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個問題理論上是可以的,畢竟攝影術的基礎只是掌握攝影工具的運用,只要能把絕大部分攝影知識先掌握,后面再鍛煉一下,六個月,還是能夠成為一個老師傅的。不過!有兩個很嚴重的問題,首先,你得在中國這個沒有完善攝影知識教育體系的國家找到一個擁有幾乎完整攝影知識的人然后他還愿意把所有知識毫無保留的教給你!然后,就是攝影是需要培養(yǎng)美感和藝術知識的,這個需要漫長的時間去培養(yǎng)的,當然,做個老師傅成為一個專業(yè)或者商業(yè)攝影師,那么有個愿意教導你的能人才是一切的關鍵!要么你天天摸,日日摸,摸不出個門道來,多少年還是在原地踏步……當然,你會說很多書籍可以學習,但是,書籍,不會告訴你你哪里錯了!還有書籍不會解答你的疑惑?。〗o大家舉個例子吧,大畫幅技術相機,是商業(yè)攝影中產品攝影的必需品,日本美國的攝影教育中必修課程,在我國用來工作的人少之又少!大畫幅技術相機有一本書是專門教導如何使用和操作該相機的,問題是,有多少人能通過這本書學習到并精通使用大畫幅技術相機。下圖為仙娜最新型號技術相機p3及其拍攝的1:1放大微距拍攝的飾品圖片,并且實現了對清晰平面的分配。1:1放大為實物大小與投影在傳感器上的成長大小一樣!那么,如果使用普通單反該如何拍攝?




易學難精 一輩子也難

我的觀點,有戲,雖說攝影讓我覺得越學越復雜,越來越敬畏,但這點取決于受眾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攝影初學者來說
首先要熟練手中攝影器材各種功能,要知道參數性能。其次要學一些理論知識和攝影技巧,有好多攝影課可以學習下,最后就是多實踐多拍片多交流,從中積累攝影經驗。

攝影是一門綜合性藝術,什么叫成材?什么叫成師?再說熟悉到什么程度、成什么樣的材、成什么樣的師?我認為一沒有標準二不能用時間限定三不好統一?!昂媳е荆诤聊?,我倒是覺得急于求成往往很難有所收獲。作為一名合格的攝影人不僅要具備內在和外在的藝術修養(yǎng),而且需要較高的政治、文化和文明素養(yǎng)。其作品要有內涵、有故事、有正能量。所以成為一名成功的攝影人很難。我的觀點是你從事攝影職業(yè)也好愛好攝影也罷,要想學好攝影,只有老老實實去學去拍,吃苦耐勞、艱苦奮斗、持之以恒,這樣會離成功起來越近。我只是一名攝影愛好者,我把攝影看作了我的一種生活方式,以攝影為樂,用照片表達我的人生觀世界觀,雖然沒有成材也沒有成師但感覺生活的很充實很有意思。通過我多年來的學習和思考,認為要學好攝影應念好“邊”字經:
(1)邊拍邊學。拿起相機拍照,首先需要了解掌握攝影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術,這必須要學習,基礎學不好成功就是一句空話。所以,學攝影先要邊拍邊學邊學邊實踐。學,可以向書本學,可以向老師學,可以向網上學,可以培訓學,可以交流學…不但要學相機技能和拍攝方法,而且要學哲學、文學、藝術、音樂、繪畫等綜合知識,通過多種知識來增強作品的深度和高度,并且做到拍到老學到老,學無止境,只有這樣才能拍出高質量的作品。
(2)邊拍邊想。攝影有兩個功能,一是記錄二是表達。它是運用視覺語言反映現實生活,表達和傳播一定的主題思想和訴求的一門藝術。好的作品一定是主題突出而有意境、一定是攝影人從眾多社會現象之中提煉出來的精華、一定是攝影人知識、經歷和人生感悟的沉淀。沒有融入作者思想的作品絕不會成為好作品。所以,攝影人拍攝作品,一定要綜合多方面的知識去思考,拍攝的過程也是思考的過程。每一次拿起相機、每一次構圖、每一次按下快門都要想想此時此刻要表現的是什么,怎樣去表達為好,要有目的的去拍攝,做到沒有想法不舉相機,這樣拍出來的作品必然是思想、有靈魂、有意義。
(3)邊拍邊專。初學攝影的人開始可以什么都拍,風光、民俗、紀實、人像、建筑、生態(tài)等等方方面面都去練習的拍,當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拍攝技術和方法后就要練習用自己的照片講故事,走專題化路子。開始努力讓單張照片充滿信息量和情感表達,然后去選擇拍攝圖片故事和系列專題,讓你的圖片與讀圖者產生共鳴,再過渡到長期項目的選題與拍攝,這樣堅持下去你的作品必將被社會所認可,成為一名成功者。
(4)邊拍邊展。作品的拍攝就是為了傳播。當今社會展示作品的平臺很多,有網絡、有手機、有影展,利用這些平臺積極投稿,一方面展示自己的水平,把自己推出去,另一方面也學習別人的作品,相互交流,取長補短不斷充實自己,這樣通過邊拍邊展,才能不斷提高自己的攝影水平和知名度。
天鎮(zhèn)土長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