么都做的出來,去年去世了,他家還不是得找我爸說幫忙料理后事什么的,當(dāng)然我們都有去幫忙,人死為大,恨生不恨死,人死了就等于什么都沒了,應(yīng)該去送你奶奶的…
這還用問么?!當(dāng)然
上慈下孝,肯定是你奶奶對你不好唄,你去不去她也不知道了,但外人會看到說你的,沒有特殊原因還是去吧,別她沒了還惡心你一把,人做事不要光意氣用事,還要聰明一點,去了你也不損失什么,就當(dāng)送她一程了唄,或者參觀旅游!
打著骨頭連著肉,不管怎么說,也是你親奶奶,你一個活人還和死人計較什么,人死如燈滅,你奶奶不在了,還有其它人,回去吧,送奶奶一程,
為什么厭惡你奶奶?讓我猜一下:第一個可能是,受你母親的影響。婆媳關(guān)系不好,兒媳婦當(dāng)著孩子的面經(jīng)常數(shù)落婆婆的不是,給孩子留下了不良印象。
第二個可能是,你的父親和你奶的關(guān)系不好。影響了你對奶奶的印象。
第三,孩子是父母的復(fù)印件,孩子的性格和行為受到父母很大的影響。你的父母不懂得以德報怨,眼界不高,智慧不足,你有這種想法也就不奇怪了!
孝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不會因為父母的過分要求、過分做法而改變。孝德需要一代代傳承,家庭才和諧,社會才穩(wěn)定!
應(yīng)該你奶奶重男輕女的思想太過分了,更應(yīng)該是她太傷你心了,所以理解你的心情,尤其在我們農(nóng)村這種老年人重男輕女的事太多了,甚至都不讓女孩子去上學(xué)!
從你這個提問就已經(jīng)確認(rèn)了我是一個非常不孝的人,至于導(dǎo)至你不孝的根本原因,你要好好找找,如果就這樣繼續(xù)下去,應(yīng)該是沒有什么好的結(jié)果吧。
你的提問足以證明良好的家教是多么重要啊!好的教育最起碼可以培養(yǎng)出一個好人,輔之以良好的學(xué)校教育,又可以培養(yǎng)出優(yōu)秀的人才,于國于家都是好的,反之,真是無法想象?。?/p>
按自己的意愿辦吧~~~
應(yīng)該去的,而且必須的,如果你不去,她老人家也會來找你去的!我的爺爺奶奶在我爸爸才3歲的時候就去世的了,你有爺爺奶奶,你知足吧!你這不孝子孫!
特別是在北方,帶孩子的人多數(shù)是姥姥。奶奶在孩子的映像里很陌生。再就是奶奶對待孫子(女)的態(tài)度上沒有姥姥和善。外孫畢竟是自己閨女的孩子,在語言表達上就得謹(jǐn)慎一些。所以多數(shù)小孩子都喜歡姥姥。
俗語有人死為大的說法,老年人也許對孫輩照顧不周全,人已經(jīng)沒了,小輩把禮節(jié)做全就行了,懂事的孩子早當(dāng)家!
你如果不去就是不孝,好歹她是你的親奶奶,你爸爸的親媽,你從小就厭惡你奶奶只是你的錯,老人就是老人,不管她的對錯她都是對的,你懂嗎這為孝順,孝就的順你不順就不為孝,所以說她生前的任何事情都是對的
不知道你的奶奶怎么你了,你對她有這么深的恨。但人都沒了還是去一趟吧死者為大。因為大家不了解你們家的事,會覺得你很不孝順。你又不能挨個找人解釋。
我八零后,從小向奶奶要個涼饃饃吃都會被奶奶回一句吃吐沫,搶她個饃吃會被滿院子追著奪下來。我是她唯一的孫子。她去世時,我仍然悲傷,你奶奶對你,比我奶奶對我咋樣?
中國有句俗話:隔輩親!奶奶應(yīng)該和孫輩的人很親密 很融洽才對啊!而事實上造成你這情況的現(xiàn)狀 一定是父母在你心里灌輸了仇恨和怨氣,或者是刻意阻礙你和老一輩的親近行為!有很多電影啊電視啊甚至流行歌曲 都在歌頌?zāi)棠蹋ɡ牙眩Ω糨呑訉O的愛!你一個人的恨 與中國的風(fēng)俗習(xí)慣格格不入,是你大還是全國大?為什么要冒天下之大不違呢?
遵從內(nèi)心的想法,沒什么孝不孝的,別人沒資格評判
不知道你為什么討厭奶奶,反正你不去肯定是不對的。敬老敬祖宗是做人的處世之始,祖母去世明明能送葬而不去,做人就有問題了。
我爸很小就沒了父母,所以很不幸我這輩子沒有爺爺奶奶,覺得挺遺憾。不知道你為何會厭惡奶奶,老人走了去送送吧,沒她就沒你父親更不會有你,人要懂得感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