瑤族支系眾多,各支系服飾也不盡相同。過去因其居住和服飾等方面的特點不同,曾有“過山瑤”、“紅頭瑤”、“大板瑤”、“平頭瑤”、“藍靛瑤”、“沙瑤”、“白褲瑤”等自稱和他稱?,幾迦司诳椚尽⒋汤C,服飾亦多種多樣。
瑤族服飾有什么價值?具體體現(xiàn)在哪里?
瑤族的瑤服根據(jù)不同的特點分為“過山瑤”、“紅頭瑤”、“大板瑤”、“平頭瑤”、“藍靛瑤”、“沙瑤”、以及“白頭瑤”。
瑤族婦女精通刺繡,喜歡在衣襟、袖口、褲腳鑲邊等位置繡上精美的圖案花紋。
并且在2014年11月11日時,瑤族服飾經(jīng)國務(wù)院批準(zhǔn)正式例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由此可見瑤族服飾已經(jīng)成為我國不可多得的一道風(fēng)景線。
瑤族的分支眾多,各個分支的服飾個各不相同,所以針對瑤服的顏色款式以及頭飾等進行區(qū)分。
在廣西南丹、河池以及貴州荔波縣的偏遠山區(qū),有這樣一群喜歡穿白色褲子的男人,他們被人們稱為白褲瑤。
白褲瑤的褲子都是用白色布料制作而成的齊膝短褲,褲腳處是用黑色布料包邊而成,膝蓋處繡著五根紅線條,這些線條中間三根長,兩邊兩根短,就像一個人的手印。
白褲瑤的女子服裝也是非常有特色的,他們的上衣分為冬裝和夏裝,而夏裝我們卻不得不說一說。
白褲瑤女子的夏裝被稱為掛衣,顧名思義掛衣沒有衣袖,它是由兩塊布制作而成,前胸一塊,后背一塊,在肩膀處由兩個黑色布條進行連接,而且沒有扣子全部敞開,掛衣的底色一般都是黑色的,背面一般都繡有各種美麗的圖案,而這些圖案一般大印居多,寓意是瑤王永遠在瑤家人民心中,雖然掛衣袒胸露乳,但大家千萬不要有什么不好的想法,因為這代表著瑤族對母性的尊重以及崇拜。
紅瑤也是瑤族的一個分支,他們主要生活在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內(nèi),紅瑤的名字的由來也是根據(jù)他們服飾的顏色而得來的,紅瑤的服飾以紅色為主色系,并配有各種各樣的圖案,紅瑤的服飾特別的好看,而且他們一件瑤服的制作周期也要在二十天以上。
茶山瑤主要生活在廣西金秀瑤族自治縣的中、北部,和金秀河兩岸的村落,茶山瑤一般都是穿著短上衣,男士的一般為對襟補扣,女士的則為無扣佑花邊,穿著時右邊壓左邊,用腰帶進行固定,而有些地區(qū)則是大衣襟,類似漢服姊妹裝,茶山瑤的的衣服一般只有白、黑、藍三種顏色。
山子瑤是一個能歌善舞的瑤族分支,他們生活在廣西大瑤山區(qū)以及十萬大山等地,山子瑤最普遍的服飾為大領(lǐng)對襟,山子瑤的服飾中有一寸左右高的繡花立領(lǐng),前襟和其他瑤服略有不同,它是類似于旗袍的兩??圩佣笮敝烈赶拢阶蝇幏椬顬槿A麗的是他們的腰帶,白的紅的羅裙之上纏一條,背后打結(jié)參差墜下,帶尾絲串珠留穗,走起路來煞是好看。
藍靛瑤是以他們所穿著用藍靛染制的布料而聞名,而當(dāng)今的藍靛瑤仍然保留著一套完整的印染技術(shù),通過這種技術(shù)還制作出了著名的瑤斑布,藍靛瑤的服飾艷麗多姿,有藍白對比,也有藍紅對比煞是好看。
瑤族服飾保持著民族的歷史,以特殊的方式進行傳承,他們把具有特數(shù)意義的事件和歷史故事,通過構(gòu)思以服飾為媒介進行傳承,以至于流芳百世,也成為了瑤族服飾特殊的標(biāo)志。
瑤族的服飾最令人難忘的便是他們的色彩,其實早在兩千多年前瑤族就已經(jīng)懂得使用五彩繡衣,而這種色彩是通過傳統(tǒng)的挑花、刺繡、蠟染等工藝制作而成,也正因為通過服飾的傳承才使挑花、刺繡、蠟染工藝得以張揚和發(fā)展。
?
一種服飾形式背后代表的是一種文化的形態(tài)!
在制作工藝上:瑤族服飾最鮮明的特點是五彩斑斕,這種效果的呈現(xiàn)運用了挑花、刺繡、蠟染等工藝,也正是這種長久不變的工序使這些工藝可以一直傳承至今,為我們現(xiàn)在研究古代工藝提供了參考。
在刺繡的圖案上:瑤繡圖案的取材十分廣泛有樹木花草、飛禽走獸,也有云霞水文和城堞齒輪等等,這些紋樣中記錄著瑤族先民們生活的環(huán)境、宗教、經(jīng)濟等方面的印跡,以其精湛的技藝和獨特的手法譜寫出瑤族文化,有待今后進一步的挖掘、探討。
在服飾樣式上也有其獨特的寓意:比方說他們用的以龍紋和麥穗圖案為主的“繡花袋”,其意是象征過上平安富裕、五谷豐登的生活;還有他們所穿的以動物圖案為主的各式裙裝,色彩絢麗,畫中有畫可同時作為孩子的襁褓,起到辟邪的作用,又稱為“百寶裙”。
在民俗方面:瑤族女性從小開始便學(xué)習(xí)刺繡,待嫁時期更是會為自己繡全套的嫁妝,圖案標(biāo)新立異、服飾光彩照人,圖案中往往有著自己對今后生活的美好期望,而且瑤族刺繡基本不會送人,所以這些私密的服飾圖案上更能看出當(dāng)時人們的生活和思想。
傳承一種服飾并非只是單獨對一種服裝的保存,更是對服飾背后文化的尊重。
- 下一篇:一日吃仨棗,一輩子不顯老,但哪些人不適合吃棗?
- 上一篇:為什么過去的人飯量大?
