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都脫貧了沒有貧農。
三代貧農與翻不翻身毫無關系。
我就是出生于赤貧家庭的,一直到十七歲還沒有自己家的住房。指望上學改變人生也不可能,因為我是四弟兄的老大,只得中途輟學參加工作,后來入伍發(fā)奮學習,不僅反復學習毛主席著作,還自學了《電工學》、《電話學》等自然科學(我在當兵時是電話外線兵)。入伍兩年多就被評為蘭空學習毛主席著作積極分子。沒提干就被選調到軍政治部毛澤東思想宣傳隊,到烏魯木齊的新疆大學、八一農學院等院校宣傳毛澤東思想。
轉業(yè)后安排在一個知識分子成堆的研究所,在所里開辦的鄭州工學院本科班代課多門,所里提拔新的中層干部全是學士以上的精英,所里安排我授課……。
我的經歷說明無論家里條件多差,只要自己有強烈的上進心,肯吃苦,努力學習,做個好人,命運是可以改變的。
請記住董老的一首詩:
逆水行舟用力撐,
一篙松勁退千尋。
古云此日足可惜,
吾輩更應惜秒陰。
一份辛勞一份才,不必燒香拜菩薩。
艾農 壬寅年二月十八日
你的提問居然還帶有“成份”痕跡,首先你要知道當今社會是勞動創(chuàng)造一切,憑成份好是翻不了身的。
你急求答案目的是想急于求成,翻身是不能走捷徑的,必須努力勤奮才能有收獲,天上不會掉餡餅!
我這人實話實說的。不知道你所謂的“翻身”是什么標準。如果把翻身定義為發(fā)財式的,實現(xiàn)財富自由,每天只要看看手機伸伸懶腰,打幾個電話,就能讓自己的賬戶增加萬元以上,估計這樣的翻身,以你三代貧農的資歷,難!真難!真是難!
如果把翻身定義為溫飽,恭喜你!你現(xiàn)在就已經翻身了!能用手機上網,還提問參與討論,有這份閑心和逸致,溫飽早就不是問題了。還有國家的精準扶貧攻堅戰(zhàn)早就普大喜奔了,你已經翻身好久了。
如果你把翻身定義為木秀于林的位置,想在你周邊傲視鄉(xiāng)鄰,做到出入皆名士,往來無白丁,你以三代貧農的身份是可以達到目的。只不過你得努力,頭懸梁 錐刺股一樣的努力。
建議你通讀“寒窯賦”幾百遍吧,一切皆有可能。寒門出身,登堂入室,出將入相,也不是沒有可能,自古至今也有不少。一切在于命也機也緣也。
俗語窮不過三代,富不過五代。三代皆貧,第門代開始有所改變。農民擁有土地資源所以本質上是富有,比起城市擁有所謂價值多少多少百萬的房產富人更有財富優(yōu)勢。為什么會成為貧農是因為土地價值財富被忽略,土地的作物價格被繁榮壓低,改變三代貧農先改變貧與富的思維認知,什么叫貧,貧到哪?什么叫富,富在哪?只有從新認清自我的農,我的地,我的勤,我的作物,我的市場,我的定價權,我的地位,我的財富支配的置換等等,相信你比任何富人都自信。
啥樣的翻身你滿意呀?離開農業(yè)就是翻身了嗎?你不會不知道袁隆平院士吧?他不會認為農業(yè)農村農民是沒有出息的人,360行,行行出狀元,能干好了,哪行都行
知識就是力量。怕學就是怕勞動。怕勞動永遠窮困。改革開放第一字就是學。有學才有追,有追才有超。有超表明有力量。知識因而有力量。
革命!你爺爺沒有參加革命的話,你爸也沒參加嗎?你先去問問。你要干嘛?睡著了嗎?睡著翻身也挺好!
這個你問別人也沒用啊,因為這個道理大家都懂可是能堅持做下去的卻并不多交,自己如果想要改變最好的方法便是去提高個人能力,增強自己的競爭力除此之外別無他法,每個人都想要用最快的方法去改變自身所處的困境可是現(xiàn)實的規(guī)律卻在告訴大家一定要腳踏實地的前行,捷徑雖然可以讓自己快速成功可是其中蘊藏的風險也是巨大的,自己如果一旦出現(xiàn)失誤很可能所取得的成就都會付之東流,自己的未來是努力奮斗決定的,在生活中大家所能做的便是對自己得生活負責,除此之外別無他法,當自己心存改變想法的時候便要積極努力的去付出,只有這樣自己的想法才能夠得到實現(xiàn),自己如果只是依賴于空談那么縱然自己絞盡腦汁也無濟于事,如果空談可以解決問題那就不會有這么多郁郁不得志的人了。
窮不過三代,自然會翻身,不必刻意翻。
三代貧農,好啊。根正苗紅,高人一等,最光榮,可以吃香喝辣的,可以優(yōu)先當干部,何愁不翻身!
我看你是男翻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