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憤青”蘇轍參加制舉考試,“誹謗”宋仁宗,言者無罪被寬恕,直言敢諫被錄取,終不負仁宗之名】
- 蘇軾比蘇轍大兩歲
嘉佑二年(1057)蘇軾和弟弟蘇轍一起參加貢舉考試,成功上岸,取得功名。
嘉佑六年(1061)宋仁宗特旨恩科,許多人很高興,萬一考上了呢?蘇氏兄弟一起參加了制舉考試“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科”。
題目是“仁宗執(zhí)政后雖然兢兢業(yè)業(yè),勤勤懇懇,但是肯定有很多問題,比如民生困頓、“三冗問題”、文教法制、財政不足等,那么該怎么辦?”
- 變法派蘇轍也曾年輕熱血,理想主義者
蘇轍一看這個話題,頓時有很多話想說。血氣方剛的蘇轍跟隨父兄從四川來到開封,沿途見到許多問題,比如“官員土地兼并、豪強放高利貸、土豪劣紳巧取豪奪等”。整理了一下思緒,蘇轍立馬在草稿紙上揮毫潑墨,直抒胸臆。
開篇就寫大領(lǐng)導仁宗表里不一,缺乏誠意,接著就舉例子說仁宗好女色,喜歌舞,生活奢靡,懈怠政事。此外朝廷勞民傷財,皇帝好虛名、心機男……
考完試,出了考場,蘇轍才回過神來,壞了!光顧著寫的爽,這樣寫估計上岸機會渺茫,肯定落榜。
算了,還是回去當主簿熬資歷吧。
閱卷過程乏味,但是當閱卷官看到密封謄錄的蘇轍卷子,眼前一亮。
司馬光就認為雖然蘇轍卷子尖銳刻薄,但是字里行間都是濃濃的忠君愛國思想,建議錄取。
- 蘇轍卷子讓朝廷官員爭議不休
胡宿則認為蘇轍卷子離題萬里答非所問,以古諷今,指責君父,道聽途說,不可取。而范鎮(zhèn)則認為可以取,不過名次要靠后。三司使蔡襄認為蘇轍的批評很對,虛心接受……
由于爭議太大,朝廷官員議論紛紛。朝廷重新安排閱卷官批卷,評審后認為蘇轍卷子不可取,提請皇帝最后定奪!
司馬光上奏,蘇轍卷子先不說文辭條理怎么樣,通篇敢言利弊的勇氣魄力就值得稱贊!如果陛下錄取,陛下虛懷若谷的美名可就千古流傳了。
八月,仁宗下詔,蘇氏兄弟成功上岸。蘇轍名次靠后,調(diào)任蘇轍為商州軍事推官。
宋新社追評:
蘇轍這樣的“憤青”,在制舉考試“炮轟”宋仁宗可以說確實膽大包天,幸好遇到的是大宋暖男,寬厚的仁宗。寬容大度,優(yōu)容諫臣,寬松的朝廷工作氛圍,在職官員可以說很幸福了。
- 魏征屢次犯顏直諫唐太宗李世民
- 喜歡亂改起居注的唐太宗李世民
直言犯諫的官員很多,但是下場都不太好。(參考李世民對待魏征,下朝回宮后怒罵“我要殺了這個田舍漢”,雖然后來被長孫皇后勸阻,魏征死后因為小事就將墳碑砸裂。李世民還亂改起居注,蘇轍同學,這位才是真正的表里不一)可是對比一下宋仁宗,連這個念頭都沒有。如此,就知道君主虛心納諫品性的重要性了。
- 能為下屬著想的宋仁宗
蘇轍指責批評的話語尖銳刻薄,有些甚至是道聽途說,出言不遜的蘇轍卻能被仁宗錄取,也是大宋“言者無罪”、仁宗仁義無雙的最好注解。
如果你要穿越回大宋,那么最好回仁宗朝。你的看法呢?
圖文來自網(wǎng)絡,有侵權(quán)行為的可以聯(lián)系作者刪除,禁止抄襲。
(文/公子權(quán))
中國歷史上帝皇無數(shù),但是這其中擔當?shù)钠鹨粋€“仁”字的,我覺得可能只有北宋皇帝宋仁宗~趙楨!
宋仁宗在位時期,推行仁義之政。百姓安居樂業(yè),邊疆戰(zhàn)事停歇??梢哉f宋仁宗的時代,就是一幅太平盛世圖。今天我們就來說幾個小故事,讓大家感受一下這位千年之前的帝王,為何稱的上仁義二字!
心存善念
話說有一天晚上,宋仁宗正在寢宮批改奏折,不知不覺時間已過三更。他突然發(fā)覺自己肚子餓得咕咕直叫喚,就想吃點夜宵填下肚子。于是吩咐太監(jiān)叫御廚準備一些羊肉,突然想吃羊肉了。 可是沒過一小會兒,宋仁宗一想:朕是皇帝,富有天下。雖然想吃什么都可以,但是下面的官員百姓一旦知道了,可能會紛紛效仿自己。這樣下去,不知道會有多少只羊會丟失生命。這樣太殘忍了,還是算了吧。肚子餓,忍一忍就過去了。于是趕忙叫太監(jiān)去說不需要了,自己忍著饑餓繼續(xù)批閱! 可以看出宋仁宗心中心存善念,即使是一只羊也不忍殺害,更不用說他對待天下百姓該有多么仁慈!
心中有仁
有一天,宋仁宗正在吃晚飯。他正吃的津津有味,只聽咯吱一聲。宋仁宗從嘴里突出一口米飯,還帶著血絲。旁邊的宮女太監(jiān)一看,嚇得魂不附體,趕緊跪下大呼陛下饒命。原來啊,是宋仁宗吃飯的時候,飯里面有一顆小石子,胳著宋仁宗的牙齒,牙齦出血了?;实劭墒墙鹳F之軀,現(xiàn)在都出血了,旁邊的下人自然以為宋仁宗會把他們處死。哪知道,宋仁宗卻說:你們趕緊起來,千萬不要把這件事告訴任何人,不然你們肯定會被責罰的。搞得太監(jiān)宮女面面相覷,咱們的仁宗皇帝,你也太可愛了吧。從 這里可以看出,宋仁宗胸懷天下,愛民如子。寧愿自己受點苦,也不愿意責罰下人。這在帝王之中簡直是鳳毛麟角的存在!
從這些小事上我們可以看出,宋仁宗心懷仁義,因此才會受到萬民愛戴。當宋仁宗去世的時候,百姓無不慟哭。消息傳到遼國,燕云之地無不悲痛甚至于遼國皇帝也大哭不止。宋仁宗之仁義,可見一斑,堪稱千古第一仁君!
歷來好皇帝都勤政愛民,宋仁宗也如此。與之不同的是,多數(shù)皇帝都會用盡手段博取美名,比如大名鼎鼎的唐太宗。可是,宋仁宗卻十分低調(diào),從不刻意求名。
宋仁宗曾經(jīng)對宰相呂夷簡說:“朕每天退朝之后,還會把天下官員呈交的奏章全部觀看一遍。”呂夷簡說:“陛下您貴為天子,何必事事躬親?如此,也不是保全龍體的做法。”
宋仁宗說:“朕蒙受先帝重托,肩負萬民安危,朕怎么敢把自身的安危放在江山社稷之上呢?”隨后,宋仁宗又說:“朕每天吃飯不求珍饈美味,只要能夠填飽肚子就可以。穿衣服只需要普通的絲綢,還多次洗刷,后宮妃嬪還因此取消朕過于節(jié)儉。大臣有進獻食物,里面有蟲子在飯菜中,內(nèi)臣提議要追究責任,朕也為其掩飾,恐怕那位大臣因此獲罪。”
呂夷簡聽了,非常感動,大贊宋仁宗乃是千古仁君。
宋仁宗連忙勸阻,說:“今天朕比較有感觸,因此把心里話和呂相公說說。希望呂相公對外不要提起。朕不想以此邀取美名?!眳我暮喡犃?,更加感動。![]()
再說一件事,歷代明君都愛惜仁德之名,不過,所謂龍有逆鱗,觸之則死。若是有人膽敢謀逆,或者發(fā)現(xiàn)有人有謀逆的可能,大多數(shù)皇帝都會想盡辦法不擇手段將隱患出去!
宋仁宗同樣是個例外!
宋朝有一個大臣名叫程琳。有一次程琳在檢閱軍隊的時候發(fā)現(xiàn)一名士兵胳膊有些異樣,讓那士兵脫下上衣觀看,在場眾人無不大吃一驚。原來,士兵的胳膊上不知道怎么長了一串奇怪的東西,從手掌到肩頭,蜿蜒曲折,隱然像一條龍。軍中嘩然,有人就說,是不是這個士兵乃是真龍下凡?程琳聽了立刻將士兵抓捕送往京城。宰相聽了也不敢怠慢,急忙稟奏宋仁宗。宋仁宗帶領(lǐng)宰臣共同觀看。
宰臣們都說,必須將士兵斬首,以消弭禍患。宋仁宗卻搖搖頭,說:“諸位說得不對。這個士兵乃是生了一種怪病,他又犯了什么罪呢?”宋仁宗不但把士兵釋放,還讓御醫(yī)前往診治。
即便是后來滿朝官員都說狄青要謀反,宋仁宗還是認為狄青是忠臣。只是,宰相文彥博抬出所謂祖宗家法,說太祖也是周世宗的忠臣,既狄青不想謀反,然他威權(quán)素著,名望過大,依然會有人慫恿他造反。萬般不得已,宋仁宗才將狄青外放地方。
宋仁宗本是想保護狄青,可是,那些已經(jīng)出手的文官們絕不能允許狄青回到朝堂,于是想方設(shè)法恐嚇狄青,致使狄青被貶不久就憂懼而死。
這么好的帝王,現(xiàn)在古裝宮廷劇中都沒導演去拍攝,演員去演繹這個以仁慈治國的宋朝仁宗帝,好了,正午陽光搭檔朱朱編劇改編米蘭的小說孤城閉,以仁宗帝為主線的傳奇一生和朝中名人雅士,大臣們種種趣聞,弱化公主太監(jiān)的畸形戀,突出仁宗帝,格式大了,只會讓觀眾感受仁宗帝朝的正氣,氣象萬千,文人墨客的風貌!宋仁宗由王凱來擔當男主,再合適不過了!點贊!
宋仁宗在中國歷史上,相對于秦皇漢武唐宗宋祖這一類的皇帝來說,他沒有太耀眼的豐功偉績,但是他統(tǒng)治的時期,出現(xiàn)了很多彪炳史冊的大文人,他是不以已為能,而以眾為能的一個好皇帝。舉一個大家都知道的例子,唐宋八大家中,其中宋仁宗時期就有6人名列其中,而且涌現(xiàn)出一大批才俊豪杰,請看名單:范仲淹、包拯、司馬光、梅堯臣、蔡襄、柳永、周敦頤、沈括……我說的這些人名,都是童叟皆知的,還有四大發(fā)明,有三個在宋仁宗時代得到了發(fā)揚光大。現(xiàn)在我們?nèi)匀荒茉谖枧_上看到的著名京劇《貍貓換太子》就是發(fā)生在宋仁宗時代的歷史故事,充分的反映了宋仁宗的寬厚仁慈,有一回宋仁宗想吃羊肉,他就把這個想法告訴了皇后,皇后命御膳房的廚師殺羊煮食,宋仁宗連忙阻攔,他說我只不過是食欲來而已,如果我吃了第一次,以后就會成為吃羊肉的慣例,這就不知道要宰殺多少只羊。難怪蘇東坡說“仁宗皇帝在位四十二年,寬厚仁慈,收攬?zhí)煜潞澜?,不可生?shù),既自以為股肱心膂,敬用其言,已致太平,而其任重道遠者,又留三世子孫百年之用,至今賴之”。
宋仁宗'實際上還是一位比較清名的皇帝,在其統(tǒng)治之時,國家政治相對清名,經(jīng)濟繁榮,在宋史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宋仁宗為人比較寬厚仁慈。據(jù)說宋仁宗一次出游時,因口渴而不?;仡?,回來以后才喝了水,皇后問為何不渴,仁宗說怕喝使跟隨他的宮女太監(jiān)受罰,由此可見其心仁慈;又包拯屢次因事犯上,敢于直諫,仁宗卻不加懲罰,可見其寬宏大亮。總之宋仁宗是宋史中一位比較有作為的帝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