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們常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家有二老如有二寶。那當(dāng)然咯!大多數(shù)老人,都心疼兒女,即使老了,也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帶孫子外孫。有的還要種菜,種莊稼,養(yǎng)雞,養(yǎng)鴨。每一次到兒女家,菜呀,雞呀,蛋呀,像搬家一樣,生怕哪樣沒拿到。
遇到兒媳或女婿是城里的,還各種嫌棄。覺得公公婆婆或岳父岳母老土,拿的東西不干凈,不上檔次。
不過話說回來,大多數(shù)兒媳和女婿還是喜歡農(nóng)村的土特產(chǎn),他們覺得沒有農(nóng)藥,沒有化肥,原汁原味,吃得放心,還能節(jié)省一大筆錢,何樂而不為呢?因此,回家一拿就是一大后備箱。[胡瓜][胡瓜]
雖說如此,也有例外。有個別老人,看不到兒女的生活壓力,不顧及兒女的感受,倚老賣老。覺得兒女永遠(yuǎn)都是虧欠他們。
不管怎么說,父母養(yǎng)育了我們,是我們生命的締造者,這份恩情是永遠(yuǎn)都無以報答的。希望每個父母都能老有所依,老有所養(yǎng),健康長壽![加油][加油]

那得看這一老二老是否可以自理,如果不能自理或半自理年齡大九十多歲,完全需要子女照顧好日常生活,不管有沒有退休工資,可能時間久了不是寶是負(fù)擔(dān)吧!即使子女孝順,時間久了也會疲憊不堪。當(dāng)然能夠自理就是寶!

當(dāng)然了!早上你上班時早飯備好,下班熱騰騰的飯菜,喝口水洗完手坐下來就可以吃。吃完收拾一下就可以跟孩子玩,每天換下的衣服干凈整齊,這樣的好日子不好么?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主要是看什么樣的老人,如果啥也幫不上兒女,身體又不好,說這話的人是家里沒老人的。記得我奶奶小腦萎縮,又摔壞了腿,吃喝拉撒都在床上,前后時間大概3年,我姑夫來了說好好伺候著吧,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捂臉]給我媽氣的,背后說你稀罕就把這寶弄你家去吧,或者你來伺候著

看家風(fē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