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愛找誰找,反正我是不找。
我贊成老年人找老伴,俗話說,少來夫妻,老來伴。
我首先贊成,但要看具體什么情況?如果條件允許雙方子女要提前溝通好,免得以后麻煩事不斷。有些地方不是也出現(xiàn)拼團式養(yǎng)老嗎。
我鄰村有位羅大伯,今年己72歲高齡了。
這二年來,他自覺手腳己大不如前,沒那么靈活,時常會感覺手足僵硬,不大聽使喚了。
有多次跟我談論起有心找個老伴的事兒,羅大伯己喪偶多年。
由于兒子都居住在城里,而他不可慣城市的生活,獨自一人在農村居家養(yǎng)老,日子倒也過得舒心快樂。
于去年冬天,羅大伯有次在家里打掃衛(wèi)生,無意間摔了一跤,傷到了腿踝骨,自此以后便用上了拐扙,走路一拽一拽的。
由此羅大伯再次跟我聊起了找老伴的話題。
找老伴并不困難,大伯的要求也很簡單。只要是你情我愿,有心待在一起,互相關照,共同生活,只要能有唏寒問暖的、有傾訴和聊天的對象,便心滿意足。
至于曰后,他一旦需人護埋,老伴因此離他而去,他會尊重她的選擇,同時還會送上一大筆現(xiàn)金。
我了解了羅大伯的情況后,便多次跟他二個兒子聯(lián)系,要求他們做兒子的必須明確的表明態(tài)度,支持父親再婚。
羅大伯的小兒子可多了心眼兒,我發(fā)覺他雖然表面支持,其實內心是反對的。認為總覺得這事有點不妥,怕他人背后的閑言碎語。
其時我大聲的質問他小兒子:你是接受過現(xiàn)代高等教育的知識分子,你難道不認為你的想法,是陳腐過時的陋可觀念嗎?難道你不擔心,你父親萬一有什么意外、三長二短的事情發(fā)生,而無人知曉,無人打理嗎?
旁人怎樣議論,由他去,這在農村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何必介意,泰然處之即可。
借諸多所謂的道理以搪塞,忌是為人之子。
隨著老齡化進程的加快,大家都來鼓勵、支持老人再婚,使之成為社會正能量的常態(tài)。
如果兩位單身的老人,真情實意,互相愛慕?!包S昏戀”也未償不可。
畢竟,“少來父妻,老來伴”。很多老年人的孩子忙于工作,就是再孝順,迫于工作需要,不能常時陪在父(母)親身旁。
人愈老怕孤單,應找老伴樂度夕陽!
老人健康,有條件,有好的,續(xù)弦好。17
- 下一篇:怎么保持一顆好心態(tài)?
- 上一篇:懲罰狗狗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