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請,個人認為,簡單的看是生活習慣的問題,但認真想想應該屬于心理問題。一個人的習慣是思想與行為的統(tǒng)一,是記憶與態(tài)度的統(tǒng)一?!皯小彪m然是一種習慣,但也是一種思維的問題,所以應該屬于心理問題。知道自己很懶,但不想改正。只能說明天常日久養(yǎng)成的習慣,不是輕而易舉就能改正的。一個人習慣的好壞會決定一個人的成長,決定一個人的未來。
的確是心理上的問題,明明知道自己很懶,卻又不想改正。可能是不思進取好逸惡勞,貪圖享樂的一種心里表現(xiàn)吧,謝謝悟空邀請問題。
談談我的看法:
一,自己人生觀的問題,有好逸惡勞的思想。如果是這樣的話,必須改正!天道酬勤,否則一定會是一個頹廢的人生。
二,心理問題,比如抑郁情緒或抑郁癥。對任何事物不感興趣,什么都不想干,反映在外的直接表現(xiàn)就是“懶”。如果是這樣那就要先調理情緒,情緒正常了,恢復活力了,對外界事物感興趣了,也就不“懶”了。
三,還有一種情況,就是生活不規(guī)律,比如長期上夜班或夜生活頻繁,睡眠質量不好。反映到外在就是精神不好,精力不足,什么也不想干,也就是所謂的“懶”。(“石塘網(wǎng)”邀?。?/p>
有人在慣你
這就叫懶惰成性,為了達到自己安逸,舒服的狀態(tài),以別無他求,這種人在精神上已經(jīng)達到了頹廢的程度,心靈和大腦思維都出現(xiàn)了問題,導致自己毫無追求,胸無大志,不圖上進,死不改悔!
這是人家命運好,帶著金鑰鍉投胎轉世的人,家庭腰纏萬貫,億萬富翁的家底,過著一世無憂,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要啥有啥,衣食不缺的公子生活。
有一種人昰好吃懶做,油手好閑,二流子出身,今日有酒今日醉,不管明日討飯去。放下一灘子,提起一吊子的作風的人,沒有一點上進心,不知道勤勞致富的道理。
在現(xiàn)今社會里人人都忙于生計在打拼,向望幸福生活而努力,吃苦耐勞,敢闖敢干,為了早日奔向小康而努力奮斗。
題主您好,人的每一個行為習慣都有功能性,沒有足夠的理由,我們不可能長久的做某件事,特別是看起來對自己沒有好處的事情。
所以,您的“懶”一定也有它存在的原因,它肯定是在某種意義上滿足了你的需要,才會被你持之以恒的保留下來。
在廣闊的沙漠上有一種植物叫沙棘。沙棘的外表普通,但是很多的沙棘的根能長到地下五十米,向四周延伸三四百米。
人的行為習慣就如同沙棘的根系,成因錯綜復雜,不變的是這些表現(xiàn)都有強韌的心理基礎。
可以試著問問自己,每當我拖延,我犯懶的時候,周圍的人對我是什么態(tài)度?我的反應和感覺又是怎樣的?
可以假設一下,通過犯懶,你和外界建立了你渴望的聯(lián)結,而這種方式是由你的潛意識驅動的。
我認識一個姑娘,在外面永遠是干凈利索的一個人,工作安排的井井有條,可是她媽曾經(jīng)跟我抱怨說自己的閨女特別懶,在家里什么也不干,想讓她干點活得說上七八次,這和我對這姑娘的印象判若兩人。
后來有一次聊天,聊到了她的成長的經(jīng)歷才知道。從小學到高中,她媽媽包辦了她生活中的一切事情,除了學習之外的生活瑣事從不讓她插手,說是不能耽誤學習的時間。包括吃什么,穿什么,都是由媽媽拍板決定,這姑娘只能接受這種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
等她長大了,媽媽撒手放權了,可她根本提不起興致做事情,而且她媽越催她干活她越不想動。
其實,這個姑娘是在用懶來抗議和報復媽媽往往的控制:"我從來沒有為自己活過,我的時間從來不是我的,我現(xiàn)在就是要通過什么都不做來耗盡為別人活著的時間?!?br/>
另外,她的一部分心理功能還固著在兒童的階段,通過做一個什么都不會干的孩子,來滿足母親潛意識中希望她永遠是需要媽媽的孩子的愿望。
通過犯懶來造成沖突,沖突是母親和女兒維系彼此之間依戀關系的工具。
沖突使親情保持在高濃度的水平,是雙方對彼此邊界的互相侵犯,這種侵犯是雙方共謀完成的。這就像彼此嫌棄卻又不能分離。
她媽媽反復的催促是一種外在理由,使得本來姑娘本身改變的內在理由變得不再充分,本來還想改變,可是因為不想認同母親的外在理由,而選擇保持現(xiàn)狀。
有時候我們知道自己的一些習慣是問題,卻又無法立刻改掉,這是很正常不過的,正是這些“壞”習慣再保護我們,防止我們面對更讓我們崩潰的現(xiàn)實。你可以把它看做是自己的朋友,給自己一些時間,看清使你犯懶的真正原因,逐漸解決,問題就能成為你的動力。
我是@白巧克的文件夾,努力做一個有情感,有溫度的心理學人
有很大的依靠支撐。一但生活獨立。走上無路之時。自然會改掉。這種人必須給他壓力。越大越好。
知道自己懶,卻不想改正,這不是心理上的問題,還是因為懶,你懶得改變,哈哈。
知道自己有問題是一回事,行動上做改變又是一回事。不然不會有那么多人立flag又打臉的事情發(fā)生了。
人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問題,卻不想改變,原因是他不想走出舒適區(qū)——現(xiàn)狀其實自己是能夠接受的,雖然自己也知道,再努把力改變一下會更好,但和突破自己要付出的努力比較起來,他寧愿維持現(xiàn)狀。
那么,到底什么能夠激發(fā)一個人做出行動上的改變呢?
要么現(xiàn)狀已經(jīng)非常糟糕,不改變會有嚴重后果,要么改變之后,他能夠得到預期收益。
比如,抽了一輩子煙的人,屢次戒煙都失敗,但如果他生病了,再抽煙就會危及到生命,那么這次,相信他大概率能戒煙成功。
比如,有人叫著減肥,卻越減越肥,真正促使她真正管住嘴開始運動的,可能是失戀了,可能是男神嫌棄她胖,也有可能是胖已經(jīng)影響到身體健康,不然,一個生活甜蜜幸福的胖女孩,她即使覺得瘦點更美,可能也不會花大力氣去減肥。
所以有堅決的行動來改變的人,一定是這個缺點已經(jīng)讓自己痛苦,改變會有好處,他才會走出舒適區(qū),做出行動。
不然,光靠自控力,很難。
具體到題主的問題,懶又不想改變,還是因為懶并沒有給你造成實質性的困擾,不然,你早就在想辦法改變了。
如果你覺得我說得有道理,也歡迎你轉給自己關心的朋友看。
歡迎關注“一點心理學”,讓生活輕松一點。
懶惰,是一種習慣。自甘墮落,沒有上進心的一種表現(xiàn)。你確又不想改正?是不是心理上的問題? 我的回答是:是,也不完全是!
知道自己懶,又不想改。你這用農村的一句俗語就是:睡覺打呼嚕——裝夢種(中)。應該算是心理問題,但更是一種陋習。常言道: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每個人,在人生成長的道路上,都要有自律。這樣才能有發(fā)展,成為一個對家庭負責,對社會有用的人才。相反,隨心所欲,放任自流;輕則是庸惰懶散,重則會成為社會絆腳石,家庭的累贅。
勤奮勞動是人類的本分養(yǎng)家糊口讓人們吃苦耐勞多爭錢多出力多辛苦啦
心理問題一定有所界定,不是身體或者心理稍微出現(xiàn)問題都能成為心理問題的。
知道自己懶而又不想改,情節(jié)輕微者,屬于個人的不良習慣,跟從小家庭教育有關。
拖延癥
如果這種情節(jié)稍微嚴重,那么極有可能就是拖延癥,但就算是拖延癥也不需要過于擔心,一項調查顯示大約75%的大學生認為自己有時拖延,50%認為自己一直拖延。
前期情節(jié)不重,心理上不要過于擔心,從而造成心理負擔,這樣會起反作用,不利于習慣的改正。
焦慮癥、抑郁癥
如果情節(jié)嚴重,或者沒有足夠引起重視的話,可以會進一步發(fā)展成心理疾病。
知道自己拖延,但沒勇氣改正,會產(chǎn)生內心矛盾,而這種矛盾會使你產(chǎn)生莫名的焦慮,久而久之就會形成焦慮癥,而焦慮癥則會誘發(fā)好多心理疾病,所以如果拖延嚴重,一定要足夠低重視。
嚴重的拖延癥會對個體的身心健康帶來消極影響,如出現(xiàn)強烈的自責情緒、負罪感,不斷的自我否定、貶低,并伴有焦慮癥、抑郁癥等心理疾病,一旦出現(xiàn)這種狀態(tài),需要引起重視。
應對措施
1.增強自我效能感
這樣可以減輕拖延癥的進一步發(fā)展,可以給自己布置小小的任務,完成目標,一步步建立信心,慢慢地在提高任務難度,久而久之,你的拖延癥就會明顯改善。
2.找親戚朋友幫忙,不要孤立自己
由于人們都有自我防御機制,總喜歡把自己孤立起來以獲得安全感,這樣很可怕,要主動尋求外界的幫助,和身邊的人一起來解決,也許人多了事情就很好解決了。
3.改變認知
拖延是每個人都有的一種習慣,可以通過一些方法就可以改變,不必要過于擔憂,重拾自信心,認知改變了,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因為分享所以更強
關注我,一起成為更好的自己!
非也,明知而不改,這是對生活沒信心,茫然且無進取心的具體表現(xiàn),心有所思,方有所為。假如你自己不想上進,甚至于都不去想。怎么去有所為。人云大丈夫有所為有所不為,謬論。我以為既為大丈夫必有所為。為已為人皆當有所為。知錯能改,心有光明。方為坦途。
即然知道懶了,說明不是一個真懶的人,只是一個想改不想改的問題。這個問題有很深的學問要學要問,懶的學與懶的問是兩回事,好在你還沒到懶的問的份上,所以還有改掉懶的信心,下一步就要付諸行動,不然會坐吃山空的。天道酬勤是中國人信奉的至尚真理,因生命在于運動,多難興邦是培養(yǎng)民族魂的最好方法,人也一樣,只有遇到困難時才會激發(fā)起人的自信心來。人體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匯聚能量的分子,有耗盡的遲早一天,邊活動才能便補充,精神食糧與物質食糧都得補充與消化,不活動,懶的動,新陳代謝就跟不上,跟不上,被淘汰是自然不過的事。
懶,又不想改正,是缺乏外在的激發(fā)動力,與心理原因也有密切關系。就拿我來說吧。為了通過頭條的身份認證,上傳了退休證,被告知證明不了是單位員工不能通過 ,然后去單位開具加蓋公章的證明上傳,還是收到系統(tǒng)和之前相同的告知不能通過。因此在心理上就變得灰心有點懶了,必定是50多歲的人了,懶也與年齡有關 ,但還是心理因素使然。
若不影響?zhàn)B家糊口或者自己的謀生,懶一點無關緊要。
謝邀!
誰都想過安逸而舒適的生活,誰都不愿意早出晚歸起早摸黑的奮斗拼搏;
但我們要生存、要傳宗接代、要給父母養(yǎng)老送終、要撫養(yǎng)兒女成人;所以我們必須拼搏勤奮,賴以保證最基本的生存條件;如果在滿足了自己及家人的實際需求情況下,懶點又如何呢;
懶,只是針對那種連自己的日常生活都不能保證,卻游手好閑、無所事事的人;這種人并不是心里有問題,而是從內心深處就有不思進取、好逸惡勞的陋習,仿佛動動手指、伸伸腿就會要他命一樣;
在農村(城市也有),有很多六十歲以上的老人從早上五六點起床到晚上九十點睡覺,整天都是不停的做這做那,你想他坐著休息會,他卻說習慣了坐不??;這樣的人很勤快吧,和懶沾不上邊吧;但他們大部分也只是奔波在生活的邊緣,并沒有因為不懈的勞作而改變生活;
同樣在農村,有的留守年輕人,因為有技術或者腦瓜子活絡,抓住農村的發(fā)展機會,用自己的技術或者腦瓜子來轉錢反而輕松愉快,這群人大部分的時間都是東家串西家吃喝玩樂,但他們在小部分的時間卻掙了足夠他們揮霍和賴以生存的資本,那他們那大部分的吃喝玩樂時間是懶嗎,肯定不是;
所以,懶并不是心里上的問題,而是不思進取好逸惡勞貪圖享樂的一種惰性思想,是一個人從骨子里迸發(fā)出來的只想享受成果而不愿參與過程的動機。
我覺的不是心理上的問題,有一句老話是習慣成自然,有時候發(fā)懶,是沒事做,一旦有事忙起來,也就習慣了。還有的人懶撒,可加入了部隊這個熔爐,都會有翻天覆地的變化。
懶人也有懶人的福,勤快人不見得比懶人有福!這是事實,不是妄言。當?shù)搅怂赖哪翘?,這兩個人算一算,輕快人比懶人多干了多少呢?想一想都非常害怕!
是嚴重的心理問題。
咱倆一樣,呵呵,可是咱是男人要養(yǎng)家呀!您說是不
懶是一個誤區(qū),要改變的是思想和環(huán)境!這是人的本性,每個人都有惰性,是人體內的一種化學存在,只有改變周圍環(huán)境才能改變化學分泌,因此要改變的不是自己,而是要改變你周圍的環(huán)境,或者是有壓力的環(huán)境,當你的惰性無法抗衡壓力的時候,惰性自然就會消失。當你遇到特別想要的東西時,你的化學分泌也會改變,惰性自然也會消失。這就是在生死關頭沒有懶人,在愛情面前沒有懶人,在巨大財富面前沒有懶人,懶,從改變你周圍環(huán)境開始吧!
是的,像明明知吸煙有害健康而且又戒不了一樣
不能完全說是心理問題,很大部分的人都會有這樣的想法。有這樣的想法只能說是暫時性的滿足于現(xiàn)狀,對生活以及人生目標沒有太大的要求,一旦某天有了自己追求的東西,必然會奮勇直前,到了那時,懶與不懶這個想法也就不存在了。
知道自己懶就要學會改正,知道自己懶說你已經(jīng)認識到了自己的缺點,努力去改變讓自己忙起來。
1.這是個人自律的問題,你不夠自律。
2.自律力就是自己管理自己,也改變自己的能力。而自律不是一件簡單容易的事情,每個人都要認清自己,從根本上轉變思想,才能主動嚴格約束自己,不斷提升自己,也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強大。
3.你可以多點想想自己的將來,將來自己想要成為怎樣的一個人。如果現(xiàn)在的你還擁有夢想,請勇敢去嘗試,因為不去做,誰也不知道會不會成功。不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在回顧往事上,也不要去猜測未來。未來,誰知道會怎樣,你能送給自己的最好禮物就是努力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你只管努力,上天自有安排。
謝謝邀請:懶,是最大的毛病,不論男女,只要是懶就不會有任何出息。知道自已懶還是有點自覺吧,懶人都是父母溺愛造成的。即使你不用掙錢也有吃有喝,做個懶人,做個讓所有人看不起的人,由懶變壞。
人貴有自知之明,也要有知人之明,抬頭看看別人為了生活,為了養(yǎng)家糊口,起早貪黑,忙里忙外。累了顧不上休息,心里還想著孩子的學費,父母的養(yǎng)老錢,愛人的衣服,等等這些,都要自已去拼搏。如果想到這些,心里的障礙也就慢慢悟出了做人的活法。
你若懶惰,只會坐吃山空,神仙也救不了你
這是自控能力問題!人的自控能力決定人的行為!
我覺得這是正常的心態(tài)。每個人都是自私的,自私得讓自己身處一個相對安逸的環(huán)境。每個人都會這樣,但是人都會成長都會經(jīng)歷也會成熟,所以盡管我們喜歡身處“懶”這個環(huán)境,但是很多時候也不得不讓自己改變。所以這種“懶”其實是暫時的。
這是一個心理問題:生在一個腰纏萬貫的富裕家庭,衣來伸手飯耒張口,自感覺到是很好的,一懶舒懶,游手好閑,不想動彈,坐享其成。有一種是:破罐子爛摔,二流子氣魂,過一天算一天,今日有酒今日醉,懶惰成性,不想干活,沒有上一點進心,不務正業(yè),整天掉而浪盪。人要有一種上進上心,有志者事競成的氣魄。“浪子回頭金不換,有志不在年高邁”的精神,面對自己,面對社會,勤能制富,儉能養(yǎng)家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美德去奮進去努力,作一-個真正對社會有用有貢獻的人。
早起鳥兒有食吃,人太懶你靠誰,誰也不會幫你
懶是體能環(huán)境和思想固話產(chǎn)物,環(huán)境和思想決定人的精神。世界上沒有懶人只有有野心大小來決的,有的人能生活下就滿足對勤奮的人來說就是懶,
這個跟心理上沒有多大的關系,人懶但又不想改是因為這種改變帶來的好處他不能清晰地看到,而且改變之后的成果所獲得的回報不夠大,一句話改變的動力不足
可能是很常見的拖延癥吧
大家可以從小目標著手。樹個小目標實現(xiàn)它,一點點去克服這個不好的習慣。
喜歡手繪可以關注我哦
是心里上的問題!
這是什么問題,看從什么角度去看這個問題了,你可以從社會學和心理學,可以從教育學倫理學來解讀,但這不是重要,你又不是想把你自己當做研究對象,你要做的是事情,而不是學問。
一個人懶惰,比如說我也想懶惰,但是我沒資格懶惰,工作來了就要做,而你呢?顯然你有些工作你可以不做,或者有人為你承擔了。
而且像你這樣子的,以后走到社會上,你想想看,你自己如果是老板,喜歡這樣的員工嗎?
我曾經(jīng)問我一個學生,她說她的人生理想很簡單是:有房子住,有吃有穿,有手機,有網(wǎng)絡,整天在家玩手機。
我聽了覺得很可笑,這樣的生活叫做簡單嗎?有的人忙一輩子,都賺不到一套房子的錢,還扛著房子累成房奴,每天為吃穿罵罵咧咧,有手機有網(wǎng)絡可沒時間,哪里能像那個幼稚的學生那樣,躺在床上玩手機。
這個學生也是不想改正,她以為她的生活還會這樣延續(xù)下去,因為這樣的生活她感到最舒服,但這樣的生活是不可能延續(xù)下去,她就要畢業(yè),就要投入到底層生活群體里去了就生活在忙忙碌碌之中。
你也是如此,你的命運是可以看得到的。
懶惰是萬惡之源,我看到很多懶惰人,變成沒有尊嚴地活,做學生的時候,抄作業(yè)作弊,盡做這些下三濫的事情,找女朋友,別人姑娘嫌三棄四,我看到一個族人結婚兩次,女孩子都和他離婚,為什么,不僅他不能養(yǎng)活老婆,還要老婆養(yǎng)活他,還好這樣打光棍就是對社會做貢獻,因為這樣的家庭如果有孩子,那是禍害孩子,從生物進化角度說,也是屬于劣質的物種的淘汰。
至于你會不會淘汰或者多大程度淘汰,我覺得這不是你研究的學問,你要解決你缺乏行動問題,我看到一個男生,是班上懶惰學習糟糕的男生,給一個女生寫情書,女生當初呵斥他:再寫,以后連同學都做不成!
你懶惰了舒服了,以后你也要付出這類代價,我見到太多這樣因為懶惰不得不放棄尊嚴,像乞丐那樣,把尊嚴踩在腳下求生存。
明知懶惰不改正,
整天好似在做夢。
這樣下去哪能行,
早晚坐吃山也空。
什么叫做懶得改正[呲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