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玄甲軍是李世民手中的一支王牌軍,它不同于燕云十八騎只存在于傳說中。玄甲軍是一支真實存在的精銳部隊,而且這支軍隊曾跟隨李世民在唐初平定天下的過程中立下了汗馬功勞。
玄甲軍,顧名思義,他們著黑裝、披黑色的盔甲,是精銳中的精銳,這支軍隊由李世民親自訓練帶領,人數(shù)的話少則1000人,多則不超過4000人。
玄甲軍的建立可以追溯到616年,當時李淵剛剛做了右驍衛(wèi)將軍,奉命迎擊突厥,當時李淵就從士兵中選出了兩千精兵,讓他們模仿突厥兵,熟悉他們的習性,這成為打敗突厥的關鍵因素。這部分士兵就成了后來的玄甲軍的雛形,不過當時的他們只是輕騎兵,是專門對付突厥的。
后來,李淵做了太原留守,準備謀劃起義,向突厥借了部分騎兵和戰(zhàn)馬,用以武裝軍隊。而精銳部隊交由李世民來帶領。李世民在與農(nóng)民軍和隋軍的對戰(zhàn)中,逐漸摸索出新的作戰(zhàn)方式,即將精銳部隊武裝成重騎兵,穿上厚厚的盔甲,作為先鋒軍,或者突擊,或者埋伏,給敵人以致命一擊。
當需要追擊的時候或者遇到騎兵的時候,他們就卸掉厚厚的盔甲,成為輕騎兵, 當他們需要突擊、設伏步兵的時候,就穿上厚厚的盔甲,變成重騎兵,無往不勝。所以他們的配備是每人兩匹戰(zhàn)馬,其中一匹只用來馱著裝備,以備不時之需。
這支玄甲軍由李世民親自操練,但也隨時加入新鮮血液,以保持數(shù)量上的固定,畢竟他們在戰(zhàn)場上的任務很重,即便都是精銳中的精銳,但是傷亡也是很多的,所以就需要及時從軍隊中挑選精兵加入到玄甲軍中。
李世民為玄甲軍設了四個分領導,他們是秦瓊、程知節(jié)、尉遲敬德和翟長孫。前三位在歷史上算是大名鼎鼎,即便不是世人皆知,但大部分人還是知道的,這里四姑娘就只來說說翟長孫,翟長孫原本是薛舉的部下,驍勇善戰(zhàn)自不必說,能和秦瓊等人分管玄甲軍可見一斑。
翟長孫早年就跟隨薛舉,建立了西秦,薛舉一度打敗了李世民,其率領的隴右騎兵戰(zhàn)斗力強悍,但后來,薛舉突然死亡,其子薛仁杲子承父業(yè),只是他的能力一般,很快就在與李世民的較量中敗下陣來,時任內史令的翟長孫帶領部下投降了李世民。
之后,翟長孫就成為玄甲軍的分管領導之一。后來參與了平定王世充和竇建德的戰(zhàn)役,但之后就沒有了翟長孫的消息。所以,歷來,翟長孫都是一個被忽略的唐初名將,就是因為關于他的事跡太少了。
在平定王世充的戰(zhàn)役中,屈突通和竇軌曾在倉促中和王世充的大軍遭遇,以至于出師不利,李世民率領他的玄甲軍從天而降,打敗了王世充,斬殺和俘虜了六千多人,王世充落荒而逃。后來王世充堅守洛陽城,并求救于竇建德,竇建德率領十多萬兵馬支援王世充,李世民領3500名精騎增援虎牢關,至于這3500人中有多少是玄甲軍就不得而知了,但是唯一可以肯定的是,這一仗,李世民算是絕對的以少勝多了。竇建德大敗,王世充也緊跟著投降了大唐。
可以說,玄甲軍為大唐立下了汗馬功勞,李世民繼位后,將一部分玄甲軍充為皇宮的近衛(wèi)軍“百騎”,其余的都跟隨在李靖身邊抵御突厥,這一部分還算是在真正的戰(zhàn)場上。而“百騎”則不得離開京城,在后來又變?yōu)椤扒T”、“萬騎”,逐漸失去了它的鋒利。

李唐王朝的創(chuàng)始人李淵,原本就是關隴集團的貴族出身,按照身份來說,還是隋煬帝楊廣的表哥。李淵負責鎮(zhèn)守太原等地,在古代歷史上,山西地區(qū)是抵御北方游牧騎兵的屏障。在與突厥部隊較量的過程中,李淵也逐步組建了自己的騎兵部隊。隋朝末年,出現(xiàn)了各路軍閥混戰(zhàn)的局面。此時的李淵迅速起兵,占領了陜西等地區(qū)。與西北軍閥反復較量的過程中,李唐集團的騎兵在不斷的進步,負責改編李唐騎兵的人就是李世民。
李世民利用與北方突厥緩和關系的機會,從突厥引進了幾千匹戰(zhàn)馬,從而組建了著名的玄甲軍,由于清一色的黑色鎧甲,又被成為黑玄都。李世民的黑玄都會根據(jù)對手的不同,改變自己的裝備。如果對手是騎兵,那玄甲軍會輕裝上陣,屬于輕騎兵。但對手如果是以步兵為主的農(nóng)民起義軍,玄甲軍會按照各自鎧甲,利用重騎兵的優(yōu)勢去沖擊農(nóng)民軍的步兵。為了發(fā)揮騎兵的機動性,玄甲軍的標準是一個士兵分配兩匹戰(zhàn)馬。
通過限制的數(shù)字來看,玄甲軍的人數(shù)應該不會超過3000人,作為李唐政權的王牌,采用了寧缺毋濫的標準。負責管理玄甲軍的將領是秦瓊和尉遲敬德,這都是赫赫有名的大將。在李唐政權逐步平定天下的過程中,玄甲軍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公元621年,李世民率領5萬軍隊進攻盤踞河南的王世充。王世充與李世民兩次交戰(zhàn),都被打得一敗涂地。最后,王世充向河北軍閥竇建德求援。出于唇亡齒寒的關系,竇建德率領10多萬軍隊南下增援。
李世民得知竇建德南下之后,命令主力部隊繼續(xù)包圍洛陽城,自己率領3000多軍隊迎戰(zhàn)竇建德。其實,就有1000多玄甲軍官兵。河北的軍隊基本上都是步兵,李世民充分發(fā)揮了騎兵的優(yōu)勢,自己帶著幾百名玄甲軍,在河北軍隊中來回沖擊。幾輪沖擊以后,河北的軍隊徹底潰散,連竇建德本人都成了俘虜。隨后,李世民把竇建德帶到了洛陽城下,王世充眼看外援徹底斷絕,只能選擇開城投降。此戰(zhàn)幾乎成為了奇跡,也見證了玄甲軍的厲害。

《資治通鑒》記載:“秦王世民選精銳千馀騎,皆皁衣玄甲,分為左右隊,使秦叔寶、程知節(jié)、尉遲敬德、翟長孫分將之。每戰(zhàn),世民親被玄甲帥之為前鋒,乘機進擊,所向無不摧破,敵人畏之。行臺仆射屈突通、贊皇公竇軌將兵按行營屯,猝與王世充遇,戰(zhàn)不利。秦王世民帥玄甲救之,世充大敗,獲其騎將葛彥璋,俘斬六千馀人,世充遁歸。”
這段話可以看出玄甲兵的厲害,李世民每次大戰(zhàn),都是身先士卒,帶著玄甲兵沖鋒破之,雖然與王世充一戰(zhàn)失手,但也憑借玄甲,有驚無險大敗王世充。
玄甲兵介紹
玄,是黑色的意思,也意指重,甲就是盔甲。也是玄甲兵就是穿著重甲的兵。李世民所帶的就是重騎兵,也號稱為中國史上十大騎兵兵種之一。
因為玄甲兵充當沖鋒陷陣,摧毀敵方陣勢的作用,所以選拔的兵員也是極其精銳,訓練也比普通士兵重很多,不過也因此每次傷亡都很大,所以需要大量的兵源補充,在唐朝肯定有選拔制度來確保兵源的充足。
玄甲武威
唐夏虎牢之戰(zhàn),李世民就率領3500名玄甲兵與數(shù)十萬夏軍對陣。當然這里的兵也有一部分是虎牢當?shù)仄胀ㄊ勘泶┬醉斕娴?。按照玄甲軍為當時的精銳部隊來說,人數(shù)不會很多,貴在精,所以大概估測3000人左右。
粗略估算
從剛開始與突厥交易獲得3000匹馬,后來又有屈突通的投降,外加各路人馬的加入,大概騎兵有7000人,后來李世民為了減少外來部隊的威脅,就改了制度,讓自己的精銳部隊一人兩馬,外來部隊的騎兵變步兵,所以大概就是3000多人的精銳騎兵了,然后慢慢地成為后來的玄甲騎兵。
尊重歷史,方能以史為鑒,我是歷史微旅者,歡迎關注點贊留言,一起討論學習進步!
• 可口可樂公司的汽水配方在中國是如何保密的? | • 為什么東北會衰退? |
• 都說老師為人師表,然而有些老師卻不配,你認可嗎? | • 孕婦為什么會有妊娠紋? |
• 你是怎么知道狂飆“火”了的? | • 地球為什么會轉動? |
• 醋汁豇豆怎么做? | • 為什么覺得賣的蒸包和餛飩格外好吃?有什么竅門嗎? |
• 雍正王朝中老十四與老十三為何干架呢? | • 說起雞尾酒,你最先喝的是哪一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